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先比丘經》釋100──我要清清楚楚地走

◎釋悟因

有一位老菩薩,是紫竹林精舍佛學研讀班的班長。

紫竹林精舍辦研讀班就像一般學校辦學,開學的時候,每一個班級都會推選幹部,班長是大家推選出來的。這位老菩薩是研讀班的班長,也是永遠的班長。

這位老菩薩的年紀很高了,可謂是耆耄長者 ,九十多將近一百歲了,頭腦還是非常的清楚,倫理底限也是清清楚楚的。
那時他患肺炎還有糖尿病。醫生告訴家屬,「老人的病情很嚴重,腎臟是非洗不可了,否則他會很痛苦,全身上下會感覺很沈重。」女兒告訴他醫生的囑附,他說,「如果需要洗腎那就洗吧,可是我要先說好,第一、絕對不可以為我做氣切,第二、不要有任何的管子插到我的鼻胃孔裡面。」

老菩薩說:「我要清清楚楚地走,阿彌陀佛在等我。」於是醫院就安排他開始洗腎。我笑著問他:「你的阿彌陀佛是長什麼樣子啊?」

他說:「阿彌陀佛聽到我說話的時候,我就知道他在哪裡。」

老人家是這麼說的。

老人家的兒子、孫子都回家來探望,前後左右地圍繞,大家不約而同地眼睛盯著老人家。一天、二天、三天……好像在等什麼?怎麼還不斷氣啊?國內、國外的工作還等著他們一個一個回去上工哪!

老人對家人清清楚楚地表達,「我只有一個原則,我走的時候不要氣切、插管,你們歡歡喜喜地在旁邊坐著就好。」

大家心裡都明白,老人遲早要離開他們,問題是現在很難辦哪,醫師、家人束手無策,他自己也只能拖著殘破的、越來越不能用的色身喘息。

這是一個殘酷的事實,我們想走,可是走不了啊。這也是天底下每個人都會遇到的現實,我們無法主宰我們的身心,唯一可以自主的,「我要清清楚楚地走。」

這是老菩薩的堅持,我聽到了,佛菩薩也聽到了,真的是讓人欽佩的一個人。

文章出處:悟因法師談人生系列-8-那先比丘經的啟示-105.10,影片VIDEO_TS(第10片光碟)VTS_02_01-01:04-04:01。

《那先比丘經》釋99──為什麼輪迴找不到「本」?

◎釋悟因

為什麼輪迴找不到「本」?「本」,開頭、開始。因為生命像滾雪球,越滾越大。而且隨著你的付出、努力,在每一期生命裡,它就這樣出現了。

那先比丘說:「有本者當不復生,有本者當復過去,用是為本。」

這意思是:如果有本,你就不可能走向下一步,就好像時間空間凝結,你凍結在當下、成為永恆。這就是「本」。這是一種怎樣的存在?就像「化石」,未來不會再生變化,過去也以這樣的形相存在著。

如果是你,被禁箇在這樣的時空裡,你是活不下去的,縱使你想掙脫也沒有辦法突破。

在這裡,你可能想到「宿命」,宿命不也是一種禁箇,像囚籠讓人無法擺脫,總是複製著命運的糾纏。不過,如果你的命運是這樣的型態,你還是可以觸摸到自己、可以感覺到自己是走在一條成長的路,只是走得磕磕絆絆罷了。

所以「輪迴無本」,生命沒有從哪一點開始,它就一直在走著、走著,可能是直線,向上、向下;可能是繞圈圈,右旋左旋。生命的軌跡,你一直是知道的。

如果說生命裡有所謂的「轉捩點」,一種轉折,我們恐怕也很難形容有那麼一個「定點」的存在。就像青少年的成長,十二、三歲開始「轉大人」,你能明白指出是哪一天,你蛻變成為不一樣的你?

生命以動態的樣式存在著,它一直在轉動,面對數不勝數的情境,日漸月染,我們終究找不到生命的起點。

等等,你要說胚胎、精卵結合嗎?這是另外一個議題。但,它也不是生命之本,它是另一個終結生命的延續。

文章出處:悟因法師談人生系列-8-那先比丘經的啟示-105.10,影片VIDEO_TS(第10片光碟)VTS_01_01-16:25-18:30。

《那先比丘經》釋98──輪迴有沒有「本」?

