悅讀《六門教授習定論》(9)

悅讀《六門教授習定論》(9)
◎釋見杰

修習/本依門:三所緣

[悅讀筆記]

入定前、中、後,細微的各種變化,描述起來極為細瑣,實際經歷起來卻是豐富、變化多端。有機會參與至少一日禪修共修,有法師的指導會是很好的開始。
無論您是否經歷過禪定的經驗,在此頌文釋文論述求脫/意樂門、依處/積集門之後,接著進入第三修習/本依門的內容,是修習禪定所應知的基礎知見,是極為重要的,此中探討的是與修習禪定相關之條件、對境過程的處置,也概介了禪修成果。具禪定經驗者可再次檢視相契相入之處,尚未經歷禪定者則依循指引先對禪修建立一操作藍圖。

以下,論文中的脈絡,是世親菩薩先於頌文之前做了解釋,說明本依門共有十六頌,第一頌是標示總體項度,其餘十五頌則是對個別項度的解釋。

[無著頌文、世親釋文]

如次應知次有十六頌,釋於住勤修習,初一總標,餘是別釋。

頌曰:

[頌8] 所緣及自體,差別并作意,心亂住資糧, 修定出離果。
言所緣者。有其三種
[頌9] 外上及以內,此三所緣生,應知住有三,自體心無亂。

釋曰:

言三種者:一外緣,二上緣,三內緣。
外緣謂白骨等觀所現影像,是初學境界。
上緣謂未至定緣靜等相。
內緣謂從其意言所現之相為所緣境。
自體謂是心。
無亂相名之為住。
心無亂者,外等處三種緣時,隨其所緣,心無動亂。

[悅讀筆記]
此第一頌(頌8)的總標,說明「於住勤修習」本依門所要探討的七大主題:
一、 所緣;二、自體;三、差別;四、作意;五、心亂;六、住資糧;七、出離果。
下一頌文(頌9)則標示出上述第一主題:所緣與心無散亂相應住。所緣分為:外緣、上緣、內緣。這三種所緣,正是禪修在不同階段時,所要關注對象。

(一)外緣:例舉白骨等觀所現影像,是初學境界。在修禪定的方法裡,白骨觀是十種不淨觀的其中一種,其他修禪定的方法如:安那般那念、慈心觀、佛隨念、四界分別觀等等,至少有四十種方法。但無論以何種禪修方法入手,首先初學者需時時刻刻,反覆專注在外境的禪修對象上,如:白骨觀的外緣是部分的白骨或全身整體的白骨;安那般那念的外緣是呼吸。在此階段裡,由於禪修者努力精進保持正念覺知,外境的禪修對象將偶而浮現在禪修者心中。由於此是禪修者一遍又一遍的努力運心工作,使之在心中現起的影相,故被稱為「遍作相」,是一種不穩定的禪相階段,影像是灰灰濛濛、稍縱即逝,或儘管稍久停留,也還是不成熟的禪相,但卻仍是禪修者精進、專注的一種指標的現起。

(二)上緣:未至定緣靜等相。此說明禪修者持續專注於外緣之後,外緣所現的遍作相一次比一次清晰,停留在心中的時間也愈來愈長,此時定力一再地向上提升,內心寂靜清明程度,使關注的禪修對象愈發明亮,且完整地映現於心中久久不去,此時所現起之相,即為「取相」。

(三)內緣:從其意言所現之相為所緣境。指禪修者的意識心,能清晰映現禪修的對象,呈現出完全地晶瑩透亮、光明,是一成熟的禪相。此禪相已與初始緣取禪修對象的外境不同,但卻是依其漸變而來,故稱此禪相為「似相」。至此,禪修者藉專注於似相,則能證得禪定。專注似相階段是入禪的最關鍵時刻。

簡言之,禪修者精進專注於禪修三緣,現起三種禪相:遍作相、取相、似相,說明入禪之前的定力指標,然而較成熟的修煉是需至似相穩定以其為所緣,才容易成功入禪。然而,要注意的是不同禪修業處的似相是有很大的不同,心在操作上也會有所不同,例如:安那般那念與十遍禪在似相顏色、入禪前心的操作是很不相同的。禪修者在實際學習時,接受指導時便可明白。

[無著頌文、世親釋文]

頌曰:

[頌10] 第一住相應:定心者能見,於境無移念,相續是明人。
[頌11] 第二住相應:厭離心寂靜,專意無移念,相續是明人。
[頌12] 第三住相應:於前境凝住,定意無移念,相續是明人。

釋曰:

此之三頌如其次第配外上內。
言於境無移念者:謂於餘境心無散亂。故名無移。
相續者:堅守持心令不斷絕。
言明人者:或因自思,或從他教,於靜慮法而起加行,是謂明人。
應知如次是隨法行及隨信行種性。
言厭離心寂靜專意無移念者:謂於其境生厭離心。
前唯觀境未能生厭。今時專注心生厭離而不散動。
於前境凝住者: 謂於意言所現之境,緣此境時其心凝定,故云定意無移念相續是明人。

[悅讀筆記]

第一、二、三住相應,次第配外緣、上緣、內緣,所要描述的重點在於心如何操作,才能達到相應不散亂的品質,令禪相現起,達似相時,再以似相為所緣證入禪定。
首先,禪修者端坐攝心,念念不忘失所緣境(不同業處則不同所緣),一次又一次把心收回在所緣境,漸漸地遍作相就會現起。

雖遍作相已然現起,但是,這樣的專注還不是很穩定,心不該受到時有時無的遍作相的影響,也不為遍作相的色彩光影所迷惑,為使定力向上提升、取相成就,則要全心全意在所緣上,而不是變化多端的光影色彩上,所以,心需要超越,不對它們好奇、感興趣,心漸而更寂靜安穩,禪相也便跟著穩定、清晰。

雖然此時取相逐漸現起且愈發明亮,但它仍然還不是穩定的禪相,也不該受其吸引,而觀看取相,而是需要持續專注在禪修業處的所緣境上,直到似相現起與穩定,此時才能把心安住在似相上,猶如所有時空都停格,心與似相完全合一不分離,身心輕安、喜悅也愈明顯,直到證得禪那。初入禪定之後,要繼續學習的還多著哪!…

又上述過程,會因隨信行的學習者,具信順的慣習特性,一切修學都隨信心而轉起;而隨法行的學習者,習於觀察、理性思維、推究而理解,方能深信不疑,精進修學。二者在此修學歷程,所開展出的形式也因此而有所差異。

修習/本依門從所緣談起,也論及心如何操作到不散亂,接著討論下去的內容,都是「實戰經驗」的,對寫者、讀者,都得經歷冗長敘述的考驗,但與禪修成就所需的時間長度相比,可是少多了。

走筆至此,已是一長篇筆記,龜速的敲打著鍵盤,也早預知又得坐上比禪修還長的時間,才能完成。心中所緣是頌文、釋文,還有想寫下的筆記,這樣寫,即使緩慢、即使冗長、即使費時,對不知者或許還是無趣無味,對於筆者—我也,只是專心致志的貫徹之一罷了,但如果你正好讀來受惠,必是具禪修潛力的吧!請開始或持續培養專心致志地禪修。

今日晚了,沒有再製意象圖,先擱筆、發稿去,祝福大家:專心致志地睡前禪修、專心致志地好好睡去。
(待續)
香光禪林中心 http://www.gaya.org.tw/blog/insight/

悅讀《六門教授習定論》(8)

悅讀《六門教授習定論》(8)
◎釋見杰

[悅讀筆記] 積集門:法流清淨

從光澤的粉紅指甲說起
曾經,居士來到寺裡聽法、共修後,前來探問:「我每次來寺裡,都覺得被加持到,你看:我的每根手指頭都很紅潤,指甲都變成有光澤的粉紅色耶…。」我頷首與其相視而笑並予以十足的肯定。
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的確,我們在聽聞佛法、共修時,或可說是身心進行了一次的淨化之旅,我們的心因聽聞、聽懂佛法而歡喜,也因歡喜的心,令色身輕安、和暢,何止潤澤了手指,整個身心都是明亮、光潔的啊!若能讓這樣的狀態持續,正是讓我們的身心保持在易納受佛法的狀態,進到正向的循環迴圈,於中獲得佛法利益,愈發朝向清淨的正道前進。
此例,可用以輔助理解《六門教授習定論》所提及的「法流清淨」。
在《六門教授習定論》積集門裡所提及四事的最後一事:法流清淨,其前提為:但聞心喜足。二者關係的呈現即:但聞心喜足 → 於法流清淨。
世親菩薩在釋文裡的解釋為:於法流清淨者:謂聽法時心無散亂相續而流。心清淨故蓋纏止息。若聽法無厭,更能進思勤修不息,方得名為法流清淨。
故知:心歡喜是因為暫時鎮伏了蓋障、纏縛煩惱,能專一無散亂地聽聞與納受佛法,心與佛法相契相應而喜悅無所疲厭,喜悅的心成了一個正向回饋,繼續把心帶往佛法的方向趨近。
蓋障,指的是五蓋:貪欲蓋、瞋恚蓋、昏沉睡眠蓋、掉舉追悔蓋、疑蓋。
纏縛煩惱:是三種煩惱分類之一。一是違犯煩惱,二是纏縛煩惱,三是隨眠煩惱,它們依序可以戒、定、慧加以對治,如:
道德戒律可抑制粗顯的不善意念,而不致於做出違犯的行為。
培育專注的心,則能暫時去除已經現起的煩惱,讓心不受到煩惱的波及。
透過智慧—穿透事物表象而了知其本質無常、苦、無我、不淨,則能對治微細的隨眠煩惱。
於是,我們能夠結論:
一、無散亂地聽聞正法,專心致志、鎮伏了煩惱,清淨喜悅之心油然而生。
二、清淨的心在精勤修習佛法的相續流裡,將會持續順勢朝向究竟苦邊。
積集門的四資糧:種植善根、無疑、除熱腦、法流清淨,屆已明白,便能一步一腳印地點滴積累,這一路上,相信不乏同參道友,…您在同行的行列中嗎?
(待續)8
香光禪林中心 http://www.gaya.org.tw/blog/insight/

