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先比丘經》釋130─「造書師」,你知道「造字」者誰?從何得知?

◎釋悟因

王復問那先:「何用知無有能勝佛者?」那先問王:「造作書師者為誰?」 (1)

請留意這一段經文的問與答,王問「何用知無有能勝佛者?」那先的回答卻似乎答非所問,完全沒有對上問題焦點。對焦的討論正是本文的論題。

「師者為誰?」白話的意思,老師是誰?也是彌蘭王一直的疑問「有佛嗎?」

我們信仰佛陀、尊稱佛陀為「本師釋迦牟尼佛」,佛陀是我的本師,祂有存在於世間嗎?祂是無上的嗎?這些你是怎麼知道的呢?

文中「何用知無有能勝佛者?」其中「何用」,意思是「何由」、「何因」,什麼樣的原因,什麼樣的來由。「何用知」,從什麼地方可以得知「無有能勝佛者?」這個問題那先沒有馬上回答,反問彌蘭王一個問題:「造作書師者為誰?」

「造作書師」,指發明文字的人。

「文字」,是文化傳承的重要載具,在人類歷史的長河,有的民族只有語言,沒有文字,有的民族有語言、也有文字,民族裡,一旦有人創造文字、成為交流的工具,人們都會知道造字者的名字。例如中國發明文字的是「倉頡」。而在印度,彌蘭王回答:「印度造作書師名為『質』。」

倉頡,你們看過沒有?沒有。相信有這樣的一個人嗎?相信。可為什麼相信就是倉頡造的字呢?因為傳說是倉頡造字。哦?是嗎?那麼遙遠的傳說!

那先言:「王寧曾見『質』不?」難道大王您曾經見過『質』?

王言:「『質』以死久遠未曾見。」因為『質』已死久遠,不曾見過。

既然沒有見過『質』,您為什麼相信是『質』造的字呢?

於是那先追問:「王未曾見『質』,何用知『質』為造書師?」

彌蘭王回答:「持古時書字轉相教告,用是故我知名為『質』。」

我們讀古時候的書認識這些字,造字的人當時並沒有說這是他造的字,他造字來讓人們使用、幫助記憶,使用這些工具的人就知道是某人造的字,於是輾轉相告,後人也就輾轉得知。

「因此我知道造這些字的,是一個名為『質』的人造的。」
既然王這麼說,我也是這麼思惟的:

那先言:「用是故我曹見佛經戒,如見佛無異。佛所說經道甚深快,人知佛經戒已後便轉相教,用是故我知為無有能勝佛者。」

彌蘭王是文化人,他知道「造書」是印度民族的偉大發明,也知道「造書師」『質』這樣大能的老師。那先以彌蘭王的認知,曉喻「佛陀」也是這樣,佛陀有經典戒律輾轉相教、流傳至今,廣為人知,所以我知道沒有比佛更為殊勝的聖者。

文章出處:悟因法師談人生系列-8-那先比丘經的啟示-105.10(第11片光碟)VTS_02_01-01:21-05:37。

(1)出自大正藏第32冊,CBETA,T32,no. 1670B,頁715。

《那先比丘經》釋129─佛教所說的「信仰」

◎釋悟因

「信仰」,是一種信念,對人事物或某種思想、理念的信任、信服。佛教也講信仰,但佛教所講的信仰,與一般「宗教」所講有些不同,一般宗教講究權威,佛教則破斥盲信,佛陀甚至對弟子們說:「對於我所說的教法,不要聽了就信從,你們要經過自己親身驗證。」

佛陀所說四諦:苦諦、集諦、滅諦、道諦四個真理,苦諦真實是苦,你遍嘗世間分分合合、體驗無常變化,確信「苦」是世間的真理;由「苦」的覺受,進而產生離苦的心念,追究苦的原因以及解決的方法,這是集諦、道諦,道諦也就是八正道,經過八正道的修練,最終可以得到苦的解脫,這是滅諦。

佛陀出生人間,他在人間親證涅槃,成就世間的正智正覺,這才到鹿野苑度五比丘、建僧團並派遣弟子向四方傳播道法。如同現代的科學,當研究者得到某種成果,他的研究必需經得起考驗,可以成功複製。佛陀正見四諦、親證四諦,將四諦傳授給五比丘,五比丘依次取得道果,足以說明四聖諦是經得起考驗。

