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先比丘經》釋120─徵心,心在何處?

◎釋悟因

在禪門中,你去參學、參見禪師,禪師說「喝茶去」,不是要你去喝茶,而是要你此刻返觀當下自己有沒有覺知。

「吃飯去」、「喝茶去」,都是動作性的語言,你的行動都是靈靈覺覺的,如果禪師問你「吃飯了沒有?」,你的回答若稍遲疑會立馬讓禪師洞穿你的修為。

「身中命」能讓你眼見顏色、耳聽聲音。如果耳朵聾掉了,是器官發生故障,但是對他的覺知不會有影響。

那先比丘問彌蘭王:「今我與王其於殿上四面有窓,自在欲從何窓者,寧能見不?」 坐在室內,四面的窗戶都打開,你能見到窗外嗎?彌蘭王回答「得見」,可以看見。那先又問:「「設令人命在身中,自在欲從何孔視?耳能以眼視色(否)?」要看顏色是從哪個孔道來看?用耳朵可以看見顏色嗎?不可能。

「不能用耳視色」,同樣的,「不能用鼻視色、不能用口視色、不能用身視色、不能用意視色。」這些器官各有不同的功能,相互之間好像有屏障隔開。所以你能「覺知」的,是眼睛「知」還是耳朵「知」?

在看、在聽、在嘗的或者觸感,都只是一部分功能,你的心還是靈靈覺覺的。《那先比丘經》這裡的一大段經文,正是《楞嚴經》所說的「七處徵心」。

佛陀為何講「七處徵心」?其緣起是在某一年結夏安居,在解夏的時候波斯匿王請佛陀與大眾師到宮中應供,阿難受別請外出辦事,這天阿難托空缽而回,路遇摩登伽女,摩登伽女平時就喜愛阿難,見阿難獨自一人心中大喜,就邀請阿難到家中供養,阿難就跟著去到摩登伽女的家,摩登伽女妖嬈媚惑,阿難突然驚覺不對勁,自己平時不是這樣托缽的,心中有點後悔就開始憶念佛陀,此時剛好與佛陀相應,佛陀就唸誦楞嚴咒,讓文殊菩薩持此咒去摩登伽女的家,阿難一時清醒過來,跟著文殊菩薩回到佛前。阿難見到佛陀,一陣悲傷痛哭不已,不知今日為何迷失至此?這是整部《楞嚴經》的發起因緣。

阿難作為啟教因緣,跪在佛前哽咽地說:自己一向自恃多聞、未全道力,就請求佛陀教導他成就菩提的「奢摩他、三摩禪那」,也就是如何將此「心」修練到楞嚴大定、如如不動。

修錬「心」的定功,當然要知道「心」在哪裡?於是佛陀詢問阿難心在哪裡?心在身體的裡面嗎?心在身體的外面嗎?在身與心的中間嗎?或者不在內、不在外、不在中間?佛陀以「七處」詢問阿難,這就是「七處徵心」。

你知道你的「心」在哪裡嗎?

※「四面有窓,寧能見不?」(CBETA, T32, no. 1670B, p. 712, c3-4) 窓,即今之「窗」。

文章出處:悟因法師談人生系列-8-那先比丘經的啟示-105.10(第10片光碟)VTS_05_01-03:12-10:51。

發表迴響

你的電子郵件位址並不會被公開。 必要欄位標記為 *

你可以使用這些 HTML 標籤與屬性: <a href="" title=""> <abbr title=""> <acronym title=""> <b> <blockquote cite=""> <cite> <code> <del datetime=""> <em> <i> <q cite=""> <strike> <stro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