◎釋悟因

眾生的生命,生死死生不斷,這叫輪迴。現在要問的一個問題:輪迴有沒有「本」?「本」,源頭、開始,人在輪迴翻滾的過程中,有沒有一個起始點?

這個問題的答案,可以回頭看看自己這一生。

我們這一生被生下來,有父母給我們遺傳的因緣;開始接觸外境,也有自己的喜怒哀樂;除了父母兄弟家人,也遇到師長、朋友、同事;然後可能某些機緣,師長或朋友給予鼓勵贊歎,我們某方面的特長就不斷的增長茁壯。

我在佛學院授課或者信眾弘法,常常喜歡讓大家畫「自己的畫像」。其實,一個人的長相,有的是先天的基因,更多的是後天栽培出來的。這些成長的因緣,最主要是跟自己的興趣有關,也由於受到某些人的激勵、鼓舞,成為很好的助緣。

當然,在種種因緣當中,更多的是自己的習氣、習性,它們對生命的方向形成很大的驅力,使得個人的發展有其獨特性,而變得與他人不同。

然而,習氣、習性也不是一成不變的。事實上很多的時候,遇到挫折,反而是我們成功的轉折。越是打擊,那個不認輸的底氣,引發了內力,讓我們的生命力量有了爆破性的展現,讓別人看到不同面向的你。

所以,在輪迴的生命裡,有一個起始點這樣開始輪迴嗎?沒有。

文章出處:悟因法師談人生系列-8-那先比丘經的啟示-105.10,影片VIDEO_TS(第10片光碟)VTS_01_01-14:15-16:25。

《那先比丘經》釋97──談影響力,生命之河流向哪裡?

◎釋悟因

以前我曾經看過世界地圖,歐洲都畫得很大,那是早期人們的認知。現在我們都知道,世界五大洲,土地面積最大的是亞洲,其次是美洲、非洲。過去非洲還不被人們認識,所以非洲都被畫得非常地小,幾乎在世界的地圖裡不被看到。

有一段時間,台灣在世界的地圖上也看不到。現在越來越放大,好像臺灣很大。其實是台灣的影響力正在被世界看到。

這些都是在講影響力。

影響力來自各個面向。以都市的成長發展來說,人口流動是都市成長的指標之一,人口往哪裡流動,就是那裡有吸引人的地方。

然而,影響力是會改變的。以前的台北,萬華、西門町是最熱鬧的,如今,百年風華的美好只留存在人們的記憶裡。當年風靡一時的新生戲院還在嗎?萬國戲院、第一劇場還在嗎?

我出家後,有人問我為什麼出家?說老實話,我出家與看電影有關。

我出家的日子是民國46年農曆1月2日,出家前的某一天,我與媽媽一道去電影院要看電影。在日據時期,好萊塢的電影名片早就登陸台灣,買電影票都是現場排隊買,大家在延平北路擠著買票,我怎麼買得到票呢?乾脆到附近的佛寺拜拜,結果去了佛寺,我的生命路線就轉了彎,從此踏上修行的道路。

我不是因為沒看到電影才出家,我是碰到我的上人,一位影響我一生的人。

我的上人明宗法師年少出家,她很會弘法,拿很多的佛書給我看。

民國四十年代,台灣的物資相當缺乏,圖書雜誌少見,佛書更是奇缺,正好我喜歡讀書,上人給我佛書,我就開始看佛經,善根也逐漸地被引發。

影響力是漸漸渲染、滲透,不是一見鍾情那般;往往在一段時間之後,人們才看得明白,時移勢轉,眼前已非往昔一般。

文章出處:悟因法師談人生系列-8-那先比丘經的啟示-105.10,影片VIDEO_TS(第10片光碟)VTS_01_01-09:43-12:37。

《那先比丘經》釋96──「展轉相生無有絕時」來自系統的相互平衡

◎釋悟因

「人展轉相生無有絕」,這一句話似乎來自「自然」,然而,什麼是「自然」?籠統套一句「無為」,對嗎?