佛陀證悟涅槃,得到苦的解脫,但是眾生並沒有得到解脫;佛陀自己沒有煩惱,芸芸的眾生仍然有煩惱。此時佛陀面臨一個重大的抉擇:此刻是入滅為好,還是走向人間?後來佛陀決定走向人間,就打著赤腳走向人間去托缽。

佛陀以托缽的方式接觸芸芸眾生,有時還不一定托得到飯,這是佛陀的抉擇,佛陀選擇與眾生站在一起,他告訴人們世間本來就很苦,世間本來就很無常,但是世間也有不必苦的方法。這是佛陀出現在世間真正的意義。
「以得道人共道說」,「得道人」就是親身體驗取得涅槃道果的這些人,他們都是從這一條大道上得到解脫,肯定佛陀是無上的正覺者,「得道人」每個時代都有,值得相信;「共道說」,肯定佛陀的知見確實能為眾生指引一條光明大道。

「無有能勝佛者,是故我信之。」句中的「信」,以信仰佛陀為核心,同時確信世間有信仰佛陀的「得道人」,他們的知識、德行值得成為世間的楷範,為暗闇宇宙帶來一線光明。

文章出處:悟因法師談人生系列-8-那先比丘經的啟示-105.10(第11片光碟)VTS_01_01-18:21–21:40。

《那先比丘經》釋128─何以知無有勝佛者

◎釋悟因

如果有人問你,某件事物是怎麼個樣子?那事物可能對方沒見過,也可能那事物抽象、深奧難以言明……為了令對方明白,你可能會用譬喻來說明。

《那先比丘經》最大的特色之一,就是用很多的譬喻。

「譬喻」,借彼喻此,佛陀說法常用的一種形式,佛弟子也常延用這種形式來說法。在下卷,彌蘭王問「何以為無能勝佛者?」,沒有比佛更為殊勝,這是怎樣的一種情況?那先以「大海」做譬喻問彌蘭王:「如人未曾入大海中,寧知海水為大不?」句中「寧」,「難道」的意思,如果有人不曾進入大海,難道他知道「海」是很大的嗎?他如何才能知道「海」是很大的呢?於是那先以譬喻說明:

「有五河,河有五百小河流入大河。」
「爾五河水晝夜流入海,海水亦不增不減。」

海水由大河流入,而大河由小河流入,小河又有更小的河流入,這樣無數小河累加全部灌入大海,海水也不增不減。大海何時被這些河水灌滿呢?不曾。(1)

河與海還有其他的不同,各地的河流都有名字,流入大海之後,河流的名稱就消失了,全都是一個「海」名。同時,河流流經不同的地理、環境,而有不同的性格、顏色,一旦流入大海,各河的屬性、顏色也全部泯滅,同一海味。

就這樣,「海」的來源有從大河流入,有從空中雨滴凝聚成雲再沛然而下,這些海水源遠流長,歷時久遠,「王寧能聞知不?」那先問王:你聽過這樣的事嗎?

王言:「實知。」確實是這樣的。源遠流長的事實,確實不能以眼前所不能見而說它不存在。不過,這樣就能肯定世上沒有比佛陀更殊勝的聖人嗎?

那先回答:「以得道人共道說,無有能勝佛者,是故我信之。」不是道聽塗說或是街里相傳,而是由於過去得道的先知先覺代代相傳,他們異口同聲說沒有比佛更為殊勝的聖人,所以我那先是確信的。

得道人、共道說,這是使人信服的兩層確認,前者是修道有成之人,後者是共同認可;用現代語言來說就是有權威的專業人士大家共同肯認、贊可,這是那先比丘所知,沒有比佛陀更為殊勝、能被廣大群眾信服的重要原因。

文章出處:悟因法師談人生系列-8-那先比丘經的啟示-105.10(第11片光碟)VTS_01_01-09:58-17:21。

(1)彌蘭王的時代大海確實是「不增不減」,不過近年來全球暖化,科學家已經測知海平面有上升的趨勢。

《那先比丘經》釋127─被尊敬的聖人,佛陀

◎釋悟因

人類各民族的文化差異其實蠻大的,上文說到印度的語言,印度幾千年的歷史長流,語言文字從未曾統一,直到近代英國統治印度(AD1858-1947)才以英語統一,而在佛教東傳彼時稱震旦的中國,民族性就不一樣,早在公元前秦始皇的時代(BC259-210)就設立「書同文」制度,以漢文字統一全國。

