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光尼僧團方丈悟因長老尼受邀至「2025年法鼓山女眾部律學營」講授四分比丘尼戒

香光尼僧團方丈暨香光尼眾佛學院院長上悟下因長老尼受邀於「2025年法鼓山女眾部律學營」主講四分比丘尼戒。此次律學營由法鼓山女眾部僧才培育院主辦,於2025年4月14日至16日在法鼓山世界佛教教育園區舉行,共有92位來自各分院的執事僧法師參加。

開營典禮上,法鼓山方丈果暉法師誠摯感謝悟因長老尼再度蒞臨法鼓山為大眾講戒。長老尼表示,與法鼓山結緣甚早,見證法鼓山一步步成長,看到佛教的希望,令她感到欣慰。1140414-1此次講戒以盜戒為主題,長老尼強調,戒律的主軸是「修行」,不僅是自我約定,也是團體的共識,教導我們如何自在地於世間與出世間中進出。長老尼表示,雖然相信大家都沒有盜心,但持戒精嚴並不容易。

長老尼指出,領執之後,會對佛陀制定的戒法有更深刻的體會。盜戒所涉及的問題本質是經濟問題,這些問題從古至今持續發生。長老尼透過實際例子,引導大眾了解,如何以符合時代、契理契機的方法來面對,但同時要秉持佛教絕對不可改變的底線。1140414-2在小組討論與大堂報告中,從佛世制戒的因緣,到現代僧人日常生活面對的問題,大家都深入探討、暢所欲言。研習營也安排了個人請法時間,讓學員們能安心地提出疑慮和問題。

長老尼廣闊的視野讓學員得以從不同的角度來看戒律。長老尼面對問題時,精準把握原則並給予溫柔的提醒,讓大家獲益良多。當發生紛爭時,長老尼提醒,要將心比心,回歸戒律怎麼說,共同理性處理。了解戒律能使我們知道如何處理事情,使世間平和。學戒持戒不但能贏得他人信任,也能讓自己安心並增長福德。1140414-3結營典禮上,三學研修院副都監果慨法師表示,法師們想要過如法如律的生活,就必須掌握戒律的精神。悟因長老尼則勉勵大家要用功,深化對佛教的理解,打開心胸,用現代人能理解的方式弘法,思考可以為現代人帶來些什麼。

此次律學營展現了佛教僧團間的相互支持,通過悟因長老尼的智慧洞見與豐富經驗,使比丘尼學員們體驗到把握戒律精神與靈活運用的重要性,為個人的修行及佛法的弘揚注入新的活力與希望。1140414-4

一生推動天主教改革的教宗方濟各病逝

114年4月21日天主教教宗方濟各(Pope Francis)於臺灣時間13:35病逝,享壽88歲。

2023年3月香光尼僧團方丈悟因長老尼曾帶領法師前往梵蒂崗與教宗進行深度座談,感佩教宗一生為天主教的奉獻,尤其是推動天主教改革與對弱勢者的幫助。

今得知教宗「回到天父的家」,祝願他安息,他所推動的宗教改革與發展能持續前行,讓世界和平、人心更美好!

相關文章:2023梵蒂岡宗教交流紀錄

20230323-001
20230316-02

賀自衍法師榮獲第24屆「國際佛教傑出女性獎」

香光尼僧團人文志業副都監暨香光尼眾佛學院圖書館館長自衍法師,榮獲「2025年國際佛教傑出女性獎」(Outstanding Woman in Buddhism 2025)。第24屆的頒獎典禮,於國際婦女節(3月8日)在印尼日惹市的Rich Jogja Hotel舉行。

本屆共有22人受獎,臺灣地區有二位女性榮獲此獎項,一位是自衍法師,另一位是優人神鼓創辦人劉若瑀女士。「國際佛教傑出女性獎」是由泰國Rattanavali比丘尼、美國比丘尼李博士(Bhikkhuni Dr.Lee)共同創立,旨在表揚女眾對佛教弘法乃至世界和平的貢獻。此獎自西元2002年創立至今,已有來自二十多個國家、二百多位女性獲獎。獎項的遴選委員會是由來自不同國家的僧眾及學者所組成,在評選上具有其權威性和國際性。

