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懺悔中修忍

從懺悔中修忍

◎釋悟因

2-21-300

我們出家、修行,這當中也生出很多善念、感恩。有時回過頭來,檢核自己,也是蠻懺悔的。所以,忍,是懺悔先罪,也是肯定。

在香光寺的禪堂,我曾經感受到一些情境,覺得好委屈。出家前覺得身體很累贅,女性每個月的月經也覺得很累贅。後來出家住在道場託付色身也覺得很累贅。有時隨眾起倒覺得蠻委屈。好像別人都是欠我的。

後來有一次在禪修,內在的前塵影事、過去的情境不斷地湧現出來,糾纏不清的念頭,其實是妄想止不下來,我就直接看那念頭,觀我的心念。

我看到自己好像一直要找一個寺院來寄託身體。我受不了這樣的自己,好像別人欺負我,讓我好委屈。

出家,是我的選擇;出家,就不住俗家或居士家,要住寺院來安頓色身,這也是我的選擇。那時,我看到:我的心穿梭在世間就是要這色身,穿這套衣服……這是整個配套,不是誰在操縱、主導。

當我觀我的心念,看到這些境界時,才坦然地面對,才真正的放下。我確實看到,打從內心的懺悔,是無相的懺悔。

為何叫無相?就坦然接受。從事相看到理,果從因生,事待理成,從事相看到無生法的理則,自己進入那理則去安頓自己。

在禪宗常常修懺悔法門,怎麼修?就是《維摩詰經》說的,說悔先罪而不說過去。過去永遠追不回來,你已經往前衝,永遠回不到昨天、中午、前一刻。

在禪修中,要看自己的心念,如果沒有進入自己的心境……事實上,有很多求不得、怨憎會,還有一個念茲在茲的,或者你回想某事到現在還氣不過的……你會看不到這些,不知道自己到底要做什麼。

無生法「忍」,在忍什麼?一定要看到內心那些,像海浪一波一波的潮水,不論是感覺受委屈,不甘願受打擊,或者看到排斥的、討厭的、拒絕的,好像很委屈,別人得罪我、欺負我,或者是在世間有奉獻,有影響力、認真的……

從內心去看到,不是在打妄想,也不是東想西想。這些全部是修行,從菩提心、覺性,在自己的呼吸當中,在這些無常生滅法中去看到「無生」。

不是看外面,更多的,對自己在修禪、什麼是修行,自己真正地咀嚼過、翻滾過。真正的去體驗。

這不是別人說給你聽,有時候沒辦法這樣。如果可以這樣的話,阿難說,佛陀你修行有那麼多的功德,一點點給我。不是這樣的。因為身心本不相代,也不相待。

香光106淡定自在營「照見心主張」,在香光山寺熱烈啟動!

香光106淡定自在營「照見心主張」,在香光山寺熱烈啟動!

◎釋見覃 報導

香光慧青學佛中心冬季淡定自在營,2/4-2/5在大溪香光山寺舉辦。營隊主題──「照見心主張」,帶領青年朋友,從認識《心經》開始,輕探生命本質,結合佛教正念禪,體驗禪觀修行,導向及培養專注穩定的心靈品質,增益自我安頓的智慧與生命能量。也提供現代青年另類的生活體驗,在山林道場中,遇見不同的自己。

營隊課程內容精彩豐富,由「有緣千里,自在香光」展開序幕,除活動總指導上悟下因長老尼外,更邀請曾任德州奧斯汀大學IC2機構的資深研究學者葉祖堯教授及其夫人周瑞芬老師為青年朋友提攜。

「心靈饗宴」課程,見杰法師帶學員分組進行撿石、落葉及菜園筆記等探尋,進而進入生命故事分享。自衍法師「照見‧心」,以導讀方式,讓同學領略心經法要。「禪觀微體驗(一)」見杰法師教導同學七支坐法、安般念及開放覺知,讓學員對禪觀有基礎認識。當晚上悟下因長老尼,為同學開示「轉念啟安詳」,悅行比丘尼最後只剩下一個人的故事,讓同學留下深刻的印象。