秦始皇還有一個特大的貢獻,統一全國度量衡。以秤重的單位斤兩來說,台灣一斤是十六兩,中國大陸一斤是幾兩?區域不同,算法也不一樣。

在西元前後,釋迦牟尼佛是印度傳說中的聖人,印度古來崇敬濕婆神、象頭神、梵天神,同時把釋迦牟尼佛也奉為第九尊神明來崇奉。就像台灣民間崇拜王爺公、土地公、上帝爺,此外,由於對關羽的崇敬,一位蜀漢三國朝代的人物,也敬奉祂為神明,稱之為「關聖帝君」。

釋迦牟尼佛被奉為神明,成為人們祈求禱告的天神,當然祂也庇護老百姓,護佑眾生,可是不同於一般神明,釋迦牟尼佛有經典流傳,有親傳弟子代代相承,為人們講述生命的真理、指引人生,這是更為可貴的。

釋迦牟尼佛滅度,祂的教法已從印度恆河流域擴及全印度,並且向四方傳佈。教法流佈的區域,各地語言、服飾不同,生活方式、習俗也各異,單就飲食而論,由於文化差異,彼此也相互看不順眼,例如台灣佛教強調吃素不吃葷,就瞧不起吃葷的佛教修行者,而南傳佛教重視持午,也相對的瞧不起北傳佛教沒持午的人。

縱然如此,釋迦牟尼佛教導的核心思想是什麼?這才是信仰者要掌握的軸心。

在《那先比丘經》,彌蘭王問那先:「無有復勝佛者耶?」那先回答:「然,無有勝佛者。」 (1)彌蘭王對佛陀了解不多,好奇地問那先:「沒有比佛更殊勝的聖人嗎?」那先回答:「當然,沒有比佛更究竟的人了。」信仰者尊敬佛陀理所應當,事實上,佛陀證悟後確實向世人宣稱祂是「佛」、「覺者」,一位證悟世間真理的正覺者。

佛陀德性超凡,身具三十二相八十種好,能力則有十力、四無所畏等神力,而最殊勝、最異於世間聖人的,則在於佛陀體悟世間實相、證悟「緣起」法則,祂教導緣生緣滅的真理,於黯黯寰宇為世人點燃生命之光!

文章出處:悟因法師談人生系列-8-那先比丘經的啟示-105.10(第11片光碟)VTS_01_01-05:25-09:58。

(1)出自《那先比丘經》,大正藏第32冊,CBETA T32, no. 1670B,p. 715。

《那先比丘經》釋126─佛陀的時代

◎釋悟因

《那先比丘經》雖然名為「經」,其實是一部「論」,因為裡面是解答一個一個的問題。體裁和南傳版本《彌蘭王問經》相同,以設問方式展開,問題的數目和表述不同,而討論的主題卻有異曲同工之處,例如輪迴、業報、涅槃、解脫、無我等。《彌蘭王問經》已有漢譯本,兩經可以相互參看。

《那先比丘經》在大正藏有二種,一種分為上、下二卷,一種分為上中下三卷,卷帙不同,內容大體一致。我使用的是上中下三卷的本子,卷上的問題討論有30個,卷中的問題討論有37個(31-67),卷下的問題討論有49個(68-116)。

卷下開始的問題討論在總數是第六十八,彌蘭王問那先比丘「無有復勝佛者耶?」那先言:「然,無有勝佛者。」王復問:「何以為無能勝佛者。」(1)

這第六十八個問題是延續卷中最後所問,有關佛陀是否存在的問題:

王問那先比丘:「世間有佛嗎?」那先回答:「有啊!」

王又問:「那先見過佛嗎?」那先據實回答:「沒見過」。

王又問:「那先的先師見過嗎?」那先再據實回答:「先師也沒有見過」。

既然那先和那先的先師都沒見過佛陀,可以肯定世間沒有佛陀。這是彌蘭王的結論。此時那先急智的反問:「大王!你見過恆河的水源嗎?」「沒有」。

那先又問:「既然沒見過,大王怎知恆河的水源?」彌蘭王回答:「先祖說的!先祖說恆河是從水源那裡流過來的。」

「大王的先祖見過恆河的水源嗎?」「沒有」。

既然王和王的先祖都沒見過恆河的水源,可以肯定恆河沒有水源。那先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彌蘭王一時被堵得啞口無言。

