六門教授習定論 悅讀筆記

悅讀《六門教授習定論》(1)

靜坐,被現代人視為紓壓、沉澱身心的極佳選擇,各種禪修活動吸引著想一窺堂奧的人們,教育、醫學、心理…..等各專業領域,也整合了禪修的部分善巧作為輔助,以提升該學門助人的成效。

在佛教禪修裡,除上述附加價值之外,與世間學不共之處,則是要達到煩惱完全的止息、究竟苦邊。因此,願意朝此方向前進的佛弟子,建立禪修知見與落實禪修行持是極其重要的。以下,我們將運用FB的平台與大家一起悅讀:《六門教授習定論》。從該論中,理解典籍所載相關的禪修知見,以支持我們能在實修中亦步亦趨地熄滅煩惱。

《六門教授習定論》乃於西元四、五世紀左右由無著菩薩造頌,世親菩薩注釋的瑜伽行派論書,可說是大乘佛教禪定中一部重要的指導手冊。本論由唐朝義淨法師譯出,收錄於今《大正藏》第三十一冊中,經號:1607。

此《六門教授習定論》論題中所指的「六門」,是指:
一、求脫/意樂門:述及求解脫者的動機
二、積集/依處門:說明所需積聚的修行資糧
三、修習/本依門:陳述修習條件與對境過程的處置
四、圓滿/正依門:指出三種修習圓滿的條件
五、有依/修習門:展示止觀善巧的不同層次
六、修定/得果門:呈顯世、出世間的結果

論題中所指的「教授習定」論,則是在本論初始開宗明義所表示的:今欲利益一切有情,令習世定及出世定,速能捨離諸煩惱故,述此方便。所以,我們可以知道本論所述,是聚焦在禪定的指導上,但此禪定並非狹義只於世間的四禪八定而已,而是要達到出世間定;因此,是將慧觀涵容其中,捨斷煩惱達到出世間果、直超輪迴的。

本論共37頌,根據世親釋的分類,六門配合各頌之內容結構如下:

頌1 ——-總標六門
頌2-5—–釋「求脫者」———-一、意樂圓滿
頌6-7—–釋「積集」———— 二、依處圓滿
頌8-23 — 釋「於住勤修習」 —-三、本依圓滿
頌24-26- 釋「三圓滿」———-四、正依圓滿
頌27-35 -釋「有依修定人」—–五、修習圓滿
頌36 —–釋「修定人果」——- 六、得果圓滿
頌37——總結六門圓滿

1

 

悅讀《六門教授習定論》(2)

以下,考慮FB平台讀者手邊恐無《六門教授習定論》的讀本,所以先將原本的頌文與釋文列出,之後筆者的補充,將以〔悅讀筆記〕標示。為了閱讀之便,筆者在無著菩薩所造頌的頌文之前,以〔〕中寫上頌文排序,下文的”釋曰”之後的所有文字,皆是世親菩薩注釋。此外,筆者再在文中刻意以段落隔開,俾便閱讀時理解某詞句的解釋。

[頌1] 。求脫者積集。於住勤修習。得三圓滿已。有依修定人。
釋曰:此初一頌總標六門。

言求脫者:謂是求解脫人。
積集者:謂能積集勝行資糧。
於住勤修習者:於所緣處令心善住,名之為定,由不散亂不動搖故。
問云何修習?謂得三圓滿已,有依修定人。
圓滿有三。一師資圓滿、二所緣圓滿、三作意圓滿。
有依:謂是三定,一有尋有伺定,二無尋唯伺定,三無尋無伺定。
修定人者:能修習奢摩他毘缽舍那。

若人能於解脫起願樂心,復曾積集解脫資糧、心依於定、有師資等三而為依止,有依修習,由習定故能獲世間諸福及以殊勝圓滿之果。
先作如是安立次第,故名總標。

〔悅讀筆記〕
本論第一頌即在破題顯示「六門」的綱要,即:求脫/意樂門、積集/依處門、修習/本依門、圓滿/正依門、有依/修習門、修定/得果門。在悅讀《六門教授習定論》(1)時,已標列過六門與所有37頌的個別對應,其詳細內容於後的頌文、釋文也都會一一詳述,今只需先了解此六門分類即可。不過,若是對於禪修尚陌生者,在此先補充釋文中所說三定、奢摩他、毘缽舍那等三個概念。

三定:有尋有伺定、無尋唯伺定、無尋無伺定,是從禪定的品質所含的禪支成分做出的分類。
有尋有伺定:是指初禪禪定,其禪支包含:尋、伺、喜、樂、心一境性。
無尋唯伺定:是指二禪禪定,其禪支包含:伺、喜、樂、心一境性。
無尋無伺定:是指三禪以上的禪定。
第三禪定:喜、樂、心一境性。
第四禪定:樂、心一境性。
第五禪定:捨、心一境性。
乃至空無邊處定、識無邊處定、無所有處定、非想非非想處定,這些無色界禪定的禪支也只有捨、心一境性。所以,是以有無尋、伺禪支而分類成三定。
然而,讀者要分辨的是,通常在論典裡會將色界禪定分成上述的五種禪定,但在經典中將色界禪定分為四種禪定,二者差別就在於對第二禪定的認定。

奢摩他:是梵語、巴利語的音譯,意譯為定禪、止禪、止,是以專注單一所緣,安定身心,以求進入三昧的修行方法。

毘缽舍那:是梵語、巴利語的音譯,意譯為觀,指觀照五蘊身心現象,進而洞察名、色法的無常、苦、無我之實相的智慧。

故知,世親菩薩解釋《六門教授習定論》裡的修定人,是能修止禪與觀禪的人。

無著菩薩在第一頌破題之後,接著造了四頌說明求解脫者。在我們還未了解求解脫者之前,何妨先思維:誰會解脫?

 

2

2-2悅讀《六門教授習定論》(3)

[悅讀筆記]
————————————————–
修學佛法僅僅是薰習,力道並不足夠;
應有解脫的動機與意志,才有持續力。
————————————————–
在心理學中以「動機」解釋行為的原因;意指個體之所以有種種行為的造作,是被內在驅力或外在刺激條件所策動的結果;這種能使策動發生作用的便是——動機。動機若是強大,則能夠持續支持個體的行動朝向目標,甚至是達成目標,因此,我們雖無法直接檢視、觀測動機,卻可透過行為的呈現,試圖去理解其背後的原動力。

六門教授習定論第一門所討論的求脫/意樂門,便是與解脫動機有關。我們先閱讀以下無著菩薩所造頌文2-5、世親菩薩的注釋,才接著做討論。

頌曰
[頌2] 。於三乘樂脫。名求解脫人。二種障全除。斯名為解脫。 
[頌3] 。應知執受識。是二障體性。惑種一切種。由能縛二人。 
[頌4] 。已除煩惱障。習氣未蠲除。此謂聲聞乘。餘唯佛能斷。 
[頌5] 。若彼惑雖無。作儀如有惑。是習氣前生。若除便異此。

釋曰:此之四頌釋求解脫者。
謂於聲聞乘等有差別故,於三乘中心樂解脫,名求解脫。
云何解脫?二種障全除,斯名為解脫。
何者是二障,除之名脫?應知執受識是二障體性。識者即是阿賴耶識,
執受者是依止義,謂是煩惱、所知二障體性。
此復云何?

惑種即是煩惱障自性;
一切種即是所知障自性。又一切種者,即是二障種子,能縛二人。
煩惱障種子能縛聲聞,一切種子能縛菩薩,由與聲聞菩薩為繫縛故。
云何此二解脫差別?謂聲聞人習氣未除,斷煩惱障而證解脫唯佛世尊能總除故。
云何習氣?彼惑雖無所作,形儀如有惑者,是名習氣。此中應言:若惑雖無,令彼作相如有惑者。此言作儀如有惑者,即是於因說果名故。彼謂聲聞獨覺未知。此是誰之習氣?謂是前生所有串習之事,尚有餘氣,今雖惑盡,所為相狀似染形儀,名為習氣。若能除斷,與此不同。應云若彼習皆無,不作儀如惑。

[悅讀筆記] 

一、發心解脫動機不同,所獲結果則有差別

如果我們問:「誰會解脫?」答案不該是從外顯行為的種種造作來回答,而是從內在動機可見分曉,所以,答案應是:「『想要』解脫的人。」聲聞乘、緣覺乘、菩薩乘等三乘人,便是志在解脫,心中有著強大意樂、意願朝向解脫的內在動機,而名為求解脫的人。
於此,我們也當明白:修學佛法的歷程中,無論學習再多的經論、行持方法、造作善行等等,然若在我等心中,從未下定決心、從無想要究竟解脫煩惱的話,學得再多再好,都不會到達究竟解脫。反之,志在解脫,儘管諸多限制,解脫的意志終將帶領我們朝向解脫煩惱。
再者,雖然三乘者都有解脫的動機,都可稱為求解脫人,但卻因發心不同、求解脫的動機、素質有所不同,故其解脫成就便與佛陀大大地不同。

如此,我們應有所省思:所有佛法的學習,如果我們只為填補生活空虛、薰習、結緣想,這也學、那也學,卻從來沒有真正發心想要止息煩惱、究竟解脫,那麼解脫則是遙遙無期。

二、盡除煩惱障與所知障,才是真正的解脫

(一)障,便是障礙、遮蔽之意。
(二)煩惱障:屬人我執,障聲聞。以「所執性的實我」計「有」,是煩惱障的根本,與無明相應,擾惱眾生的身心,能障涅槃。
(三)所知障:是法我執,障菩薩。執著於所證之法,而障蔽其真如根本智。
《成唯識論》:所知障者,謂執遍計所執實法「薩迦耶見」為上首。見、疑、無明、愛、恚、慢等,覆所知境無顛倒性,能障菩提名所知障。