悅讀《六門教授習定論》(7)

悅讀《六門教授習定論》(7)
◎釋見杰

[悅讀筆記]
放下了「大大的自我」,一定是清涼的。

本篇討論積集門中積集資糧的第三項:除熱惱。
在釋文中提及需「善除其二見」才能達到效果。
善除其二見 → 除熱惱:去除「令他識見」與「自高見」,則能去除焦心熱惱。
(一)令他識見:欲令他人得知我是具德之人
(二)自高見:自欲高舉,名自 高見。

進一步探究釋文解釋所要去除「令他識見」與「自高見」的二見,其實是身見或稱我見的一部份。
身見、我見,是認為有一個恆常、獨一、可作主的、可宰配的「我」是真實存在的,在此基礎下,我們不知不覺地發展為各種個別差異的「自我」牢不可破。
檢視發展中的青少年,正是處在自我概念的發展階段,我們常見其容不下批評,也很容易將行為指正混淆,當成是在批評他個人;所以,與青少年相處,或是與心理年齡還停留在青少年階段的成人共處,務必多鼓勵、肯定、少批評,這樣對其建立正向的自我概念、高自尊會有幫助。

然而,有些人,卻在發展的過程裡,花去很多的心思引人注目,藉此提升自我價值感;或有形成過度需求被看見、被肯定才能建立自我價值;或是不斷地向高位戮力以赴,追尋成就、證明自己,想要獲得掌聲與稱許,永遠高人一等,便無止境地去攫獲自己所要的滿足。如此之人,從年輕的年老,終其一生不曾停歇,何其辛苦,但卻又往往當局者迷,迷失於外在的光鮮亮麗、迷失在到手的名聲、地位、權勢裡。

此便是「令他識見」與「自高見」的人部分的寫照,為使他人認可自己、要以自我為中心或不容許自己不好,故而奮力追求成就高位,導致存在於焦躁熱惱的生命處境。

另外一個檢視身見的角度是,在人我中起「慢心」,準確地說則是「貪慢心」生起,或因個人性格或因情境挑起,引動了內在「渴愛自我」的「貪慢心」生起。在比較裡造作不善行,我們很難輕安度日,紛紛擾擾極不平靜。此慢心可略舉七類如下:
1.慢:在劣勢裡自認己勝;在平分秋色裡認為自己不比對方差。
2.過慢:在平分秋色裡認為自己優勝;或在他人優勝於自己時,自認為平分秋色。
3.慢過慢:他人優勝於自己時,卻還認為自己優勝。
4.我慢:於五取蘊的身心裡,認為有我、我所,可供主宰支配。
5.增上慢:未證得止觀勝境或果位,卻自認為已證得止觀勝境或果位。
6.卑慢:他人優勝於自己很多,卻自認為自己只是略差一點點而已。
7.邪慢:在沒有功德的事項上卻認為自己有功德。如:外教徒聖戰之說。

上述慢心,無非是貪求光環在自己身上,轉而自我防衛。
檢視生活中,當「自我」被啟動,與人意見僵持不下,便是熱惱生起之時。修行生活裡最不堪的是:遇到「大大的自我」的法師、遇到「大大的自我」的「大」居士、「大」護法時,還糊糊塗塗地以「大大的自我」的自己去碰撞、自討苦吃,一身疲憊。
所以,論文說放下了「大大的自我」,一定是清涼的。
禪修,會延長這份放下的能力,直到足夠斷除身見之時,便能一路向上。
(待續)7
香光禪林中心 http://www.gaya.org.tw/blog/insight/

悅讀《六門教授習定論》(6)

