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先比丘經》釋60──生命樣態的抉擇

◎釋悟因

「王復問:今那先當復於後世生耶?」

蘭彌陀王又問那先:「那先比丘你還會再到後世去投生嗎?」

那先報王言:「用是為問?我前說已,如使我有恩愛者後世當復生,如使我無恩愛者不復生。」

「用是為問?我前說已。」那先回答彌蘭陀王:「這問題我前面已經說了,不用再問。」

「如使我有恩愛者,後世當復生。」如果我們還有恩愛、愛念,這「愛」就會引導我們再投生後世。

「愛」的範圍包含很廣:欲望、貪欲、願望,我想往前走,當然前面的路就在前方等著我們。

「如使我無恩愛者,不復生。」如果我們不再有恩愛、愛念,就沒有前面的路在那兒等著我們,當然,後世也不會再生。

所以什麼是構成我們往下走的因緣?是你自己牽引著自己。這是佛教的理論。佛教理論的建立,以五蘊身心的觀察為基礎,它如何生成、如何滅去,我們從自己的身心就可以檢查得到。

生命存在的樣態,是奔騰的大山大水,抑或是靜止的流水,不同的生命樣態都是我們自身的呈顯,是我們自身的預期、期許,也是我們自己的抉擇。

眾生或人有兩類:一是凡夫,二是聖者。聖者有聲聞聖者及大道心的菩薩聖者,聖者明白自身的抉擇也如法踐行,凡夫如我們,也能如聖者一般抉擇自身的生命樣態。

不過,凡夫能活出怎樣的生命態,是奔騰的大山大水、靜止的流水,抑或是一攤死水,那可沒有定論。

凡夫惟有對自己的熱愛或理想堅持,不離不棄的去執行、完成。否則力量分散、渙散,就這樣過了一生,一生又一生的奔跑著。

生命不是孤島,而是與眾生共存,在那樣的世界,你想建立怎樣的國度,就必需不斷地發願、力行,窮一生、生生世世去追求。

文章出處:悟因法師談人生系列-8-那先比丘經的啟示-印儀-105.10,影片VIDEO_TS-8(第8片光碟)VTS_01_1-17:25-20:23

《那先比丘經》釋59──牛奶變成乳酪

◎釋悟因

那先比丘經:「你自買湩,停置地自轉成酪,牧牛家當有何過?」這一段在敘述買賣雙方的爭議。

買牛奶的人買了牛奶託放在牧牛家,他自去市場轉了一圈,回來發現牛奶已經變成乳酪。結果就與牧牛家吵了一頓。

旁觀的我們明白,買牛奶的人所爭執的,不是奶或酪那一種更具價值,而是他買的是鮮奶,他只要他的鮮奶。

這裡有一個觀念,「不動」、「不要變動」。以前我的師父常罵我:「你口念無常經,心作有常想。」我們常常把「無常」掛在口邊,心裡卻希望時間是停滯的。

最好世間是永恒的,都不要變動。這是一般人的內在渴望。

你希望你的孩子永遠在你的懷抱裡,小小的。你的私心是不要他長大。

然而,自然的原理,孩子畢竟長大了,他跟你住在一起,他的眼光是看向前方、遠方。身是跟你在一起,心卻不在你這邊。相信嗎?

他的眼光自然的望向遙遠的未來。可是,他的未來你看不到,雖然他是你生的,你生得了他的身體,卻生不了他的思想和眼光。你們是不同的兩個個體。

所以,牛奶變成乳酪,是時間的作用;少女變成少婦,是時間的作用;有一句話很多人會說:「再也回不到從前了。」好像從前種種都是美好的。是嗎?