遴選委員會高度肯定並讚揚自衍法師對佛教的卓越貢獻,為佛教界及世界帶來無量光明。近四十年來,自衍法師有諸多開創性的貢獻:

一、關懷比丘尼教育
重視共住共學的僧伽終身教育,在佛學院任教三十餘年,長期培育僧才。經由教學與修持,使學僧建立正見、發展慈悲願心,強化內在力量,而實踐自利利他的菩薩道。

二、深耕佛教圖書館專業
推動臺灣地區佛教圖書館現代化;編訂與推廣佛教圖書分類法,成為世界性佛教文獻典籍分類的依據;創造館際交流與資源共享平台,並促進佛教圖書館服務轉型:從紙本到數位、從實體到虛擬館藏,至今升級為人工智能服務。

三、推廣佛教文化資源傳播
創辦第一份佛教圖書館學術性刊物;舉辦佛教與圖書館專題研討會,推廣佛教文化傳播;編輯出版紙本與數位佛教參考工具書,助益佛教研究發展。

四、推廣正念教育,營造友善校園
致力將「正念」推廣至校園,以達深化生命教育內涵;運用正念閱讀,培養學生的專注力;舉辦教師正念課程,引導教師調適壓力,提升教學效能,營造師生共好的友善校園。

此外,自衍法師常以書法弘揚佛法,將崇仰弘一大師的書法內涵,轉化為自身的弘法力量,讓佛法廣泛地傳播至世界各地。這項榮譽不僅是對自衍法師的肯定,也是對香光尼僧團的認可,更象徵臺灣比丘尼在學術教育、文化資源保存領域上的重要性,以及女性在佛教界的影響力。香光尼僧團方丈悟因長老尼表示:「雖然自衍法師是在香光尼僧團領執圖書館管理,不過,她所做的都是佛教界的事。近四十年來,她讓佛教法寶的蒐藏、整理與提供,能與時俱進,奠定很重要的基礎,值得嘉許!」

1140308-0

由一行禪師梅村禪修中心泰國負責法師頒獎
1140308-12025年第24屆國際傑出女性得獎22位女性得獎人合影

相關報導1 香光尼僧團自衍法師 獲第24屆「國際佛教傑出女性獎」 
相關報導2 自衍法師 獲國際佛教傑出女性獎
相關報導3 
2025年「國際佛教傑出女性獎」於婦女節頒發!台灣自衍法師、梵音歌手瓊英卓瑪等二十一位僧、俗女性獲此殊榮

 

香光尼僧團方丈悟因長老尼率眾參與淨耀大和尚圓寂傳供讚頌大典

114年2月27日「淨耀大和尚圓寂傳供讚頌大典」假新北市板橋體育館舉行,海內外數千人出席中國佛教會理事長淨耀大和尚圓寂傳供讚頌大典。典禮中,由總統賴清德頒發褒揚令,表揚淨耀大和尚一生為佛教、為眾生服務。

典禮內容有傳供、讚頌、風範行誼、追思等行程,整個活動於下午一點圓滿。與會大眾表達緬懷淨耀大和尚一生為佛教的努力與付出,是人間菩薩行者的典範。

方丈悟因長老尼感念淨耀大和尚一生對尼僧團弘化活動的支持與護念,率領僧信百餘人,前往公祭追思祭禮,特別捻香致意,祈願大和尚乘願再來,繼續完成弘法大業。

1140227-1
1140227

嘉義市教育處感謝香光尼僧團長期推動「校園正念教育」

114年2月21日下午嘉義市教育處郭添財處長與前嘉義市李錫津副市長及課督共6人蒞臨香光寺,拜訪香光尼僧團方丈悟因長老尼,感謝香光尼僧團長期推動「校園正念課程」利益很多校長及老師。