不論是聲聞種姓或菩薩種性,都是朝向解脫亦步亦趨的,聲聞弟子最終獲解脫阿羅漢道果,菩薩最終成就佛道,二者雖說都達到解脫,但是,解脫的層次是有所差別,也就是聲聞斷除「煩惱障」得解脫,卻沒有除去「習氣」。而成就佛道的佛,是連習氣也會斷除的。
舉例來說,一個解脫的阿羅漢聖者,其沒有貪嗔癡煩惱了,可怎麼看他吃東西的樣子,塞得滿嘴、大快朵頤,像個貪吃者的樣子,可實際上他並非以貪心在吃;又或這位聖者在討論事情時板著臉孔、聲音又急又大,好像很生氣,但實際上並沒有在嗔怒。這便是解脫聖者在過去串習所殘留下來的餘勢,表現在表相上所致。如果沒有習氣的殘留,就不會有此不一致的現象,一位覺行圓滿的覺者——佛,不會有此尷尬發生的。

經由二~五頌的討論後,我們也可再次檢視自己學佛的動機是甚麼呢?欣求人、天?解脫道?佛道?所作所為與發心相符嗎?
怎麼做才符合想解脫的心志呢?下一次,積集/依處門再來討論。

3

 

悅讀《六門教授習定論》(4)

[悅讀筆記]
—————————————————
若要去到我們心中那座美麗的涅槃城,
那麼,就請帶上足夠的裝備安然前進。
—————————————————
《雜阿含》第271經中,佛陀曾以指路人的譬喻,說明了智者所指之路,將把人們帶往八正道的途徑上,避開猶如坑澗、渠流的瞋恚、覆障、憂悲,也繞過叢林般的五欲,如是捨棄邪道,一路前行,直向美麗的涅槃城。

同樣地,生活經驗中,當我們有想去的目的地時,我們也許透過查找地圖或求助他人,弄清楚前往目的地的正確路徑;內心如有想要完成與實現的理想時,便要規畫短期、中期與長期的踐行策略,如果所作所為皆能以達成目標為考量,那麼,邁開的每一個步伐,都將可以向目的地更靠近一步。

然而,儘管上述《雜阿含經》裡,佛陀指引了我們通往涅槃城的正確途徑;經驗值中,我們也知道確立方向、做好規劃,有助於達成目標,但是,如果一個旅人,失卻支持他的飲水與食物,他將沒有足夠的體力、精神、意志,繼續前進到達目的地。因此,在修行的旅程中,我們對於修行資糧的儲備,攸關著生死大事,實著不容輕忽、不可小覷!

檢視《六門教授習定論》的頌文結構,無著菩薩在在第一意樂門確立求解脫者的動機與意志後,接下來的頌文,頌6-7探討依處門,正是說明所需要積集的修行資糧,求脫者所不可少的裝備。

[無著頌文、世親釋文]

頌曰
[頌6]。種植諸善根。無疑除熱惱。於法流清淨。是名為積集
[頌7]。能持樂聽法。善除其二見。但聞心喜足。是四事應知

釋曰:此之二頌釋積集義。

如經中說,此人先應修習多聞,復聽正法。諸見熱惱已正蠲除,心之蓋纏能正降伏。依此文義故說初頌。
云何積集所有善根?謂能持正法故,以此為先,令其信等善法增故。
云何無疑? 謂樂聽法故,由知法故,已生、未生所有疑惑悉能除滅。
云何除熱惱? 謂除二見故。
二見云何? 一者欲令他識知見;二者自起高舉見。謂作是念,如何令他得知我是具德之人,是則名為令他識見;依此見故自欲高舉,名自高見。此二能令心焦熱故,名為熱惱。
云何法流清淨?謂能除遣但聞法時心生喜足故。
上之除字流入於此。於法流清淨者:謂聽法時心無散亂相續而流。心清淨故蓋纏止息。若聽法無厭,更能進思勤修不息,方得名為法流清淨。當知此據聞思修位。

[悅讀筆記] 

雖然短短二頌,卻清楚明示禪修者在聞思修中必備的四資糧。以下先將釋文解析、語意貫聯,即可明白。

一、釋文解析

根據世親釋文所述,頌6、頌7上下文次第對應,用以闡明聞思修位。
(一)能持 → 種植諸善根:透過受持正法,促使信、進、念、定、慧等善法增長
(二)樂聽法 → 無疑:好樂聽聞佛法,明了諸法,已生、未生的疑惑都能除滅。
(三)善除其二見 → 除熱惱:去除令他識見、自高見,則能去除焦心熱惱
1.令他識見:欲令他人得知我是具德之人
2.自高見:自欲高舉,名自高見。
(四)但聞心喜足 → 於法流清淨:聞法時心生喜足,心識流得以相續無散亂,
暫伏諸蓋,不僅聽法無厭,更能進思勤修不息。

二、釋文語意貫聯

透過反覆多聞正法,促使信、進、念、定、慧等善根增長,了知諸法,則已生、未生所有疑惑皆能除滅,也去除了為使他人認可自己是具德之人而奮力追求成就高位所致的焦躁熱惱,因諸蓋暫伏無散亂,不僅聽法無厭,更能進思勤修不息,如此是為積集四事。

小結:綜合所述,禪修心旅四資糧:

(一)受持正法,善根增長
(二)多聞薰習,於法無疑
(三)去除身見,心平無惱
(四)降伏諸蓋,令心清淨

不論您心中美麗的涅槃城,是佛果的涅槃或是阿羅漢聖者的涅槃,您都要帶上必要的裝備——禪修心旅四資糧。
下一次,我們再在此四資糧中,繼續深入探索。

4

悅讀《六門教授習定論》(5)

[悅讀筆記]

今日農曆四月十六,大姊僧團結夏安居始。

結夏儀軌後,香光尼眾佛學院的學僧們,下午隨即繼續進修佛隨念的密集禪修,正符合《六門教授習定論》所述及「種植善根」的實踐。
在儲備禪修資糧中,首先應備的是「種植善根」,指的便是透過受持正法,令信等善法增長。

此中信等善法,正是:五根——信根、進根、念根、定根、慧根。
一、信根:信的特性是對當信之事有信心。禪修中,指我們以信心專注所緣,不會疑惑,不丟失所緣,心越來越穩定。堅定的信心是我們樂於追求善法的原動力,對修行止禪、觀禪非常重要。
二、精進根:其特性是努力、奮鬥,激起力量。修行的過程一定要有精進,才能不怠惰、不放棄。精進根生起的近因是悚懼或逼迫感,思惟八種法讓我們生起精進心:生、老、病、死、墮惡過去、現在、未來的苦;為了避免繼續受苦,修行者會熱誠精進修行。
三、念根:念根的特相是對目標念念分明而不流失。透過念根,心不會離開所緣,會不斷專注在所緣,不會放逸。「定」和「慧」會自然出現,能成就我們的修行。
四、定根:定根的特性是不分心、不放逸、不散亂的繫心於所緣,將心聚焦於一個目標上,以達到心的穩定與平靜。心有定,才能達到心清淨。
五、慧根:慧根的特性是透徹地如實了知究竟法。慧根是正知,從止禪實修來說,則是對業處的修習方法步驟、禪修的現況與進展、正道與非正道現象,都能清楚了解與正確的抉擇。

受持正法,五根輾轉增上

根,有「能生」、「增上」之義,五根,能生一切善法。縱貫序列具輾轉增上的意義。即:透過受持正法,首先啟動信根,故而才能增長精進根;由有精進根的支持,念根得以深固守護,念根不失則能促使定根成就,進而開展慧根。

開展五根,達到平衡極致

禪修者不僅輾轉增長五根,在五根強大有力之時,還需達到五根平衡——令念根強固、守護不失,支持著信根與慧根平衡,定根與精進根平衡,以此促進止禪、觀禪得以成就。
此便是何以《六門教授習定論》提及儲備資糧時,首要「種植善根」的意義。

禪修營實是5月9日便開始了,要到14日才結營,此次在帶領佛學院密集禪修,我們並不只是帶領學僧練習,也採取工作坊的方式,令學僧整理、報告、實際演練也上台練習帶領並修正,使其知道練習的方法、體驗佛隨念的禪修,也學習帶領他人禪修。
此是受持正法、是種植善根,期這些新學的尼僧伽,來日皆為法門龍象。

5

悅讀《六門教授習定論》(6)

〔悅讀筆記〕

華麗美蛇爬行過信仰的心海

就書寫進度而言,閱讀論文後,這次該繼續寫下有關積集資糧的內容。但由於傍晚的小插曲,於是決定繼積集資糧的第一種植善根之後,此次僅聚焦在第二項「樂聽法->無疑」來書寫。