到底是昨是今非、今是昨非?哪一個對哪一個錯?誰都說不準,可是這裡面有一個約定,以當下的因緣來判斷。

「人生亦譬如是,人今世用是名身作善惡,乃生於後世。今世作善惡者是其本也。」

現在的我,絕對是過去的我,加上一路走來的因緣際會所成就。這一生,能安然的走過,任誰都不容易。

文章出處:悟因法師談人生系列-8-那先比丘經的啟示-印儀-105.10,影片VIDEO_TS-8(第8片光碟)VTS_01_1之14:25-17:25

《那先比丘經》釋58──誰陪你走完一輩子

◎釋悟因

我出家前,媽媽常說我一句話:「你怎這麼拗!」

我個性從小執拗,認了理就往死裡鑽。我這個性讓媽媽也是相當為難:「你這個性怎麼說你才好!」後來看看再也改不過來,就說:「將來你哥結婚了,你對嫂子要好一點。父母陪你只有半輩子,嫂嫂卻是陪你一輩子。」

我哥哥大我三歲,嫂子大不了跟我同齡,而媽媽至少大我二、三十歲,當我長大了,她就成為過去式。

母親疼念孩子是終極的關懷,看的是遙遠的未來,那真的是無窮的懸念啊!

可媽媽內心明白,即使窮她一輩子呵護,也不能陪女兒走到最後。

誰陪你走完一輩子?

一個家庭裡面,從孩子的角度來看,父母是最親近的人,可從我媽媽的人生哲思裡面,她讓我明白:是哥哥嫂嫂弟弟姐妹媳婦會跟你走完一輩子,她們才是這輩子你最親近的人。

我那時還小,人生無常的道理豈能明白?當時聽母親這麼說,我就回她:「我要一直跟媽媽在一起!」

母親回答我:「不是這樣的,事情不是你想的這樣。」

「我不管!」

「我的年紀差你一大把,我會比你早走。」

媽媽說的話當時的我根本沒聽懂,年輕的生命怎懂這些!說是個性執拗,倒不如說是沒有看透生命的實相。

「孩子!媽媽不能等你長大,不能陪你一輩子。」

媽媽的話直到自己來到成熟的晚年,也作了人家的長輩,最終明白了一件事:天下的晚輩與長輩的代溝是一條鴻溝,永遠無法跨越。

文章出處:悟因法師談人生系列-8-那先比丘經的啟示-印儀-105.10,影片VIDEO_TS-8(第8片光碟)VTS_01_1之12:30-14:25

《那先比丘經》釋57──時間的魔法

◎釋悟因

第六個譬喻,「譬如人持瓶,從牧牛家買乳湩」,湩,讀作ㄉㄨㄥˋ,乳汁的意思。有一個人到牧牛人的家去買牛乳。

「得湩已,復還寄其主言:『我今還』」。買牛乳的人還有事要辦,就把牛乳先寄放著。「不久其人須臾來還取瓶湩,湩以轉作酪。」結果回來要拿牛乳時,牛乳已凝結成酪。於是買牛乳的人就與牧牛人起了衝突。

那買牛乳的人是忘記了時間的變化。

我們常常忘記時間,忘記歲月,忘記人間的變化。
尤其是經歷滄桑的兩個老人,老公公、老婆婆一起坐在庭院乘涼談天。

一個說:年輕的時候你待我如何如何。
一個說:年輕的時候,我是如何如何。

憶起年輕時兩人在花前月下的美好,真的,回到從前,歲月已撫平累累傷痕。可是回到當下,看對方一個不順眼,彷彿當年不愉快的記憶又湧上心頭,又吵了起來。

人們常說:時間能療癒一切。這句話在理論上是對的,時間的魔法能撫平過往。所以當他明白時間是因緣變化的重要因緣,即使看它乳變成酪也能坦然面對;可如果時間定格在某一點,梭巡到這一點,就怎麼都跨越不過去。

人的意念快如閃電,有時在過去,有時在現在、未來。心頭的刺如果沒有徹底拔除,時間的魔法也起不了作用,那根刺總是時不時地跳出來。

有時吵吵鬧鬧啊簡直沒道理。從二十年前開始吵,三十年後繼續吵,到了結婚五十年還可以吵個不休。兩個人碰在一起已經七十年了,如果內心的陰影一直不放下,沒有轉化,本金加利息也是很恐怖的。

文章出處:悟因法師談人生系列-8-那先比丘經的啟示-印儀-105.10,影片VIDEO_TS-8(第8片光碟)VTS_01_1之07:46-12:17

《那先比丘經》釋56──生命的狀態

◎釋悟因

「生命」到底是怎麼一回事?就生命的形態來說,是一種外顯的樣貌,別人可以目視,手觸,得知他是方是圓、是高是矮,或者美醜、胖瘦。可是,談到生命的狀態,卻是一言難盡。表面看著是善,而他內在潛藏的,可能混雜惡劣、醜陋。

