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先比丘經》釋120─徵心,心在何處?

◎釋悟因

在禪門中,你去參學、參見禪師,禪師說「喝茶去」,不是要你去喝茶,而是要你此刻返觀當下自己有沒有覺知。

「吃飯去」、「喝茶去」,都是動作性的語言,你的行動都是靈靈覺覺的,如果禪師問你「吃飯了沒有?」,你的回答若稍遲疑會立馬讓禪師洞穿你的修為。

「身中命」能讓你眼見顏色、耳聽聲音。如果耳朵聾掉了,是器官發生故障,但是對他的覺知不會有影響。

那先比丘問彌蘭王:「今我與王其於殿上四面有窓,自在欲從何窓者,寧能見不?」 坐在室內,四面的窗戶都打開,你能見到窗外嗎?彌蘭王回答「得見」,可以看見。那先又問:「「設令人命在身中,自在欲從何孔視?耳能以眼視色(否)?」要看顏色是從哪個孔道來看?用耳朵可以看見顏色嗎?不可能。

「不能用耳視色」,同樣的,「不能用鼻視色、不能用口視色、不能用身視色、不能用意視色。」這些器官各有不同的功能,相互之間好像有屏障隔開。所以你能「覺知」的,是眼睛「知」還是耳朵「知」?

在看、在聽、在嘗的或者觸感,都只是一部分功能,你的心還是靈靈覺覺的。《那先比丘經》這裡的一大段經文,正是《楞嚴經》所說的「七處徵心」。

佛陀為何講「七處徵心」?其緣起是在某一年結夏安居,在解夏的時候波斯匿王請佛陀與大眾師到宮中應供,阿難受別請外出辦事,這天阿難托空缽而回,路遇摩登伽女,摩登伽女平時就喜愛阿難,見阿難獨自一人心中大喜,就邀請阿難到家中供養,阿難就跟著去到摩登伽女的家,摩登伽女妖嬈媚惑,阿難突然驚覺不對勁,自己平時不是這樣托缽的,心中有點後悔就開始憶念佛陀,此時剛好與佛陀相應,佛陀就唸誦楞嚴咒,讓文殊菩薩持此咒去摩登伽女的家,阿難一時清醒過來,跟著文殊菩薩回到佛前。阿難見到佛陀,一陣悲傷痛哭不已,不知今日為何迷失至此?這是整部《楞嚴經》的發起因緣。

阿難作為啟教因緣,跪在佛前哽咽地說:自己一向自恃多聞、未全道力,就請求佛陀教導他成就菩提的「奢摩他、三摩禪那」,也就是如何將此「心」修練到楞嚴大定、如如不動。

修錬「心」的定功,當然要知道「心」在哪裡?於是佛陀詢問阿難心在哪裡?心在身體的裡面嗎?心在身體的外面嗎?在身與心的中間嗎?或者不在內、不在外、不在中間?佛陀以「七處」詢問阿難,這就是「七處徵心」。

你知道你的「心」在哪裡嗎?

※「四面有窓,寧能見不?」(CBETA, T32, no. 1670B, p. 712, c3-4) 窓,即今之「窗」。

文章出處:悟因法師談人生系列-8-那先比丘經的啟示-105.10(第10片光碟)VTS_05_01-03:12-10:51。

《那先比丘經》釋119─神祕的理論,生命裡的「能」

◎釋悟因

《那先比丘經》所講的,世間沒有一成不變的東西,但這樣的理論與我們平時的思惟大相逕庭。我們認為生命最神祕存在的主體──「靈魂」,好像一成不變,可以搬過來搬過去,但佛教不是這樣的主張,佛教認為沒有靈魂的存在。

話說回來,佛教主張你沒有一個靈魂,但又肯定的說你有你的「能」存在。你身上發出的「能」,可以依照不同的情境、不同的身份、不同的狀況一直不斷地運作著。

「能」不是一成不變地存在,力用卻是一直在發揮著,這是生命的動能。

生命的存在就是這樣,能知、能覺、能動,然而,這不意味著這背後的存在是一個不變的主體。這是佛教所講最神祕的理論─「無我」,世間沒有一成不變的,也沒有一個靈魂的主體,但你知道它的力用是存在的。

