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善求財,得已能護,用以道理,如法惠施。
~《優婆塞戒經》卷第七~
「生命的末期,不要接受非必要的折磨!」深耕安寧照護領域的醫師陳秀丹,109年7月18日在嘉義安慧學苑演講表示,人生要「真誠擁抱生命,坦然面對老病」,學習正向看待死亡,對親人「適時放手,才是真愛」。
被暱稱為「阿丹醫師」的陳秀丹,是國立陽明大學附設醫院胸腔科主治醫師,也是《向殘酷的仁慈說再見》一書作者,她應2020安慧學苑「友善路就開」人文講座之邀,主講「病人自主與醫病溝通」,吸引百餘人聆聽。
陳秀丹分享多年的執業經驗,提到醫療現況中,有一種家屬要求不顧一切代價來延長末期病人的生命,完全不顧末期病人的感受,這就是醫界所謂「恐怖的仁慈」。
她表示,真正的愛是「給愛的人沒有煩腦,被愛的人沒有痛苦」。當面對生命的尾聲,如何與醫師互信溝通、自主選擇治療、說出自己想要的照顧模式,以及有尊嚴的自然死亡,是每個人必須學習的課題。
陳秀丹引用前衛生署長葉金川的話:「兒子們,記著,如果我沒法醒過來,不要串通醫師凌遲我!要活得精彩、走得帥氣,不需要要管子、停止維生治療!因為多拖幾天,並不會增添生命的色彩。」
阿丹醫師指出,親人的「捨不得」,常會讓末期患者忍受不必要的折磨,最後造成「四輸」,也就是「病人苦、家屬痛、醫療人員無奈、國家財政慘」,因此她強調「適時放手,才是真愛」。
她說,世間唯一的不變是「無常」,生命該如何書寫,讓寫到最後一頁時,還是同樣的美好,必須靠智慧。生命的意義,不在時間的長短,而在思想行動的衡量。應該追求傳記式的生命,而不是生物式的生命,「生與死,我作主」,要有尊嚴的自然死亡,不在病床上說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