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先比丘經》釋180─臭皮囊

◎釋悟因

「沙門愛惜自己的身體嗎?」彌蘭陀王問那先。沙門是梵文音譯,意思是修道者。

佛教的修行者都叫沙門,但「沙門」是印度修道者的通稱,不是專指佛教的修行者。當年,佛陀在世的時候,反對婆羅門教。印度的時代背景,社會分四姓階級,婆羅門、剎帝利、吠舍、首陀羅;其中,婆羅門是最上的,而婆羅門教在印度號稱權威至上,這引起其他宗教團體的抗議。佛陀領導的教團也是沙門團之一,是其中一派的修道團體。

沙門愛惜自己的身體嗎?這個身體一般叫做「臭皮囊」,還有另一個名稱「衣架子」。身體像掛衣服的「衣架」,如果沒有靈魂、沒有智慧,不知道為何而活,就道道地地是個衣架子,穿上什麼就像是什麼;也像「臭皮囊」可以一直灌東西,灌了好東西可以撐門面,撐著好看。

不過,門面好看,灌進去的好東西,從皮膚毛孔滲出來的卻是臭的,拉的也是臭的。

以前老和尚開示會對居士說:你們喜歡吃葷,說雞排要怎麼醃、怎麼泡,要醃8個小時、10個小時,等一下你吃到嘴裡、剔個牙,唉呀,怎麼這麼臭!是香的還是臭的?是臭的。只那麼一會兒的功夫,牙縫裡的食物就被腐蝕得臭不可聞。所以,煮得再香,經過我們身體,再出來就有身體的味道。身體、皮膚的毛細孔,天天都要清洗。我們一天做多少公務事?其實,一天更多的時間是侍候自己。

當年我為什麼出家?就覺得生活瑣事、麻煩一堆,衣服洗了掛太陽底下曬,傍晚收下來,沐浴後又穿上。怎麼那麼麻煩!我母親就在幫人家做衣服,媽媽的手藝非常好,一塊好好的布料剪成七零八落好幾塊再縫起來;我那時看媽媽的客人來取衣服,帶新衣回去都喜滋滋的,又有新衣服攞弄囉,我卻覺得怎麼這麼忙!穿在身上再脫下來洗,洗了又掛,掛了又洗,天天忙,忙著服侍自己的色身。世人喜歡的,我嫌煩,我覺得我是一個無聊的人。

什麼叫愛惜身體?一個臭皮囊而已,愛它作甚?另一個是衣架子,穿衣服的衣架子,我現在穿的袈裟也是衣架子。說臭皮囊或者說衣架子,不是在說你們,我們都一樣的。事實上穿袈裟的衣架子還要更加充實內涵,否則對不起這衣架子。

王復問那先:「沙門寧自愛其身不?」(1)寧,難道。沙門難道會愛自己的身體嗎?那先言:「沙門不自愛其身。」(2)沙門不會愛惜自己的身體,我們都把身體看成是臭皮囊。王聽了很是吃驚,這是為何?於是問道:「如令沙門不自愛其身者,何以故?」(3)假設沙門不愛惜身體,我是不相信的。因為「自消息臥欲得安溫軟,飲食欲得美」(4)。息臥,休息睡覺,修行人還是要休息睡覺,躺下來的時候,還希望睡得舒服一點,棉被又輕又軟,最好床不要太硬;「飲食欲得美」,吃的食物是不是豐盛還是其次?最好合乎自己想要的的口味。一個是睡覺,欲得安溫軟;一個是飲食、衣服,衣服穿起來不要感覺那麼粗糙,天氣涼了,應該可以加點衣服,最好穿起來厚薄剛好適合身體的需要。「飲食欲得美」,吃的時候,「美」,什麼意思?是大塊的叫美,還是切得細細的叫美?還是吃的時候口感特好?會煮菜的大廚可總合一句色香味俱全,可能美食家還覺得不夠,最好點個蠟燭,還要高腳杯、燈光、插花,增加色聲香味觸種種情調。「善自護視,何以故?」(5)又好吃、又好看,又好好的保護著這個色身,這是為什麼呢?這是彌蘭王的反問。彌蘭王說,我不相信那先所說「沙門不自愛其身」的說法。

又嫌它是臭皮囊,又飲食息臥如此「善自護視」,豈不自相矛盾?

文章出處:悟因法師談人生系列-8-那先比丘經的啟示-105.10(第13片光碟)-第六十集-VTS_02_01-01:06-10:50。

(1)《那先比丘經》卷3:大正藏第32冊,CBETA,T32,no.1670B,頁716。
(2)同上註。
(3)同註1。
(4)同註1。
(5)同註1。

《那先比丘經》釋179─佛陀的智慧之光

◎釋悟因

佛門的修行,有一種「觀想」法門,觀想的訣竅,最重要的是要選取一個觀想的對象,稱為「所緣」。在南傳佛教的禪法裡面,設有四十一種所緣,其中最為大家熟知的就是觀「呼吸」,以呼吸為所觀的對象;另一個相當重要的觀法是取「佛相」為所緣。無論觀呼吸,還是觀佛相,當取相 成就所看到的所緣,都會是一團「光」,而不是什麼形相。這個呈現的「光」,在禪修法門也稱為「禪相」。