今日(5/24)在佛學院的授課,是本學期最後一堂課,明早將返回大溪了,所以傍晚時分,帶著七、八本書去佛學院的圖書館歸還,又換出四本精裝。沉甸甸的書捧在手上,重心時不時地需調整一下,注意著身體的平衡與步伐。正當走回學院區階梯前,大雄寶殿東序轉角,眼角忽見一條…華麗的、雄健的……大蛇,多大?二公尺長。
小小驚楞、倒吸口氣後,喊出:哇!好長一條蛇呀!再定睛看一會兒,怕驚擾牠,也走不過去,所以還算鎮定地轉身往後走繞行,繞到西序,再往前轉彎繞回東序來,小心翼翼更靠近蛇的位置探查,看來還溫馴,美麗、優雅。遇到路過的法師,開始分工起來,一去連絡消防局抓蛇,其餘在一旁守著知蛇動向,等候著消防局派員捕蛇至動物保育中心。

我們除了守著,也開始輕聲軟語向蛇表達友善,告訴牠不要害怕,我們不會傷害牠,也送慈心給牠,愈來愈多的學僧圍攏過來,此起彼落的誘導著:或為其三皈依、或又有擔心牠亂跑,請牠乖乖等候在原地喔!由於不會分辨毒蛇、非毒蛇,大家也猜測著到底是甚麼蛇呢?「喔!花紋很漂亮,是龜殼花!」「不!不!頭好像圓的,不是毒蛇。」「會不會是錦蛇?錦蛇花紋也很漂亮……」
這華美的蛇,偶而抬頭定定的張望著我們,似乎警戒著、也聽取著我們對牠說話,但是牠也似乎忐忑地想找條退路,卻不知該往何處去,隨意地朝四周方向試探爬行,試了幾次,牠便決意爬下樓梯,在大家驚呼別亂跑又必需讓路下,竄入桂花叢後的斜坡道底下安身。

消防人員終於來了,瞧一會兒後,便說:是黑眉錦蛇,沒有毒啦!牠本來就該在戶外爬行!我們不能抓牠。所以,他們就走了。
望著花叢後的蛇,遲遲不出來,大家又誘導一番不見奏效,也就各自散去。

這是我親眼見過最華麗的蛇了,過程中,也看到法師們無嗔、無害的美心。

回到《六門教授習定論》裡,
無著菩薩提示:積集資糧的第二項「無疑」要需樂聽法。
世親菩薩解釋:云何無疑?謂樂聽法故。由知法故,已生、未生所有疑惑,悉能除滅。
此處知法,是透過好樂聽聞佛法來累積、建立起佛法知見,具正知的智慧,在行住坐臥裡作為先驅與前導,而能實踐《大念住經》提及的有益正知、適宜正知、行處正知和不癡正知。

傍晚的插曲,猶若華麗美蛇爬行過信仰心海,我們知道該怎麼自處與面對:帶著對佛法的理解與信心,相信眾生有佛性,讓我們毫無遲疑地確定以友善、慈心相待,也沒有人質疑、擔心在實踐我們所信仰的佛法,會因此被攻擊、傷害。也相信佛法所教示:在慈心中,我們不造作惡行,將使自他輾轉增上。

生活中有著太多的處境,考驗著我們對佛法的信心與實踐的智慧,唯有不斷、不斷地聽聞佛法建立知見,在行持及服務眾人之事項上,領會與實踐,才能到達究竟苦邊。就像佛學院學僧們,在今日聽到期末報告的公布時,無不哀嘆著,但我們都了然,修學的辛苦,都是為了將學習的根紮得更深,學習者辛苦,授課者也不輕鬆,若無佛陀以三大阿僧祇劫因地修行至成佛,又諄諄教誨,我們該如何學習佛法呢?思及此,怎不好自珍惜值遇佛法修學的機會?

無論是閱讀、聽課、討論法義、運用圖書館藏書自修、如理思惟,都可以是樂聽法的方式。

6

悅讀《六門教授習定論》(7)

[悅讀筆記]
放下了「大大的自我」,一定是清涼的

本篇討論積集門中積集資糧的第三項:除熱惱。
在釋文中提及需「善除其二見」才能達到效果。
善除其二見 → 除熱惱:去除「令他識見」與「自高見」,則能去除焦心熱惱。
(一)令他識見:欲令他人得知我是具德之人
(二)自高見:自欲高舉,名自 高見。

進一步探究釋文解釋所要去除「令他識見」與「自高見」的二見,其實是身見或稱我見的一部份。

身見、我見,是認為有一個恆常、獨一、可作主的、可宰配的「我」是真實存在的,在此基礎下,我們不知不覺地發展為各種個別差異的「自我」牢不可破。
檢視發展中的青少年,正是處在自我概念的發展階段,我們常見其容不下批評,也很容易將行為指正混淆,當成是在批評他個人;所以,與青少年相處,或是與心理年齡還停留在青少年階段的成人共處,務必多鼓勵、肯定、少批評,這樣對其建立正向的自我概念、高自尊會有幫助。

然而,有些人,卻在發展的過程裡,花去很多的心思引人注目,藉此提升自我價值感;或有形成過度需求被看見、被肯定才能建立自我價值;或是不斷地向高位戮力以赴,追尋成就、證明自己,想要獲得掌聲與稱許,永遠高人一等,便無止境地去攫獲自己所要的滿足。如此之人,從年輕的年老,終其一生不曾停歇,何其辛苦,但卻又往往當局者迷,迷失於外在的光鮮亮麗、迷失在到手的名聲、地位、權勢裡。
此便是「令他識見」與「自高見」的人部分的寫照,為使他人認可自己、要以自我為中心或不容許自己不好,故而奮力追求成就高位,導致存在於焦躁熱惱的生命處境。

另外一個檢視身見的角度是,在人我中起「慢心」,準確地說則是「貪慢心」生起,或因個人性格或因情境挑起,引動了內在「渴愛自我」的「貪慢心」生起。在比較裡造作不善行,我們很難輕安度日,紛紛擾擾極不平靜。此慢心可略舉七類如下:
1.慢:在劣勢裡自認己勝;在平分秋色裡認為自己不比對方差。
2.過慢:在平分秋色裡認為自己優勝;或在他人優勝於自己時,自認為平分秋色。
3.慢過慢:他人優勝於自己時,卻還認為自己優勝。
4.我慢:於五取蘊的身心裡,認為有我、我所,可供主宰支配。
5.增上慢:未證得止觀勝境或果位,卻自認為已證得止觀勝境或果位。
6.卑慢:他人優勝於自己很多,卻自認為自己只是略差一點點而已。
7.邪慢:在沒有功德的事項上卻認為自己有功德。如:外教徒聖戰之說。

上述慢心,無非是貪求光環在自己身上,轉而自我防衛。

檢視生活中,當「自我」被啟動,與人意見僵持不下,便是熱惱生起之時。修行生活裡最不堪的是:遇到「大大的自我」的法師、遇到「大大的自我」的「大」居士、「大」護法時,還糊糊塗塗地以「大大的自我」的自己去碰撞、自討苦吃,一身疲憊。

所以,論文說放下了「大大的自我」,一定是清涼的。

禪修,會延長這份放下的能力,直到足夠斷除身見之時,便能一路向上。

7

悅讀《六門教授習定論》(8) 

積集門:法流清淨

[悅讀筆記]

從光澤的粉紅指甲說起

曾經,居士來到寺裡聽法、共修後,前來探問:「我每次來寺裡,都覺得被加持到,你看:我的每根手指頭都很紅潤,指甲都變成有光澤的粉紅色耶…。」我頷首與其相視而笑並予以十足的肯定。

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的確,我們在聽聞佛法、共修時,或可說是身心進行了一次的淨化之旅,我們的心因聽聞、聽懂佛法而歡喜,也因歡喜的心,令色身輕安、和暢,何止潤澤了手指,整個身心都是明亮、光潔的啊!若能讓這樣的狀態持續,正是讓我們的身心保持在易納受佛法的狀態,進到正向的循環迴圈,於中獲得佛法利益,愈發朝向清淨的正道前進。
此例,可用以輔助理解《六門教授習定論》所提及的「法流清淨」。

在《六門教授習定論》積集門裡所提及四事的最後一事:法流清淨,其前提為:但聞心喜足。二者關係的呈現即:但聞心喜足 → 於法流清淨。
世親菩薩在釋文裡的解釋為:於法流清淨者:謂聽法時心無散亂相續而流。心清淨故蓋纏止息。若聽法無厭,更能進思勤修不息,方得名為法流清淨。
故知:心歡喜是因為暫時鎮伏了蓋障、纏縛煩惱,能專一無散亂地聽聞與納受佛法,心與佛法相契相應而喜悅無所疲厭,喜悅的心成了一個正向回饋,繼續把心帶往佛法的方向趨近。

蓋障,指的是五蓋:貪欲蓋、瞋恚蓋、昏沉睡眠蓋、掉舉追悔蓋、疑蓋。
纏縛煩惱:是三種煩惱分類之一。一是違犯煩惱,二是纏縛煩惱,三是隨眠煩惱,它們依序可以戒、定、慧加以對治,如:

道德戒律可抑制粗顯的不善意念,而不致於做出違犯的行為。
培育專注的心,則能暫時去除已經現起的煩惱,讓心不受到煩惱的波及。
透過智慧—穿透事物表象而了知其本質無常、苦、無我、不淨,則能對治微細的隨眠煩惱。

於是,我們能夠結論:
一、無散亂地聽聞正法,專心致志、鎮伏了煩惱,清淨喜悅之心油然而生。
二、清淨的心在精勤修習佛法的相續流裡,將會持續順勢朝向究竟苦邊。

積集門的四資糧:種植善根、無疑、除熱腦、法流清淨,屆已明白,便能一步一腳印地點滴積累,這一路上,相信不乏同參道友,…您在同行的行列中嗎?

