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唐•仰山慧寂禪師 ~
《那先比丘經》釋179─佛陀的智慧之光
◎釋悟因
佛門的修行,有一種「觀想」法門,觀想的訣竅,最重要的是要選取一個觀想的對象,稱為「所緣」,在南傳佛教的禪法裡面,設有四十一種所緣,其中最為大家熟知的就是觀「呼吸」,以呼吸為所觀的對象,另一個相當重要的觀法是是取「佛相」為所緣,無論觀呼吸還是觀佛相,當取相(1)成就所看到的所緣都會是一團「光」,而不是什麼形相。這個呈現的「光」在禪修法門也稱為「禪相」。
當我們的心安靜下來審視內心也會看到這個光。當禪相的「光」出現之後,你不要執著在光的上面。如果執著在光,就會障礙自己的修行。
這「光」原來是我們內心的顯現,是內心的光。事實上我們可以凝聚我們的心力,如果以佛相做觀的所緣,一段時間之後,觀想成就禪相出現,那時,佛在哪裡?佛就轉化成為你自己身心的光。這就是用功。
我講一個故事,最近才聽到的。
有一個阿嬤帶著孫子搭車,這件事發生在國外,阿嬤是白人,孫子也是白人。 孩子看著司機,司機是黑人,孩子不樂了,吵著要下車,「黑人開車ㄟ,黑人是壞人。」黑人一定就是壞人嗎?無論如何那孩子就一直吵著要下車,阿嬤聰明又機智,跟孫子說:「孩子!我們家的庭院,常常買花的種籽來種,那些種籽都是黑色的ㄟ。」「可是你知道嗎?我們把種籽種下去之後,它們開的花什麼顏色都有。而且非常非常地好看。你看過的,記得嗎?」孩子瞪大了眼睛盯著阿嬤,用力的點頭說:「對哦!真的ㄟ!」 阿嬤問:「黑色的都是壞的嗎?」孩子:「不是。」阿嬤又說:「這個人幫我們開車,他皮膚黑,就一定是壞人嗎?」孩子搖頭不再吵著要下車了。
這故事有什麼寓意呢?如果一個社會常常用既定的框框來看事情,白的、黑的、紅的,就會如同孩子那樣的評斷。同樣的,用既定的眼光來看佛陀,佛陀涅槃就如同一般人去世相同沒兩樣。佛陀涅槃,祂哪裡去了?佛的智慧永垂不朽,無形無相、沒有方所,但,這是可以驗證的,這才是佛陀的智慧之光,是佛陀出現在世間給我們的無上法寶。
我們要去見證佛陀的智慧之光,而不是去尋找佛陀在那裡?有時佛陀跟我們在一起、在你眼前,你也看不到,我們還會會跟他吵架。人家不跟你吵,你看著還不舒服。
有時候我們可以說:佛陀隨時都在人間,也隨時都在我們左右。
大家不妨偶爾暫時放下手邊的忙碌,暫停幾秒鐘,看看內身,或者掃描身體……
總之,不要以形相去看佛陀在哪裡,把形相放下、放鬆心情,放下心來看看,佛陀為我們指出來的那一片光在哪裡?
文章出處:悟因法師談人生系列-8-那先比丘經的啟示-105.10(第13片光碟)VTS_01_20:08-25:40。
(1)「取相」,禪修專有名詞,當所觀的所緣清晰、明確的在眼前,且可以不動、不變持續至少3分鐘以上,這叫做取相,取相之後還要持續的觀察所緣,直到所緣可維持不變1小時至3小時,就是取相成就。
生命的力量
發善心
轉動平等心
相處之道
放下
不要拖延
眾生皆我師
悟因長老尼受邀出席「第35屆全國佛學論文聯合發表會」擔任開幕式「恆清法師追思會」引言人
「第35屆全國佛學論文聯合發表會」,本屆輪值由臺大佛學研究中心主辦,於113年9月27日假台大文學院演講廳舉行,現場有來自佛教界各佛學院暨學術界的老師與學生參與。
這次發表會,原先是邀請恆清法師要蒞會說明「全國佛學論文聯合發表會」創辦之緣起。但因無常,恆清法師於今年7月20日往生,因此本屆開幕式特別邀請香光尼僧團方丈悟因長老尼擔任開幕式「恆清法師追思會」的引言人,悟師父提及見可法師特地從香光圖書館將1990年第一屆佛學論文聯合發表會當年發起的請帖,把它找出來,很珍貴,因為這是走過台灣歷史的見證,法不孤起,仗境而生,他們那天還在素食館吃素齋耶,主持人是聖嚴法師,聯絡人就是恆清法師。
恆清法師曾說:「那時因為中華國際佛學會議在台灣舉辦,非常成功,因此就聯想到佛教界可以聯合在一起,各機構有合作機會;年輕輩能互相切蹉、養成互相共事合作,佛教才會有希望。」因此才有今日的「全國佛學論文聯合發表會」誕生。
比丘尼可以進入台灣的最高學府去開課,那是台灣的歷史,佛教在台灣社會的一個突破點,悟師父表達感激。
悟師父更感激的是,在戒嚴時代,佛教不准進入校園,各大學基督教、天主教社團都有,就只有佛教不准進入校園,到了戒嚴後期,在慧炬周宣德居士及李炳南老居士的提倡與努力之下:強調佛教非迷信,佛教是有學理的,在各大專院校陸續的成立了臺大晨曦社、明倫社等佛教社團。這成為佛教在台灣擴大的第一波的生機。
而恆清法師以比丘尼身分受聘於台大哲學系後,並陸續創立了多個佛學/佛教組織,如臺大佛學研究中心、臺大佛學數位圖書館、現代佛教學會等,悟師父深深感受到,後來為何會支持他的臺灣大學佛學資料庫的建置呢?他跟我說:「悟因法師,那筆錢請你幫忙我可以嗎?」我說:「可以」。因為我發現基督教、天主教他們拿一個小皮箱,裡面裝一本聖經,就可以到處敲鑼打鼓走遍全世界,我們要捧著大藏經,有幾本?(全場笑聲),有一位比丘尼要來改善讓它也變成小小一塊光碟,當然要支持。修行在我們的心中,但是外在的這些呢,還是要有人來改變。
恆清法師在7月20日圓寂了,大家都很不捨,他不限制在身份上,他就是完全把自己燃燒,貢獻給佛教界,佛學論文發表會,今年是第35屆,從1990至今年2024,剛好35屆,也希望每年都可以這樣辦下去。
我們在此共同來追思、緬懷,不忘初心,而且共同把這份初心傳承下去,相互合作是可能的,傳燈傳法非單獨一人能完成的,在這裏,每一個討論都是在延續這一股力量,非常謝謝各位的光臨,感激各位的光臨,謝謝各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