悟因長老尼提到「正念」源流是佛教的「禪修」,因為卡巴金的推廣,去宗教化後成為「當代正念」,所以正念在校園推廣很容易可以安頓老師與學生。由於郭處長亦是虔誠的佛教徒,對於「靜坐」所帶來的利益很有感覺,故雙方也針對「古典正念與當代正念」有很多的對話。

全國正念專注力教師營召集人自衍法師,並談及今年暑期將與嘉義市教育處合辦「正念研習」,主題為「正念溝通與情緒管理在教學場域之運用」及幼兒正念推廣合作事宜。雙方皆有共識透過「正念」可以協助教師的身心安頓。

郭處長也表示:希望「嘉義市安慧學苑教育事務基金會」(安慧學苑)可以提供「靜坐」的場域及開辦課程,讓教師的身心可以透過靜坐得舒展自在,與會的安慧學苑監院自正法師深表應允與歡迎。會後一行人特別參觀香光尼眾佛學院圖書館,由館長自衍法師引領介紹,大家齊聲表示原來教育部頒給香光尼眾佛學院圖書館的第一屆「標竿圖書館」真的是實至名歸。

近五點,一行人依依不捨離開香光寺,大家覺得這趟的「校園正念教育」交流,收穫滿滿!
1140221-1

1140221-2

1140221-3

「感恩於心,有愛同行」健走活動 活動圓滿

財團法人伽耶山基金會養慧學苑於12月15日(星期日)上午8時假臺中市南區崇倫國中辦理113年度「感恩於心,有愛同行」健走活動,共有450多人參加,由養慧學苑志工團總幹事郭發榮居士掌旗,帶領大家從崇倫國中出發,經美術館&經國綠園道迴轉,返回崇倫國中。

養慧學苑希望透過健走活動,帶動更多人走向戶外,親子共行,積極抗疫,共同創造一個健康而和樂的社會,期盼藉著在輕鬆的健走中,強健體魄,增進親子及人際關係,滌濾身心,達到身心靈的活化滋養的生活!

感謝台中市政府團隊的支持,特派南區區長李美麗女士代表市長與民政局長,蒞臨致詞鼓勵;感謝立委羅廷瑋先生、市議員江肇國先生、林霈涵女士、陳雅惠女士、鄭功進先生等,與公正里里長林哲雄先生、西川里里長葉家宏先生、健行里里長何文宏、公益里里長劉興峰、三義里里長陳惠鈴女士、惠中里里長沈呈融先生等,或親臨或派員至會場指導,增添活動的光彩。

健走後,主辦單位安排精彩的節目,與君同樂,還有小丑贈送造型氣球,以及眾所期盼的摸彩活動。

為捐助香光山寺大殿建設特辦義賣園遊會,豐盛美味的食品、芬芳香郁的藝妓咖啡、物美價廉的植物,吸引眾人搶購;現場還設置香光山寺大殿瓦片簽瓦,讓信眾有與三寶結緣的機緣。

最後監院見咸法師帶領感恩回向,感謝此次活動的所有因緣,也希望大家把法喜帶回家,並共同推動一個適於共學、共住的社區。法師與志工用心籌辦,大眾歡喜參與,共同營造一天美好的回憶。
y1131215-01

y1131215-02

y1131215-03

AI在圖書館的應用研討會圓滿

隨著人工智慧(AI)技術快速發展,在各領域掀起變革的同時,圖書館究竟要扮演何種角色,才能提供更好的服務與提升管理效率呢?由財團法人伽耶山基金會主辦、國立臺灣大學圖書館協辦、香光尼眾佛學院圖書館承辦的「AI在圖書館的應用研討會」,於113年12月6日在臺灣大學圖書館國際會議廳登場,希望藉此提升圖資人的服務知能,加值圖書館服務。