8

悅讀《六門教授習定論》(9) 

修習/本依門:三所緣

[悅讀筆記] 

入定前、中、後,細微的各種變化,描述起來極為細瑣,實際經歷起來卻是豐富、變化多端。有機會參與至少一日禪修共修,有法師的指導會是很好的開始。
無論您是否經歷過禪定的經驗,在此頌文釋文論述求脫/意樂門、依處/積集門之後,接著進入第三修習/本依門的內容,是修習禪定所應知的基礎知見,是極為重要的,此中探討的是與修習禪定相關之條件、對境過程的處置,也概介了禪修成果。具禪定經驗者可再次檢視相契相入之處,尚未經歷禪定者則依循指引先對禪修建立一操作藍圖。

以下,論文中的脈絡,是世親菩薩先於頌文之前做了解釋,說明本依門共有十六頌,第一頌是標示總體項度,其餘十五頌則是對個別項度的解釋。

[無著頌文、世親釋文]

如次應知次有十六頌,釋於住勤修習,初一總標,餘是別釋。

頌曰:

[頌8] 所緣及自體,差別并作意,心亂住資糧, 修定出離果。
言所緣者。有其三種
[頌9] 外上及以內,此三所緣生,應知住有三,自體心無亂。

釋曰:

言三種者:一外緣,二上緣,三內緣。
外緣謂白骨等觀所現影像,是初學境界。
上緣謂未至定緣靜等相。
內緣謂從其意言所現之相為所緣境。
自體謂是心。
無亂相名之為住。
心無亂者,外等處三種緣時,隨其所緣,心無動亂。

[悅讀筆記] 
此第一頌(頌8)的總標,說明「於住勤修習」本依門所要探討的七大主題:
一、 所緣;二、自體;三、差別;四、作意;五、心亂;六、住資糧;七、出離果。
下一頌文(頌9)則標示出上述第一主題:所緣與心無散亂相應住。所緣分為:外緣、上緣、內緣。這三種所緣,正是禪修在不同階段時,所要關注對象。

(一)外緣:例舉白骨等觀所現影像,是初學境界。在修禪定的方法裡,白骨觀是十種不淨觀的其中一種,其他修禪定的方法如:安那般那念、慈心觀、佛隨念、四界分別觀等等,至少有四十種方法。但無論以何種禪修方法入手,首先初學者需時時刻刻,反覆專注在外境的禪修對象上,如:白骨觀的外緣是部分的白骨或全身整體的白骨;安那般那念的外緣是呼吸。在此階段裡,由於禪修者努力精進保持正念覺知,外境的禪修對象將偶而浮現在禪修者心中。由於此是禪修者一遍又一遍的努力運心工作,使之在心中現起的影相,故被稱為「遍作相」,是一種不穩定的禪相階段,影像是灰灰濛濛、稍縱即逝,或儘管稍久停留,也還是不成熟的禪相,但卻仍是禪修者精進、專注的一種指標的現起。

(二)上緣:未至定緣靜等相。此說明禪修者持續專注於外緣之後,外緣所現的遍作相一次比一次清晰,停留在心中的時間也愈來愈長,此時定力一再地向上提升,內心寂靜清明程度,使關注的禪修對象愈發明亮,且完整地映現於心中久久不去,此時所現起之相,即為「取相」。

(三)內緣:從其意言所現之相為所緣境。指禪修者的意識心,能清晰映現禪修的對象,呈現出完全地晶瑩透亮、光明,是一成熟的禪相。此禪相已與初始緣取禪修對象的外境不同,但卻是依其漸變而來,故稱此禪相為「似相」。至此,禪修者藉專注於似相,則能證得禪定。專注似相階段是入禪的最關鍵時刻。

簡言之,禪修者精進專注於禪修三緣,現起三種禪相:遍作相、取相、似相,說明入禪之前的定力指標,然而較成熟的修煉是需至似相穩定以其為所緣,才容易成功入禪。然而,要注意的是不同禪修業處的似相是有很大的不同,心在操作上也會有所不同,例如:安那般那念與十遍禪在似相顏色、入禪前心的操作是很不相同的。禪修者在實際學習時,接受指導時便可明白。

[無著頌文、世親釋文]

頌曰:

[頌10] 第一住相應:定心者能見,於境無移念,相續是明人。
[頌11] 第二住相應:厭離心寂靜,專意無移念,相續是明人。
[頌12] 第三住相應:於前境凝住,定意無移念,相續是明人。

釋曰:

此之三頌如其次第配外上內。
言於境無移念者:謂於餘境心無散亂。故名無移。
相續者:堅守持心令不斷絕。
言明人者:或因自思,或從他教,於靜慮法而起加行,是謂明人。
應知如次是隨法行及隨信行種性。
言厭離心寂靜專意無移念者:謂於其境生厭離心。
前唯觀境未能生厭。今時專注心生厭離而不散動。
於前境凝住者: 謂於意言所現之境,緣此境時其心凝定,故云定意無移念相續是明人。

[悅讀筆記]

第一、二、三住相應,次第配外緣、上緣、內緣,所要描述的重點在於心如何操作,才能達到相應不散亂的品質,令禪相現起,達似相時,再以似相為所緣證入禪定。
首先,禪修者端坐攝心,念念不忘失所緣境(不同業處則不同所緣),一次又一次把心收回在所緣境,漸漸地遍作相就會現起。

雖遍作相已然現起,但是,這樣的專注還不是很穩定,心不該受到時有時無的遍作相的影響,也不為遍作相的色彩光影所迷惑,為使定力向上提升、取相成就,則要全心全意在所緣上,而不是變化多端的光影色彩上,所以,心需要超越,不對它們好奇、感興趣,心漸而更寂靜安穩,禪相也便跟著穩定、清晰。

雖然此時取相逐漸現起且愈發明亮,但它仍然還不是穩定的禪相,也不該受其吸引,而觀看取相,而是需要持續專注在禪修業處的所緣境上,直到似相現起與穩定,此時才能把心安住在似相上,猶如所有時空都停格,心與似相完全合一不分離,身心輕安、喜悅也愈明顯,直到證得禪那。初入禪定之後,要繼續學習的還多著哪!…

又上述過程,會因隨信行的學習者,具信順的慣習特性,一切修學都隨信心而轉起;而隨法行的學習者,習於觀察、理性思維、推究而理解,方能深信不疑,精進修學。二者在此修學歷程,所開展出的形式也因此而有所差異。

修習/本依門從所緣談起,也論及心如何操作到不散亂,接著討論下去的內容,都是「實戰經驗」的,對寫者、讀者,都得經歷冗長敘述的考驗,但與禪修成就所需的時間長度相比,可是少多了。

走筆至此,已是一長篇筆記,龜速的敲打著鍵盤,也早預知又得坐上比禪修還長的時間,才能完成。心中所緣是頌文、釋文,還有想寫下的筆記,這樣寫,即使緩慢、即使冗長、即使費時,對不知者或許還是無趣無味,對於筆者—我也,只是專心致志的貫徹之一罷了,但如果你正好讀來受惠,必是具禪修潛力的吧!請開始或持續培養專心致志地禪修。

今日晚了,沒有再製意象圖,先擱筆、發稿去,祝福大家:專心致志地睡前禪修、專心致志地好好睡去。

 

悅讀《六門教授習定論》(10) 

修習/本依門:差別/九住心

[悅讀筆記] 

住在山上,有風有雨是常有的事,傍晚,憑窗的座位,不時吹來一陣陣涼風,感覺秋意近了,頗有秋風颯爽之勢。擱下手邊事,喝下一口茶,闔起雙眼,知覺著風,時有時無,就像修習遍禪的風遍般,心迎風而住,全然放在”風”這個所緣,輕鬆不費力地知覺著,整個知覺只有成片、成片的風,偶而心被涼意拉走,再回到風這個所緣,心再悄悄地跑走,享受了剎那身心寂靜,再回到風這個所緣安住…。忽然,電話的廣播聲響起,請某某法師回撥分機…,於是深吸口氣回到現實,繼續工作…
修習定學、攝心專注在所緣,心相續流隨著持續安住所緣的過程,將轉起一系列的變化,此次《六門教授習定論》進度:九住心,即有細緻地論述,帶領著我們領略其中風光。

[無著頌文、世親釋文]

頌曰:
[頌13] 堅執及正流 并覆審其意 轉得心歡喜 對治品生時
[頌14] 惑生能息除 加行常無間 能行任運道 不散九應知

釋曰:於彼住中,差別有九:謂最初住、正念住、覆審住、後別住、調柔住、寂靜住、降伏住、功用住、任運住。此等並依阿笈摩經。隨句次第而為修習。
[最初住]若於最初學緣境時。其心堅執名最初住。
[正念住]次於後時令其正念流注不斷,名正念住。
[覆審住]若依託此有亂心生,更覆審察緣境而住,名為覆審住。
[後別住]次於後時轉得差別,名後別住。
[調柔住]次於後時對治生起,心得自在,生歡喜時,名調柔住。
[寂靜住]於此喜愛,以無愛心對治生時,無所愛樂其心安靜,名寂靜住。
[降伏住]次於後時所有已生、未生重障煩惱為降伏故,名降伏住。
[功用住]次於後時以加行心於所緣境無間隨轉,一緣而住,名為功用住。
[任運住]次於後時於所緣境心無加行,任運隨流無間入定,緣串習道,名任運住。
此之九種心不流散,名之為住。
應知以此不散之言,與堅執等皆相配屬。