悅讀《六門教授習定論》(6)
◎釋見杰

〔悅讀筆記〕
華麗美蛇爬行過信仰的心海
就書寫進度而言,閱讀論文後,這次該繼續寫下有關積集資糧的內容。但由於傍晚的小插曲,於是決定繼積集資糧的第一種植善根之後,此次僅聚焦在第二項「樂聽法->無疑」來書寫。
今日(5/24)在佛學院的授課,是本學期最後一堂課,明早將返回大溪了,所以傍晚時分,帶著七、八本書去佛學院的圖書館歸還,又換出四本精裝。沉甸甸的書捧在手上,重心時不時地需調整一下,注意著身體的平衡與步伐。正當走回學院區階梯前,大雄寶殿東序轉角,眼角忽見一條…華麗的、雄健的……大蛇,多大?二公尺長。

小小驚楞、倒吸口氣後,喊出:哇!好長一條蛇呀!再定睛看一會兒,怕驚擾牠,也走不過去,所以還算鎮定地轉身往後走繞行,繞到西序,再往前轉彎繞回東序來,小心翼翼更靠近蛇的位置探查,看來還溫馴,美麗、優雅。遇到路過的法師,開始分工起來,一去連絡消防局抓蛇,其餘在一旁守著知蛇動向,等候著消防局派員捕蛇至動物保育中心。

我們除了守著,也開始輕聲軟語向蛇表達友善,告訴牠不要害怕,我們不會傷害牠,也送慈心給牠,愈來愈多的學僧圍攏過來,此起彼落的誘導著:或為其三皈依、或又有擔心牠亂跑,請牠乖乖等候在原地喔!由於不會分辨毒蛇、非毒蛇,大家也猜測著到底是甚麼蛇呢?「喔!花紋很漂亮,是龜殼花!」「不!不!頭好像圓的,不是毒蛇。」「會不會是錦蛇?錦蛇花紋也很漂亮……」

這華美的蛇,偶而抬頭定定的張望著我們,似乎警戒著、也聽取著我們對牠說話,但是牠也似乎忐忑地想找條退路,卻不知該往何處去,隨意地朝四周方向試探爬行,試了幾次,牠便決意爬下樓梯,在大家驚呼別亂跑又必需讓路下,竄入桂花叢後的斜坡道底下安身。
消防人員終於來了,瞧一會兒後,便說:是黑眉錦蛇,沒有毒啦!牠本來就該在戶外爬行!我們不能抓牠。所以,他們就走了。

望著花叢後的蛇,遲遲不出來,大家又誘導一番不見奏效,也就各自散去。
這是我親眼見過最華麗的蛇了,過程中,也看到法師們無嗔、無害的美心。

回到《六門教授習定論》裡,
無著菩薩提示:積集資糧的第二項「無疑」要需樂聽法。
世親菩薩解釋:云何無疑?謂樂聽法故。由知法故,已生、未生所有疑惑,悉能除滅。
此處知法,是透過好樂聽聞佛法來累積、建立起佛法知見,具正知的智慧,在行住坐臥裡作為先驅與前導,而能實踐《大念住經》提及的有益正知、適宜正知、行處正知和不癡正知。

傍晚的插曲,猶若華麗美蛇爬行過信仰心海,我們知道該怎麼自處與面對:帶著對佛法的理解與信心,相信眾生有佛性,讓我們毫無遲疑地確定以友善、慈心相待,也沒有人質疑、擔心在實踐我們所信仰的佛法,會因此被攻擊、傷害。也相信佛法所教示:在慈心中,我們不造作惡行,將使自他輾轉增上。

生活中有著太多的處境,考驗著我們對佛法的信心與實踐的智慧,唯有不斷、不斷地聽聞佛法建立知見,在行持及服務眾人之事項上,領會與實踐,才能到達究竟苦邊。就像佛學院學僧們,在今日聽到期末報告的公布時,無不哀嘆著,但我們都了然,修學的辛苦,都是為了將學習的根紮得更深,學習者辛苦,授課者也不輕鬆,若無佛陀以三大阿僧祇劫因地修行至成佛,又諄諄教誨,我們該如何學習佛法呢?思及此,怎不好自珍惜值遇佛法修學的機會?