從「源遠流長」的理論來說,很多事物你沒有親眼見過,不能說它不存在。

印度不是重視歷史的民族,很多歷史都是傳說,而印度的政治背景尤其特殊,它是一個共和國,文字沒有統一,語言沒有統一,從古至今,直到近代英國統治印度的時期,印度公文以英語為主,英語就成為印度統一的語言。

關於佛陀是否是歷史真實的人物,很多學者都存有疑慮,後來經過史實、史料辨識才確立,也難怪彌蘭王有此一問:「世間有沒有佛陀?」。

《那先比丘經》成立的年代是公元前二世紀後半葉,那先距離佛陀入滅至少七、八百年,自然沒有親眼見過佛陀。

文章出處:悟因法師談人生系列-8-那先比丘經的啟示-105.10(第11片光碟)VTS_01_01-02:00-05:30。

(1)「無有復勝佛者耶」,大正藏第32冊,CBETA, T32, no. 1670B, p.715。

《那先比丘經》釋125─修行的可能性

◎釋悟因

佛法千經萬論,無不指向一個旨趣:「修行的可能性」,而修行的最終目標則是成就佛道。這意謂著,凡夫眾生未來有無限的可能,從凡夫到成佛是可能的。

修行的可能在哪裡?在你擁有好的資源、好的因緣時,你想改變就可能改變;你想提昇也有機緣提昇,這就是修行的可能性。

當然,好的資源、好的因緣並不是從天下掉下來;即使從天上掉下來,你也必需善巧把握、珍惜,把資源、因緣放到自己的身上,然後往這方面繼續發展,這樣絕對可以成功、推動自己向前邁進。

我們要從我們自己的身上去看,所謂「修行」、「學佛」、「發心」、「布施」……這些是怎麼轉出來的?它們的生起是如此玄妙、如幻如化;同時,它們也不是一直都存在,也可能在一剎那間悄然消失、無影無蹤。

《那先比丘經》解晰的「人在哪裡?」,正是這個意謂。經典的論述很長,要旨與《般若波羅蜜多心經》所說「無眼耳鼻舌身意」、「無色聲香味觸法」意趣相同,可以對照著讀,兩者所說是相同的主題:般若從哪裡來?

大家知道「般若」能度一切苦厄,問題是般若從哪裡來?這是佛法探究的核心。

可以常常問自己「我在哪裡?」,如果你回答「我在這裡」,要知道這回答只答對一半,你說的是你的色身,你更需要探尋「你的心在哪裡?」,可能你的身體在這裡,你的心已經跑到萬里之遙,與外面某地的人相會去了。

所以修行的基礎要修練身與心的統一,身心合一、回到當下,觀照般若現起,才能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

文章出處:悟因法師談人生系列-8-那先比丘經的啟示-105.10(第10片光碟)VTS_05_01-20:55-12:52。

《那先比丘經》釋124─生死輪迴怎樣可以了?

◎釋悟因

「修行」,很多人都很喜歡,如果問他修行要怎麼修?可能答案有很多種,大多是針對個人的需求,五花八門。這裡要跟大家說,修行只在修練一個「覺知」。

覺知是什麼?為什麼「覺知」那麼重要?

經典舉一個例子:如果有一個人喜歡喝酒,你把一個水池的水抽乾,另灌滿一池的酒,然後讓他的頭浸到水池裡,問他能不能聞到酒味?此時他能享受美酒的香味嗎?不能。因為酒沒有進入口腔,嘗不到酒味;同時埋首酒中閉氣不呼吸,也聞不到酒香,只能感覺到被酒嗆到快要窒息。

「飲酒」的覺受,必需要使酒進入口腔、鼻腔、意識,再產生對酒幻想出來的迷夢感受才能欣賞那酒味。如同飲酒一樣,每一個吃、喝、嚼、噬,都需要啟動六種感官,覺知從六感接觸境界產生觸動、心領神會,才能真正享受飲食的美味。

