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先比丘經》釋70──心動身才動

◎釋悟因

上文提到身與心「相連不分」,再補充一個概念,「心動身才動」,意思是,色身的行動是來自心的指揮。物質性的身體不會自己動,必須依靠精神運作。換言之,如果你沒有起心動念,「身」是不會行動的。

晚上睡覺的時候,睡沈了,身體也可能不動的,那是因為心靈進入深層的靜止狀態。不過一般而言,多數人睡覺時還是會翻身,躺久了以後,也會感覺身體酸痛。如果有蚊子叮咬,白天醒覺性高,心性敏銳,作意不殺,睡覺的時候心性較鈍,一巴掌就打下去了。

進入深層的睡眠,心還是醒覺的,只是每個人的功夫不一樣,有的人心性仍然相當敏銳,有的人就暗鈍了些。

人在昏迷的狀態,有時無法被喚醒,但那不是「死亡」,只是意識昏昧無法運作。眼耳鼻舌身意識的「識」,它能被喚醒,是深層的精神作用還在,它叫「第八識」。如果第八識離開色身,「識」不能運作,這才進入死亡。

心理學研究「夢」,嘗試從夢境去解析人的心理狀態;很多醫學研究也研究睡眠,研究睡眠與夢的關係。人們在深層睡眠的時候,會在夢裡出現白天根本不曾想到的事情。那是深層的意識被翻到表層的意識來。

可是這些東西為什麼不在白天被翻出來呢?其實白天也會被翻出來的,只是白天事情多、情境多,心緒紛雜,它一閃就被岔開不見了。

這些翻湧的內在思緒,只有在用功的時候,才能被看見或被看清楚。在佛門裡禪坐,或者念佛止靜,就很容易看到這些翻湧的思緒。在家居士來到佛門用齋,也是用功的機會,因為佛門用齋是儘可能止語。

而一般人吃飯,大都是在電視機前面,一面看電視一面吃飯,又講話不停,心緒被這些情境岔過來岔過去,有時連那些菜是什麼味道也不是很清楚。

意識本來是很敏銳的,但是如果是像這樣情境複雜,一時半刻沒讓它銷停,身心的覺知就不敏銳、不清晰。如果心思要敏銳,生活就要簡單、單純才好。

心指揮身行動,惟有靈敏的心才能作出正確的行動指揮,讓身心時時走在正道上。

文章出處:悟因法師談人生系列-8-那先比丘經的啟示-印儀-105.10,影片VIDEO_TS-8(第8片光碟)VTS_03_1-10:20-14:20

《那先比丘經》釋69──「身」與「心」相連不分

◎釋悟因

《那先比丘經》很多地方在探討「名與身」。

「身」,指身體;「名」,指精神狀態,包括思想、意志、心念,以及心情、情緒,這些都是屬於精神方面。

王問那先言:「卿前所說人名與身,何等為名何等為身者?」

「卿」,指足下,如同現代語「你」,這裡是敬稱。彌蘭陀王問那先比丘,「你前面所說的『何等為名?』『何等為身?』」什麼是「名」?什麼是「身」?

那先言:「今見在為身,心所念者為名。」

「見在」,是古字,也就是「現在」,讀音也讀「現」,古今字相通。

「今見在為身」,現在站在我面前的這個,是你的「身」;「心所念者為名」,心所念者,不如說你有知覺,你的身體有知覺,有喜歡、不喜歡。有眼睛看到的,有內心所想的,也一直有在跑著的心念。這叫「名」。所以「名」是什麼?就是精神。

接下來的段落,在探討「名」與「身」二者的關係。

王復問:「人何故有名行於後世生,而身不行生?」

「生」,投生。「名於後世生」,彌蘭陀王又問,我們知道投生下一輩子的是精神,為什麼「身」不跟著去呢?

此「身」滅後就是埋葬掉,土葬、水葬、天葬、或者火化,現在還有樹葬,我們知道:這「身」的皮囊屬於世間,它會跟著到下一生嗎?不會。這是為何?