無論是閱讀、聽課、討論法義、運用圖書館藏書自修、如理思惟,都可以是樂聽法的方式。
(待續)
6香光禪林中心 http://www.gaya.org.tw/blog/insight/

悅讀《六門教授習定論》(5)

悅讀《六門教授習定論》(5)
◎釋見杰

[悅讀筆記]
今日農曆四月十六,大姊僧團結夏安居始。
結夏儀軌後,香光尼眾佛學院的學僧們,下午隨即繼續進修佛隨念的密集禪修,正符合《六門教授習定論》所述及「種植善根」的實踐。

在儲備禪修資糧中,首先應備的是「種植善根」,指的便是透過受持正法,令信等善法增長。
此中信等善法,正是:五根——信根、進根、念根、定根、慧根。
一、信根:信的特性是對當信之事有信心。禪修中,指我們以信心專注所緣,不會疑惑,不丟失所緣,心越來越穩定。堅定的信心是我們樂於追求善法的原動力,對修行止禪、觀禪非常重要。
二、精進根:其特性是努力、奮鬥,激起力量。修行的過程一定要有精進,才能不怠惰、不放棄。精進根生起的近因是悚懼或逼迫感,思惟八種法讓我們生起精進心:生、老、病、死、墮惡過去、現在、未來的苦;為了避免繼續受苦,修行者會熱誠精進修行。
三、念根:念根的特相是對目標念念分明而不流失。透過念根,心不會離開所緣,會不斷專注在所緣,不會放逸。「定」和「慧」會自然出現,能成就我們的修行。
四、定根:定根的特性是不分心、不放逸、不散亂的繫心於所緣,將心聚焦於一個目標上,以達到心的穩定與平靜。心有定,才能達到心清淨。
五、慧根:慧根的特性是透徹地如實了知究竟法。慧根是正知,從止禪實修來說,則是對業處的修習方法步驟、禪修的現況與進展、正道與非正道現象,都能清楚了解與正確的抉擇。

受持正法,五根輾轉增上
根,有「能生」、「增上」之義,五根,能生一切善法。縱貫序列具輾轉增上的意義。即:透過受持正法,首先啟動信根,故而才能增長精進根;由有精進根的支持,念根得以深固守護,念根不失則能促使定根成就,進而開展慧根。

開展五根,達到平衡極致

禪修者不僅輾轉增長五根,在五根強大有力之時,還需達到五根平衡——令念根強固、守護不失,支持著信根與慧根平衡,定根與精進根平衡,以此促進止禪、觀禪得以成就。
此便是何以《六門教授習定論》提及儲備資糧時,首要「種植善根」的意義。
禪修營實是5月9日便開始了,要到14日才結營,此次在帶領佛學院密集禪修,我們並不只是帶領學僧練習,也採取工作坊的方式,令學僧整理、報告、實際演練也上台練習帶領並修正,使其知道練習的方法、體驗佛隨念的禪修,也學習帶領他人禪修。
此是受持正法、是種植善根,期這些新學的尼僧伽,來日皆為法門龍象。
(待續)
香光禪林中心 http://www.gaya.org.tw/blog/insight/

悅讀《六門教授習定論》(4)

悅讀《六門教授習定論》(4)
◎釋見杰

[悅讀筆記]
—————————————————
若要去到我們心中那座美麗的涅槃城,
那麼,就請帶上足夠的裝備安然前進。

—————————————————

《雜阿含》第271經中,佛陀曾以指路人的譬喻,說明了智者所指之路,將把人們帶往八正道的途徑上,避開猶如坑澗、渠流的瞋恚、覆障、憂悲,也繞過叢林般的五欲,如是捨棄邪道,一路前行,直向美麗的涅槃城。
同樣地,生活經驗中,當我們有想去的目的地時,我們也許透過查找地圖或求助他人,弄清楚前往目的地的正確路徑;內心如有想要完成與實現的理想時,便要規畫短期、中期與長期的踐行策略,如果所作所為皆能以達成目標為考量,那麼,邁開的每一個步伐,都將可以向目的地更靠近一步。
然而,儘管上述《雜阿含經》裡,佛陀指引了我們通往涅槃城的正確途徑;經驗值中,我們也知道確立方向、做好規劃,有助於達成目標,但是,如果一個旅人,失卻支持他的飲水與食物,他將沒有足夠的體力、精神、意志,繼續前進到達目的地。因此,在修行的旅程中,我們對於修行資糧的儲備,攸關著生死大事,實著不容輕忽、不可小覷!
檢視《六門教授習定論》的頌文結構,無著菩薩在在第一意樂門確立求解脫者的動機與意志後,接下來的頌文,頌6-7探討依處門,正是說明所需要積集的修行資糧,求脫者所不可少的裝備。