第二天清晨,見寰法師講解行禪要點,帶大家走出戶外,體驗在山林中覺知腳步、蟲鳴鳥叫和清新的空氣,並享用美味的早餐。「拓心‧心拓」,學員學習拓印心經及抄寫心經。「禪觀微體驗(二)」進一步體驗五蘊,以觀察身心,做為開展智慧之始。

「緣滿圓滿」為淡定自在營畫下美麗的句點。上悟下因長老尼勉勵學員,佛法所說的「空」不是沒有,體會「空」性而能隨緣轉念,便是度一切苦厄之道。法師們最後送出「慈心相繫」,與學員相約下次再會。
香光慧青學佛中心 http://www.gaya.org.tw/blog/youthgaya/

1《香光106淡定自在營·照見心主張》學員們都來報到囉!

《香光106淡定自在營·照見心主張》學員們都來報到囉!

《香光106淡定自在營·照見心主張》[開營典禮]

《香光106淡定自在營·照見心主張》[開營典禮]

《香光106淡定自在營·照見心主張》[照見·心]自衍法師以心經為腳本 解析到底什麼是「心」 再教大家怎麼用三心:用心""觀心""開心",來回到當下,進而看清楚事務本質、培養智慧。

《香光106淡定自在營·照見心主張》[照見·心]自衍法師以心經為腳本
解析到底什麼是「心」
再教大家怎麼用三心:用心""觀心""開心",來回到當下,進而看清楚事務本質、培養智慧。

《香光106淡定自在營·照見心主張》[禪觀微體驗]見杰法師帶領大家禪觀微體驗

《香光106淡定自在營·照見心主張》[禪觀微體驗]見杰法師帶領大家禪觀微體驗

56

愛我本來面目

愛我本來面目
◎釋見拓

大家午安!歡迎來到香光bbc,今天分享的是「愛我本來面目」。

3有一個女居士 她小時候很醜,人家就叫她醜小鴨,鄰居叫她醜小鴨,上學時同學叫她醜小鴨,所以她在內心叫自己什麼呢?醜小鴨,她非常的自卑,不敢照鏡子,走到鏡子前面都快速通過。因為跟女生比不上,所以她盡量跟男生一樣,頭髮剪得很短,耍帥跟耍酷,她怕別人不喜歡她,所以她學會搞笑、搞怪,讓別人敢靠近她。

有一天她最要好的朋友結婚了,她穿著晚禮服去捧場,因為她平常很少穿裙子的,有畫淡妝,用小鏡子快速畫了一下口紅。去大餐廳參加她朋友的結婚喜宴,她進去那個大餐廳,坐電梯的時候人很多,那個電梯都有鏡子?她就看到裡面有一個人,穿白色套裝還蠻好看的,很漂亮ㄝ。她就看看左右旁邊有沒有人穿白色,那個人是誰呢?是自己ㄝ!這個人這麼漂亮,是衣服漂亮嗎?後來她就跑去廁所,廁所有鏡子嘛,旁邊沒有人,她勇敢地照一下,咿,這個人今天蠻漂亮的。勇敢照一下這五觀,看一下自己的臉孔,小時候人家說她醜小鴨,說她鼻子塌,皮膚很黑哦!但是他看一看還好ㄝ!皮膚雖然黑,但是黑的發亮,黑的還不錯看哦!鼻子雖然很塌,也沒有多塌,仍然像個鼻子。鼻子像鼻子,眼睛像眼睛就是漂亮。所以從此之後她比較敢正眼看自己了,她比較敢照鏡子了,不必再搞笑搞怪,來掩飾自己心中的自卑。

醜跟漂亮是不是名言概念?你看名言概念有這麼大的魔力讓我們痛苦。她被這醜小鴨的概念害得很慘,一個叫醜小鴨(蓋一塊布),兩個叫醜小鴨(蓋第2塊布),她也內化到自己內心,認為自己是醜小鴨(蓋第3塊布)。帶動她心中的負向能量,不敢看自己、接受自己。