從眼、身、鼻、舌、身、意等六種感官觸對六種境界的種種感受就是「覺知」。有些人飲酒只求刺激、快感,有些人甚至能品味酒的年份、產地、使用何種材料蘊釀以及釀造過程等等,那又是不同的人生境界。

什麼是覺知的修練?即使在世間要享受美食也需要修練覺知,何況想要超脫輪迴,更需要了解「覺知」如何運轉生命之輪前進。

這在《那先比丘經》說得明白:

「人從眼見色神動,神動即生苦樂。意念合耳鼻口身意皆同合,為意有所念神動」(1) 這句子中的「神動」,就是行動,從前面的意念與五感聯動,生起苦樂,產生行動的意念然後開始造業。造業之後又生起另一串的心意識。

世間的生成如同《那先比丘經》說的「從念生念,展轉相成,適無常主」(2)從眼見色的一剎那間,就像滾雪球一樣,從念生念,展轉相成,讓人好像一下跌入迷霧叢林,不知身在何處?而這樣的結局,並非一成不變,「適無常主」,說的就是沒有決然的定論,當然也沒有主宰你必然會形成怎樣的靈魂。

這一切都在變動之中,而命運之輪會怎樣運轉、方向的樞紐是在哪裡?自然是最初「眼見色」的一個接觸、一念的覺知。

「眼見色」的接觸,有二種情況,一種「明觸」、一種「無明觸」,如果是「明觸」,就不會產生後面迷霧叢林的景況。

「明觸」是什麼?只有覺知,當下明明白白、清清楚楚,一念不生。

文章出處:悟因法師談人生系列-8-那先比丘經的啟示-105.10(第10片光碟)VTS_05_01-18:55-20:27。

(1)出自大藏經第32冊,CBETA, T32, no. 1670B,p.713)
(2)同前註。

《那先比丘經》釋123─日用尋常的覺知

◎釋悟因

做自己的主人,是個怎樣的意境呢?這是可以自我檢查的。例如我們平時說話、做事,話說錯了、事做錯了,自己就能覺知到:當下回溯知道錯在哪裡、怎麼調整、怎樣處置較為穩妥……這些覺知不過是當下一念轉動之間完成,這樣的覺知相當可貴,比什麼都重要。

「菩薩畏因,凡夫畏果」,兩種眾生的心態是截然不同。菩薩有心修行,每於事情的開端就處處謹小慎微;而凡夫則是畏懼結果,不是怕講錯話有損心性,而是害怕被對方報復。

兩相對照,菩薩的心境是何等的磊落坦蕩,他不怕說錯話、做錯事,畢竟如果已然盡心盡力,知道自己不對,就坦然接受這樣的事實,前面的路還很長,不斷修訂矯正,這是菩薩大智大行的表現。

往小處的來說,菩薩也是最不喜歡惹麻煩的人,惹誰的麻煩?惹自己的麻煩,因為他知道,很多事情最後都有絲絲縷縷的因果回到自己的身上。

禪宗祖師明白個中道理,說話做事就是爽朗直接。當有人前去請法,往往就只是簡短的一句:「喝茶去」「喫飯去」,喝茶、喫飯、走路都是修行,這是動中的禪修。禪修怎麼修?在靜中打坐可以坐得安穩,更需要在日用尋常中時時觀照、磨鍊心性。不是在說走路應當怎麼走、走大步或者小步,不如說,我這一步、下一步,每一步都是清清楚楚的。

佛教的理論很多,四諦、十二因緣、蘊觀、處觀、界觀、中道緣起……猶如汪洋大海,稍涉獵一二,往往就不知身在何處,如今,《那先比丘經》提綱挈領綜歸一句:「本」哪裡?這句提問,學人可時時提在心頭,作為修行指引。

「本」哪裡?「本」,就在你的覺知,而且是作意的覺知。

文章出處:悟因法師談人生系列-8-那先比丘經的啟示-105.10(第10片光碟)VTS_05_01-16:44-18:55。

《那先比丘經》釋122─怎樣做自己的主人

◎釋悟因

管理六種感官,不是天生就具有的能力,而是需要用心、持續地學習。

有的人與人溝通,當說錯話被對方瞪眼,往往自我辯解:「哎!我說話就是沒經過大腦。」確實,這是個人沒有好好管理自己的大腦。

什麼是修行?身口意三業的管理就是修行。以口業來說,什麼可以說、什麼不可以說;什麼需要說、什麼不需要說,長篇大論或者點到為止,這裡面就隱含著智慧的修練。智慧在哪裡?就在合宜的說話裡。