[無著頌文、世親釋文]
頌曰
[頌6]。種植諸善根。無疑除熱惱。於法流清淨。是名為積集
[頌7]。能持樂聽法。善除其二見。但聞心喜足。是四事應知
釋曰:此之二頌釋積集義。
如經中說,此人先應修習多聞,復聽正法。諸見熱惱已正蠲除,心之蓋纏能正降伏。依此文義故說初頌。
云何積集所有善根?謂能持正法故,以此為先,令其信等善法增故。
云何無疑? 謂樂聽法故,由知法故,已生、未生所有疑惑悉能除滅。
云何除熱惱? 謂除二見故。
二見云何? 一者欲令他識知見;二者自起高舉見。謂作是念,如何令他得知我是具德之人,是則名為令他識見;依此見故自欲高舉,名自高見。此二能令心焦熱故,名為熱惱。
云何法流清淨?謂能除遣但聞法時心生喜足故。
上之除字流入於此。於法流清淨者:謂聽法時心無散亂相續而流。心清淨故蓋纏止息。若聽法無厭,更能進思勤修不息,方得名為法流清淨。當知此據聞思修位。

[悅讀筆記]
雖然短短二頌,卻清楚明示禪修者在聞思修中必備的四資糧。以下先將釋文解析、語意貫聯,即可明白。
一、釋文解析
根據世親釋文所述,頌6、頌7上下文次第對應,用以闡明聞思修位。
(一)能持 → 種植諸善根:透過受持正法,促使信、進、念、定、慧等善法增長
(二)樂聽法 → 無疑:好樂聽聞佛法,明了諸法,已生、未生的疑惑都能除滅。
(三)善除其二見 → 除熱惱:去除令他識見、自高見,則能去除焦心熱惱
1.令他識見:欲令他人得知我是具德之人
2.自高見:自欲高舉,名自高見。
(四)但聞心喜足 → 於法流清淨:聞法時心生喜足,心識流得以相續無散亂,
暫伏諸蓋,不僅聽法無厭,更能進思勤修不息。
二、釋文語意貫聯
透過反覆多聞正法,促使信、進、念、定、慧等善根增長,了知諸法,則已生、未生所有疑惑皆能除滅,也去除了為使他人認可自己是具德之人而奮力追求成就高位所致的焦躁熱惱,因諸蓋暫伏無散亂,不僅聽法無厭,更能進思勤修不息,如此是為積集四事。
小結:綜合所述,禪修心旅四資糧:
(一)受持正法,善根增長
(二)多聞薰習,於法無疑
(三)去除身見,心平無惱
(四)降伏諸蓋,令心清淨

不論您心中美麗的涅槃城,是佛果的涅槃或是阿羅漢聖者的涅槃,您都要帶上必要的裝備——禪修心旅四資糧。
下一次,我們再在此四資糧中,繼續深入探索。
(待續)
香光禪林中心 http://www.gaya.org.tw/blog/insight/

悅讀《六門教授習定論》(3)

悅讀《六門教授習定論》(3)
◎釋見杰

[悅讀筆記]
————————————————–
修學佛法僅僅是薰習,力道並不足夠;
應有解脫的動機與意志,才有持續力。
————————————————–
在心理學中以「動機」解釋行為的原因;意指個體之所以有種種行為的造作,是被內在驅力或外在刺激條件所策動的結果;這種能使策動發生作用的便是——動機。動機若是強大,則能夠持續支持個體的行動朝向目標,甚至是達成目標,因此,我們雖無法直接檢視、觀測動機,卻可透過行為的呈現,試圖去理解其背後的原動力。

六門教授習定論第一門所討論的求脫/意樂門,便是與解脫動機有關。我們先閱讀以下無著菩薩所造頌文2-5、世親菩薩的注釋,才接著做討論。

頌曰
[頌2] 。於三乘樂脫。名求解脫人。二種障全除。斯名為解脫。
[頌3] 。應知執受識。是二障體性。惑種一切種。由能縛二人。
[頌4] 。已除煩惱障。習氣未蠲除。此謂聲聞乘。餘唯佛能斷。
[頌5] 。若彼惑雖無。作儀如有惑。是習氣前生。若除便異此。

釋曰:此之四頌釋求解脫者。
謂於聲聞乘等有差別故,於三乘中心樂解脫,名求解脫。
云何解脫?二種障全除,斯名為解脫。
何者是二障,除之名脫?應知執受識是二障體性。識者即是阿賴耶識,
執受者是依止義,謂是煩惱、所知二障體性。
此復云何?
惑種即是煩惱障自性;
一切種即是所知障自性。又一切種者,即是二障種子,能縛二人。
煩惱障種子能縛聲聞,一切種子能縛菩薩,由與聲聞菩薩為繫縛故。
云何此二解脫差別?謂聲聞人習氣未除,斷煩惱障而證解脫唯佛世尊能總除故。
云何習氣?彼惑雖無所作,形儀如有惑者,是名習氣。此中應言:若惑雖無,令彼作相如有惑者。此言作儀如有惑者,即是於因說果名故。彼謂聲聞獨覺未知。此是誰之習氣?謂是前生所有串習之事,尚有餘氣,今雖惑盡,所為相狀似染形儀,名為習氣。若能除斷,與此不同。應云若彼習皆無,不作儀如惑。