什麼時候心中才有正向能量產生呢?就是當她照鏡子,正眼看自己,她如實觀照自己的那一刻,她碰觸到真實,碰觸到真實會帶給我們力量(拿開這塊布了)。如果你活在自己的幻相中,不會帶給你力量,不會帶給你真正的快樂,碰觸到真實會帶給我們力量。但是可能有疑問:可是有時候現實很慘酷ㄝ,萬一我照鏡子看到的是我的魚尾紋增加、皺紋增加,怎麼會帶給我力量呢?接受它就有力量,如實觀察,就是你要打開你的心去接受它。「是什麼就是什麼」,你不能給它加上老跟醜這些名言概念,是什麼就是什麼,三條就是三條,往上往下有的,還有波浪形狀的。就是這樣觀察,接受它就有力量。

最後邀請大家: 不管聽到甚麼,別人說你是糟糕的主管、差勁的老師等等, 離開名言概念,觀察真實相:觀察糟糕在哪裡?失敗在那裡?當你願意面對真實,你就有力量,而且會看到因緣不斷在變化,沒有永恆不變的,只要你努力創造因緣,事情就會有轉機的。

感謝大家的收聽。香光bbc莊嚴世間,莊嚴您我的心。
2016-12-24

過年時為什麼要誦藥師經?

【香光答問集】
◎編輯組

問:過年的時候,為什麼很多道場都誦持藥師經、禮拜藥師懺呢?

新年新氣象,大家都希望在嶄新的一年,閤家健康平安、消災免難。
藥師佛又稱「藥師琉璃光如來」。藥師佛發了十二大願,經過累生累劫的修行,所成就的淨土在娑婆世界的東方,稱為東方淨琉璃世界。東方象徵著日出與生機,充滿無限的希望。
藥師佛所發的十二大願,就是要拔除眾生的生死苦惱;願眾生沒有病苦,所受苦難悉皆消除,健康快樂、所求滿願。
我們如何領納藥師佛的悲願?世界上有一個東西可以影響我們是否健康、快樂,那就是我們的心。心有很大的力量,我們所說的話、所有的行為都是受到心的主導。
藥師佛的心像淨琉璃一樣,清淨無染,是非常健康又有力量的心。因而在新的一年開始,藉由共修、持誦、禮拜,與藥師佛慈、悲、喜、捨的心相應,讓我們的心更貼近藥師佛的心,聚集正向積極的能量,迎向光明的未來。
12-500
◎藥師佛十二大願:
第一大願:
願我來世,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時,自身光明熾然,照耀無量無數無邊世界,以三十二大丈夫相,八十隨形莊嚴其身;令一切有情如我無異。
第二大願:
願我來世得菩提時,身如琉璃,內外明徹,淨無瑕穢;光明廣大,功德巍巍,身善安住,燄網莊嚴過於日月;幽冥眾生,悉蒙開曉,隨意所趣,作諸事業。
第三大願:
願我來世得菩提時,以無量無邊智慧方便,令諸有情皆得無盡所受用物,莫令眾生,有所乏少。
第四大願:
願我來世得菩提時,若諸有情行邪道者,悉令安住菩提道中;若行聲聞獨覺乘者,皆以大乘而安立之。
第五大願:
願我來世得菩提時,若有無量無邊有情,於我法中修行梵行,一切皆令得不缺戒、具三聚戒;設有毀犯,聞我名已還得清淨,不墮惡趣!
第六大願:
願我來世得菩提時,若諸有情,其身下劣,諸根不具,醜陋、頑愚、盲、聾、瘖、啞、攣躄、背僂、白癩、顛狂、種種病苦;聞我名已,一切皆得端正黠慧,諸根完具,無諸疾苦。
第七大願:
願我來世得菩提時,若諸有情眾病逼切,無救無歸,無醫無藥,無親無家,貧窮多苦;我之名號一經其耳,眾病悉除,身心安樂,家屬資具悉皆豐足,乃至證得無上菩提。
第八大願:願我來世得菩提時,若有女人為女百惡之所逼惱,極生厭離,願捨女身;聞我名已,一切皆得轉女成男,具丈夫相,乃至證得無上菩提。
第九大願:
願我來世得菩提時,令諸有情出魔罥網,解脫一切外道纏縛;若墮種種惡見稠林,皆當引攝置於正見,漸令修習諸菩薩行,速證無上正等菩提!
第十大願:
願我來世得菩提時,若諸有情王法所加,縛錄鞭撻,繫閉牢獄,或當刑戮,及餘無量災難凌辱,悲愁煎逼,身心受苦;若聞我名,以我福德威神力故,皆得解脫一切憂苦!
第十一大願:
願我來世得菩提時,若諸有情饑渴所惱,為求食故造諸惡業;得聞我名,專念受持,我當先以上妙飲食飽足其身,後以法味畢竟安樂而建立之。
第十二大願:
願我來世得菩提時,若諸有情貧無衣服,蚊虻寒熱,晝夜逼惱;若聞我名,專念受持,如其所好即得種種上妙衣服,亦得一切寶莊嚴具,華鬘、塗香,鼓樂眾伎,隨心所翫,皆令滿足。

