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善,讓我感受到被需要,也讓我累積福報。
我發願要永遠行善助人。
行善龍天佑
線上閱讀:http://gaya.org.tw/dogood
◎釋悟因
沙門不愛其身卻要護念身體,這其中好像有矛盾,為解釋這矛盾,那先舉了「療瘡喻」。
那先問王言「寧曾入戰鬪中不?」王曾經進入軍陣的戰鬥中嗎?進入那些廝殺的情境嗎?
王言:「然,我曾入戰鬪中。」「然」,確實,我曾進入軍陣的戰鬥中。
那先言:「在戰鬪中曾為刀刃箭所中不?」王在戰鬥中曾經中刀、中箭,為這些兵器所傷害過嗎?「中」,ㄓㄨㄥˋ,中鏢。刀、箭是凶器、武器。當然,武器不只是刀、箭,還有槍、彈、炮等等。
王言:「我曾頗為刀刃所中。」「頗」,相當地。王說,我曾經為刀刃所中、受傷相當嚴重。
那先問王:「刀刃矛箭瘡柰何?」「瘡」,皮肉開裂或者腫脹、潰瘍。「柰何」,怎麼處理?
王言:「我以膏藥綿絮裹耳。」「裹」包裹,把傷口纏縛,用膏藥紗布把它包紮、保護起來。
那先問王言:「王為愛瘡故以膏藥綿絮裹耶?」王把傷口包紮是因為喜愛瘡嗎?
王言:「我不愛瘡。」王回答,我才不愛瘡呢!
那先言:「殊不愛瘡者,何以持膏藥綿絮裹以護之?」「殊」,特、這麼地。王這麼地不愛瘡,為何以膏藥綿紗包紮來保護它呢?
王言:「我欲使疾愈耳,不愛其瘡。」王說,我希望這樣的傷口、病苦快點好起來,傷口不處理會很痛、潰爛,不是喜愛瘡。
那先言:「沙門亦如是不愛其身,雖飲食心不樂,不用作美、不用作好、不用作肌色,趣欲支身體奉行佛經戒耳。」我們沙門的修道人也是如此不愛其身,雖然飲食而心不快樂。為什麼不快樂呢?樂的意思是貪著,不是以飲食讓心思耽著在上面,所以飲食不需做得精細,「美」精細的意思,孔子說:「食不厭細」,是指祭祀的時候所作的飲食,要仔細地、作做得美、好。但修行人不用這樣,飲食不需做得精美,也不是要做膚色美白;「趣」,宗趣、目標;而是想要支持身體以奉行佛陀的經戒罷了。「經戒」,複合詞,經典和戒律,也是佛法三藏的總代表。我這個身體要支持它,才能夠奉行佛陀的法與律。接著那先引經據典的再予說明:
佛經說言:「人有九孔。為九矛瘡。諸孔皆臭處不淨。」王言:「善哉。」1
人有九孔嗎?不是七孔?七孔在臉部,兩孔在下處,女生還多一孔要生孩子。佛經說言:「人有九孔,為九矛瘡。」九孔隨時不是在流鼻涕,就是在流眼淚;吃下去很好吃,也要能安心的排出來。不要以為吃了好吃的很好,必須要很安心地排出來才是真正的健康。「諸孔皆臭處不淨」,九孔的每一個孔洞不要說它臭,它們隨時都可能生病。
九孔隨時都可能有病,所以對這些孔洞要好生侍候,如果不侍候得好,這個身體要奉行經戒,用什麼樣的器具去實行?身體是讓我們奉行經戒的,這些叫「法器」,所以必須要好好地照顧,不僅進去的要能保護器官不發生發炎腫脹,還要讓它有精神。這怎麼說來著?我不是要愛惜身體,而是我要修道必須要愛惜我這些法器。
既是法器就需要保管、清理,時時養護、清潔,把法器弄乾淨。該休息就要休息,該清理就要清理,該吃飯還是要吃飯,飲食是需要營養,不是要吃得多精緻、多美。缺乏營養,身體是會作怪的。
文章出處:悟因法師談人生系列-8-那先比丘經的啟示-105.10(第13片光碟)-第六十集-VTS_02_01-10:50-22:50。
(1)CBETA, T32, no. 1670B, p. 716, a10-21
【材料】
【調味料】
【作法】
113年11月27日是香光尼僧團第30屆封山禪修圓滿日,出堂前全體法師將個人與團體所凝聚的善法力量回向祈願:僧信和合、互為菩提善友共轉法輪;回向各界護持的善士及法工:淨信三寶、福慧增上,再回向世界和平、人間風調雨順、戰爭及傳染疾病能早日平息,各行各業運轉順暢、人人安居樂業。
結營時,大眾師一一分享彼此的領會與法喜後,方丈悟因長老尼為大眾開示,摘錄如下:
「在僧團,我們是有秩序、有戒臘僧次、且是相互照顧的。大家循序漸進猶如《楞嚴經》中所述,阿難持缽走在隊伍中,那個畫面、形象,是我所渴望的形象,那是香光莊嚴,除了是共同理想外,也是踏實地在行住坐臥中。封山是特別挪出的時間,大家相濡以沫精進用功,令彼此感動,就在香光山,我們共同在寫歷史,同時實現著:佛法在世間。
大眾過堂、排班、吃飯,顯示戒臘僧次是受尊重的,僧人穿著袈裟、護著法器衣、缽、錫杖,錫杖是支撐你精進的力量;缽,意寓著你離不開世間!記住!儘管走向出世間,但在世間、出世間之間,永遠有一個缽在那裡;著衣、喝水、吃這餐飯,它們都是從遙遠的地方來;手中捧的一滴水,是從遙遠地方流過來,佛法亦是如此源遠流長到現在。看看大家過堂,單單是一口一口吃飯的呈現,回到當下的僧人,在這世間,這幅圖像是很感動的。
禪修是直接讓我們回到當下,行住坐臥都是實現佛法的真理。要體會如何用功除了從教入禪,更是要從自己的身心先學著放鬆,並且要知道自己到底在修甚麼法,這個法是自己要用一輩子的身心走進去,然後再體現、再宣說的。
這裡是一座山,看的到、看不到的護法一直在護持我們,比丘尼可以建立僧團、發揮所長弘法利生,我們確實要有所體驗,把自己身心投入進去,身行就會不一樣。這次封山,打從內心的感激,每天早上我都對山上這些護法神說:『謝謝!』大殿快蓋好了,常設活動會更多,這是讓更多人來此共修的願望,相信他們是高興的,這裡是三寶地,大家共修的地方,請法師們要繼續轉法輪,讓更多的人有緣來共修。」
午後,法師們踏上歸返分院的路程,帶著方丈的勉勵與叮嚀繼續遊化世間,與有緣大眾分享法益。在法師們的心中,既有佛、有法亦有眾生,永遠不離不棄,僧團各分院大門也向世間所有喜樂愁苦敞開,法輪轉動將會一直持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