以世俗的語言來說,說話是一種藝術,合時合宜的說話技巧的確需要經過訓練、琢磨。

管理六種感官,也才能好好地做自己,自己做自己的主人。以另一種方式來說,不能好好管理六種感官,容易受人管控、操控,像一個提線木偶,然而事實上,並不是有一個什麼事物來管控我們,是我們把操控權交到別人的手裡。

想做自己的主人,管控權就在自己的手上,關鍵在哪裡?就在眼耳鼻舌身意六種感官上面,這些都在你的掌握之中。

「心」在哪裡?心的意向就透過身語意、從六種感官表現出來,揚眉豎目、怒目含笑、一言一語,無一不是我們「心」的現行。

有的人在這裡可能敏感到另一個問題:如果一切隨心,豈不是容易受到宿命的擺佈?事實上管控我們命運的不是宿命;詳實來說,宿命的運轉更多的是來自我們自己的習性、習氣。習性、習氣彷彿有一種引力,拉扯著我們不由自主地往某個方向轉動。

所以,做自己的主人,要使得身語意行為向善向上,最主要的還是要透視自己某些行為的慣性,管理六種感官,有時也要逆流而上,不使它們隨著習性飄盪。

文章出處:悟因法師談人生系列-8-那先比丘經的啟示-105.10(第10片光碟)VTS_05_01-15:00-16:44。

《那先比丘經》釋121─覺知的重要通道:管理六種感官

◎釋悟因

心在哪裡?我也想問大家「你們的心在哪裡?」

心在外面嗎?楞嚴經舉了一個例子來否定這個看法,叫「玻璃籠眼」。「玻璃」古時候就有,就像現代人戴眼鏡,近視或老花眼的人看東西看不清楚,戴上相應度數的眼鏡就看得清楚了,這叫「玻璃籠眼」,所以心是在眼鏡上嗎?當然不是。因為會看的是眼睛。

但是,眼睛也是工具哦,就像眼鏡一樣,舉個例子來說,有時候你可能會看到一個奇怪的現像,就是某些人盯著人看,而他的眼睛看起來木然,那表示他當下並沒有看到什麼,他沒有用心在看,能看的是「眼識」,不是眼睛。

眼睛只是工具,再舉一個例子來說明,當一個人去世了,眼睛好好的躺在那裡、瞳孔散開,有眼睛卻什麼都看不到了。

然而,如果眼球壞掉,或者沒有全盲,只是視網膜破損或白內障之類的,人的知覺並沒有減少。

人能視物,是我們的知覺器官開了一個孔道,就像楞嚴經所舉的例子,「戶牖開豁,故我在堂得遠瞻見」,人坐在屋內透過戶牖的通道就能看到窗外的世界。同理,要聽聲音,人所開的孔道是耳朵,專注傾聽就能聽到聲音。

六種感官:眼睛、耳朵、鼻子、舌頭、身體、意識等,都是知覺器官的通道。所以佛經告訴我們,要善用這些感官,並且要好好的管理這六種知覺器官。

怎麼管理呢?它們不是想當然爾的就能夠成為很好的工具;就像世間一般的工具,你希望它巧妙能用,工具必需要好好的打磨,並琢磨使用的技巧。

如果不能管理我們這六種感官,六種感官容易隨緣而走,耗費在不必要的事物上,這樣不但耗損精力也浪費時間。

佛經教導我們「收攝六根」,就是眼睛收起來、耳朵收起來,舌根收起來,六根平時處在收攝的狀態,而在需要使用時,就專注敏銳的去處理,這樣運用六根才能事半功倍、收效倍增。

簡而言之,管理六種感官的方法,主要就是收攝、作意、正念正知,這才叫「用功」、「用心」。

文章出處:悟因法師談人生系列-8-那先比丘經的啟示-105.10(第10片光碟)VTS_05_01-10:51-1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