「人身中命能用眼視色否?」這是彌蘭王的問那先比丘的。如果不要把身中命說為是一成不變的靈魂,這身中命用眼睛可以辨識顏色嗎?可以。大家都可以確認無疑。同樣的「用耳聽音聲,用鼻聞香,用舌知味,用身知細滑,用意有所知」,所有六根依其根的作用,在與相應的境界接觸時,就能覺知所觸的境界。

所以有人參禪修道去問禪師:「我想要成佛,要在哪裡修成正果?」禪師就說「請喝茶」。不是喝茶可以修成正果,而是你在喝茶的時候你知道喝茶的覺受。喝茶的感覺你是知道的。

這種「覺知」無時不在,是生命裡重要的潛質,也就是一種「能」。

你能覺知感受當下,你的生命就在當下。

生命裡的「能」,我們隨時可以萃取,請閉上眼睛做三個深呼,你可以在當下覺知很多,依個人覺知能力的深淺廣狹,而有三種境界:如兔、馬、象三獸渡河,由於個體的承載、修鍊的不同,「能」的力用、境界也深淺不同。

請常常觀自己的呼吸。出門時做一下深呼吸,涉取一下生命裡的「能」,然後歡歡喜喜的出門。修習多修習,覺知會愈來愈敏,覺知的內涵也會愈來愈深廣。

文章出處:悟因法師談人生系列-8-那先比丘經的啟示-105.10(第10片光碟)VTS_04_01-18:50-21:31、05_01-03:12。

《那先比丘經》釋118─人在哪裡,彌蘭王的考驗

◎釋悟因

上一單元說到使用光電,這是人類文明的演進,也是科技帶給我們的方便,現在光電科技這麼普遍,在大太陽底下工作就成了吃力的勞動。

早年我還小的時候,燈泡用電是電力公司控制,晚上幾點電才送來,天一亮電力公司又把電收回。家裡也沒有多設燈泡,一個燈泡移來移去,隨著使用空間挪移,燈泡上還蓋著「帽子」。這樣的景觀現在已經看不見了,電力公司給每家用戶設置電錶(Electricity meter),用多少電由使用者付費。

下面的議題:「人在哪裡」。這不是世俗諦的命題,是第一義諦的設問。

《那先比丘經》在那先提到鑽火燧、陽燧鉤,進而結論:「天下無有自然生物,皆有所因。」世間萬物都是因緣和合,沒有任何實質存在的事物。彌蘭王接著就問「世間人寧為有人無?」世間的人難道不就是真實存在,而被稱為「人」的嗎?

那先回答得很甘脆:「世間不能審有人也,適當呼誰為人?」1那先肯定的說:「世間不能說有『人』的存在。」並問彌蘭王:「王要稱呼誰是『人』?

被那先一問,彌蘭王很是驚訝地說:「『身中命』即為人不?」「身中命」之中的「命」指的是神識、靈魂。「靈魂不就是人嗎?」

一般人活著也就活著,工作、讀書、運動、呼吸,哪管靈魂這抽象的問題。彌蘭王不愧是當時陸地的超強者,精神力量也是相當強大,他從物質界推理到人界:既然物質世界都是因緣和合,難道「人」本身也是因緣和合,不是一成不變的?那先竟然肯定地說:跟鑽火燧、陽燧鉤一樣,「人」也不是實質的存在。

彌蘭王理智地告訴自己並回答那先:「人」不是有靈魂的存在嗎?