當我們的心安靜下來審視內心,也會看到這個光。當禪相的「光」出現之後,你不要執著在光的上面。如果執著在光,就會障礙自己的修行。

這「光」原來是我們內心的顯現,是內心的光。事實上,我們可以凝聚我們的心力,如果以佛相做觀的所緣,一段時間之後,觀想成就禪相出現,那時,佛在哪裡?佛就轉化成為你自己身心的光。這就是用功。

我講一個故事,最近才聽到的。

有一個阿嬤帶著孫子搭車,這件事發生在國外,阿嬤是白人,孫子也是白人。孩子看著司機,司機是黑人,孩子不樂了,吵著要下車,「黑人開車ㄟ,黑人是壞人。」黑人一定就是壞人嗎?無論如何,那孩子就一直吵著要下車。阿嬤聰明又機智,跟孫子說:「孩子!我們家的庭院,常常買花的種子來種,那些種子都是黑色的ㄟ。可是你知道嗎,我們把種子種下去之後,它們開的花什麼顏色都有,而且非常非常地好看。你看過的,記得嗎?」孩子瞪大了眼睛盯著阿嬤,用力的點頭說:「對哦!真的ㄟ!」阿嬤問:「黑色的都是壞的嗎?」孩子回答:「不是。」阿嬤又說:「這個人幫我們開車,他皮膚黑,就一定是壞人嗎?」孩子搖頭,不再吵著要下車了。

這故事有什麼寓意呢?如果一個社會常常用既定的框框來看事情,白的、黑的、紅的,就會如同孩子那樣的評斷;同樣的,用既定的眼光來看佛陀,佛陀涅槃就如同一般人去世相同沒兩樣。佛陀涅槃,祂去哪裡了?佛的智慧永垂不朽,無形無相、沒有方所,但,這是可以驗證的,這才是佛陀的智慧之光,是佛陀出現在世間給我們的無上法寶。
我們要去見證佛陀的智慧之光,而不是去尋找佛陀在哪裡。有時,佛陀跟我們在一起、在你眼前,你也看不到,我們還會跟他吵架;人家不跟你吵,你看著還不舒服。

有時候,我們可以說:佛陀隨時都在人間,也隨時都在我們左右。

大家不妨偶爾暫時放下手邊的忙碌,暫停幾秒鐘,看看內身,或者掃描身體……。

總之,不要以形相去看佛陀在哪裡;把形相放下、放鬆心情,放下心來看看,佛陀為我們指出來的那一片光在哪裡。

文章出處:那先比丘經75則/悟因法師談人生系列-8-那先比丘經的啟示-105.10(第13片光碟)VTS_01_20:08-25:40。

(1)「取相」,禪修專有名詞。當所觀的所緣清晰、明確的在眼前,且可以不動、不變,持續至少3分鐘以上,這叫做取相。取相之後還要持續的觀察所緣,直到所緣可維持不變至1小時-3小時,就是取相成就。

《那先比丘經》釋178─佛陀在哪裡?祂的形相?

◎釋悟因

我們塑一尊佛陀,我們看這尊是不是佛陀?是或不是?如果當年佛陀說法,聲音有流傳下來,那是不是佛陀的聲音?我現在講話,這是不是悟師父的聲音?你把我的話聽進去了,後來你捕捉那聲音、追尋那個影子,那聲音是不是悟師父的聲音?哦!那是你自己的影子,不是悟師父的聲音。

《金剛經》說:「若以色見我,以音聲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見如來。」(1)「如來」是佛陀的另一個稱號,意指如如不動、無來無去的意思。你想知道佛陀在哪裡?你在自己心中畫一尊佛不就結了,還需要別人為你指出佛陀在哪裡嗎?我如果說:「佛陀在天上。」你會再追問:「天上的哪個地方?」我說:「佛陀在虛空。」你會再追問:「虛空在哪裡?」我們的心實在很忙,必要指出一個方所才稍歇。

佛陀在哪裡?《般若經》是這樣交待:「無所從來,亦無所去。」(2)不管是用畫的、寫的、刻的、雕的、攝影的,都只是世間的一個影像而已。

回過頭來,如果你說:「我沒看過佛陀,很想知道佛陀長什麼樣子,就畫一尊佛陀,每天膜拜祈禱,有時半夜作夢佛陀會示現哦!」這我相信,心境虔誠佛陀就會出現。

甚至有的人生病開刀,跟我說他手術的時候看到佛陀。有一位居士,頸椎不知道是第幾節走位必須開刀。醫生為他手術開了二十多個小時,他一直處在麻醉的狀態,後來醒過來的時候,他說他看到一道白光通過,他說他看到佛陀。我說:「你真的善根很深厚。」後來沒多久,幫他開刀的醫師就退休了,為病人手術動不動一、二十個小時,身體也撐不住。那位居士說他看到佛陀,我問他:「你能告訴我,你見到的佛陀是什麼樣子?」他說看得很清楚。我希望他多說一些,無奈他只能敘述「就一道光,看得很清楚」。