【三分鐘好療癒】香光安詳操 ~~~出版了~~~

【三分鐘好療癒】香光安詳操

【三分鐘好療癒】香光安詳操


簡單的事持續做,會帶來改變;一次一次,變得不簡單。
運動如是,修行如是;療癒,如是!

從香光101智慧青年營開始,每一次慧青的營隊活動中,自祺法師帶著智慧青年們做安詳操和合掌伸展操,參與的學員在這些很基礎又簡單的運動中,短短的時間,身心得到寧靜、滋潤與療癒。

106年的開始,香光慧青學佛中心要送給大家一份滿滿的祝福。
結集四種好療癒的運動圖文書與示範影片正式推出,讓大家在日常生活中,找到身平衡、心安詳。

請領方式:
1.參加106淡定自在營,贈送精美版圖文書。
2.至香光尼僧團各分院請領圖文書或示範光碟
3.索請圖文書 / 示範光碟:youthgaya@gmail.com 香光慧青學佛中心
——————————-
流通處:
印儀學苑
地址:台北市中正區濟南路二段36號
電話:(02)2394-6800 傳真:(02)2322-2837
電話:(02)2394-6800 http://yinyi.gaya.org.tw/
—————————-
香光山寺
地址: 335桃園市大溪區福安里11鄰頭寮路276巷75-1號
電話:(03)387-3141 http://gaya.gaya.org.tw/
—————————-
定慧學苑
住址 : 苗栗市福星街74巷3號
電話 : (037)272-477  http://dinghui.gaya.org.tw/
—————————-
養慧學苑
台中市西區403大墩十街50號
電話:(04)2319-2007  http://yanghui.gaya.org.tw/
—————————-
安慧學苑
地址:嘉義市文化路820號
電話:(05)232-5165 http://anhui.gaya.org.tw/
—————————-
香光寺
地址:嘉義縣竹崎鄉內埔村溪州49之1號
電話:(05)254-1267  http://xianguan.gaya.org.tw/
—————————-
紫竹林精舍
地址:高雄市鳳山區漢慶街60號
電話:(07)713-3891~3  http://zizhulin.gaya.org.tw/

「立春」逢「人日」

「立春」逢「人日」,
今晚「立春」。
◎釋見晉
1060203  2017年,農曆丁酉雞年,「立春」的時間為陽曆二月三日(農曆正月初七)晚上11時34分。由於「立春」也預示著一年農事的開始,台灣將立春定為農民節。

  「立春」表示春季的開始,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一個節氣。陽曆每年二月三日至二月五日之間,當太陽到達黃經315度時為「立春」(注1)。

  「春」是蠢動,表示萬物開始復甦,有了生氣。時至立春,人們明顯地感覺到白晝變長、太陽回暖。氣溫、日照或降雨處於一年中的轉折點,處處蘊含著無限的生機。

  「立」是開始建立的意思。明代植物學著作《群芳譜》這樣解釋立春:「立,始建也。春氣始而建立也。」《左傳》提到「立春為啟,立冬為開」,「啟」字代表著一年的開始。「春」是四季之首,「一年之計在於春」,「春節」標誌著新的一年開始,而「立春」則真正揭開了春天的序幕。

  今年的「立春」頗為特殊,因為剛好逢到了「人日」(注2)。唐代詩人盧仝(約795-835) 在〈人日立春〉詩中說道:
「春度春歸無限春,
 今朝方始覺成人;
 從今克己應猶及,
 願與梅花俱自新。」

  年復一年,春去,春又回。如今放眼望去,春天的景色,無邊際地彌漫人間。
  在正月初七「人日」兼「立春」的這一天,深刻感覺到自己已經是個成熟的成年人了。
  既已成年,從今開始,要努力克服過去的缺點、陋習,這一切應該還來得及重新開始啊!
  願自己能如同年年綻放的梅花般,隨著時節推移,不斷地重新,活出最美麗的人生姿態!