那先也是步步緊逼:「如果靈魂是『人』,你說靈魂是一成不變的,那麼靈魂在哪裡?你能指出來嗎?」

這下可超出彌蘭王的想像,彌蘭王的思惟被大大地撞擊了。

文章出處:悟因法師談人生系列-8-那先比丘經的啟示-105.10(第10片光碟)VTS_04_01-16:36-18:54。
1(CBETA, T32, no. 1670B, p. 712, b27-28)

《那先比丘經》釋117─「光線」使用的變遷

◎釋悟因

「火」的使用是人類科技發展和文化演化的轉捩點,而「電」的使用更是人類歷史的革命。

在《那先比丘經》有「鑽木取火」的例子,「如鑽火燧,無兩木、無人鑽者,寧能得火不?」鑽木取火時需要什麼修件呢?二根木頭,並且要有人把它們相互摩擦,摩擦生熱就會產生火花。「燃點」是現代的常識,也這是古人取火的智慧。

古代也有另一種生火的方法,叫「陽燧鉤」,就是在大太陽底下,用一面鏡子讓陽光聚合,鏡子下方再放一些容易引火的木屑或布屑,它就會引火燃燒。

「陽燧鉤」取火的條件,太陽、鏡子、木屑或布屑的聚合。

那先比丘又問彌蘭陀王:「若人無鏡無明,人欲自照,寧能自見其形不?」一個人想要從鏡子看自己的影像,如果沒有鏡子、光線,能看得到自己的形象嗎?不能,這是在說因緣。

「無明」,沒有光線。人的眼睛要能夠看見事物,最重要的條件是光線。

攝影最重要的也在光線,陽光下拍攝,影像璀燦;室內拍攝,燈光調適得宜也會有佳作。人類使用「光線」,在發現、使用「電」之後又有了長足的發展。

如果你插一盆花,最好有光線照射,它才能被看到,也才能看到它的燦爛;廣告設計也一樣,畫面上你最想讓人注視的地方,就把光線放在那兒,那兒就成為吸引人的焦點。

我們寺裡的法師有時插了一盆花放在陰暗的地方,我說這給誰看啊?就把盆花移到有陽光的地方,那位法師說:「師父!這樣花很容易枯萎耶!」我說:「這花是要被看到比較重要,還是放在牆角讓它維持多天比較重要?」

其實,這是個人的抉擇。

每個人抉擇一件事情都有他個人的立場、態度和想法。人活著要是窩在牆角可能活得比較久,可這輩子的生命也就交待在那兒了。

古人為什麼「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因為日出日落,人們工作得利用陽光。

現在人們使用的光線是什麼?日光燈。晚上你叫他去睡覺,很難。日光燈一天二十四小時全年無休,光線這麼好,他就一直玩手機。所以學生宿舍要管理學生早睡早起,宿舍的教官或老師都很辛苦。

這是整個世界的改變。

環境裡「光線」使用的改變,根本性的變革了人類的發展。

迎向朝陽、接受陽光,讓身體的器官動起來、讓六根靈活起來,這是人類生命古老的智慧。人類歷史的變革從來只是向前發展,能夠回到從前嗎?

文章出處:悟因法師談人生系列-8-那先比丘經的啟示-105.10(第10片光碟)VTS_04_01-11:14-16:14。

《那先比丘經》釋116─因緣和合,自己做自己的主人

◎釋悟因

「那先言譬如窯家作器取土水和以為泥燒作雜器物其泥不能自成為器。會當須人工有薪火乃成為器耳。」*

窯家所作的器物,大都是我們日常生活的用品,例如碗、盤、瓶子等,吃飯、喝水乃至當作欣賞用的器皿,都是窯家取用隨手可得的材料例如泥土,去設計製作的;製作過程,除了泥土的基礎材料,還需要「取土和水」、「人工薪火」等工序,其中水與火是不可或缺,光是只有泥土是不可能成為器皿的。

接著,那先又舉一個例子問彌蘭陀王:「譬如箜篌無絃無柱無人鼓者,寧能作聲不?」箜篌,古時候的樂器,器上有弦、共鳴箱,如果沒有這些設備,也沒有樂曲、沒有人彈奏,箜篌本身會發出聲音嗎?不會。這就是因緣和合,箜篌等樂器要使它發出聲音,也是需要因緣和合的。

現在科技更厲害了,彈奏一曲之後,想要一直聽下去,就運用科技,把聲音收錄到光碟,或者轉成數位上傳的網路,就可以一直聽一直聽。不用人一直彈奏。一遍一遍的彈,人也會累啊。