一個在修道上用功的人,在臨命終時可以看到阿彌陀佛來接引他,這是我親自參與的。由於對阿彌陀佛的虔誠,臨命終時,他看到阿彌陀佛來接引他了,問眾人:「你們有沒有看到?」確實很多人也都看到了,而且聞到空中飄來的香。只是,是不是阿彌陀本尊的樣子,我也不敢說。

《金剛經》說:「若以色見我,以音聲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見如來。」如來不可以形相音聲去求得,但是如果我們內心平靜,心中有佛,每個人心中所現的佛像是不是同一尊?正所謂千江有水千江現月,我不敢說是否是同一尊,也無從去驗證。

「佛泥洹去」,對創始者的崇敬與尊奉,在宗教信仰、宗教情懷的氛圍中,一個人在心安靜下來的精神提升,抑或者透過禪修、念佛、觀想佛,他確實可以看到佛陀顯現。誠然,每一個人所見當會有所不同,同時,個人當下所見的影像可能一直停留不變嗎?也不是的。

「泥洹」,是佛陀智慧、自在的呈顯,是人格的完成與圓滿,永遠是我們心中至高無上的存在,佛陀不是在某一個地方駐留,也沒有一成不變的形相,就像鴦掘摩羅一路追殺佛陀卻總是追不上;那時鴦掘摩羅見到的佛陀,就只是他永遠追不上的一團光而已。

我們說佛陀,有時候在說色身老比丘的佛,有時候在說佛陀修法以後的佛,而般泥洹的佛,在我們心境不相符、不相應,事實上永遠是看不到的。

文章出處:悟因法師談人生系列-8-那先比丘經的啟示-105.10(第13片光碟)VTS_01_10:25-19: 57。

(1)CBETA 2024.R2, T08, no. 235, p. 752a17-18。

(2)《大般若波羅蜜多經》卷387〈70 不可動品〉:「無所從來亦無所去」(CBETA 2024.R2, T06, no. 220, p. 1001c23)。

《那先比丘經》釋177─佛般涅槃後去哪裡了?

◎釋悟因

王復問那先:「審有泥洹無?」那先言:「審有。」王言:「那先寧能指示我,佛在某處不?」那先言:「不能指示佛在某處。佛以般泥洹去,不可得指示指示見處。」那先言:「譬如人然大火,以即滅其火,火寧可復指示知光所在不?」王言:「不可知處。」那先言:「佛以般泥洹去不可復知處。」王言:「善哉。」(1)

以上《那先比丘經》原文,標點為作者新加。這段文在討論:佛般涅槃後去哪裡了?

佛陀滅度後,弟子們看不到佛陀的身影很是思念佛陀,總想知道佛陀在哪裡?後世的彌蘭王知道佛陀的偉大,也是這樣問那先:「佛陀究竟在哪裡?」

不過,彌蘭王先問:「審有泥洹無?」,「審」確實,「確實有泥洹嗎?」泥洹,梵音 nirvāna,中文譯作「涅槃」,原文的意思是:一切苦都滅盡、一切煩惱都止息。這是一種修行獲得解脫的境界。也就是:生死煩惱苦迫都根除的狀況叫做「涅槃」。

「泥洹」中文也譯作「圓寂」,通俗的講,指一個人修道成就,一切苦解除、一切煩惱止息,身心達到完全安寧的狀態。

彌蘭王問:「確實有泥洹嗎?」那先肯定的說:「確實有的。」

彌蘭王又問:「那先!你能幫我指示佛在某處嗎?」

確實有泥洹,佛陀般泥洹去了,那佛陀去了哪裡呢?思慕佛陀、想念佛陀總希望有人能指示佛陀的去處。佛陀在哪裡?不要說彌蘭王想知道,我們也想知道。

可惜那先的回答讓眾生的盼望落空了。

那先回答:「不可得指示指示見處。」無法指示佛陀在某處。我沒辦法為你指出佛陀在什麼所在,在哪一個地方。「佛以般泥洹去」,「般」讀ㄅㄛ,「入」的意思,因為佛陀進入涅槃的境界,那個境界是圓寂(圓滿、寂滅)、沒有痛苦、沒有煩惱。不可以六識身:眼、耳、鼻、舌、身、意識等六根的見聞覺知得以知之。

接著,那先以火滅為喻:「譬如人然大火以,即滅其火,火寧可復指示知光所在不?」

譬如有一個人燃了大火以,「以」,完結,做完了這件事,「即滅其火」,馬上就把火熄滅。火滅的時候,火還能指示人們,讓人知道火光跑向哪個地方嗎?