———————————————
(注1)太陽從黃經零度的「春分」起,沿黃經每運行15度所經歷的時日稱為「一個節氣」。太陽每年運行360度, 共有二十四個節氣。
(注2)人日:正月初七,是傳說中「女媧造人」之日。早在兩千年多前,先民即將正月初一至初八,分別指定為八種生物的「生日」。漢代東方朔《占書》載:「歲後八日,一為雞,二為犬,三為豕,四為羊,五為牛,六為馬,七為人,八為穀。」女媧開天闢地,在造出了雞、狗、豬、羊、牛、馬等六畜後,於第七日造人,故正月初七為「人日」。

提款雞

【香光.打禪雞】02 提款雞
吉願「提款雞」送給您:
「善財」提款雞 永不匱乏!
「善緣」提款雞 左右十方!
「福報」提款雞 源源不絕!
記得存款喲:
廣聚「善財」!
廣結「善緣」!
廣增「福慧」!

A01-1060128-

「鷄」的佛教典故(七) 金雞啄破碧琉璃

◎「鷄」的佛教典故(七) 金雞啄破碧琉璃
文:釋見晉 / 紙雕:邱金瓶
07-106_0131
明代萬曆年間的元賢禪師(A.D.1578~1657),福建人,幼時由於家學淵源,鑽研儒學。少年時期頗負大志,曾有詩曰︰
「道德師顏閔,文章宗游夏;
其餘二三子,不願在其下。」

後來某一機緣聽聞佛經,感嘆曰:「周孔之外,果別有一大事!」於是博覽群經,深究義理,隨而參禪以求悟道。父母辭世後,於四十歲落髮、受具足戒。一次在歸還福建的舟船上,偶聞舟中僧人誦《法華經》,當下廓然大悟,作了這首偈子:

「金雞啄破 碧琉璃,
萬歇千休 祇自知。
穩臥片帆 天正朗,
前山無復 雨鳩啼。」

「金雞啄破碧琉璃」,悟法是經過一而再、再而三修習、觀照的過程,啄了又歇,歇了又啄,然而一旦時機成熟,金雞當下啄破了碧琉璃,猶如自己清淨的智慧光明顯發,頓時之間破除了「無明」。

至此,「萬歇千休祇自知」,千般萬般的煩惱妄想也就完全歇止了,而所證悟的境界,只有自己知道,並不是他人所能猜測、意會的。

「穩臥片帆天正朗」,安穩地臥息於孤帆一片的舟子上,此刻,天空正是清朗。「前山無復雨鳩啼」,而前方的山也不會遇到雨(鳩鳴主雨)。這是形容元賢禪師悟後,疑滯盡釋,前程清朗光明的境界。

於弘傳禪法之外,元賢禪師還建寺安僧,致力於僧人素質的提升。又因應民眾學佛的需求,應機教導禪修或念佛法門;對於期望皈依受戒的人,開堂授法、傳授戒律;又對有心習學佛典教義的人,往復討論教理並鼓勵印經流通。師之住持,令當時福建鼓山湧泉寺百廢俱興。

元賢禪師廣納各系教法,但主張無論是戒律、淨土,乃至各種善行,都只是禪法的前行方便。所有的修持,都必須繼續深化而至禪悟的階段。

元賢禪師對於庶民也相當關懷。在他圓寂前二年(A.D.1655),鄭成功與清兵交戰於福建,當地災荒,饑民大批流入福州,困苦萬分。元賢即率領徒眾,設粥賑濟,並為死者準備棺木加以安葬,據說受到濟助者超過二千餘人。

