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釋悟因
《那先比丘經》雖然名為「經」,其實是一部「論」,因為裡面是解答一個一個的問題。體裁和南傳版本《彌蘭王問經》相同,以設問方式展開,問題的數目和表述不同,而討論的主題卻有異曲同工之處,例如輪迴、業報、涅槃、解脫、無我等。《彌蘭王問經》已有漢譯本,兩經可以相互參看。
《那先比丘經》在大正藏有二種,一種分為上、下二卷,一種分為上中下三卷,卷帙不同,內容大體一致。我使用的是上中下三卷的本子,卷上的問題討論有30個,卷中的問題討論有37個(31-67),卷下的問題討論有49個(68-116)。
卷下開始的問題討論在總數是第六十八,彌蘭王問那先比丘「無有復勝佛者耶?」那先言:「然,無有勝佛者。」王復問:「何以為無能勝佛者。」(1)
這第六十八個問題是延續卷中最後所問,有關佛陀是否存在的問題:
王問那先比丘:「世間有佛嗎?」那先回答:「有啊!」
王又問:「那先見過佛嗎?」那先據實回答:「沒見過」。
王又問:「那先的先師見過嗎?」那先再據實回答:「先師也沒有見過」。
既然那先和那先的先師都沒見過佛陀,可以肯定世間沒有佛陀。這是彌蘭王的結論。此時那先急智的反問:「大王!你見過恆河的水源嗎?」「沒有」。
那先又問:「既然沒見過,大王怎知恆河的水源?」彌蘭王回答:「先祖說的!先祖說恆河是從水源那裡流過來的。」
「大王的先祖見過恆河的水源嗎?」「沒有」。
既然王和王的先祖都沒見過恆河的水源,可以肯定恆河沒有水源。那先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彌蘭王一時被堵得啞口無言。
從「源遠流長」的理論來說,很多事物你沒有親眼見過,不能說它不存在。
印度不是重視歷史的民族,很多歷史都是傳說,而印度的政治背景尤其特殊,它是一個共和國,文字沒有統一,語言沒有統一,從古至今,直到近代英國統治印度的時期,印度公文以英語為主,英語就成為印度統一的語言。
關於佛陀是否是歷史真實的人物,很多學者都存有疑慮,後來經過史實、史料辨識才確立,也難怪彌蘭王有此一問:「世間有沒有佛陀?」。
《那先比丘經》成立的年代是公元前二世紀後半葉,那先距離佛陀入滅至少七、八百年,自然沒有親眼見過佛陀。
文章出處:悟因法師談人生系列-8-那先比丘經的啟示-105.10(第11片光碟)VTS_01_01-02:00-05:30。
(1)「無有復勝佛者耶」,大正藏第32冊,CBETA, T32, no. 1670B, p.7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