我這裡另舉一例,待會我請人把電燈關掉,你會問「光跑哪兒去了?」嗎?你不會這麼問,你知道:關掉電燈等於把光源切斷,電不再來,光也在剎那間消失。「光跑那兒去了?」這問題本身無法成立。

誰能知道「光跑哪兒去了?」,「不可知處」這是彌蘭王回答。不可能知道那個光跑哪兒去了。於是那先接著說「佛以般泥洹去,不可復知處。」佛陀也是這樣,因為佛陀進入涅槃了,我也不知道佛陀去了哪兒。王言:「善哉。」

「佛般泥洹去」就是佛陀進入止息煩惱、沒有痛苦的境界,苦的止息猶如火的熄滅,不可能知道那火光哪兒去了。

然而,我們總想知道佛陀進入涅槃是去了哪兒,這是我們的執著。在《金剛經》明確的說出這問題的答案:佛「無所從來,亦無所去」。

佛陀在人間,從「迦毘羅衛國」來,從菩提伽耶苦行林來。有來有去啊!這是我們的世間。你從哪來?從家裡來,回哪去?回家去。這裡講的是色法,色法有色法的依處。

但是,當講到「心」,心從哪來?智慧從哪來?心與色是不一樣的層級。同樣的,「涅槃」講的是佛陀的智慧、佛陀的自在,就是這樣,佛「無所從來,亦無所去」。

文章出處:悟因法師談人生系列-8-那先比丘經的啟示-105.10(第13片光碟)VTS_01_01:05-10:25。

(1) 大正藏第32冊,《那先比丘經》卷3,CBETA,T32,no.1670B,頁715-716。

《那先比丘經》釋176─菩薩道的精神

◎釋悟因

在佛法的修學,菩薩道的領域之所以被稱揚,無他,只因為存活的世間不是我們單獨一個人。

我們存活的世界,除了我們自己、家人、朋友,還有花草樹木、鳥木蟲語、風風雨雨等大自然的世界,以及城市巷道、陸海空交通等各種人為的建設,這些,大大小小、點點滴滴,構成我們存活的世界,整體看來是那樣地豐富,也那樣的一直陪伴著我們。

所謂「佛法」,很多人以為「佛法」講的是多麼高深的境界,不!佛法講的是這世間的真實!一花一葉,一草一木,都是屬於「我所」的範圍。所以,「境界愛」是我們對身邊的這些有情、無情世間的愛護。

三種我愛,以我愛為核心,愛自己並且以無染的心擴及菩薩道的精神,擴及「境界愛」,愛護我所生存的世間,以及其中包羅萬象的世界;「後有愛」對未來充滿憧憬,希望來世有更好的收成、並且具有更強大的力量可以擴及到來世以及與我有緣的人,大家一起建造更美好的世界。

說到自體愛,彌蘭王問那先:「沙門寧能自愛其身不?」沙門可以愛惜自己的身體嗎?(1)都說出家人要看破放下,既然要看破放下,修道人可以愛惜自己的身體嗎?那先回答:那是一定的啊!肯定是要愛惜身體!首先,身體是修道的「法器」,出家以後作為佛教的「三寶」,你更要珍惜自己的色身,藉著身心的淨化來實現佛法託付給你的理想、使命,而這也是你出家的目的。就像佛寺大殿的各種法器:大磬、木魚、大鐘、大鼓,對著法器敲一下就有聲音,那是弘法的工具,所以法器必需珍惜照顧。

還有一個情況,我常問居士一個問題:身體這個法器如果壞掉怎麼辦?(眾答:需要修理),僧寶的法器由誰來修理?由共住的團體、常住負責修理,同時,護法的居士也需要護持讓他健康起來。這就是「愛護」。

愛惜法器,為了讓它發揮法器的效能,並不是愛惜你這個臭皮囊。我們常說身體是臭皮囊,說真的,三種我愛從菩薩道的精神來看,它們其實是一體、無法分割的。

以自體愛為核心,把自已的身體保護得非常好,對別人卻不珍惜,這說不過去,因為境界的一切是與我息息相關,是自我的擴充,無論是有情、無情,盡我們所能讓自己所處的環境更加完善,豈不是自他兩利?而後有愛,不論是修行、從善,不只要照顀這一世,佛法的觀點不是斷滅論而是生生世世,所以修行、從善都要持續的去做、無有盡時,這樣生生不息、綿延不斷的盡未來際,更加美好的來是可期的。

佛教所說的業果、業報,常說善有善報,惡有惡報,明明正面、反面都講,偏偏一般人傾向落在負面的這一面來看,結果變成害怕業果,多做多錯、少做少錯、不做不錯,這是「少事少業少煩惱」的論調,其實不是這樣的,世界觀不是只有這一個面向,我們活在世間還是要「行其所當行,止其所當止。」這才是智慧,也才有儲備未來邁向圓滿佛智的可能。

文章出處:悟因法師談人生系列-8-那先比丘經的啟示-105.10(第12片光碟)VTS_04_01-17:00-21:46。

(1)《那先比丘經》「沙門寧能自愛其身不?」大正藏第32冊,CBETA, T32, no.1670A,頁700b。

《那先比丘經》釋175─我愛的三個面向:自體愛、後有愛、境界愛

◎釋悟因

彌蘭王問:可以預知來世生於何處嗎?這是「後有愛」(1)的例子。我愛的其中一種。

人對自己的愛有三種面向,自體愛、後有愛、境界愛。

第一種「自體愛」,愛護自己的身體、愛護自己的生命不要愛傷,生病了懂得照護自己。「自體愛」,最容易檢查的,拿照片看是先找自己還是先找別人?先找自己,看自己是站在哪裡,然後,這一張照片照得好看不好看,有沒有精神?哦!這張照片看起來老了些,還是喜歡年輕的自己……以前常常說這叫我執,其實愛護自己是對的。