[悅讀筆記] 

在修習/本依門裡所論述的,都指向禪修者當明白的禪修知見,就像旅行前的說明會,說明旅遊勝地之風光,如何去、注意甚麼、發生甚麼情況,為旅行者一一解釋。今九住心,則展示禪修者了解:止觀生起之前,將心安住在所緣上的處置善巧,因而經歷九種愈來愈寂靜的變化,此即是調心的過程。
一、 最初住:堅執。說明由動到靜的心,需靠強力、堅定地執持,一再一再地把心投入所緣。
二、 正念住:正流。說明透過正念,不忘失所緣,將心識剎那剎那地貫連流注,持續不間斷地在所緣上。
三、 覆審住:覆審。意旨反覆審察著心安住在所緣,即便心漫遊他處,也能很快覺察到而回到所緣上。
四、 後別住:轉得。指出心能如上述運作,此後狀態與被散亂所間斷的情況差別甚大,心會轉往愈來愈安住的情況。
五、 調柔住:心歡喜。如若心能運用方法調伏、對治蓋障而得安住所緣,其將愈柔軟、輕安,此時心會感到喜悅。
六、 寂靜住:對治品生時。心達輕安歡喜之時,心有可能生起貪著,如果能夠保持不執取,心便寂然平靜。
七、 降伏住:惑生能息除。即已生未生的蓋障都能鎮伏的情況下,安住在所緣的狀態。
八、 功用住:加行常無間。不間斷地努力加行,攝心專注在所緣上,使心與所緣合而一境。
九、 任運住:能行任運道。心與心所都平等平正地朝向所緣,毫不費力地安住在所緣境上,直趨禪定,勢不可擋。

朝向安止入定,調心的善巧與變化歷程,以此九住心的論述展示如是,細究其意指之後,文字上無論懂或不懂,不妨親身體驗、印證此歷程之操作與變化,好好地安住在所緣一段時間,追隨佛陀、聖弟子、祖師們的印跡。

10

悅讀《六門教授習定論》(11) 

修習/本依門:作意

[悅讀筆記] 

週末假期裡,您的心朝向哪兒呢?

香光尼僧團在今年度農曆七月十五(9/5)解夏自恣後,9/8再舉辦全僧團的自恣總會;9/9則是明年度志業規劃行前會,這是連續進行的二天行程;是全僧團法師難得相聚的日子。為此,除了部份法師任務在身無法出席之外,眼前六、七十位法師齊聚一堂的景象,真是清新而莊嚴。

會議前,放眼望去大家或開心地互動著或安適地進行各自的事情,令人不禁忖思:是甚麼理由每年、每年都召開這樣的會議,我們卻都不厭煩、不逃離呢?
僧人的全部就只是內修外弘罷了,一切全為住持正法--是我們要用一輩子去實踐的承諾。處事塵勞尚且要巧為佛事,何況這二天所做是本分事,相信這般把心思放在正確並且與法相應的事情,會在香光尼僧團裡年復一年地延續。

像這樣,一個人不論處於何種境遇,總有導引他的心意聚焦的焦點,心意轉向這個焦點的過程,我們稱為”作意”,如果轉向正確又如法的焦點,即稱為如理作意,反之,心意轉向不善的焦點上,便是不如理作意。猶如船舵掌握航行的方向一般,修習止觀也需要如理作意,才能使止觀有所進展;於《六門教授習定論》中,說明有四種作意的品質與九住心唇齒相依,成就九住心完成調心的過程。以下,請悅讀無著菩薩與世親菩薩的開示。(可查閱前篇悅讀筆記,認識九住心)

[無著頌文、世親釋文]

頌曰:
[頌15] 勵力并有隙 有用及無用 此中一六二 四作意應知

釋曰:
應知作意有其四種:一勵力荷負作意、二有間荷負作意、三有功用荷負作意、四無功用荷負作意。
此中堅執不散是勵力荷負作意,初用功力而荷負故。
次正流等六種不散是有間荷負作意,
中間數有亂心起故。無間加行是有功用行荷負作意。
入串習道是無功用行荷負作意。
如是攝已謂一六二,應知即是四種作意。

[悅讀筆記] 

世親菩薩對四種作意,使用了”荷負”一詞,用來顯示心在轉向注意所緣時所呈現的承擔與勝任,分別對應著九住心的不同變化:

一、勵力荷負作意:禪修初始,奔馳的心要安住下來,須鼓勵、強力地把心轉向所緣,此種作意深具使命且任重道遠,成就最初住心,使心漸漸地能夠順利安住下來。
二、有間荷負作意:在九住心的第二到第七的住相歷程,心轉向目標時是有間斷的,但卻逐漸朝向不間斷,成就正念住、審覆住、後別住、調柔住、寂靜住、降伏住等六種安住心的品質。
三、有功用荷負作意:此種作意很明顯地對應著功用住,心轉向所緣的品質狀態,是努力不間斷地保持著與所緣合一的狀態。。
四、無功用荷負作意:此時心轉向所緣與所緣合而為一是毫不必費力,成就了任運住心。

如上,所有的努力,都朝向不再努力,止觀禪修中要能優遊任運,請記得從對自己大大地鼓勵、策進開始,把心轉向正確的所緣,爾後,善法才可能生起或持續。

11

 
 
 
 
 
 
 
 
 
 
 
 
 
 
 
 
 
 
 
 
 
 
 
 
 
 
 
 
 
 
 
 

悅讀《六門教授習定論》(12) 

修習/本依門:五種散亂

[悅讀筆記] 

為了帶領安慧學苑在週日舉辦的一日禪,週三又得至佛學院授課,這幾天都掛單在安慧學苑,因此,有機會再次駐足苑內小葉欖仁樹林的幽靜裡。

到過嘉義安慧學苑的人,大概都會愛那一座小葉欖仁樹林吧!它就靜佇在僧寮外,看上去”神采奕奕”;午後走進樹林漫步小憩,腳步在提放之間,人便瞬間沉靜,與樹林能量相接,所有感官變的敏銳,感知著種種內外細微變化,當刻,所有掛在心上的都脫落、也無關緊要…。

當離開樹林,回到書桌前,看到手機正顯示新訊息,剎時間,忽而憶起前幾天來訪的教授,感嘆著科技人日新月異的創造,本是善意提升人類生活品質,卻不料讓科技製造出世界的麻煩,尤其手機令年輕人無法自制地隨時檢查訊息、焦慮沒有訊息連結的孤立感,因而迷失在各式各樣的訊息網絡裡,陷於手機成癮、被手機綁架。望著手機,在觸手可及的訊息顯示前,看住自己的心杵在抉擇著滑不滑開訊息的畫面,清晰地看見:原來散亂、紛擾,緣於我們放縱自己的心,沒有跟上正確所緣從一而終…。

若教授所說不假,那麼,年輕朋友啊!如果你能看見,停下片刻…有意識地看見,讓我們輕輕緩緩地停下,不再慣習地蠢動,這樣不好嗎?

以下,我們一起探索《六門教授習定論》對種種散亂的展示,給予我們重新檢視的進路。

[無著頌文、世親釋文]

頌曰:
[頌15在上篇已列,今略] 
[頌16] 謂外內邪緣,麤重并作意,此亂心有五,與定者相違。
[頌17] 於彼住心緣,不靜外散亂,掉沈心味著,內散亂應知。
[頌18] 應識邪緣相,謂思親族等,生二種我執,是名麤重亂。
[頌19] 見前境分明,分別觀其相,是作意散亂,異斯唯念心。
[頌20] 於作意亂中,復有其亂相,於乘及靜慮,初二應除遣。

釋曰:
[頌15在上篇已列,今略]
又心散亂有其五種:一外心散亂、二內心散亂、三邪緣心散亂、四麤重心散亂、五作意心散亂。
外心散亂者:於住心境起緣之時。遂緣餘事心流散故。
內心散亂者:謂掉舉等三於所緣境中間亂起故。
邪緣散亂者:於修定時諸有尋求親識等事而生顧戀。
麤重心散亂者:有二我執令其心亂。於修定時有此二事,謂益及損。 若身安隱名之為益;身體羸弱即是其損。或云我今得樂,或云我今有苦,或云是我之樂,或云是我之苦。此中我者是執取義。
言作意心散亂者:有其三種。於所緣相分明而住是思察性,或從此乘更趣餘乘,或從此定更趣餘定。謂極分別思察定時,遂使心亂名心散亂。
異斯唯念心者,此能對治初作意散亂,由不分別而緣於境,但有念心,此明成就心不忘念。此三散亂,初二應捨,第三由是從定趣定,希勝上故亦非是過。

[悅讀筆記] 

《六門教授習定論》所指五種散亂,都是禪修歷程裡的常客,我們從頌文與釋文的說明裡,再簡白些來理解它們。

一、 外心散亂:指心向外攀取外境所導致心的流散、混亂無序。
二、 內心散亂:說明內心在高舉、沉滯或味著的素質下,顯現的散亂狀態。
三、 邪緣散亂:指心沒有專注在禪修所緣上,反而是戀眷親屬、思念熟悉的生活領域、想像生命長存美好,而導致心的散動、擾亂。
四、 麤重心散亂:修定過程中,一旦身心輕安喜樂或沉重逼迫,都執取苦、樂為我或我的,使心進入極為粗重的執取煩惱裡散亂不已,障礙禪修者修定。
五、 作意心散亂:此針對心轉向注意所緣時,心處在散亂、不專注的特定時刻:
(一) 於所緣相分明而住:因慧觀過強,過度審查所緣而使心疲乏,不能安穩。
(二)從此乘更趣餘乘:在修習的境界裡,忽而轉趨解脫乘,心過於躁進而散動。
(三)從此定更趣餘定:從所處的定境,轉向另一定境時,所呈現短暫的不穩定。

不同於散亂的情況唯有”正念、不忘失所緣”,前二種作意心散亂不應取,只有第三種”從此定更趣餘定”是為求更高禪定的必經過程,只要在捨禪支之後,再繼續正確專注所緣,就能使心安定下來,使禪定力更向上一著,故此種作意心散亂並無過失。

以上,我們了知五種散亂,正可幫助我們在紛亂的世界裡、龐雜的訊息中,停下片刻,重新檢視,找回趨向專注的途徑;培育禪定之時,可以更快地認出散亂的處境,決意轉向至禪修所緣安住,朝著煩惱止息的方向一路前進。

12

悅讀《六門教授習定論》 (13)

過後有二個工作日,或許有些人是疲憊、硬撐地過著吧?今晚之後,國慶連假開始了,該是很開心吧?睡到日照三竿、與家人朋友聚餐,會不會是這些假期中的快樂時光?