生命的狀態是生生世世的累積,善惡交疊。今生也許投了好胎,長得貌美,骨子裡的雜質卻是去不掉。前輩子潛藏下來的是是非非,此生成為一種隱性的東西,看不見摸不著,只在因緣際會之時才顯露,這時難免會讓平時認識的人看傻眼。

這在唯識就稱為業種現行。業識讓生命呈現另一種樣貌,這叫潛力,或叫業力。潛力,有時是善的,有時不一定是善的。

生命的狀態是如此複雜混沌,此生所顯,有的人生來是含著金湯匙出生,有的人很小父母親就不在了,可他靠著努力奮鬥還是挺立起來。所以一個人從生下來,此生究竟會長成怎麼樣的形態?是宿命論嗎?是命定論嗎?是一種偶然嗎?都不是。

有時可以從吃的、穿的來看,有時必須從生命狀態那種很深的內在力量來看。這內在的力量,除了表層的善或惡,還有一種根深柢固看不見的東西,這東西一般人或者忽視,甚至根本不予理會,若時時內省、返照就可能碰觸體會。

那先比丘經說:「生於後世,今世作善惡者是其本也。」

生命,在過去是盡未來際,在未來,除了證真入聖流,也是盡未來際。而那先比丘卻說:後世,「今世是其本」,為何只說「今世」是後世的本源?

因為,探索個人的生命狀態,我們真正可以數算的,也就只有這淺層的前世今生,尤其此生、這一輩子。

文章出處:悟因法師談人生系列-8-那先比丘經的啟示-印儀-105.10,影片VIDEO_TS-8(第8片光碟)VTS_01_1之06:09-07:45

《那先比丘經》釋55──求娉女孩的譬喻

◎釋悟因

譬如人以錢娉求人家小女。以後,女長大,他人復更求娉,求女得女以為婦。

前所娉家來自說言:汝反取婦為?

後家言:汝自小時娉女,我自大時娉婦,我何用為嬰汝婦耶?

便相牽詣王前。

這個故事大家看了就知道:

有一位女孩,她在小的時候,某翁家就以錢娉求,讓女孩長大來家作媳婦。結果女孩長大,女孩的家主又接受另一家彩娉,把女兒嫁作他人婦。於是引起兩翁家的爭端。

「王」,在古代是分判是非的官方,現在是告到法院,也就是訴訟。

試問:是女孩小時候的翁家對,還是長大後的翁家對?

這是前後的問題。女孩好像是同一個人,小時候是小女生,然而兩位翁家要娶的,當然是長大後的女孩。

那先言王:如是誰為直者,誰為不直者?
那先比丘就問彌蘭陀王,哪個有道理,哪個沒道理?

王言:前娉家為直。
彌蘭陀王說:前面下娉金的翁家有理。

那先言:王何以知?
那先反問:大王何以知道呢?

王言:是女本小,今稍長大,是故知為直也。是前娉家婦也。
彌蘭陀王說:這位女孩在小時候就被娉了,現在是長大了,還是前面翁家娉的兒媳婦。所以是前面的聘家有道理。

那先言:人生亦譬如是,人今世用是名身作善惡,乃生於後世,今世作善惡者是其本也。
最後那先結論說:人生也是這樣,我們用此身心作善作惡,綿延到後世生,今生是後世善惡業果的本源。

「本」,本源,後後生於前前,生命是怎麼延續過來的?現在是前者的延續,生命如水流,前因後果是切不斷的。

文章出處:悟因法師談人生系列-8-那先比丘經的啟示-印儀-105.10,影片VIDEO_TS-8(第8片光碟)VTS_01_1之01:50-06:07

《那先比丘經》釋54──練習修行

◎釋悟因

在世間,有太多的事不是自己可以掌控的,有喜歡的,有不喜歡的,怎麼有全部是自己喜歡的呢?也不可能全部是不喜歡的。心裡一直是處在動盪之中。

心裡一直在動盪,這是一種磨練,也是一種修行。

西方有一個人曾經這麼說,當我們坐在河邊,把我們的腳放到水裡面去洗,水一直流過去,你能不能洗第二次的腳?不能。

當我們在看境界的時候,當下現起的永遠就那麼一次情境。也許情境看起來很相似、很熟悉,可是你再看它時,它已經不是同一個了。

唐詩裡有一首詩:

「去年今日此門中,人面桃花相映紅。人面不知何處去,桃花依舊笑春風。」

這一首詩流傳得很廣。時間拉得比較長,一年,舊地重遊,桃花依舊,而那個曾經見過的人已經不在了。

生命的境遇,可能是自己與自己,可能是自己與他人、他境,會聚的當下就那麼一次機緣,沒有重來,沒有還原。就好像偶爾交會的兩條平行線,就一直是往前走下去。生命亦然,只有一直往前看。

這就是練習修行!面對無常,你了然於心。坦然面對無常,需要堅毅與沈著,更需要精進力,這是生命的靭度。

過往雲煙令人懷念、念人憶往,卻只能放下,不能太難過。這就是練習修行。

文章出處:
悟因法師談人生系列-8-那先比丘經的啟示-印儀-105.10,影片VIDEO_TS-7(第7片光碟)VTS_05_1之18:40—21:30。

《那先比丘經》釋53──誰是創造自己命運的主人

◎釋悟因

在比丘比丘尼戒有一條規定:出家比丘不可以在樹林中燃火。

制戒因緣是這麼說:

有一次,一群比丘在樹下打坐,在戶外打坐很冷,他們愈坐愈冷,就找了一些乾枯的樹枝、樹葉燃火、烤火。火一燒空氣一熱,樹上一條蛇就掉了下來,比丘們被嚇著了起身就跑,老比丘動作慢走最後,看到柴火還在燒,就用腳踩一踩也就走了。結果那火沒完全熄滅,就繼續燃燒,把樹木也燒了、農舍也燒了。屋主就告到官府去。佛陀就制這一條戒:不可以在樹林中燃火。為了炙身燃火,必須看到星星之火完全熄滅才可以離開。

這是從外在的環境來看,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佛陀的教誡也因此制成一條戒,因為現實面就是這樣發生。

從「業」的理論來看,我們所作的善惡,我們所有的行為,隨著時間流逝,它們很快的成了過去,當下,你還看得到它們在哪裡嗎?看不見。它們只以一種能量的形式存在,叫做業力。

「業」,行為,又是從哪裡來的呢?「思」,我們的念頭。誰是創造自己命運的主人?自己起了怎樣的念頭,其實自己是知道的。

你說:你明明知道那樣做是不可以的,你明明知道,你還是做了。即便所作是善是惡,自己是了然於心。在承受果報的時候,自己也是了然於心。可能當年在造作的時候,內心並不是那麼清晰,可是事後承受果報,你就是了然於心。

就像電影的情節,故事的主角一下子回憶起往事,很多人事物就串連起來,於是前因後果一切都明白了。

生命軌跡是這樣一步一步的逐步開展,自己如何走來,自己是知道的,別人看不明白,自己是看得很清楚。

文章出處:
悟因法師談人生系列-8-那先比丘經的啟示-印儀-105.10,影片VIDEO_TS-7(第7片光碟)VTS_05_1之15:40-18:37。

《那先比丘經》釋52──面對星星之火

◎釋悟因

在《那先比丘經》,那先又舉了一個譬喻說,例如有人夜裡點了火要來煮飯,結果燭火的末稍燒到牆壁、漫延到柴草樹木,燒毀了房子乃至一座城池。

有一句成語:「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意思是一點點火苗不及時撲滅,可能釀成大災。「星星之火」這個譬喻,用來說明業因、業果很是恰當,原來所有這些事端都是來自於當年所點燃的那一點小小的業火。

那先言:「人生亦譬如是,人今世用是名身作善惡,乃生於後世,今世作善惡者是其本也。」我們在看到善惡果報現前的時候,常常心裡生起喜歡或不喜歡,但是真正的那個本來的那一點是在哪裡呢?有時我們也會回憶當初是自己做了什麼或說了什麼,不過,真正要追究的反而是你那時起了什麼念頭?

「你起了什麼念頭」,當下你覺得那沒有什麼,結果星星之火就不斷地漫延,一念接著一念這樣的銜接過來。

「星星之火」,看起來應該沒那麼嚴重,其實說真的,一些些的語言行為表現,一個臉色,觸到當下那個境,自己就後面不斷地延續,幾乎是自然反應,後果可想而知。

面對「星星之火」,有不同的面對方式嗎?