那先云:「人身以名前後相連,譬如鷄子中汁及與上皮乃成鷄子。人名與身相連如是不分也。」

那先說:「人的前生後世是精神在相連,如同雞汁由雞皮包裹,精神與色身是一體不分。」

文章出處:悟因法師談人生系列-8-那先比丘經的啟示-印儀-105.10,影片VIDEO_TS-8(第8片光碟)VTS_03_1-06:00-10:20

《那先比丘經》釋68──空性的心

◎釋悟因

空性的心是當下的心,當下看到什麼事、說什麼話,這時如果有覺知,不會造惡業,而且身心平穩、不起波瀾。

身心的發展,這一生,可能在某時停泊在某處,可能逗留、打轉,這是當下的輪迴。它也可能依循某個方向,願力、理想或目標以及所有的認知,開啟另一個系統。由此,生命的軌跡就轉了個方向。如俗語所說,柳暗花明又一村,這是生命故事有趣的地方。

然而,就像油燈的火焰,一個接著一個,焰焰相續,無常變化,我們的心念是如此,業行、行為也如此,點什麼油燃什麼燈,相續不變。也跟海水一樣,浪濤沒有一刻停息。

學佛,學習什麼呢?不是學佛了就不要工作、或者放棄事業。如果什麼事都不做,問題會更大。學佛是更清楚的看自己的身心,用一種檢視、旁觀的態度來看自己,這是需要的。

這裡有一個很重要的因緣,就是「時間」,時間不停的流變,事件也不停的流變,我們的身心就在這個輪轉裡,不斷地觸境生心,形成一道心流,就像水流一樣。

不過,經典形容心流更像瀑流。「瀑流」,在高速鏡頭攝取下,水流其實是無數水滴的串連,然後串成片段、片段。同樣的,在快速的心流裡,由點滴而成片成串,似乎不曾中斷。

像海水,也像瀑流,「心流」不停地流動著,同時受到外境的牽引,走出不同的軌跡,這就是空性的心。也唯有空性,人才活得靈動而生意盎然。

文章出處:悟因法師談人生系列-8-那先比丘經的啟示-印儀-105.10,影片VIDEO_TS-8(第8片光碟)VTS_03_1-03:30-05:56

《那先比丘經》釋67──什麼是用功?

◎釋悟因

什麼是用功?這是修行者常常自問的課題:我這樣做是一個修行人嗎?時間不停的流逝,修行者看時間流逝如此快速,更是督策自己:時時提起功夫看住當下。

當下這一刻,猶如手中所掬的水很快的一滴不剩,他永遠清晰的看著掌中水是一點一滴地從指縫流過。縱然是回看,以此時此刻解釋過去,也是如此了然。

什麼是空性?活在當下,也活在過去、未來。過去、現在、未來都在當下一念間。

有一對中年夫妻,兩地婚姻常常透過網路溝通。有一天妻子從網路通訊看到丈夫宣布與她離婚,她一時懵了,回憶前一陣子他倆透過網路筆戰,最後她氣不過說「離婚算了」。而他竟也當真宣布離婚,後來兩人果真回不去了。這「離婚事件」恍如八點檔。

我們也說過類似的:當時只是說氣話,也以為對方只是說氣話……

其實這樣說,是現在的詮釋語。

對於過去一時的不明造成事後的「悔」、「悔恨」或「懊惱」,我們的靈知會以我們希望的角度跟方向來解釋那件事情,換言之,現在所說的,關於「過去」某時某刻發生的林林總總,都是「現在」的認知在說話。

明白這一點你就知道:看住當下,就是空性的心在說話。

過去的事可能有陰影,試著用現在的期望原原本本地覆述一次,這樣的自我對話,受創的身心可以獲得療癒。為何?根據是什麼?身心本是空性的狀況,它是可以重塑的。

如果沈溺在過去式,過去的陰影就不斷地現形,現形一次,傷害一次。

試著活在當下、看住當下,而不是活在過去的某一天或過去的某一年或十年、三十年、五十年。讓過去、現在、未來都在當下一念間,這就是用功。

文章出處:悟因法師談人生系列-8-那先比丘經的啟示-印儀-105.10,影片VIDEO_TS-8(第8片光碟)VTS_03_1-01:00-03:21

《那先比丘經》釋66──明與暗同時存在

◎釋悟因

如果我說:「明與暗同時存在。」你信嗎?