猶記中秋當天,在齋堂用午齋時,大寮居士直叮嚀說:今天都要吃甘蔗喔!中秋吃甘蔗”腰架骨”才會好喔…..,然後甘蔗被送到面前時,得取拿一節甘蔗,才不辜負居士叮嚀與關愛的眼神。

不一會兒,聽到有人問說:時下中秋節,一般習俗都是吃月餅、吃柚子,為什麼很多人都是吃燒烤過中秋呢?被問人答不出來,搪塞了一個理由:大概是家庭聚會增添樂趣吧?問的人也不置可否,沒有更好的答案。

有趣的是,香光山的典座師用完午齋時宣布:今日是中秋節,我們沒有特別加菜或慶祝甚麼,藥石會有些應景的食品,大家自行取用。沒想到藥石時間因悟師父有訪客,所以藥石改增添豆花、水餃和炒麵,這些更親民,根本也沒有誰注意甚麼應景的了,過了中秋,一口月餅也沒吃到,那又如何?

環繞著飲食,有民俗文化的部分,有團聚氛圍的記憶,更有著個人習慣的偏好。但若在飲食攝取上能適量、節制,飲食的前、中、後,竟也能成為成就禪定的重要條件之一,可知飲食茲事體大,與止觀息息相關。

以下探索《六門教授習定論》中,無著菩薩造頌,世親菩薩釋文在禪定修習的論述裡,有小部分也提及了關於飲食,是在戒清淨的淨因中,也成為支持止觀的重要條件。

[無著頌文、世親釋文]

頌曰:
[頌21] 住戒戒清淨 是資糧住處 善護諸根等 四淨因應知
[頌22] 正行於境界 與所依相扶 於善事勤修 能除諸過失
[頌23] 最初得作意 次得世間淨 更增出世住 三定招三界

釋曰:
住資糧者:謂戒即是無邊功德所依止處。必先住戒,戒行清淨無有缺犯。

若求戒淨有四種因:一善護諸根,二飲食知量,三初夜後夜能自警覺與定相應,四於四威儀中正念而住。
[頌22之釋]何故善護諸根等令戒清淨?由正行於境與所依相扶,善事勤修,能除於過。

初因即是於所行境行清淨故。二於所依身共相扶順,於受飲食離多少故。三於善事發起精勤故。四能除過失,進止威儀善用心故。

由此四因,戒得清淨。

[頌23之釋]如是應知由三種定得三出離:緣外境時得作意住;緣上境時得世清淨;緣內心時得出世淨。住者即是永得出離,必趣涅槃更不退轉。
已釋於住勤修習。

[悅讀筆記]

上文說明,戒清淨是影響心清淨得定的關鍵。故釋文說明禪修者應以獲得戒清淨為基礎,從戒的四種淨因著手,不令違犯煩惱生起。

一、善護諸根:在所處的情境裡,防護根門感官於初始觸境時,不去抓取外相及其細相,可避免心生起欲貪抑或生惱,旨在守護心的清淨、安穩。

二、飲食知量:在飲食的當時不耽溺在享受,也不應為嬉戲、不應為帶來色身美麗而食用,應正知食物帶來維持身體存活的營養,免除飢餓之苦而適量攝取。

三、初夜後夜能自警覺與定相應:警覺之心是指精進無昏沉,此便遠離五蓋中的昏眠蓋,是進入禪定前所要克服的障礙,特別在密集禪修的練習裡,是相當重要的支持,尤其應以平衡與安適的精進,而不過度。

四、於四威儀中正念而住:行住坐臥之間,保持對身體舉措念念分明,加強了心與當下現象做連結,知應對進退,避免犯下行為過失,以此基礎可開展正知,是令禪定、智慧生起的要素。

把握上述四種淨因,便能使戒行清淨無缺犯,在此基礎之下修習禪定則易於成就,修習最終可達到究竟出離的涅槃,永不退轉。

今已知四種淨因是修習禪定的重要支持條件,即使是國慶連假裡,或是日常生活中,若能嘗試保持,或不過度破壞此四要素來度假、度日,絕對會為生活加分,回饋以身心清明、安適的正向利益,在要專精修習禪定之時,也才少些障礙。

所有的成就,必是日常點滴開始積累,因此,學習禪修之人,上述四淨因更該在日常裡盡量踐行為好。

13

 

悅讀《六門教授習定論》 (14)

第四門:圓滿/正依門

[悅讀筆記]

追隨佛陀修學的弟子們都知道,本師釋迦牟尼佛具有種種功德名號:如來、應供、正遍知、善逝、世間解、無上士、調御丈夫、天人師、佛、世尊。這些功德名號正說明佛道的成就,是在對待自他兩方面的福德、智慧都到達頂尖、圓滿。在佛道實踐的歷程裡,自度、度他;自覺、覺他;自利、利人皆無所偏廢。

此所予佛子揭示的是:現在我們承師學習,成為接法、傳法的一份子,將來我們也都將以法師人,不論是正式的、不經意的、隨緣分享的…….。總之,之於佛的教法,我們有責任在知見的建立、修學實踐乃至輾轉傳佈,都要克盡己力地去實現。
《六門教授習定論》為修習止觀提供循序漸進的次第,幫助我們去實踐。此篇進入第四門:正依門,談論三種圓滿,即:止觀修學所需具備的三大條件——師資圓滿、所緣圓滿、作意圓滿。具備這些條件是為修習止觀的極大助力。

[無著頌文、世親釋文]

頌曰:
[頌24] 多聞及見諦 善說有慈悲 常生歡喜心 此人堪教定
[頌25] 盡其所有事 如所有而說 善解所知境 斯名善教人
[頌26] 由聞生意言 說為寂滅因 名寂因作意 是謂善圓滿

釋曰:
圓滿有三:一師資圓滿、二所緣圓滿、三作意圓滿。

[師資圓滿]此中初頌說師資圓滿,意顯其人善教圓滿、證悟圓滿、善語圓滿、無染心圓滿、相續說法加行圓滿。此顯教授師眾德圓滿,由此師故得聞正法有所證悟。
[所緣圓滿]次明所緣圓滿說第二頌,盡所有事如事而說,善所知境名為善說。此明師資能說諸事窮盡無悋,故名所緣圓滿。
[作意圓滿]次明作意圓滿說第三頌,此顯以聞為因所起意言能與聖道涅槃為正因故,緣此意言所有作意皆得圓滿。
此中因言顯聞,即是意言之因。言寂滅者,即是涅槃及以道諦,自體寂滅及能趣滅故。
總言之,寂因作意者,明此作意緣寂滅因。何謂所緣了法無性?如是緣時,即是其因亦是寂滅故。此作意名為寂因,是一體釋;又緣此作意亦名寂因,此別句釋。

[悅讀筆記]

對於三種圓滿,以下別別理解其義涵。

(ㄧ)師資圓滿:指具多聞—善教圓滿、見諦—證悟圓滿、善說—善語圓滿、慈悲—無染心圓滿、歡喜心—相續說法加行圓滿等五德的禪修教授師。唯有具備上述五徳條件,其對於教學、學習者程度、教學內容、教學時機、教學方法…,則能把握無誤,這是從一百分的條件來說的,現今要有這樣的老師是很難找到的,同時如果必須五者兼具才從其學習,那麼,我們也將無以學習。因此,當親近某位老師學習時,我們當從其擅長之處學習、從與之相應的老師來學習,而不是專揀老師的短處而嫌棄。

(二)所緣圓滿:意指師資能對於禪修所緣—蘊、處、界、四諦、緣起等,都能詳細、徹底、無所吝惜地依照所知的操作境況,來說明緣取所緣的細節,令學習者能了知其內容及其緣起性空的體性。

(三)作意圓滿:意指聞法後,學習者內心能開始作意在止觀業處的所緣上,於心所現之似相的內緣現起之時,由於此是與聖道涅槃相應,故其堪稱作意圓滿(=寂因作意)。

三種圓滿論及止觀修習所需具足的條件,我們應注意的是:為用而學、學以致用的歷程。不論老師具一德、二德或五徳,重要的是教學者所教導的,有我們可學習之處,一個老師未能具備五徳,我們就從三位、五位、十位老師…去學習其專長,重點是依止法、契理契機。老師所講授所緣諸事,我們若聽不明白、不得要領,則可多問、多嘗試,重點不在於老師說的多,而在於所說的內容,正符合修習者的程度與適時適量。因此,當一個業處一個業處的修習拾級而上時,無論是師資、所緣或作意,都需在與聖道相應的教、學積極互動下來經歷,最終的”用”——自度、度他;自覺、覺他;自利、利人便能彰顯而成就、圓滿。

透過三種圓滿,佛子與佛同行的實現,指日可待。

14

 

 

 

 

 

 

 

 

 

悅讀《六門教授習定論》 (15)

第五門:有依/修習門

[悅讀筆記]

居士曾來請問:到底學很多禪修方法,會不會亂掉呢?