龍樹說了一句很有名的偈頌:「諸法不自生,亦不從他生,不共不無因,是故知無生。」說到世間本來實相,本來什麼事情都沒有,星星之火是可能,人與人之間難免磨擦,如果當下生起當下熄滅,不再給予添加柴火,當然,事情的結果就不一樣。

有一句話說:菩薩畏因,凡夫畏果。凡夫心裡在拈量善惡時,內心嘀咕的是:善惡到頭終有報,只是來早與來遲。菩薩是不昧因果,在星星之火出現時,看它生看它滅,生自無生,一片朗空。

文章出處:
悟因法師談人生系列-8-那先比丘經的啟示-印儀-105.10,影片VIDEO_TS-7(第7片光碟)VTS_05_1之12:49-15:35。

《那先比丘經》釋51──從盜他人果蓏論業力業果

◎釋悟因

在《那先比丘經》提到一種邏輯思考,「盜他人果蓏」卻能辯解為「不盜」。這是怎樣的邏輯思惟呢?

有一個人偷了人家的蔬菜或水果,「蓏」這個字讀做ㄌㄨㄛˇ,果實的意思。「其主得盜果者」,盜者被主人抓到了,主人逮到了偷盜果蓏的人,「將至王前白言:『是人盜我果。』」古時候的民風,國王就是法律裁判,現代就相當於「執法者」。主人就把偷盜者帶到國王面前說:「這個人偷了我的水果。」

其盜者言:「我不盜是人果。」
盜者回答:「沒有啊,我沒偷這人的水果。」

明明偷了卻說沒偷,他的理由是怎麼說的呢?

「是人所種小栽耳,本不種果也。」
「這個人所種的是小樹苗,他本來不是種果子啊!」

乍然一聽,時空錯亂,會讓人聽得一愣一愣的。
聽明白了嗎?我摘的是果,他種的是樹,我沒有摘他的樹啊!
這叫什麼?強詞奪理,讓人聽了真是又好氣又好笑。

「我自取果,我何用為盜?我不盜是人果。我不應有罪過。」
「他種樹,樹後來長果,而我只取果,哪需盜他樹?我不盜他果,我沒罪。」

「人共爭,誰為直者?誰不直者?」
「直」,合理,有理。

這事例是那先比丘設問,問彌蘭陀王,這二人爭執不下,誰有理?誰不合理?

王言:「種栽家為直,本造所種。盜者無狀,應為有罪。」
彌蘭陀王說:「種果樹的人有理,他本來的用心就是要種果樹。偷盜的人沒道理,應該是有罪。」
「無狀」,沒道理。

那先言:「盜何用為有罪?」
那先比丘問:「偷盜者為何有罪呢?」

王言:「所以盜者有罪,本種栽家所種,從栽根生故,上有果耳。」
彌蘭陀王說:「偷盜者所以有罪,是因為這果樹是種果子的人本來所種的,從一粒種子到一棵小樹苗,這棵果樹他一直栽培、耕種,後來才生了果。」

盜者說,我只摘果子,沒有偷你的樹。可是這果子從哪裡來呢?從植栽者播種、除蟲、施肥,加上陽光、水、土等培植蘊育而來。其中是多少因緣在裡面!

那先言:「人生亦譬如是,人今世用是名身作善惡,乃生於後世;今世作善惡者,是本也。」
那先比丘說:「人生就像這樣,這一生用這個身體、精神去造作善業、惡業,就會在後世得其果。這果就是今生所種下的種子。」

這就是因果循還,種下的種子將來結果,是善果、惡果,最終還是償還到自己身上。不然,那一股力量會作用到哪裡去呢?

白天我們做了很多事、說了很多話,也和很多人碰撞、來往,然後,晚上睡一覺,隔天醒來,好像什麼事都沒有了,是嗎?

那些作用力一下子就消失了嗎?當然不可能。可是,那股力量在哪裡?

文章出處:
悟因法師談人生系列-8-那先比丘經的啟示-印儀-105.10,影片VIDEO_TS-7(第7片光碟)VTS_05_1之01:24-06: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