臨終前,元賢禪師索筆書曰:「三界內外,無可尋處。」三日之後的中夜,師引首座之手,書曰:「不有病了。」令侍者扶起,遂以坐姿入定而圓寂。世壽八十,戒臘四十。

從「道德師顏閔,文章宗游夏」到「金雞啄破碧琉璃」,乃至「三界內外,無可尋處」。元賢這樣一位積極入世的禪僧,在廣納多元的思想而堅持純正禪法的同時,還以應化利世的慈悲情懷,透過世間法及出世間法來濟度世人。元賢禪師在明末佛教有其地位與貢獻。
(文:釋見晉)

——-經典——

《新續高僧傳》卷63
〈清鼓山白雲峰湧泉寺沙門 釋元賢傳〉:
「金雞啄破碧琉璃,
萬歇千休祇自知。
穩臥片帆天正朗,
前山無復雨鳩啼。」
–(CBETA, B27, no. 151, p. 456, a14-15)

《為霖道霈禪師秉拂語錄》卷2:
「幼業儒,負大志。有詩曰:
道德 師顏閔,文學 宗游夏;
其餘二三子,不願在其下。」
–(CBETA, X72, no. 1438, p. 590, c18-19)

《永覺元賢禪師廣錄》卷23:
「【臨終偈】
末後句,親分付:
三界內外。無可尋處。」
–(CBETA, X72, no. 1437, p. 517, c15-16)

《永覺元賢禪師廣錄》卷30:
「首座問曰:
『末後一句,如何分付?』
師索筆書曰:
『末後句,親分付:
三界內外。無可尋處。』
越三日中夜,謂首座曰:
『不有病了。』
令侍者扶起。坐定脫去。」
–(CBETA, X72, no. 1437, p. 577, a21-24)

「鷄」的佛教典故(六) 三明–猶如鷄子出卵殼

◎「鷄」的佛教典故(六) 三明–猶如鷄子出卵殼
釋見晉
06-106_0130
佛陀曾以「猶如雞子之出卵殼」來形容自己得證「三明」。
「明」是去除愚癡昏闇,而於事理通達無礙的神通智慧。「三明」包括:
第一「宿住明」:能隨念自己種種宿命的智慧。
第二「天眼明」:能以清淨超人之天眼,見到有情眾生 死此生彼的智慧。
第三「漏盡明」:如實知「苦、苦之集、苦之滅、順苦滅之道」,以及如實知「漏、漏之集、漏之滅、順漏滅之道」,令心由「欲漏、有漏、無明漏」等煩惱困阨中完全解脫出來,而生起解脫之智,證知「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辦,更不受後有」,得證阿羅漢果。

猶如鷄子之出卵殼,這「三明」的生起,都要透過不放逸、熱誠、專精而住的修行,終於破無明 而得明,破黑暗 而得光明。

願我們效法佛陀,在善法上恆持不放逸、熱誠、專精而住的努力,猶如鷄子出卵殼般,破除生命的黑暗困頓,迎向光明的人生!

——-經典——
《增支部經典》卷8:
「1如是,隨念種種之宿住…
我於夜之初更,證得第一之明,
破無明 而得明,
破黑暗 而得光明,
為不放逸、熱誠、專精而住之故。…
此為我 第一之出生,
猶如鷄子 之出卵殼。
……
2如是,以清淨超人之天眼 而見有情之死生…
我於夜之中更,證得第二之明,
破無明 而得明,
破黑暗 而得光明,
為不放逸、熱誠、專精而住故。…
此為我 第二之出生,
猶如雞子 之出卵殼。
……
3如是…於漏盡智引發其心。
如是而 如實知「此是苦」,
如實知「此是苦之集」
如實知「此是苦之滅」,
如實知「此是順苦滅之道」,

如實知「此等是漏」,
如實知「此是漏之集」,
如實知「此是漏之滅」,
如實知「此是順漏滅之道」。

如是,如是知、如是見,
心由「欲漏」解脫,
心由「有漏」解脫,
心由「無明漏」解脫。
解脫而謂解脫之智生,
證知『〔我〕生已盡,梵行已立,
所作已辦,更不受後有。』

如是,於夜之後更,證得第三之明,
破無明 而得明,
破黑暗 而得光明,
為不放逸、熱誠、專精而住故。…
此為我 第三之出生,
猶如雞子 之出卵殼。」
– (CBETA, N23, no. 7, p. 32, a3-p. 33, a14 // PTS. A. 4. 177 – PTS. A. 4. 1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