答案是應該不會,但也許有些人在不清楚方法的情況下,就會混淆。或者所學未能熟練,方法交錯使用而不自知,才會使禪修學習不得力。最常見的例子是:觀出入息時,有些人未聚焦在鼻端的氣息本身,而去注意呼吸經過鼻端產生的冷、熱與摩擦,若此,其人並不是在修安那般那念(觀呼吸),而是在修四界分別觀的四大特相,但又因其並未正確修習四界分別觀,所以,此情況下,安那般那念與四界分別觀都無法進展。

因此,學習禪修者,無論學習哪一個業處,先明白所學是止禪或是觀禪,再者對於業處的方法操作、所緣取對象等等也不可錯謬,禪修的歷程、障礙對治、禪修的境界、成就也需先建立知見,禪修時則能有所依據、對應,不會有所錯亂。

猶如同樣是食物,固態食物是需要咬合、咀嚼,液態食物只需要喝進口腔吞嚥,只要用對方法,便可安然地進食。

以下,進入《六門教授習定論》修習門的探討。

[無著頌文、世親釋文]

頌曰:(准如是釋應云寂因作意舊云如理作意者非正翻也)

[頌27] 謂尋求意言 此後應細察 意言無即定 靜慮相有三
[頌28] 無異緣無相 心緣字而住 此是心寂處 說名奢摩他
[頌29] 觀彼種種境 名毘缽舍那 復是一瑜伽 名一二分定
[頌30] 麤重障見障 應知二種定 能為此對治 作長善方便

釋曰:
次明有依諸修定者,必有依託,謂依三定說尋求等。
言尋求者:顯是有尋。既言有尋,准知有伺。言細察者:顯無尋唯伺。

意言無者,欲顯無尋無伺。尋伺皆以意言為性,此據奢摩他法明其定義。

說無異緣等,此明無差異義,但緣其字而心得住,名無異緣,亦名無相。但緣其字,於觀義相所有作意,非彼相故。此住名奢摩他。

奢摩是寂止義,他是處義。非獨奢摩得盡於事,謂據其心寂止之處,心得凝住依止於定,此定即是凝心住處,故名奢摩他,異此便無。

次據毘缽舍那法明其定義說次一頌。
〔觀彼種種境〕 謂依多境名為眾觀。

所言彼者:謂與彼二俱相屬著,即奢摩他及所緣字。是依奢摩他得毘缽舍那,依於字處所有諸義,起諸觀故,於寂止處,所有眾義依仗於字,謂緣眾義而起觀察名為眾觀。

名一二分定者,或時但有寂處而無眾觀;或有眾觀而非寂處;或時俱有,應知即是止觀雙運。

又奢摩他毘缽舍那有二種障:謂麤重障及見障,應知二定是此對治,如次應配。何故此二名長善方便?能長善法之方便故。

[悅讀筆記]

27-30頌對於止觀修習,先確立止觀定義、特性、對治,共彰顯了三個重點。

第一、禪定的定義,簡單說,是心的品質藉由有或沒有尋、伺禪支的呈現來界定。

第二、區辨止禪-奢摩他、觀禪-毗缽舍那,二者可從單一操作開始,進而相輔相成。

第三、止、觀各自對治的障礙。

一、止禪-奢摩他
偈頌中詳述了止禪-奢摩他分為三種品質,即:有尋有伺、無尋有伺、無尋無伺。這三種等級是通於論典將色界禪定分為五種禪定:初禪定、第二禪定、第三禪定、第四禪定、第五禪定。初禪定的品質是有尋禪支、伺禪支。

第二禪定的品質是沒有尋禪支,尚有伺禪支,所以心的品質較寂靜。

第三、四、五禪定的共通品質,是沒有尋禪支、也沒有伺禪支,所以更為寂靜、專注。但第三、四、五禪定也因喜禪支、樂禪支、捨禪支的捨去、保留,其平靜程度而不相同。

再者,禪定的所緣是似相,此似相與原初的概念相已不同,故說無相(指:不相同);但此似相又非離原概念相而有,故說無異緣。當心一境性,能寂止而住時,就稱為奢摩他。

二、觀禪-毘缽舍那與止禪相輔相成
觀禪-毘缽舍那是指能細觀所緣的種種變化相,如:名色法的無常相、苦相、無我相、緣起空性相等。在實際的禪修過程中,止禪-奢摩他或觀禪-毘缽舍那是可靈活運用的。

開始時,或可單純修止禪,或純修觀禪,止觀二者最終是相輔相成,即所謂的止觀雙運。

意即在修止禪時,強大的心一境性成就之前,仍需有觀禪的功能來輔助,觀照著所緣。其時,並不是去觀照所緣細相、變化相,而是區辨出正確的禪修對象、區辨出在正確的方法與歷程,以能凝心專注單一所緣的概念相。

同樣地,修習觀禪時,要需止禪剎那、剎那安止的作用來輔助,協助心更細緻敏銳,得以穿透概念相,見其變化的究竟真實相,提升至會。

故止觀雙運,得成就止禪、觀禪,使智慧成熟。

三、止觀對治麤重障、見障
修習止觀,通常有兩種障礙需對治,止禪可對治麤重障,如:五蓋—貪欲蓋、瞋恚蓋、昏沉睡眠蓋、掉舉追悔蓋、疑蓋,透過強大五禪支而能鎮伏五蓋;觀禪則可對治見障,如身見、我見,煩惱脫落,智慧別別生起直到入聖流。

故說止禪、觀禪二者都是增長善法的方法。

《六門教授習定論》在第五修習門裡所討論的內容,不僅讓禪修者在禪修時知所依循,如此古典菁華,也讓我等在外道法盛行的今日,得以辨認出佛教不共的殊勝。

凡有幸悅讀此論、知所修習,必是令其法喜,層層上進。

15

悅讀《六門教授習定論》 (16)

修習「寂止」、「策舉」、「捨」三相

[悅讀筆記]

過了冬至後,一波一波的寒流,時不時地襲捲而來,查看今日的溫度計,寺裡室內溫度已經下探到9度,戶外豈不降至7度、6度?儘管窗門緊閉,冷空氣仍探過窗隙,穿透衣衫、鑽進骨縫,細細密密地撞擊、迴旋著,讓人直打著哆嗦,再多套件衣、披肩,一時間便獲得溫暖、舒適,但只要再一會兒,便又冷卻下來。受不住寒時,只好起身活動、活動。為了維持身體的恆溫,除了身體自然的機制之外,當我們意識到寒冷,只要採用適當的禦寒措施,我們就可能遠離受寒、受凍。

寒流、寒冷,對大多數人來說,會將其界定為不可意境,也容易於此境感到不順心。對於溫暖、舒適,則是多數人的可意境,處在其中自然也就順心了。類此可意順心的境與不可意不順心的境總是交錯在生活之間,可意與否的界定和我等過去以來的善惡業有關,然而,遇見可意不可意境後能否順心,則是受到此刻作意所影響;但是,更重要的是,只有如理作意的時候,順心才會是善心,否則對於可意、不可意境的順心,還是可能與貪瞋癡相應,成為不善心。

在禪修的過程中,以戒學、定學為基礎,無非是至少能讓心處在欲界善心、色界善心、無色界善心愈來愈長的時間,以便能銜接慧學的學習。因此,禪修歷程中遇種種境時,則應知善巧方便去對治,心在定學的階段,則是以鎮伏五蓋煩惱為要,一旦五蓋能被鎮伏,進入初禪,則是告別欲界,處於色界善心的境界了。當然,只要出定,生於欲界的我們,還是回到了欲界心的狀態。

以下,我們可以進一步具體了解使心證得善清淨的善巧方便。

[無著頌文、世親釋文]

云何令方便法得善清淨耶?