其實我們只是用眼睛看東西很容易被矇騙。世間同一件事物,在不同的條件下就呈現不一樣的樣貌。

我們站在地球表面上,看它日昇日落,天亮的時候不是暗,暗的時候,「亮光」哪個去了?你會這麼問嗎?人們所看到的白天與夜晚,它們呈現的物件都是同一個:地球。

如果站的位置不一樣,例如站在地球的上方,我們會很驚訝的發現:明與亮竟是同時存在。就像上弦月或下弦月,我們看到月亮有明亮的一面,也同時看到沒有受光的一面。

佛陀講「緣起」,並且說緣起甚深。因為緣起法有很多層面。尤其在「異界」──跨世界的領域,有很多層次是我們沒碰觸過的。

這是一個空性的心才能容受的境界。常常,很多佛教界的大德,他們就這樣開悟了。

從前有一個出家人,一位註解《金剛經》的大家,他本來「經教」非常在行,當時他聽說江南有很多人在跟一位老禪師修禪,但他覺得那位禪師胡說八道,是「邪魔歪道」,就挑了一擔《金剛經》註解,到江南來挑戰。到了那裡正好肚子餓了就去買點心,賣點心的婆婆問他:「你挑的是什麼?」他說:「是我作的《金剛經》註解,聽說這裡很多人參禪。都是胡說八道。」婆婆問他:「你想吃什麼呢?」他說:「包子。」婆婆說:「我請你。但請你回答一個問題:金剛經說:過去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你現在是什麼心?」這是用功的語言,與一般認知世界的語言不一樣。

結果他回答不出來,內心一陣羞愧,就把自己的著作《金剛經》註解全燒了,然後跟那位老禪師修禪。有一天天黑了,他向禪師告假回寮休息,禪師就點個油燈讓他暗路好走。就在他的手去接油燈的時候,禪師一下子把火吹熄。就在那時候他開悟了。

三心不可得,覺知當下,剎那不住。理知的世界、現實的世界,以及完全地生活在當下,三者是完全不一樣的層次。

文章出處:悟因法師談人生系列-8-那先比丘經的啟示-印儀-105.10,影片VIDEO_TS-8(第8片光碟)VTS_02_1-16:15-22:20

《那先比丘經》釋65──生命是一個容器

◎釋悟因

「生命」是一件很奇妙的東西,在佛教來講,生命是累生累劫的,從過去到現在,再從現在去往未來,當這一生的「生命」來到世間,它以一個嶄新的面貌呈現,同時,它也是一個全新的容器。

所謂嶄新的面貌,是指這一生的受胎,形貌血統承襲此生的父母。當然,這全新的生命,也會帶上它過去的習氣。這個容器從出生就不斷地運作,探索環境、認識父母……同時與內在的自我撞擊,接納或排拒的容受,盡其一生從來不曾終止。

一盞油燈,把油燈點亮的因緣有很多,盛油的杯子,可燃的油,燈芯……佛教會問一個問題:這盞燈點亮了,是哪一個因緣讓它亮起來?又是什麼因緣讓它不斷地燃燒?
油杯、油、燈芯等因緣具足,最後點亮油燈的這個「點」燃的動作,油燈才會亮燃起來。缺少最後這個「點」燃的動作,油燈亮不起來,也發不了光和熱。

這盞亮著的燈,如果我拿個東西往燈芯摁一下,亮光不見了,有人問:亮光跑哪兒去了?不知道,找不到了。是的,當燭火的光與熱止息,它就回到它的本然。

生命也像這樣,當生命的光與熱消失了,我們也會相當地迷惘:生命的光與熱跑哪兒去了?比較俚俗的問話通常是這樣:「我的家人哪裡去了?」,「他們去了哪兒了?」

事實上這個問題問得不恰當。不如問:生命的光與熱從哪兒來?