[悅讀筆記]

一、發心解脫動機不同,所獲結果則有差別

如果我們問:「誰會解脫?」答案不該是從外顯行為的種種造作來回答,而是從內在動機可見分曉,所以,答案應是:「『想要』解脫的人。」聲聞乘、緣覺乘、菩薩乘等三乘人,便是志在解脫,心中有著強大意樂、意願朝向解脫的內在動機,而名為求解脫的人。
於此,我們也當明白:修學佛法的歷程中,無論學習再多的經論、行持方法、造作善行等等,然若在我等心中,從未下定決心、從無想要究竟解脫煩惱的話,學得再多再好,都不會到達究竟解脫。反之,志在解脫,儘管諸多限制,解脫的意志終將帶領我們朝向解脫煩惱。
再者,雖然三乘者都有解脫的動機,都可稱為求解脫人,但卻因發心不同、求解脫的動機、素質有所不同,故其解脫成就便與佛陀大大地不同。

如此,我們應有所省思:所有佛法的學習,如果我們只為填補生活空虛、薰習、結緣想,這也學、那也學,卻從來沒有真正發心想要止息煩惱、究竟解脫,那麼解脫則是遙遙無期。

二、盡除煩惱障與所知障,才是真正的解脫

(一)障,便是障礙、遮蔽之意。
(二)煩惱障:屬人我執,障聲聞。以「所執性的實我」計「有」,是煩惱障的根本,與無明相應,擾惱眾生的身心,能障涅槃。
(三)所知障:是法我執,障菩薩。執著於所證之法,而障蔽其真如根本智。
《成唯識論》:所知障者,謂執遍計所執實法「薩迦耶見」為上首。見、疑、無明、愛、恚、慢等,覆所知境無顛倒性,能障菩提名所知障。

不論是聲聞種姓或菩薩種性,都是朝向解脫亦步亦趨的,聲聞弟子最終獲解脫阿羅漢道果,菩薩最終成就佛道,二者雖說都達到解脫,但是,解脫的層次是有所差別,也就是聲聞斷除「煩惱障」得解脫,卻沒有除去「習氣」。而成就佛道的佛,是連習氣也會斷除的。
舉例來說,一個解脫的阿羅漢聖者,其沒有貪嗔癡煩惱了,可怎麼看他吃東西的樣子,塞得滿嘴、大快朵頤,像個貪吃者的樣子,可實際上他並非以貪心在吃;又或這位聖者在討論事情時板著臉孔、聲音又急又大,好像很生氣,但實際上並沒有在嗔怒。這便是解脫聖者在過去串習所殘留下來的餘勢,表現在表相上所致。如果沒有習氣的殘留,就不會有此不一致的現象,一位覺行圓滿的覺者——佛,不會有此尷尬發生的。

經由二~五頌的討論後,我們也可再次檢視自己學佛的動機是甚麼呢?欣求人、天?解脫道?佛道?所作所為與發心相符嗎?
怎麼做才符合想解脫的心志呢?下一次,積集/依處門再來討論。

(待續)

悅讀《六門教授習定論》(2)

悅讀《六門教授習定論》(2)
◎釋見杰

以下,考慮讀者手邊恐無《六門教授習定論》的讀本,所以先將原本的頌文與釋文列出,之後筆者的補充,將以〔悅讀筆記〕標示。為了閱讀之便,筆者在無著菩薩所造頌的頌文之前,以〔〕中寫上頌文排序,下文的”釋曰”之後的所有文字,皆是世親菩薩注釋。此外,筆者再在文中刻意以段落隔開,俾便閱讀時理解某詞句的解釋。

[頌1] 。求脫者積集。於住勤修習。得三圓滿已。有依修定人。
釋曰:此初一頌總標六門。

言求脫者:謂是求解脫人。
積集者:謂能積集勝行資糧。
於住勤修習者:於所緣處令心善住,名之為定,由不散亂不動搖故。
問云何修習?謂得三圓滿已,有依修定人。
圓滿有三。一師資圓滿、二所緣圓滿、三作意圓滿。
有依:謂是三定,一有尋有伺定,二無尋唯伺定,三無尋無伺定。
修定人者:能修習奢摩他毘缽舍那。