有人曾經說:「你們吃素也鼓勵人吃素,不吃雞、鴨,將來那些雞、鴨就滿天飛。」的確,是有人持這樣的論調。那時我剛出家,聽到有人這樣跟我說,我就反駁他:「你吃的雞鴨是從天上抓來的嗎?人想要吃哪樣動物就想方設法繁殖牠。」

人類的聰明才智遠勝其他動物。雞、鴨、豬、羊,成為人類的豢養已不知多少年代,人們找到這些動物的生命週期、繁殖方法、理則,就不斷地繁衍牠們。

我們暫且不談吃這些動物生出多少業障,我們先把焦點鎖在「展轉相生無有絕」的命題,就這命題來看看怎樣才是「無有絕時」。

「生物」體系在大自然的生存環境裡面,是相互影響、相生相攝,相互平衡。在這當中有時也是冤冤相報,不要以為我比較強別人比較弱,要知道世間的生存原則:所有這些成長、生長的過程,都有它的平衡點,生物之間彼此必需是和諧的存在,才能成就「展轉相生無有絕時」。

以人類自身這個物種來說,全世界的財富是百分之一的人在掌控,百分之八十的人幾乎是被掌控在這百分之一的人裡面。這是一個不平衡的經濟狀態。所以在一段時間之後,全世界的經濟會來一次重組、重分配。

不只發生在台灣,全世界現在都面臨M型社會的衝擊。M型社會的模式不斷地出現,因為這是人為設計的遊戲規則出了問題。所以,一段時間就出現亂碼,就有人出來處理讓亂碼重組、重整,達到系統自身的平衡。

人自以為聰明,現在又發生問題,新冠疫情至今難以善了。這是人與生物界之間的消長。

文章出處:悟因法師談人生系列-8-那先比丘經的啟示-105.10,影片VIDEO_TS(第10片光碟)VTS_01_01-06:43-09:43。

《那先比丘經》釋95──佛陀說緣起的目的

◎釋悟因

佛教是世界性的宗教,既然是世界性的宗教,必然有它的核心思想。

佛教的核心思想就是緣起,緣起的理論有說到器世間的緣起,有說到有情界動植物、人界的緣起,這就是十二因緣。

《那先比丘經》說:「人展轉相生無有絕」,說人之前舉很多例子,種稻穀、雞生蛋蛋生雞,生物界如此,有情界亦然。由生物界而說「人展轉相生無有絕時」。

在佛陀的教法裡面,講更多的是眼耳鼻舌身意,這六根是感官,是有情與世界接觸的重要通道,也是敏感的器官。

動物是「有情界」之中的一個種類,狗狗也有眼耳鼻舌身意,當然也有心意識,有人抱著寵物狗兒看電視,得意的告訴友人,「我的狗兒會看電視」,是嗎?其實,電視的像素、光波、光線、聲音,都是以「人」為標準來設計的。

很多科技產品、醫療、手術、器材也都是以「人」為主的發明。

每一個生物都有他/牠的業力和氣質,其中「人」在萬物之中是最敏銳的,很多佛經講中觀、唯識,也講很多的修行法門,都是以「人」為對象來講的。

人可以透過各種方法求生存,有記憶力.抽象思考能力,能學習各種語言……當然動物也有語言相互溝通,有些人聽鳥叫,也能用鳥語來說鳥的語言。

佛陀示現在人間,過去生也曾示現各種動物,最後佛陀降生人間、在人間出家成道,是以人間的覺知來覺悟真理,而不是以任何一類的眾生來思考。

佛陀說緣起,是以「人」為主而來說的法。

十二因緣的核心是在四諦,苦、集、滅、道。四諦說明「緣生」、「緣滅」的雙重因果。「緣生」,說明苦、苦因不絕,生命展轉相生無有絕時;「緣滅」,說明有道可修,有苦可滅,苦是可以解脫的。

生命的苦可以獲得解脫,這才是佛陀說緣起的目的。

文章出處:悟因法師談人生系列-8-那先比丘經的啟示-105.10,影片VIDEO_TS(第10片光碟)VTS_01_01-00:32-06:23。

《那先比丘經》釋94──「變化」是成長的重要因子

◎釋悟因

「如人種穀,歲歲種穀,寧有絕不生時否?」那先比丘問彌蘭陀王:稻穀代代生長,同時維持內外在條件不變,這樣,它會有斷絕的時候嗎?