出席研討會的來賓,包括:財團法人伽耶山基金會董事長暨香光尼眾佛學院院長悟因法師、臺灣大學圖書館副館長楊東謀、監察委員賴鼎銘等人;並由賴鼎銘與世新大學資訊傳播學系教授葉乃靜專題演講「你瘋AI了嗎?也談它的倫理議題與限制」;益思科技法律事務所所長賴文智主講「圖書館導入生成式AI的法律風險控管」;東海大學哲學系助理教授甘偵蓉主講「AI預測偏誤、不公平,然後呢?談AI的倫理複雜度與挑戰」。

悟因法師於開幕致詞表示,這場研討會的緣起,是因為當今「AI」很夯,我們每天的工作乃至生活日常,都可能和AI有關。AI的出現,對於人們的工作、倫理、法律、生活都產生鉅大影響,對圖書館界也是一樣,因此這次邀請多位專業工作者到場分享「AI在圖書館的應用」。

悟因法師說,去年我們也是在台大舉辦「天乙和尚尼百歲誕辰紀念暨佛教人物研究發展研討會」,當時香光尼眾佛學院圖書館館長自衍法師要為研討會找一句slogan(標語)當廣宣海報,於是使用ChatGPT查詢,結果ChatGPT給了很多建議,其中有一句是「音容宛在」。當時有位志工認為這句話很好,非常契合天乙法師擅於說法,建議採用這句話。自衍法師就問他:「您知道這句話是什麼意思嗎?這句話會在哪種場合使用?」原來提出建議的是一名年輕人,他從來沒有參加過告別式,不知這句話常被用在告別式會場。

悟因法師指出,這就是「生成式AI」產生文字之後,若使用者沒有足夠的常識判斷而誤用,就會發生令人啼笑皆非的後果。「生成式AI」到底是我們的幫手?還是絆手?是我們的參考資料庫?還是抄襲本?每當有新科技出現時,總在考驗我們的動機、智能與智慧;如何不被工具帶走,甚至而迷失自己,這在新科技時代是很重要的。

尤其當「生成式AI」出現後,我們只要發出指令,不管是圖片、聲音、影像等等都可以合成,甚至詐騙集團只要盜取我們一小段聲音檔,就可以複製當事人說話的口氣、口吻,所衍生出的問題更是廣泛,也因此牽扯到更多的人性、倫理、法律、生命安全等問題。

在我們一起關心、學習「生成式AI」所衍生的問題及挑戰時,我們也要探討如何應用AI來改善圖書館的經營管理,讓圖書館可以更節省人力、時間、空間。非常感謝出席研討會的學者專家分享專業,提供我們學習與觀摩的機會,期望AI在圖書館的應用更純熟、更便利,造福更多圖資人與讀者。

本次研討會也特別發表香光尼眾佛學院圖書館近期開發的「AI佛書分類系統」得到圖書館界的重視,期待早日上線,提供分編人員的參考。香光尼眾佛學院圖書館館長自衍法師表示,國內已有許多圖書館開始應用AI技術於管理與服務層面,但AI同時也存在著如隱私權、著作權等問題,希望藉由這場研討會提供一個平台,能夠應用AI促進圖書館管理、提升圖書館的工作效率與服務品質,並為使用者創造更多價值。
lib1131206-01 lib1131206-02 lib1131206-03 lib1131206-04 lib1131206-05

香光尼僧團【第30屆】封山禪修圓滿回向暨方丈開示

113年11月27日是香光尼僧團第30屆封山禪修圓滿日,出堂前全體法師將個人與團體所凝聚的善法力量回向祈願:僧信和合、互為菩提善友共轉法輪;回向各界護持的善士及法工:淨信三寶、福慧增上,再回向世界和平、人間風調雨順、戰爭及傳染疾病能早日平息,各行各業運轉順暢、人人安居樂業。

結營時,大眾師一一分享彼此的領會與法喜後,方丈悟因長老尼為大眾開示,摘錄如下:

「在僧團,我們是有秩序、有戒臘僧次、且是相互照顧的。大家循序漸進猶如《楞嚴經》中所述,阿難持缽走在隊伍中,那個畫面、形象,是我所渴望的形象,那是香光莊嚴,除了是共同理想外,也是踏實地在行住坐臥中。封山是特別挪出的時間,大家相濡以沫精進用功,令彼此感動,就在香光山,我們共同在寫歷史,同時實現著:佛法在世間。