聲音從哪裡發出來,就在這樣因緣和合的條件具足之下發了出來。乃至我現在說話你們在聽,是我事先組織我的思想,然後考慮用什麼方式表達,讓你們可以聽得懂,這是更為精密的因緣和合。

人,活在這世間,與人溝通、交往,乃至創業、成家,每一件每一椿,絕不是三言兩語可以完成,都必需是聚合眾緣才得以成就。

我們是多麼希望自己成為自己的主人,但是達成這個願望要下多少心血呢?過程中如果碰上不得意、沒有成就,不要太難過,不是每件事都可以讓你順風順水,問題在哪裡把它看明白了,調整一下,事情就得以改善。

祝福大家,自己成為自己的主人。

文章出處:悟因法師談人生系列-8-那先比丘經的啟示-105.10(第10片光碟)VTS_04_01-07:55-11:14。
*窯家作器喻,見那先比丘經,CBETA大正藏32冊,P712, b8-10。

《那先比丘經》釋115─因緣法中的重要因緣:創造力與實踐力

◎釋悟因

世間的一切都是因緣法所成,從過去、現在、未來三世的變化就能明白,世間的因緣變化。

你知道「現在」,現在是你正在經歷或是當前耳聞的;你可能知道「過去」,從經驗、歷史、口傳,可以略知過去是什麼樣子;然而「未來」,你無從預知。

你知道你兒女的身體、相貌將來長什麼樣子?未來他會從事什麼行業?事實上,其中因緣變化很多,難以預料。

社會發展更是因緣法,三十年前我們做夢都難以預料,現在台灣很多人搭捷運都是在滑手機,這是當前整個社會的景觀。未來,還會再改變,也許滑手機的畫面會消失,變成另一種畫面。

而這些因緣變化,都是由人們創造出來的。

世間以人為本,由於人在世間的需求,以馬斯洛五種需求中的「自我實現」為例,人們腦海中具有無限的想像,尤其超現實的想像,加上堅強的毅力,就竭盡所能的去創造、試驗,把心中的圖案給實現出來。

創造力與實踐力結合,實現生命顛峰裡的傑作,一旦有人創造出史無前例的作品,人們就蜂擁到那個方向去設計運用、使用,社會景象從此就改觀了。這就是社會變遷的因緣法。

說真的,在說這些因緣法的時候,我深深覺得生命要活得夠長、夠久,才能夠深刻體悟、見證這一系列的社會變遷。

我第一次到日本去,那時大約是民國七十二年左右,我第一個就想到要安排行程到「秋葉原」買幾部傳真機,有什麼訊息就寫在A4大小的紙張透過傳真機傳給對方,那時是電話之外最便捷的通訊方式。

沒想到過了幾年電腦問世,傳真機就擱在一邊,法師們就跟我報告:「師父!傳真機可以收了吧?」傳真機就自然而然的報銷了。

人類的歷史世代更迭,科技產品的命運更是更替不休。未來的社會是長什麼樣子?拭目以待囉!

文章出處:悟因法師談人生系列-8-那先比丘經的啟示-105.10(第10片光碟)VTS_04_01-06:30-07:55。

《那先比丘經》釋114─建築設計師的「功夫」

◎釋悟因

王復問那先言:「世間寧有自然生物耶?」,那先言:「無有自然生物,皆當有所因」。

那先因此反問彌蘭王:「今王所坐殿,有人功夫作之耶?自然生乎?」那先舉了三個例子,其中第一個例子是關於建築,世間的各種建築是有人去建造?還是自然而然就長出來呢?

當然,大家都知道各位目前所處的印儀學苑,是有人建造出來的,不是它自己長出來的。而且,這一棟和那一棟建築,每一棟建築的工法、建材、風格各不相同,是設計師設計蓋成的?還是主人希望它蓋成這個樣子?