第二種「後有愛」,當我們問有沒有來生?有沒有下輩子?這是對來生的渴望。如果沒有下輩子,也想著把自己的理想託付給下一代;如果沒有下一代,也想辦法把自己的理想傳授給學生,這是「後有愛」。經典裡彌蘭王不斷地問:有沒有來輩子?彌蘭王把國家治理得很好,他希望自己國家的建設有人能傳承下去,也希望來生自己還能看到這些成就。

「後有愛」是每一個人都有的,死後你想不想去極樂世界?想。這是對來生的渴望,也是對生命的不捨,本來生命是不斷延續的,你還沒有想要結束你的生命,我還想要到阿彌陀佛的世界,最好也到東方琉璃世界走一走,到哪個佛國去看一看,這是「後有愛」。

第三種「境界愛」(2),從自身的愛擴及對身外的人、事、物,愛屋及鳥,你愛你的兒女、妻子、住家、車子……你的念珠、你的眼鏡,這些全部打包成為你的一部分,甚至包括你兒女的朋友、同學,你愛自己的身心世界,也擴及身外環境的喜愛。

「境界愛」,有時也超誇張的,凡是歸到你眼皮子底下的,包山包海,統稱「我的」。

我的「來生」,被劃歸到「後有愛」。

我家的小狗、大狗,我家的環境,我住的城市……這些都是「我的」、「我所有的」,有時候說這是執著,不過,這些執著也來自善念,現代人更考慮我住的環境、地球以及地球的未來。

夏天氣候熱爆,不只身心燥熱不舒服,熱效應也引發地球暖化、海水澎漲上升,生養在北極的北極熊少了冰寒都快活不下去了,於是社會大眾開始討論汽油燃燒帶來的污染,反省著是不是少燃燒汽油,以免汽車的煙囪老是要放鳥賊。這「境界愛」不見得不好。

有人呼籲環保、愛護地球,有人質疑化學工廠排出污水、排到小河大圳浸蝕土壤,這些土壤種出來的蔬菜,還能是有機蔬菜嗎?社會大眾也開始思索:是啊!我們居住的環境被污染,我們自己也要付出一些責任。

「境界愛」如果用佛法來說,會認為這是「執著」,不過這是從遠離塵垢的面向來說的,如果往好的面向來說,從小我的愛放大到大我,整個共同體建立共識、共同改善,讓大家共同來使用一個更健康、更久遠的地球,這是應該的,也是相當美好的一件事。

我這樣講是朝向菩薩道的方面。菩薩行也是走向菩薩道的道路。

在台灣早期我所看到的,巷口的垃圾堆和塑膠袋都是一大堆,誰都可以往那邊丟垃圾,現在景觀不一樣了,乾乾淨淨的。以前巷口的垃圾堆,一次颱風可以把垃圾沖到水溝、沖到大小河川然後流到大海,常說大海納百川,現在大家已經知道,大海的水族也受不了這些污染而身中塑膠毒害、染上疾病。原來我們人類是製造垃圾的機器。
我們喜愛我們的環境、享用環境的同時,也共同來愛護環境,這是天經地義。

文章出處:悟因法師談人生系列-8-那先比丘經的啟示-105.10(第12片光碟)VTS_04_01-09:32–17:00。

(1) 後有愛又稱當生愛、後生愛,
(2) 境界愛或稱環境愛。

《那先比丘經》釋174─學佛的人要珍重珍惜保有人身

◎釋悟因

王復問:「人當於後世生者,寧能自知不?」人知道自己將來會再投生嗎?他自己知道嗎?

那先言:「其當生者自知。」這個人自己知道是要投生的。

可投生到哪裡去?最好事先知道。可那先說不可預知生於何處。

王言:「何用知之?」怎麼知道會再投生呢?

那先言:「譬如田家耕種,天雨時節,其人寧豫知當得穀不?」

那先舉個譬喻說,有一個農夫在田裡灑播稻種,下雨了,農夫知道他以後有稻子可以收割嗎?可以或不可以預知?有時可以預知,有時不可以;颱風若來,就可能收割不成了。不過,也不是天天刮颱風,所以照常理推斷,有耕耘就有收穫,風調雨順,老天必然保佑五穀豐收。

王言:「然,猶知當得穀多。」那先言:「人亦如是,人當於後世生豫自知。」王言善哉。(1)

彌蘭王說:這是自然,播種的農夫知道這一年努力下來所得的稻穀必然豐盛。

那先說:人也一樣,知道自己這輩子勤奮努力,來世就會投生到好的地方。至少沒有殺人放火、偷盜搶劫,不致於墮落到三惡道那麼離譜。

顯然,萬事都無法保證,其中也隱藏著不可預知的變數與風險,即使機率微乎其微!

