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在有夠讚

食在有夠讚
◎紫竹林精舍 報導

6Q親子班10/23第二次課程「食在有夠讚」。

「農夫歌」中玩味農夫用心、粒粒皆辛苦,並藉由「一粒米真可貴」、「筷至人口,餐桌禮儀」及「環保救地球,健康好食在」等單元體驗活動,親子共學同樂。課程尾聲,在小菩薩及家長們熱情踴躍的分享及感恩中劃上句點。下次課程「衣的單元」精采有趣,12/18早上9:00報到,親子共樂喔!

一趟滌塵之旅(下)

【香光人文講座】[學員心得]

一趟滌塵之旅(下)
◎梁家綺

參與講座的每一場次,總留下深刻印象。
很多時候,聽到專家們在專業之餘,展現人文情操,感動地需要一邊努力聆聽演講,一邊頻頻拭淚。

懷著無限感激,人生何其有幸,參與香光人文講座。綜合了專家們的演講,不論自己在那個領域,能夠實踐人文關懷與生命之對話,便是人間最感人的觸動~

本著好東西和好朋友分享的概念,我呼朋引伴前來參加。

一位朋友–慧卿,聽了一場演講後,連續報名後面幾個場次,她對我說,每一場都不願意漏掉,還說,來香光山寺之後,她不僅脾氣變溫和,心境也提升、成長不少呢!

上週末是今年度最後一場,黃勝堅院長主講預防受苦新安寧。次日,我將聽講內容分享給正在為癌症所苦的志工朋友與其家屬,為此,雖感無奈,無法為友人分擔病痛,但至少祈願他和家人能少受一點苦痛!

工作之便,我也將DNR的觀念傳遞給帶領的銀髮及鶴齡族群。願每個人的生命都能活得舒適,走得尊嚴!

以往,在路上偶遇僧侶托缽,總覺得與己無關,認為我與他之間屬於兩個世界,此岸與彼岸,涇渭分明。

自從體驗香光山寺的生活後,見識佛法、開智慧,長慈悲之可貴。而僧侶正是實踐佛法,傳遞佛法,見證佛法的重要推手,為了讓善知識,善種子綿遠流傳下來,能讓濁世引進一股清流。今後,我願意隨喜支持辛苦托缽的僧侶,聊表個人敬仰之心意。

【精緻蔬食diy】 花生豆腐腦

【精緻蔬食diy】 花生豆腐腦
食譜、煮食:蔡秀涓 拍攝:林麗玲

食材:
在來米粉 一碗
花生 一碗
水 5碗半
塩巴 適量
小蕃茄 12顆
香菜 少許

作法:
1、事先將花生泡水2~3個小時,再用果汁機加水打成汁,將渣濾掉。
2、水、在來米粉、花生汁加熱,需不斷攪拌,加熱至一半關小火,以防燒焦,滾後,再繼續攪拌(約5分鐘)。
3、完成後倒入模型,待冷卻後倒扣於盤子上,加上小蕃茄、灑上少許香菜擺盤,即成一道美味佳餚。

這道花生豆腐腦,帶著花生的清香,口感細膩、綿滑,吃起來清爽,直接食用或搭配喜愛的醬汁皆很美味。

【精緻蔬食diy】 花生豆腐腦

【精緻蔬食diy】 花生豆腐腦

佛教的根本教說是什麼?

香光講堂 【香光答問集】

佛教的根本教說是什麼?

問:佛法浩瀚如海,佛教的根本教說是什麼?如何提綱挈領地了解佛教的根本教說?

【緣起是佛法的核心特徵】

buda緣起是佛法的根本義理、中心思想,也是佛法最顯著的特徵,異於其他宗教的特徵。是在浩瀚的佛法中,提綱挈領,了解佛教最核心的方法。
在《雜阿含經》卷二第五十三經中提及:有一回,佛陀在憍薩羅國,有位婆羅門長者來到世尊面前,跟世尊請安,說:「沙門!請教您,您所說的學說到底是什麼?您又怎麼對人家說?」佛陀回答說:「我論因說因。」
什麼是論因說因?佛陀說:「有因有緣集世間,有因有緣世間集;有因有緣滅世間,有因有緣世間滅。」佛陀的回答是繞著一個「有因有緣」在說法。「有因有緣」也就是說,由於有了起因,加上條件相關的助緣,它們產生了相應,變成你所認識的這個世間。這個世間就是這樣生起,這樣轉移,同時也這樣地改變了。

【緣起是辨識佛法的利器】

每一個宗教,每一個學說、思想,都在試圖地解釋,要讓人了解這個世界、宇宙,人生,包括各種精神狀態,各種現象存在的樣子。佛法的緣起說是有別於其他宗教或其他思想、學說。尤其在當時的印度,不管是婆羅門教或者各種沙門團,佛法的解釋很顯著地與他們有別,由此可以辨別出佛法。