又、主人為什麼蓋成這個樣子?是主人那時有他當時的想法。

所以,從事建築設計要很有耐心。

當時,我建設紫竹林精舍的時候,我想要洽詢臺灣有名的、頂流的設計師,這是我畢生建造的第一棟建築,而且佛寺寶殿一磚一瓦都是捐款人的心血。我兢兢業業的相中一位名設計師,他設計的台灣某棟博物館我非常喜歡,就去找他。

那位設計師答應得很乾脆:「可以,我來幫你蓋。」當時我一聽很高興。

接下來設計師又說,「我們約法三章。」簽約,需要的。什麼約定呢?
第一、設計師需要先了解,業主有多少預算?~預算,這是自然。
第二、由設計師完成設計,業主喜歡就好。~這,讓我有些為難。
第三,從設計到完成建築,由設計師包案,業主不必常到工地巡視。

設計師似乎為業主設想,可,業主怎麼知道這設計完成是蓋成什麼樣?就這樣,我與這位設計師就見一次面,下次就無緣再見了。

業主與設計師的關係是這樣的嗎?當然不是的。

我內心明白,身為業主想要蓋怎樣的建築,自己會有藍圖,不過,有時候藍圖還沒有成形,甚至可能只是一個抽象的概念。

當時建設紫竹林精舍是在民國七十六年動土,之前的整整年餘,我與設計師三天兩頭見面,設計師草圖畫了一張又一張,想方設法的將我說東說西的影像勾繪藍圖,說真的他們當時要賺這筆錢,真的要比業主更有耐心。

現在數位科技發達了,設計師可以運用3D科技模擬業主所說的各種拼湊組合,直到業主滿意。這是設計師的「專業」。

王言:「人功作之,材椽出於樹木,垣牆泥土出於地。」

建築最重要的在人之「功」作之。設計師的「功夫」就在這裡,完成業主勾繪設計的藍圖。

文章出處:悟因法師談人生系列-8-那先比丘經的啟示-105.10(第10片光碟)VTS_04_01-01:15-04:06。

《那先比丘經》釋113─盛開的繁花為何容易凋零?

◎釋悟因

有一位居士在台灣有事業,不久前又在大陸設了工廠,常常大陸、台灣兩頭跑。而在台灣他有妻子、兒女、還有一位老母親。

有一天這位居士跟我說:他把台灣的工廠給妻子管理,妻子非常能幹,把工廠管理得很好,而他的媽媽年紀大了,妻子又能夠照顧媽媽、又能把兒女帶大。

我問他:「你告訴我這些是想要說什麼呢?」原來他在中國設廠之後,在大陸又找了一個太太,幫他管理工敞。

我說:「你打的是如意算盤嗎?」好事都讓你佔盡,天下有這麼便宜的事嗎?

他說:「台灣這邊我回來的次數越來越少,妻子做得很好,廠裡的收入還是我在收。」他說得很是心安,工廠還是他的,一副很划算的樣子。

原來他是在創造「緣」,以台灣事業的模式拿到大陸複製,一個、二個、三個。混得真是風生水起。我懷疑,以模式複製的「緣」不會斷掉嗎?

「緣」會斷的。當太太哪一天醒來,發現自己不過是在替「他」打工,先生不是真愛、也沒有顧家,從此與先生決裂、另創自己的人生。這套路是電視劇的劇情,也符合現實狀況。

「緣」會斷在什麼地方?當「緣」與「本」脫節、斷裂,「緣」就不再接續前緣。線行的生命故事也會在那裡斷裂。

所以,一個人的「本」非常地重要,「緣」可以不斷再造、複製,但是有一天「緣」可能離開「本」。就像盛開的繁花,離本愈遠的花兒愈容易凋零。

文章出處:悟因法師談人生系列-8-那先比丘經的啟示-105.10(第10片光碟)VTS_03_01-19:50-22:18。

《那先比丘經》釋112─心、心性是什麼模樣?