所以,學佛以後一定要珍重珍惜保有人身。有的人很有趣,不知道頭腦是怎麼想的,看到小狗很可愛,心裡就想「我下輩子做狗好了。」是不是想得太天真了?也不掂量掂量自己有多少福報!萬一福報不足做了流浪狗,可就沒人疼、沒人抱。即使福報好有人疼,做狗也是不能自主的,寵物的自由是人的賜與。

生而為人,可以讀書、知書達禮,可以自我覺醒。

孟子說:「人之所以異於禽獸者幾希?」人與動物的差別也沒多大,不同的是人有惻隱之心、羞惡之心、辭讓之心、是非之心。這些是生而為人才具備的特質。

佛經說人有三種特性:憶念、梵行、勤勇。其中,「憶念」與認知、覺知、省察能力有關。人有覺知的能力,這是最可貴的。第二種「梵行」,與慚愧、清白、品行有關,一種懺悔心,應該做的都做了,仍然覺得做得不夠好、不夠圓滿,總有一種虧欠的感覺,可不可以再認真多做一些會更好,這種反省的力量是為梵行。第三種「勤勇」,一件事因緣條件不足,眼看無法完成,還是會想盡辦法完成,這是意志力。人類文明不斷改善、推陳出新,就是這種勤勇的力量。

有一句玩笑話說:「人比蜜蜂、螞蟻勤勞。」在所有動物之中,蜜蜂、螞蟻的勤勞可謂眾所皆知,但是與蜜蜂、螞蟻相比,人的勤勞更甚。

人的價值超越動物,能力也非動物可比。鳥做個鳥窩,巧奪天工,漂亮得不得了;蜜蜂做個蜂窩,也是巧妙異常,令人歎為觀止;可牠們不會做電腦、程式設計,不懂得設計高鐵、飛機。人除了勤勞,還懂得運用智慧解決難題,想盡辦法改善缺陷,以求精益求精、盡善盡美。
看來,投生做人是相當完美的。

可是,人類發明製造飛機,卻也有人運用這些發明製造戰爭,讓人死傷無數,走向毀滅。毀滅性的傷亡,大多數人是不樂見的。因此,就有人呼籲和平會議,大家坐下來談判,怎樣才能獲得多邊、最大化的利益。這是人特有的理性、具有覺知、反省的能力。

人類也是愛護生命的,不只愛護人類,也愛護動物,講護生、環保。

文章出處:悟因法師談人生系列-8-那先比丘經的啟示-105.10(第12片光碟)VTS_04_01-02:40-09:32。

(1) 出處,大正藏32冊,CBETA,T32,no.1670B,頁715。

《那先比丘經》釋173─卜算未來,不如好好掌握眼前的善緣

◎釋悟因

我們一般人都很喜歡算命,上廟堂抽簽卜卦、看紫微斗數或者從網路看星座老師解析命盤。你曾經算過命嗎?可曾想過自己為何喜歡算命?

佛教講善惡、因緣、果報,果報確實存在,即使成聖成賢在業報尚未實現之前,果報都還在。所以,每個人的未來就像懸在天際的命盤,形成一幅奇異的景象,吸引好奇之人趨前觀看。我不是特別強調「果報」,只希望各位在當下感受那一股力量,是有一股生命力在推動著我們。

這股力量如果仔細體會,會發現它們都不盡相同,而且大多數的屬性是支配性的,這讓你感受到一種身不由己、挫折的感覺。有時你感覺那一股力量剎那就要噴發,卻一下子消失不見。你可能疑惑它們消失了?哦,不!它們還在你自己的身上,不會消失,可能只是暫時被壓抑到潛意識裡。有時你感覺業果好像消解了,其實不然,你七抓八抓,它們又回到你自己的身上。

總之,業報在你身上,在還沒有承受果報之前,它們是不會消失的。

彌蘭王問言:「那先寧能分別指視善惡所在不耶?」那先言:「不可得知善惡所在。」

知道果報一直都在,彌蘭王就問那先:「是否能指出那些果報會在哪裡發生?」那先回答:「不可得知。」

接著反問彌蘭王:「樹木未有果時,言:『寧能分別指視言其枝間無有果?寧可豫知之不耶?』」王言:「不可知。」

樹木還沒結成果實,就問人:「能否指出哪根樹枝之間有沒有結果?可以預知果實會在哪裡發生嗎?」彌蘭王想了想,很快地回答:「不可預知囉!」

那先言:「人未得道,不能豫知善惡所在。」

那先總結說:「對啊,只有得道之人才能預知善惡果報所在,一般凡夫之人善惡隨心,心念隨著外面境界轉動,這就使得業果隨時改變。因此,果報會在哪裡發生,凡夫之人是無法預知的。」

彌蘭王聽了說:「善哉!」(1)那先說得真好啊!