若人能於解脫起願樂心,復曾積集解脫資糧、心依於定、有師資等三而為依止,有依修習,由習定故能獲世間諸福及以殊勝圓滿之果。
先作如是安立次第,故名總標。

〔悅讀筆記〕
本論第一頌即在破題顯示「六門」的綱要,即:求脫/意樂門、積集/依處門、修習/本依門、圓滿/正依門、有依/修習門、修定/得果門。在悅讀《六門教授習定論》(1)時,已標列過六門與所有37頌的個別對應,其詳細內容於後的頌文、釋文也都會一一詳述,今只需先了解此六門分類即可。不過,若是對於禪修尚陌生者,在此先補充釋文中所說三定、奢摩他、毘缽舍那等三個概念。
三定:有尋有伺定、無尋唯伺定、無尋無伺定,是從禪定的品質所含的禪支成分做出的分類。
有尋有伺定:是指初禪禪定,其禪支包含:尋、伺、喜、樂、心一境性。
無尋唯伺定:是指二禪禪定,其禪支包含:伺、喜、樂、心一境性。
無尋無伺定:是指三禪以上的禪定。
第三禪定:喜、樂、心一境性。
第四禪定:樂、心一境性。
第五禪定:捨、心一境性。
乃至空無邊處定、識無邊處定、無所有處定、非想非非想處定,這些無色界禪定的禪支也只有捨、心一境性。所以,是以有無尋、伺禪支而分類成三定。
然而,讀者要分辨的是,通常在論典裡會將色界禪定分成上述的五種禪定,但在經典中將色界禪定分為四種禪定,二者差別就在於對第二禪定的認定。

奢摩他:是梵語、巴利語的音譯,意譯為定禪、止禪、止,是以專注單一所緣,安定身心,以求進入三昧的修行方法。

毘缽舍那:是梵語、巴利語的音譯,意譯為觀,指觀照五蘊身心現象,進而洞察名、色法的無常、苦、無我之實相的智慧。

故知,世親菩薩解釋《六門教授習定論》裡的修定人,是能修止禪與觀禪的人。

無著菩薩在第一頌破題之後,接著造了四頌說明求解脫者。在我們還未了解求解脫者之前,何妨先思維:誰會解脫?

《六門教授習定論》

《六門教授習定論》

《六門教授習定論》

《六門教授習定論》


(待續)

悅讀《六門教授習定論》(1)

悅讀《六門教授習定論》(1)
◎釋見杰

靜坐,被現代人視為紓壓、沉澱身心的極佳選擇,各種禪修活動吸引著想一窺堂奧的人們,教育、醫學、心理…..等各專業領域,也整合了禪修的部分善巧作為輔助,以提升該學門助人的成效。

在佛教禪修裡,除上述附加價值之外,與世間學不共之處,則是要達到煩惱完全的止息、究竟苦邊。因此,願意朝此方向前進的佛弟子,建立禪修知見與落實禪修行持是極其重要的。以下,我們將運用FB的平台與大家一起悅讀:《六門教授習定論》。從該論中,理解典籍所載相關的禪修知見,以支持我們能在實修中亦步亦趨地熄滅煩惱。

《六門教授習定論》乃於西元四、五世紀左右由無著菩薩造頌,世親菩薩注釋的瑜伽行派論書,可說是大乘佛教禪定中一部重要的指導手冊。本論由唐朝義淨法師譯出,收錄於今《大正藏》第三十一冊中,經號:1607。

此《六門教授習定論》論題中所指的「六門」,是指:
一、求脫/意樂門:述及求解脫者的動機
二、積集/依處門:說明所需積聚的修行資糧
三、修習/本依門:陳述修習條件與對境過程的處置
四、圓滿/正依門:指出三種修習圓滿的條件
五、有依/修習門:展示止觀善巧的不同層次
六、修定/得果門:呈顯世、出世間的結果

論題中所指的「教授習定」論,則是在本論初始開宗明義所表示的:今欲利益一切有情,令習世定及出世定,速能捨離諸煩惱故,述此方便。所以,我們可以知道本論所述,是聚焦在禪定的指導上,但此禪定並非狹義只於世間的四禪八定而已,而是要達到出世間定;因此,是將慧觀涵容其中,捨斷煩惱達到出世間果、直超輪迴的。

本論共37頌,根據世親釋的分類,六門配合各頌之內容結構如下:

頌1 ——-總標六門
頌2-5—– 釋「求脫者」———-一、意樂圓滿
頌6-7—– 釋「積集」————-二、依處圓滿
頌8-23 —釋「於住勤修習」 —-三、本依圓滿
頌24-26- 釋「三圓滿」———–四、正依圓滿
頌27-35 -釋「有依修定人」—–五、修習圓滿
頌36 —–釋「修定人果」——–六、得果圓滿
頌37——總結六門圓滿

《六門教授習定論》

《六門教授習定論》


(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