◎釋悟因

心、心性是什麼模樣?中國古代有性善論、性惡論,對「心」的認知好像認為它有一個本質。在禪宗的說法,「心」,無形無相、遇緣即現,沒有預藏著什麼東西,不是非怎麼樣不可。

可,這裡有一個問題:為什麼有的人有慈柔的心,有的人有狂暴的心?這些顯現出來的突然暴怒,好像狂風暴雨,又是從哪裡生出來的呢?而有些人無論遇到怎樣惡劣的情境也不會生起暴怒。

狂暴、粗暴的人誰見了都想躲得遠遠的,人際觀感不佳,破壞名聲也影響工作。怎麼改掉這習性呢?這是因為他本身有這樣的因子,就像木柴容易著火一樣。

「無眼不見色,不覺不知,從不覺不知無有合」,「合」就是「觸」,「無有合」就是沒有接觸。「無有合無有苦樂,無有苦樂便不生恩愛,無恩愛不生貪欲」,這部分講的都是在說「苦的還滅」。

我常常跟居士說,一家人相處在一起,彼此相互要求,常常吵來吵去,如果不住一起就吵不起來了。你會無事跑到美國去跟人家吵架嗎?不會。那些美國人跟你什麼關係?

有時候兩夫妻很會吵,把他們分開,一個住中國大陸,一個住台灣,還吵得起來嗎?沒什麼好吵的了。時間久了彼此慢慢疏遠,情境轉換對彼此的認知也產生距離感,時間、空間的隔離是很好的療癒。

這是什麼道理?去掉相互摩擦的因緣,緣散掉了,後面的苦樂、恩愛、貪欲就無從生起。這就是佛法所說「的無生」,也就是不生。

十二因緣在「觸」這個環節,是極其重要的關鍵,讓它們「無有合」,沒有接觸,十二因緣的鎖鏈就斷了。

所以,心或心性是什麼模樣?《華嚴經》說:「心如工畫師」,你想把心畫成什麼模樣就可以畫成什麼模樣。當然,這功夫需要修練,不是一蹴可成。

文章出處:悟因法師談人生系列-8-那先比丘經的啟示-105.10,影片VIDEO_TS(第10片光碟)VTS_03_01-18:20-19:50。

《那先比丘經》釋111─苦的生起與還滅

◎釋悟因

那先比丘經說:「從有致因生,從生因老因病,從病因死因憂,從憂因哭,從哭因內心痛,人生如是。」這段是說,出生於世間,「生命多憂苦」的原因。

其中的「因」字,是連結上下文,「因」之前,是說:「有這樣的前因,才有後文的「果」。例如文中「從憂因哭」,它的意思是「因為內心憂苦,於是就哭了」

世間多憂苦,底下的文很快的說出苦的「還滅」。要把世間多憂苦這樣的鎖鍊斷掉,就是要有「覺知」。如果沒有覺知,當下就會因「生」果,各種苦迫不斷。

這個「生」字,不是說它會生出什麼東西。而是一個「緣」、一個觸境。

我來說一個故事,大家就明白世間的憂苦是怎麼生起的。

從前有一位大官員,他去問一位禪師,他說:「經典有說到『地獄』,有『阿鼻地獄』,有閻羅、鬼神、獄卒等等,說人如果下到『地獄』,那些獄卒對罪人都非常地兇狠。」他說他不相信世間有『地獄』這回事。

禪師與官爺兩人是坐在客廳談話,禪師看著官爺的官服就說:「你今天穿的官服就像獄卒穿的。」官爺一聽勃然大怒,「我是來請問佛法,你怎麼是這樣在奚落我!」此時禪師不慌不忙的回答說:「你現在就是在下『地獄』。」

這個故事大家都可以理解,有時候我們並沒有準備要生氣,只是當下的因緣、所觸對的境,我們不喜歡、就讓我們突然生氣起來。

「瞋惱」是從哪裡冒出來的呢?從對方的語言、對方的神情惹我生氣了。

所以我們要修練「覺知」,常常去覺察這些生起的念頭,如果常常觀察就會看到這些東西其實是來無影去無蹤,我們內心並沒有預存著瞋惱、生氣。

我們的心性並不是非怎麼樣不可。

人生的憂苦是這樣生起、也是這樣還滅的。因為它們的生起就像水漚一樣。

文章出處:悟因法師談人生系列-8-那先比丘經的啟示-105.10,影片VIDEO_TS(第10片光碟)VTS_03_01-14:00-1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