造作善惡業因,今生、來生或多生乃至多劫之後一定會結果,轉化成一股力量在生命裡蓄勢待發。這股力量如果遇到好因緣、好環境或者好的境遇,業果還沒呈現,它的業果就改變了。

人們一般總想預見未來,看看未來自己會變成什麼樣?但是要預知未來,那先說那是不可能的。除非卜算之人得道,能看到自己,也能測算別人,否則卜算未來是不可能的。

其實,一般人的心思可以想像,愈是命運不濟,愈是想算命!愈是沒錢,愈想去卜卦,讓算命仙師卜算一下未來何時能時來運轉、錢運滾滾來。

找仙師算命,無非是想看看未來自己的命運會不會好轉。說真實的,「算命」這事兒是可以卜算,不過,只能卜算過去,不能卜算未來。因為,過去是已知、曾發生的事實。

未來的命運是會變化的,有個通則,我們的心是可能改變的,遇到外在的境界就好好地看住自己的心,現前出現的可能是災患、禍害,也可能是機運,當下善自抉擇;如果是善的、好的機運,好好地把握,可能從此改變一生!

文章出處:悟因法師談人生系列-8-那先比丘經的啟示-105.10(第12片光碟)VTS_03_01-19:40-24:40。

(1) 《那先比丘經》卷3,大正藏第32冊,CBETA T32,no.1670B,頁715。

《那先比丘經》釋172─感受世間的美好,建立對伙伴的信任

◎釋悟因

佛陀晚年的時候,提婆達多向佛陀討要教權,他說:佛陀年紀大了,請佛陀把教權讓與他,由他來當教主領導僧眾。佛陀說:領導教團是與「境界」有關,而與世間的政治領導不同。世間是國王統領臣民,治理天下,而宗教的領導是帶領群眾建立正確的信仰與知見。當時,佛陀說了一句垂世名言:「我尚且沒有把教權付囑舍利弗,怎麼就付囑於你了?」(1)

提婆達多是阿難的哥哥、佛陀的堂弟,也是佛陀的弟子,佛陀是提醒他要有自知之明(2)

舍利弗是佛陀座下智慧第一的弟子,佛陀曾經在眾僧中說法時背疼發作,就告訴舍利弗:「(汝)為眾僧說法,我今背痛小自停息。(3)」可見佛陀對舍利弗的欣賞與重視。

被佛陀拒絕的提婆達多不死心,就用害佛的方式欲置佛陀於死地、好逼迫佛陀交出教權。例如放出醉象蹴踏及山頂推落石等。大象是阿闍世王養在宮中作戰鬥用,提婆達多說服阿闍世以酒醉象增其暴力,但終被佛陀攝化(4)。落石是趁佛陀經過靈鷲山,從山頂推落大石要砸死佛。

結果落石沒砸死佛陀,而有碎石砸到佛陀的腳趾。腳趾頭受傷會不會痛?會。但是佛陀說他沒有生煩惱。傷口要不要包紮?也要啊!這是佛陀的「舊業」,我們怎麼看待這件事?不見得佛陀成道了過去欠人家的舊債就一筆勾銷;同樣的,前世所修的善業和功德,也不會就此消失。

再者,有業因要承受果報時,未必是多大的痛苦或災難,也可能以鬧劇收場。

當年佛陀遇提婆達多奪權的糟心事,提婆達多後來使用手段,以「捉籌」(5)的方式吸收五百新學比丘,帶他們到伽耶山別立教團、別作羯磨──這是破和合僧啊!阿難及大眾眼看舍利弗和目犍連也跟去了,內心很是焦急。佛陀說:「莫急!他們是去做利益事。」(6)怎麼說呢?原來提婆達多看舍利弗來了,就模仿佛陀背痛「令舍利弗為眾僧說法」,自個一邊歇息。舍利弗即示意目犍連合作,一顯神通、一說無常法,令大眾心生厭離;而後接著說苦集滅道四聖諦,令在座比丘得法眼淨、證初果。舍利弗說:「座中有世尊弟子者便隨我來。」於是又把五百新學帶回佛陀的座下(7)

生命裡禍福相倚連綿不斷,但我們所修的善行與功德都在。只不過,這輩子生而為人就有「人身」可能遭遇的痛苦,生、老、病、死、怨會、愛離;回過頭來,這一路走來也會遇到很多善知識、善人陪伴,因為我的「因」加上他們的「果」與「助緣」,就這樣因緣和合,一股力量一直陪伴著我們走過來。這是世間的美好!

