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先比丘經》釋143─關於戒律的二、三事──戒律與什麼有關?出家與在家、持戒與破戒、重戒與輕戒、個人與僧團、承平與亂世

◎釋悟因

關於戒律的持守,要先知道佛教的戒律有「出家戒」、「在家戒」。

在家居士如果皈依,持守的戒律是「五戒」,不殺、不偷、不邪淫、不妄語、不飲酒。有時還開方便門,允許持守五戒的其中某幾條就可以。

而出家戒是針對出家二眾說的,比丘戒250條、比丘尼戒348條(1),佛陀的出家弟子受出家戒,除了要向佛陀宣誓,還需要「三師七證」(2)等十師作證,可見,出家人想要在佛門掙一口飯吃沒那麼簡單,不是剃了頭、穿上僧服就是出家人了。

可見,戒律規範了身份;出家受戒、持戒,是出家、在家身份有別的分水嶺。

明白出家人以戒為基,自當嚴守戒律,嚴淨毗尼,這才像個出家人。

然而,在世間做一個出家人,儘管自身嚴守戒律,也不是那麼容易長治久安。曾經,清末民初虛雲老和尚說過一句令人相當震撼的話:「此一領大衣,我是拼命爭回的」虛雲「坐閱三朝五帝」,在那個世局不穩、社會動動盪的年代, 如果不是有人挺身而出護法衛教,可能連出家的「僧衣」都難以自保。

我們很幸運生活在承平的時代,有人或許以為:持戒是個人的事。是嗎?

承平的社會也還是有詐欺事件,例如穿上宗教的外衣施行詐騙的技倆,持守清規的僧人可要皺起眉頭,歎這世道是「一顆老鼠屎壞了一鍋粥」。

看來,戒律持守不是「自掃門前雪」而已,個人如何與社會染污劃清界線呢?

其實,社會認可大都來自對僧團的認同,僧團以團體之力奉獻、服務社會、被社會看見。參與僧團得到僧團護佑,個人也安心。所以,持戒不是個人的事。

再來談談持戒的開遮持犯,佛陀允許:「小小戒可捨」這種開緣是隨時間、空間、地理、文化差異而有所不同,在僧團的保護傘之下,更不是什麼大問題了。

文章出處:悟因法師談人生系列-8-那先比丘經的啟示-105.10(第11片光碟)VTS_03_01-20:26-20:34。

(1)佛教戒律由印度佛教的部派傳承,各部派各有不同傳承,東傳到漢地有五部派的律部及戒條。上述所列條數是依據「法藏部」所述。

(2)三師七證:指比丘受具足戒時戒時必需具足戒師十位以資作證,證明戒弟子是清淨受具足戒,三師指戒和尚、教授阿闍梨、羯磨阿闍梨,七師是七位戒臘、學識等夠資格的比丘大德。通稱十師或十僧。比丘尼受具足戒時除了十師,還需另加比丘尼十師。

發表迴響

你的電子郵件位址並不會被公開。 必要欄位標記為 *

你可以使用這些 HTML 標籤與屬性: <a href="" title=""> <abbr title=""> <acronym title=""> <b> <blockquote cite=""> <cite> <code> <del datetime=""> <em> <i> <q cite=""> <strike> <stro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