頌曰:
[頌31] 此清淨應知 謂修三種相 寂止策舉捨 隨次第應知
[頌32] 若心沈恐沒 於妙事起緣 若掉恐舉生 厭背令除滅
[頌33] 遠離於沈掉 其心住於捨 無功任運流 恒修三種相
[頌34] 定者修三相 不獨偏修一 為遮沈等失 復為淨其心

釋曰:
為答前問求淨定者修三種相。
云何為三? 謂止、舉、捨。
復云何修?
隨次第應知,隨其惑障生起之時,應次修習。
在於何時復修何相?且辯策舉相,若心沈恐沒定者修三相,如下當知。

[頌32…心沈…妙事…]若心沈沒可修策舉相。何者是耶?於妙事起緣令心喜為相。

[頌32…掉恐…厭背…]又寂止相者,若心掉舉,或恐掉舉,應修寂處。此云何修厭背令除滅?於所緣境極生厭惡,於自內心令過止息。

[頌33…住於捨] 捨相者:謂離沈掉。於何心中謂心住捨?此捨相者即是無功任運流。
[頌33…恒修三種相] 恒修三種相,如是次第修三相時,諸習定者得清淨相。

[頌34之釋文] 又奢摩他等即是定者,於此三相不獨修一。
何以故?為遮沈等失,復為淨其心。

若但修止內心沈沒,既沈沒時便應策舉;
若因策舉心掉散者,觀不淨境令生厭離。
於此捨相正修習時,名為正定,能盡有漏,由此遂令心極清淨。
應知此中皆是隨順正經文句,如理應思。

[悅讀筆記]

無著菩薩在31-34頌主要說明對於求清淨禪定的學習者,可運用三種方便法,使善法得以清淨、成就。此三種方便法分別是:寂止、策舉、捨。這三種狀態的修習,是隨其不同的煩惱惑障生起的時候,而抉擇修習哪一種。

一、修習「策舉」相:當心沈恐沒時,修習「策舉相」。就是以妙好的事物為對象,策勵心生起精進、喜悅的狀態。這說法與佛陀教導的是一致的,在阿含經中,佛陀教導我們對治心昏沉時,可以修習擇法覺支、精進覺支、喜覺支。

二、修習「寂止」相:心處於掉舉時,或者是為了防止掉舉,就應修「寂止」相。透過「厭背令除滅」,也就是對於令心掉舉的所緣對象,產生厭離心,而能使自己的內心平息下來。在此也與佛陀教導無異,佛陀教導:心掉舉時,應修習輕安覺支、定覺支、捨覺支。在此,唯有如理作意,才能通往輕安、定與捨。

三、修習「捨」相:心沒有昏沈,也沒有掉舉,心則安住於平捨中。此是無功任運流的狀態,是指此時的心,並不需策勵它、抑制它,只需使心持續處在穩定、平衡的狀態即可。

四、如此依據前述的次第修習三相,習定的人便可以得到心的清淨相。然而,「奢摩他」、「毘鉢舍那」,在寂止、策舉和捨等三相中,為了對治過患,也為了淨化心,並不會只修其中一相,而是隨著心的不同狀態,輾轉應機調整修習方法,直到心真正達到「捨」相的持續修習時,正定便得生起。

若能如上所述修習,學習者進而能透過修習慧觀,除滅有漏煩惱,致使心成為聖者的心,極其皎潔、清淨。

循著佛陀、聖弟子、祖師所薪傳的指引,牢記這份法的贈禮,善修習「寂止」、「策舉」、「捨」三相,讓我們在正道一路前進時,永不迷失方向。

16

悅讀《六門教授習定論》 (17)

淨定之人得四種勝益

[悅讀筆記]

今日上午開始,寺裡舉辦辭歲共修與圍爐活動,下午,禪修中心接著召開法工共識會議。當中,不論擦身而過或是放眼所及,幾乎每一個人都是笑顏逐開,慈心善意相互輝映,周遭都瀰漫著溫馨與和樂的氛圍;能夠如此,該是由於學佛因緣,使得身邊不乏善友相互提攜與陪伴所致,共同透過佛法轉化生命也提升了個人的素質。學習、實踐佛法的人該是真正幸福之人啊!出離、愛樂、正住、堪能等四種殊勝利益,便是彰顯著實踐清淨之道的學佛者的幸福。

今日辭歲共修、圍爐活動、法工共識會上,不論是誰,有著向佛的心,終必朝向清淨。

[無著頌文、世親釋文]

[頌35] 出離并愛樂 正住有堪能 此障惑皆除 定者心清淨

釋曰:
此明清淨之益,依去塵經說。
[出離]佛告諸苾芻,若人欲求內心淨時,有惑障現前不能除滅。欲斷除者,先於不善業道,勿造大過,息罪惡見,而求出家,希求出離。
[愛樂]若處中煩惱欲瞋害意,起惡尋思,障勝愛樂。能除此障,說愛樂言。
[正住]若有微細眷屬尋思、世間尋思、不死尋思障其正住,對治此故,說正住言。
[堪能]若有功用方入定者,此定即非堪任之性。若能除此,顯有堪任。能除於惑,說堪能言。此顯淨定之人得四種勝益。

[悅讀筆記]

此頌文雖短,卻完整說明得定心清淨的人,所獲得的四種殊勝利益。
一、出離:在此所指是不去造作不善行,在持戒、道德上避免有所違犯的過失,內心希求出離五欲之家,遠離塵染的三界之家,此出離心已漸而成熟。此是第一殊勝利益。

二、愛樂:對於貪欲、瞋恚、害等惡尋思漸能降伏,修習止觀漸而進步,心、心所趨向輕安,禪定的近因——「樂」則得以升起,這是朝向心清淨、具足心清淨者的第二殊勝利益。

三、正住:當修習者將能全心在禪修的所緣上,對於微細的眷屬尋思、世間尋思、不死尋思已不再受到攪擾,止觀修習者真正制心一處、安住在止觀的修習狀態中,如此正住的實現,即是其第三殊勝利益。

四、堪能:止觀修習者在修習過程中,面對蓋障煩惱,當抉擇適當的對治法加以調伏。然而如此刻意去作意、努力,終於不再需要努力,而對止觀的每個修練過程都暢行無阻,達到無功用行的階段,便是真正能夠勝任止觀中的操作,不論是入定、住定、出定、轉向、審查等五自在可以自在運行,由此要更向上修習觀禪,也才具足勝任的基礎。此便是第四個殊勝利益。

以上,淨定之人得四種勝益,對於修習止觀的修習者而言是鼓勵、也令人神往,但唯有一次又一次練習不輟的人,才能真正嘗到法的滋味。

17

悅讀《六門教授習定論》 (18,完結)

第六門:修定人/得果門

[悅讀筆記]

處在有為世間的立場與眼光,總是難以圓滿;台灣對於幾例幾休、對於基本薪資討論得沸沸揚揚,此攸關市井小民的生活品質,挑戰著資方與政府,各方皆有立場,最終,必是由強大的條件所影響,但看哪個面向擁有足夠的強度,順勢而為;結果,必是遂了部分人的心意,其餘部份的人則未能滿意。
今日午後,二位訪客來談生命重大議題,坐在禪堂一隅悠悠漫談,透過落地窗望去,滿園濃霧與遠處山嵐交織成片,猶若眼前受困生命的愁雲;過不去的,終究是接不住無常的心,而結果,總是受傷、受苦。
苦與苦的止息,猶如天平的二端,由煩惱砝碼與智慧砝碼孰輕孰重來決定;能以不淨、無常、苦、無我的慧眼視角來面對有為世間,且處之泰然,則能朝向苦的止息。
一旦真正擁有足夠強度、成熟且永不退失的智慧,處在不圓滿的世間困境中,心卻不為之起伏,我們將成為智慧圓滿果實的收割者——聖者。

[無著頌文、世親釋文]

云何修定人果。

頌曰:
[頌36] 於此定門中 所說正修習 俗定皆明了 亦知出世定
[釋曰]
此頌意顯修習奢摩他毘缽舍那者獲現果故。
若人能依所說定相修習之時,得諸世間勝果圓滿及出世果,如前已說。
問曰:如上所說欲明何事?
答[頌]曰:

[頌37 ] 顯意樂依處 本依及正依 世間定圓滿 并了於出世

釋曰:
略說義周,為會前事,故說斯頌。
[顯意樂依處] 如最初云:求脫者為顯意樂圓滿。積集者依處圓滿。此明有心修定必須依託積集資糧故。
[本依及正依] 於住勤修習者顯本依圓滿。
如經中說。佛告諸苾芻,汝等先當依定能盡有漏,是我所說,若欲求出生死海者,離於正定,無別方便。
得三圓滿者顯正依圓滿。明師資承稟決定可依。
[世間定…了於出世] 有依修定人者此顯修習圓滿。
諸有智者如前所說遠離放逸正修行時,世間諸定悉皆圓滿及出世間咸能證悟,顯得果圓滿。

[悅讀筆記]

此《六門教授習定論》最後二頌,旨在說明止觀修習的最後成果。既以無功用行勘任止觀修習的進程與操作,修習者最終將於世間、出世間殊勝的成就都能獲得圓滿。
世間定與慧,以有為法為所緣,雖不能斷除煩惱,卻能鎮伏煩惱,促使修習者在止觀修習時,以清淨心持續練習而有所進展。出世間的定與慧,是以無為法——涅槃為所緣的修習,直到完全斷除煩惱、解脫輪迴。

本論最後,一以貫之六門的圓滿,順此最終所獲圓滿的成果。

從第一門「意樂」圓滿開始,強調求解脫者所需具備求解脫的動機。
接著,第二門「依處」圓滿,強調積聚「善根、無疑、除熱惱、法流清淨」四種資糧。
第三門「本依」圓滿,強調於住勤修習;從三種所緣、自體、九住心、四種作意、五種散亂心、住資量、出離果等修習條件到所經歷程一一說明詳盡。
第四門「正依」圓滿,強調師資圓滿、所緣圓滿、作意圓滿。
第五門「修習」圓滿,強調修習圓滿的對境與殊勝利益。
第六門「得果」圓滿,強調遠離放逸,好好的修行時,就能證悟世間、出世間勝果。

想要以甚麼生命樣態存在,是我們可以決定的,《六門教授習定論》指出一條解脫的道路,是一個具有解脫意志的修習者,一路向上、朝向苦的止息的歷程,我們每一個人都可以走在這條止觀修習、向解脫的道路上,收割圓滿智慧的果實。歡迎您…

(完結)

18

回應已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