大眾過堂、排班、吃飯,顯示戒臘僧次是受尊重的,僧人穿著袈裟、護著法器衣、缽、錫杖,錫杖是支撐你精進的力量;缽,意寓著你離不開世間!記住!儘管走向出世間,但在世間、出世間之間,永遠有一個缽在那裡;著衣、喝水、吃這餐飯,它們都是從遙遠的地方來;手中捧的一滴水,是從遙遠地方流過來,佛法亦是如此源遠流長到現在。看看大家過堂,單單是一口一口吃飯的呈現,回到當下的僧人,在這世間,這幅圖像是很感動的。

禪修是直接讓我們回到當下,行住坐臥都是實現佛法的真理。要體會如何用功除了從教入禪,更是要從自己的身心先學著放鬆,並且要知道自己到底在修甚麼法,這個法是自己要用一輩子的身心走進去,然後再體現、再宣說的。

這裡是一座山,看的到、看不到的護法一直在護持我們,比丘尼可以建立僧團、發揮所長弘法利生,我們確實要有所體驗,把自己身心投入進去,身行就會不一樣。這次封山,打從內心的感激,每天早上我都對山上這些護法神說:『謝謝!』大殿快蓋好了,常設活動會更多,這是讓更多人來此共修的願望,相信他們是高興的,這裡是三寶地,大家共修的地方,請法師們要繼續轉法輪,讓更多的人有緣來共修。」

午後,法師們踏上歸返分院的路程,帶著方丈的勉勵與叮嚀繼續遊化世間,與有緣大眾分享法益。在法師們的心中,既有佛、有法亦有眾生,永遠不離不棄,僧團各分院大門也向世間所有喜樂愁苦敞開,法輪轉動將會一直持續。

gaya1127-1 gaya1127-2 gaya1127-3

明宗長老尼圓寂三週年,悟因長老尼特率僧眾參加午供回向暨參訪台灣靈隱佛學院

113年11月4日一大早,香光尼僧團各分院僧眾及香光尼眾佛學院的學僧們,於上午10點30分匯聚在新竹青草湖靈隱寺的極樂殿,參加明宗長老尼圓寂三週年共修。本次共修由悟因長老尼率僧眾於佛前進行午供、過功德堂、佛前回向等佛事,計有徒眾近百人參加,會場溫馨,梵唄音聲繚繞感人。

佛事開始前,悟因長老尼特別開示:今日是我的上人──明宗師父圓寂三週年紀念日,感謝大家來參加午供回向。新竹青草湖靈隱寺是富有佛教紀念意義的道場,更可貴的是可以親身讀到台灣早期佛教歷史。台灣光復初期,第二任住持無上法師,曾在此創辦「台灣靈隱佛學院」,當時的院長是大醒法師、教務續明法師、慈航法師等人在這裡培育了許多佛教僧青人,您們待會可以實際參觀,感受前人在這裡的努力。第四任住持明宗長老尼,也在此創辦「中華佛教比丘尼協進會」,開啟比丘尼護法衛教的精神。如今,修德法師在此住持,每年發放愛心物資,關懷弱勢,與社區共融,令人讚嘆道場維護不易,要有發心的人來做。

佛事開始,群眾唱起「戒定真香,法界蒙熏」時,看著香煙裊繞……,憶起三年前大家一同來到這裡參加明宗長老尼圓寂讚頌會,轉眼間,長老尼圓寂已三週年,令人不禁緬懷明宗長老尼的熱誠及護法衛教的精神,實是值得後輩僧人學習。