彌蘭陀王回答:只要年年種,栽種得法,穀粒就會生生不息。

在這樣生生不息的因緣中,最重要的因緣就是「變化」。種、芽、葉、花、莖、實,一直在變化。「變化」是成長的重要因子。

於是那先比丘接著說:「人生亦如是,展轉相生無有絕時。」

那先比丘又舉一例:譬如「雞生卵,卵生雞,從卵生卵,從雞生雞」,這裡舉的例子是動物的成長。同樣的問題:如果卵不會變化,能夠生出雞仔來嗎?不會。

上文之中有一個「生」字。這個「生」,不單單是指生命誕生的「生」,更是指「生長」的「生」──物種生長、成長。而這樣的「生」,必有種種助緣。

以稻穀為例,生生不絕的助緣有內在、外在因緣,內在因緣指的是物種本身的「基因」,也就是俗稱的「種豆得豆,種瓜得瓜」,是稻穀的基因就能結出稻穀;而外在的因緣是陽光、空氣、土壤、風、濕度,此外,還需要空間,所謂「栽種得法」,有經驗的農夫在播種時,一定會留意稻種的間距,他熟稔每一棵之間需要多大空間,才不會影響稻穀成長、養分吸收,以及開花結穗。

這就是生命的奧祕!生物界的動物、植物要能生生不息,需有內在、外在的成長因緣;人界亦然,以空間距離來說,人與人之間相處,如果彼此距離太擠壓,也會影響常態生長,嚴重者或可造成人格或性格扭曲。

然而,人之所以為萬物之靈,與動物、植物不同的地方在於意志、思想。

也許上天給我們的環境與基因不如你意,但生命的窗口也開了一扇窗:成長的基因裡面有「變化」的必然。

「觸境」是變化的機遇,生命前景如何勾勒描繪,個人是可以抉擇的。

文章出處:悟因法師談人生系列-8-那先比丘經的啟示-105.10,影片VIDEO_TS-9(第9片光碟)VTS_03_1-17:34-21:00。

《那先比丘經》釋93──從一顆稻種看因緣變化

◎釋悟因

在《那先比丘經》,那先以「稻種喻」說明因緣法。

一顆稻種籽把它埋到土裡,長大後再收成的稻種,前後是同一顆嗎?不是。為什麼不是?因為它變了,其中發生很多的因緣變化。

農夫種稻,千古以來人們就懂得如下種收割。然而佛法的智慧,是教我們從一顆稻種的熟成,觀察它的因緣變化。

稻種種到泥土裡,這一顆種籽如果沒有產生變化,不可能冒芽。而冒芽的稻種,你叫它什麼?還說它是稻子或種籽嗎?不是。那時候叫它什麼?叫它「苗」或「秧苗」。這時,你能看出稻子的外形嗎?

「稻種喻」是在告訴我們,生命是一直在變化中,我們從小到大也一直在變化。變化的可能是生命裡最大的福報;直面變化,不畏變化,當中可以自我期許,這一生要成為怎樣的人。

無獨有偶,在基督教也有「一粒麥子」的教誨。耶蘇說:「一粒麥子不落在地裏死了,仍舊是一粒;若死了,就結出許多子粒來。」<1> 小麥是以色列人的日常食物,耶蘇就用小麥作譬喻,勉勵信徒要在福地裡奉獻生命,就像「一粒麥子」把自己埋了,才能結出許多子粒。