永遠有一股力量在帶領著我們往前走,儘管有時遇難、走得孤寂,總歸有親友、同參、雲彩與日月相伴。當你看到無常油然生起飄零感時,你試著去感受生命裡那一股推動力,你能感受到那一股力量,同時,你也能感受到那股力量來自哪裡。

文章出處:悟因法師談人生系列-8-那先比丘經的啟示-105.10(第12片光碟)VTS_03_01-16:00-19:40。

(1) 此事載於《大般涅槃經》卷31〈迦葉菩薩品 24〉,大正藏第12冊,CBETA,T12, no. 375,頁 812。)

(2) 提婆達多要出家時佛陀曾勸他不要出家。《佛本行集經》卷57,大正藏第3冊,CBETA,T3,no.190,頁918。

(3) 佛陀讓舍利弗代為說法,典故出自《四分律》卷46,大正藏第22冊,CBETA,T22,no. 1428,頁909。

(4) 《增壹阿含經》卷9,大正藏第2冊,CBETA,T02,no.125頁590-591。

(5) 捉籌:以取籌的方式算人數,以一籌為一人。

(6) 出處《四分律》卷46,大正藏第22冊,CBETA,T22, no. 1428,頁 909- 910。

(7) 出處,同上。此經中佛讚歎舍利弗這是「第二破」提婆達多,佛以天眼見過去舍利弗亦曾破提婆達多。

《那先比丘經》釋171─央掘摩羅的故事

◎釋悟因

有業一定會受報,不過在受報的過程還是可能有些因緣轉變。我舉一個例。佛陀有一位弟子央掘摩羅(1),「央掘摩羅證阿羅漢」是佛教很有名的一個典故。

央掘摩羅開始修道是跟隨一位婆羅門。有一天老師受國王邀請入宮,師母喜愛央掘摩羅,就藉機向央掘魔羅求歡好,央掘摩羅以求道遠避,師母羞愧就自毀形像、衣衫凌亂,老師入門見狀問其緣由,師母控訴說是央掘摩羅羞辱於她。於是,老師訶責央掘摩羅:「你毀辱尊長,不能成為婆羅門升天,需殺千人(2)才能成為婆羅門──殺一人截其一指,直到掛滿『指鬘』罪業才懺除。」(3)於是,央掘摩羅依教奉行。

央掘摩羅本名叫「一切世間現」,十二歲的時候,無論長相、體能、身相都相當出眾,而且聰明有辯才、能言善說。後來長大從師,誤入岐途,開始滿大街殺人,就被稱為「央掘摩羅」──指鬘,央掘 Anguli,手指頭的意思;摩羅 mala,花環花冠的意思。

央掘摩羅所在的地方是舍衛城北方的小村莊,不說村裡的人看到央掘摩羅都躲得遠遠的,「指鬘」的事蹟更震動整個憍薩羅國,所以人民紛紛入宮請求波斯匿王處置;而舍衛城南方佛陀所住的祇園精舍,眾比丘們乞食也都小心翼翼地迴避,以免不小心撞上。

一天,央掘摩羅數著指鬘,還缺一個,剛好央掘摩羅的母親思念兒子,做了好吃的要送給央掘摩羅。央掘摩羅遠遠看到就要上前殺母充數,佛陀知道央掘摩羅殺了很多人,現在逼得殺母,而殺母和殺一般人罪業是不同的,就現身在央掘摩羅的母親面前,讓央掘摩羅殺他。央掘摩羅的大刀就轉向佛陀,佛陀轉身就走,央掘摩羅大步向前,可不知怎地,央掘摩羅步步緊逼卻總追不上佛陀。後來實在追得太累了,就大聲呼叫:「瞿曇(4)!你停下來!我不殺你了。」佛陀回答:「我早就停下來了,是你沒有停下來。」

央掘摩羅也是宿世善根,聽到佛陀說的話就問佛陀:「明明你還在行走,為何你說你已經停下來了?」佛陀就為央掘摩羅說「止」、「寂」的意思。央掘摩羅當下就開悟了,馬上棄刀歸依佛陀,並請求在佛陀座下出家。當央掘摩羅侍從佛陀回到祇園精舍時,央掘摩羅已經證入四果阿羅漢。

央掘摩羅請問佛陀,他要如何悔罪?佛陀安慰他說:你安心的在僧團修行就好。

波斯匿王聽說佛陀度化指鬘很是驚奇,知道佛陀有大德大能來感化央掘摩羅,也就對央掘摩羅修供養。可是一般人哪能忍受這個大魔頭,他毀掉多少人的家庭,所以每次央掘摩羅出門托缽,就群聚拿石頭砸他、打他。央掘摩羅每次托缽不得,還被打得遍體鱗傷,回來就跪向佛陀懺悔,說:「佛陀!我很痛!」佛陀肯定他:「是的!你還要再付出多一些,才能撫平人們身心的傷痛。」

所以,證阿羅漢果不是從此太平無事,還是要受報的,但他已沒有痛苦、不生煩惱、沒有報復的心,也不再有一念的痛感。央掘摩羅是用自己身心氣質的轉化,來轉化人們對他產生的怨念與報復。

(1) 或寫為央掘魔羅。央掘摩羅多被譯成「指鬘」(以很多手指做成的髪鬘)。

(2) 「千人」或「百人」譯本不同,「百人」出《佛說鴦掘摩經》,大正藏第二冊,CBETA,T02,no118,頁508。

(3)「千人」出《央掘魔羅經》卷1,大正藏第二冊,CBETA,T02,no120,頁512。

(4) 瞿曇,是梵音 Gautama 佛陀的族姓,當時印度一般人或稱佛陀的姓來稱呼佛陀。佛陀十號是弟子對佛陀的敬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