午供結束後,與會者在靈隱寺用完齋後,由靈隱寺住持修德法師,帶領參觀早期在靈隱寺辦佛學院的大殿、齋堂、教室、寮房等處,雖然人事全非,但當時辦學的大殿佛像、佛桌皆在,佛桌上刻著民國19年吉置,與今相距近百年,彷彿時空倒流,依稀見到辦學的光景。還參觀了無上法師為大醒法師建造的「隨緣塔」,讓人感受到之前在這裡辦佛學院的足跡。香光尼眾佛學院的學僧們,更覺得走讀台灣佛教史,真切感受到前人的悲願,以及佛法傳承的重要性,印象極其深刻。

下午2點,大眾向靈隱寺住持告假後,緊接著前往桃園大溪香光山寺參加僧團一年一度的封山禪修,自今日起,至11月27日圓滿。法師們深切感恩佛法傳承之前僧人的護念、護佑道場不易,要更加精進用功、回饋信施,讓佛法永住世間,法水長流。

1131104-21131104-1

悟因長老尼受邀出席「第35屆全國佛學論文聯合發表會」擔任開幕式「恆清法師追思會」引言人

「第35屆全國佛學論文聯合發表會」,本屆輪值由臺大佛學研究中心主辦,於113年9月27日假台大文學院演講廳舉行,現場有來自佛教界各佛學院暨學術界的老師與學生參與。

這次發表會,原先是邀請恆清法師要蒞會說明「全國佛學論文聯合發表會」創辦之緣起。但因無常,恆清法師於今年7月20日往生,因此本屆開幕式特別邀請香光尼僧團方丈悟因長老尼擔任開幕式「恆清法師追思會」的引言人,悟師父提及見可法師特地從香光圖書館將1990年第一屆佛學論文聯合發表會當年發起的請帖,把它找出來,很珍貴,因為這是走過台灣歷史的見證,法不孤起,仗境而生,他們那天還在素食館吃素齋耶,主持人是聖嚴法師,聯絡人就是恆清法師。

恆清法師曾說:「那時因為中華國際佛學會議在台灣舉辦,非常成功,因此就聯想到佛教界可以聯合在一起,各機構有合作機會;年輕輩能互相切蹉、養成互相共事合作,佛教才會有希望。」因此才有今日的「全國佛學論文聯合發表會」誕生。

比丘尼可以進入台灣的最高學府去開課,那是台灣的歷史,佛教在台灣社會的一個突破點,悟師父表達感激。

悟師父更感激的是,在戒嚴時代,佛教不准進入校園,各大學基督教、天主教社團都有,就只有佛教不准進入校園,到了戒嚴後期,在慧炬周宣德居士及李炳南老居士的提倡與努力之下:強調佛教非迷信,佛教是有學理的,在各大專院校陸續的成立了臺大晨曦社、明倫社等佛教社團。這成為佛教在台灣擴大的第一波的生機。

而恆清法師以比丘尼身分受聘於台大哲學系後,並陸續創立了多個佛學/佛教組織,如臺大佛學研究中心、臺大佛學數位圖書館、現代佛教學會等,悟師父深深感受到,後來為何會支持他的臺灣大學佛學資料庫的建置呢?他跟我說:「悟因法師,那筆錢請你幫忙我可以嗎?」我說:「可以」。因為我發現基督教、天主教他們拿一個小皮箱,裡面裝一本聖經,就可以到處敲鑼打鼓走遍全世界,我們要捧著大藏經,有幾本?(全場笑聲),有一位比丘尼要來改善讓它也變成小小一塊光碟,當然要支持。修行在我們的心中,但是外在的這些呢,還是要有人來改變。

恆清法師在7月20日圓寂了,大家都很不捨,他不限制在身份上,他就是完全把自己燃燒,貢獻給佛教界,佛學論文發表會,今年是第35屆,從1990至今年2024,剛好35屆,也希望每年都可以這樣辦下去。

我們在此共同來追思、緬懷,不忘初心,而且共同把這份初心傳承下去,相互合作是可能的,傳燈傳法非單獨一人能完成的,在這裏,每一個討論都是在延續這一股力量,非常謝謝各位的光臨,感激各位的光臨,謝謝各位。

1130927-01

113092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