【從自己開始的哲學】

佛法說緣起,是指應該回到人的身上,而不是上帝所創造的,人可以有更多的努力與創造。不管是苦是樂,是身是心,是感覺還是感受,也不管是思想或你的了解,就從有因有緣開始。有原因有助緣,生命的出現是內因外緣,相互關係產生的相應法,這就是佛教所談的緣起。
以神為主的宗教,是不管因緣好或不好,喜歡或不喜歡,都是神、上帝創造的,既然是上帝創造的,跟我有什麼關係呢?我不必負責,那是上帝的事。如果是父母生的,那就是父母的問題,那就要從父母改造開始,跟我又有什麼關係呢?我也可以不必負責。如果是無因無緣,無因無緣無從查起,那更與我無關。但是,如果發生的根源、來源就是從你開始,只有從你的身心、你的感覺、感情,你的思想跟生活環境,慢慢地去淨化,就從這個地方下手改善,這是改善的可能!
緣起的本質就是一切都可以改變,發現一切都可以慢慢地轉,慢慢地流轉變化,可以向好的一面,也可以向不好的一面,發現這個,自己就可以管理。當然也不是那麼簡單,說今天變,明天馬上就可以跟著轉變,若馬上變,那反而是更可怕,事實並不是這樣的。所謂的緣起,尤其是生活中的緣起,從那裡開始修行呢?就從我們的身心生活,現在的生命狀態、生活情況開始,就從這一點來聞思、修學佛法。
佛教的廣博深奧,即使是最聰明的人,窮其一生鑽研苦讀,也無法完全理解。但若能在日常生活中時時刻刻覺察、體悟緣起,進而抓住緣起的要點努力實踐,將能得到學佛的實益。

◎節錄整理自《香光莊嚴》第77期《生活中的緣起:現觀智慧》
<緣起在生活中:緣起的重要性>

香光尼僧團方丈悟因長老尼 榮獲 世界佛教傑出比丘尼 貢獻表揚獎

恭賀 香光尼僧團方丈悟因長老尼
榮獲世界佛教傑出比丘尼貢獻表揚獎

P05105年11月19日中華佛教比丘尼協進會於高雄中正運動場,盛大舉辦「中華佛教比丘尼協進會20週年慶頒發第一屆世界佛教傑出比丘尼貢獻表揚獎」,本次頒獎表揚世界各地在 1.教育 2.學術 3.藝術 4.慈善 5.醫療等五個領域有傑出貢獻的比丘尼。今年共計有50位包含台灣以及韓國、馬來西亞、中國、尼泊爾、英國、泰國、美國、斯里蘭卡、新加坡、柬埔寨、奧地利等12國的比丘尼獲獎。

香光尼僧團方丈悟因長老尼長期默默耕耘,培育優質佛教宗教師,致力於淨化人心教育與佛教文化推廣,榮獲表揚,樹立比丘尼為佛教、為社會奉獻的優良典範。
P02P03P04P01

生活與職業、工作

生活與職業、工作
◎釋悟因

 有一位教舞蹈的老師說:「我的職業是教舞蹈,我喜歡舞蹈。但是,我下班回家,我不跳舞了。我喜歡種種菜、煮菜,陪家人,或者在家裡拖拖地、補補衣服。」

2-21-300 每個人都有家居生活的一面,家居生活,也可以是休閑的,烹調、起居、灑掃、買菜,拜訪朋友……應該也可以好好觀察自他。

 一個電視採訪節目訪問電視明星:「你下了劇組都作些什麼?」那位女演員回答:「我就放下劇中的角色,做回自己。」「都做些什麼呢?」她說:「就整理我的住處,或做些有別於工作的活動。」全然的放下,可以儲備下次工作的能量。

 一位專門教彈鋼琴的老師,在下課後,還彈鋼琴嗎?她說,「我就做一些與工作性質不同的事。」都做些什麼呢?她說:「去醫院當志工,陪伴老人,為老人送餐。有時去孩子的學校做導護。」她說,這是她的休閒樂趣。

 我目前的工作,除了安頓好自己的定課之外,有時是在佛學院上課、有時是開會,有時是到外地授課、錄影,有時到高雄,有時到台北。到外地時,我會順道拜訪那裡的長老法師或久未見面的老眾,順道探望,但是,我不會把它納進我的工作。有居士來山,我陪他們到山區轉一轉,是經行,也談談他們在工作上的近況,我也不會把這納進我的工作。

 我每天記錄行事或者寫方丈日記。幾乎每時每刻行程滿滿。但是,那不全是工作,是休閒的感覺。

 我的人生觀是這樣的:調適身心,就是去找不同性質的活動。調適身心的事,哪個是工作呢?也許那是調適身心;換一個角度,那可能是資糧的儲備;又或者,那只是休閒活動呀!