所以「一粒麥子」不埋在土裡,就還是一粒麥子,不會遇到很多因緣變化,也不會發生從種到苗、到成長枝幹和華葉結實的種種變化。

選擇安逸沒有變化,或是埋入土裡,有抉擇有擔當,有所為、有所不為,都在個人的一念抉擇。

<1> 約翰福音十二:23~24。

文章出處:悟因法師談人生系列-8-那先比丘經的啟示-105.10,影片VIDEO_TS-9(第9片光碟)VTS_03_1-16:18-17:17。

《那先比丘經》釋92──生命「無有絕時」

◎釋悟因

「人以是故,生死無有絕時」,人,出生了就會有老病死,有生必有死,這是必然;死了呢?就一刀兩斷嗎?不是的,「無有絕時。」就生死、死生相續,沒有停止的時候。

「無有絕時,人故,本身不可得也」,句中的「人故」,意思是「故人」,人依然如故,但是再投生時,每一世都要經過「換身」,「本身」,本來的形象已不可得。

如此生死相續「無有絕時」,為此,那先比丘說了幾個譬喻,第一「稻穀喻」。

「譬如人種五穀生根,從根生莖葉,實至後得穀已,後年復種得穀甚多。那先問王:『如人種穀,歲歲種穀寧有絕不生時不?』王言:『歲歲種穀,無有絕不生時也。』那先言:「人生亦如是,展轉相生無有絕時。」

把五穀的種籽播灑到泥土裡,種籽就會生根發芽,一段時間就會開花結實,結了果實收割稻穀,稻穀部分食用,部分作稻種再播灑到泥土裡,來年「得穀甚多」,又收穫了很多稻穀。

這樣地播種耕耘到開花結果,年復一年「得穀甚多」、「無有絕時」。可是,後來收成的「稻實」,和剛開始種下的那一顆「稻種」,是同一顆嗎?不是。

為不麼不是?這是一個值得認真思考的問題。

為什麼不是同一顆?因為它們彼此的因緣已經變了。

人的生命,生死、死生相續,無有絕時,然而,人是故人,「本身」回得去嗎?如同稻穀喻一般,前後彼此經歷的因緣已經大不相同。

這裡要強調的,生命成長、再生是一個「過程」,經過時間洗禮,會遇到很多人、經歷很多事,這些因緣變化都滋養成就了個體的生命。

文章出處:悟因法師談人生系列-8-那先比丘經的啟示-105.10,影片VIDEO_TS-9(第9片光碟)VTS_03_1-12:53-16:18。

《那先比丘經》釋91──十二因緣的「行」與「業」

◎釋悟因

十二因緣的「行」,稱為「有業」,有善業、惡業,有業就會構成未來的影響力。其實,這樣解釋「有」只是粗略講,因為「有」不是處於「靜態」,而是以一種「動態」的形式存在。下面就從「業」說起,以便更能詳細地解釋「有」。

「業」,是行為、造作的意思。從身、語、意三方面表現出來的行為,有好與壞、美與惡之分。一般人在講「業」的時候,往往與造業、惡業聯想在一起。

事實上,如果用「業」這字來造詞,有創業、家業、職業,學業,這些都是「業」,與我們生活的面向有很大的相關。

從小孩入學開始,學校的課業、學業;出社會進入職場,從事各種職業,學習各行各業;乃至成家立業、創業,以自己的專業創造自己的一片天等等,都離不開「業」的造作。

重點來了,在「從業」之中,或者你自己在「作業」的過程,你有你自己的堅持,你把你的想法、態度融入行為,逐漸成為一種習慣,進而熟悉到你連想都不用想就知道怎麼做。那時的「業」就是一種「行」。
因此,十二因緣的「行」,是由習氣、習性表現出來的「業」。

「業」在梵語叫karma,語譯為羯磨。

我再來舉個例。以出家人來說,出家受戒,也是一種「業」。過出家生活,每個月要「誦戒」共修,每年要做「結夏安居」,這些都是比丘犍度或比丘尼犍度的規範,規範出家人必須實踐的「業」。它們都是善法。就像持戒,不用刻意想要怎麼作,「戒行」就自然而然的表現在一言一行之中。

所以,這才說十二因緣的「行」,與過去生的業有關。是由過去帶到今生。

文章出處:悟因法師談人生系列-8-那先比丘經的啟示-105.10,影片VIDEO_TS-9(第9片光碟)VTS_02_1-11:10-2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