 每一個人都必需為自己未來可能到來的機會作準備,在不是職業的時間,或者是在調適的時候,隨時充實能量、充實資糧、有計畫地進修。

 休閒時,讀一部經論或名著;與人談話,深入了解他的工作、態度、方法,何嘗不是學習?又或者,有人下班盡看韓劇,說這對教學有幫助。

 不過,連續劇一直連續著,不斷地追劇,見識和眼界都開到哪去了!?

 有人追「寶可夢」,說是休閒活動,聽不到來車的喇叭聲,不知不覺地走入海水中,對冷冽的海水渾然不知……

 生命裡多少光陰就這麼流逝,說他在做準備工作,目前還沒準備好,需要作一些儲備……那可能是推拖的措詞。因緣機會不太相等。

一趟滌塵之旅(上)

【香光人文講座】[學員心得]

一趟滌塵之旅(上)
◎梁家綺

 一次偶然聚會裡,朋友發給每人一張香光人文講座的文宣,八堂課安排不同領域的講者,主講人皆為當今著名之專家學者。

 看著DM,不禁讚嘆課程安排者之能耐!後來才知道,系列課程是由世新大學前校長賴鼎銘與香光尼眾佛學院圖書館館長自衍法師共同策畫。

 不加思索,隨即上網報名接下來的所有課程。

 第一次踏進桃園大溪的香光山寺,片刻間,我為四周莊嚴清幽的景色而著迷,這兒,就是我夢裡的世外桃源!

 猶記那一日,香光寺的精神領袖—悟因師父翩翩走來,親切地與我們交談,那開朗愉快之神情,似乎早已擺脫人世間一切困擾與煩惱之束縛,悟師父是這般親近又如此超凡!

 兩天在香光山寺看見法師們,各個面露喜悅地在寺院裡,忙裡忙外而怡然自得,他們忙碌卻悠閒的神態,令我久久難以忘懷。

 難道,這裡就是書上所說的人間仙境?
待續……

香光山寺  地址: 桃園市大溪區福安里11鄰頭寮路276巷75-1號 電話:(03)387-3141、0978-939141  http://gaya.gaya.org.tw/

香光山寺
地址: 桃園市大溪區福安里11鄰頭寮路276巷75-1號
電話:(03)387-3141、0978-939141 
http://gaya.gaya.org.tw/


摘自:香光人文講堂FB

美好的體驗

【香光人文講座】[學員心得]

美好的體驗
◎玉婺

  參加臨終關懷與生命的對話,真的覺得是很受用的講座,如此的大悲心,猶如佛菩薩的指引,讓我們瞭解臨終關懷是如此重要,尤其是自己的自主抉擇意願書更要提早做好準備,讓自己有尊嚴的好好走。

  感恩法師們用心的安排,讓我的身心靈得以舒展,美好的體驗,豐富了我的生命,盼望著有機會能再參加。
10511lit-3-700
摘自:香光人文講堂FB

圓滿.緣滿

圓滿.緣滿
◎香光人文講堂 報導

105年香光人文講座──21世紀跨領域與生命的對話,共八場次。已於10月23日圓滿,今年度的最後一場──「臨終關懷與生命對話」近120人參加。

在「心靈回響」單元,特別由香光山住持悟因法師開示:香光山為何辦人文講座,人文講座與佛法的關係。並頒發「正念閱讀」小書,給參與多次的學員,及學員心得分享。

學員分享在香光山這片自然的景觀中,參與「人文講座」,讓他們在塵勞中得到很好的舒壓。紛紛希望明年能再舉辦。主辦單位預告──106年3月11~12日再相會。

105年香光人文講座  圓滿.緣滿

105年香光人文講座  圓滿.緣滿

紫竹林精舍105年佛學研讀班畢結業典禮

紫竹林精舍 105年佛學研讀班 畢結業典禮
◎紫竹林精舍 報導

  105/10/16佛學研讀班畢結業典禮,三年修學圓滿,近千人同學歡喜參加畢結業典禮。

  活動在住持上見下竺法師致詞勉勵下揭開序幕,高雄市大家長陳菊市長更是百忙中抽空蒞臨鼓勵,並讚嘆同學用心學佛,享有心靈喜樂。福康國小腰鼓隊演出,並帶著與會大眾來一場腰鼓舞,讓同學動動筋骨。接著頒發畢結業證書、全勤獎、菩薩獎、觀音獎等,最值得讚歎的是畢業班同學,三年來風雨無阻精進修學,獲頒「常行精進獎」。活動在畢業生、在校生生命故事分享及薪傳心傳中圓滿結束。

  105年研讀班修學暫告一段落,歡迎畢結業同學能常回來精舍延續法緣,珍惜每一個修學的機會,邁向成佛之道。

紫竹林精舍 105年佛學研讀班 畢結業典禮

紫竹林精舍 105年佛學研讀班 畢結業典禮

—————————-
紫竹林精舍
地址:高雄市鳳山區漢慶街60號
電話:(07)713-3891~3 、0963-506891
傳真:(07)725-4950
http://zizhulin.gaya.org.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