生命由各種因緣組合,當生命誕生世間,一口氣催動鮮活的生命,燃燒著光與熱,當一口氣不在,生命的光與熱就消失。

所以說生命是一個容器,從生到死的旅程,並沒有一個不動地靈魂在那兒。這是佛教講的「無我」。可是,眼前這活生生的「我」又是誰?就是燃燒的生命,在燃燒的光與熱裡面。

文章出處:悟因法師談人生系列-8-那先比丘經的啟示-印儀-105.10,影片VIDEO_TS-8(第8片光碟)VTS_02_1—09:56-16:12

《那先比丘經》釋64──三輪體空

◎釋悟因

佛家講「三輪體空」,這是一種修行的境界,以布施來說,布施者、受施者以及中間的施物三者如浮雲掠空,飄過了無痕。

什麼是修行的心?付出,沒有期待得到報償。對他人友善,沒有期待對方一定要對我怎麼個好。我只是在做我的本分;與人有段因緣,在因緣中就全心投入,該怎麼表達就全部的表達。因為在此時或彼時,我還有足夠的能力去做這些事。

這是修行的心,也是「無所得」的心。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有一句話:「以無所得故,菩提薩埵,依般若波羅蜜多故,心無罣礙,無罣礙故,無有恐怖,遠離顛倒夢想究竟涅槃。」

佛法的究竟義,「空」的體悟,可以讓人得到究竟解脫,無有罣礙、無有恐怖。

人,來到世間走這一遭,何其有幸可以自己抉擇要怎麼過這一生!夜深人靜,自己可曾探究,我這一生是過得磊落灑脫還是患得患失?

你在老闆那兒工作領一份薪水,這是你應得的,不是老闆的賞賜。如果你覺得薪水不敷你的付出,你就走人另覓高就。否則做得心不甘情不願就會患得患失。

你來到佛前供養佛陀,一盞灯,一束花,或者茶食寶珠衣,七寶供佛,你心裡想:佛陀怎麼都沒有表示!你這是在跟佛陀做交易,也會讓你患得患失,那是一種不定心所。

回顧這一生,看看到底是什麼事讓你心不得安。何以心不安,何以安、以何安?

文章出處:悟因法師談人生系列-8-那先比丘經的啟示-印儀-105.10,影片VIDEO_TS-8(第8片光碟)VTS_02_1—08:27-09:56

《那先比丘經》釋63──辨福德與功德

◎釋悟因

修行,是功德不是福德。

昔日梁武帝問達磨:「朕一生以來,造寺、布施、供養有功德否?』達磨直接回答:「無功德。」梁武帝想從造寺、布施、供養得到功德被達磨打了回來,這個問題就成了一椿公案。

這椿公案梁武帝不解,當時以及後代很多人也不解。為何做了這麼多卻沒有功德?

後來在禪宗六祖的時代,有一位韋使君問了六祖慧能大師,世人才明白:造寺、布施、供養是福德,而功德是屬於「法身」的修為。

六祖慧能大師說:「功德在法身,非在於福田。」

做善事就會得善果,是世間的福德增上,也是好的。但是這些福德增上終究還是會帶動下一生的輪迴,在下一生去承接善果。

佛法的核心常常勸說要修六度、四攝,布施、愛語、力行、同事。

難道不是從造寺、布施、供養的作為中去得到「功德」?不然還另外去做些什麼嗎?

當我們在佛前點燈,你說:「佛陀!我點燈供養佛陀,我想祈求……。」

你想,佛陀回報你的會是什麼?福德還是功德?

在世間,你投出去一份力量,一定有彈回來的力道。

通常,我們做了善舉常常會期待對方反饋。有時候你發現你的期待落空了。你對別人好,別人給你的報償並不對等。這時你如何面對?你的態度是怎麼樣?

你可能心裡很難過、感覺受傷,甚至憤憤不平,這就是求報償的心。還有別種面對的態度嗎?當然有的。

什麼是修行的心地?

當我們有能力能夠幫助別人,就去做了,這是本份。我在做我的本份,我的生命此時此刻是用這種方式在表達我的生命。

如同點燈供佛,你表達你對佛陀的虔敬、景仰,坦露全部的身心。這是在修供養。
「修行」,在修得「以法為身」,不是為了要獲得某些果報、報償。

文章出處:悟因法師談人生系列-8-那先比丘經的啟示-印儀-105.10,影片VIDEO_TS-8(第8片光碟)VTS_02_1—05-30-08:27

《那先比丘經》釋62──國王的賞賜

◎釋悟因

因與果之間,是否可用斤兩衡量?在那先比丘經講了一個國王的賞賜的故事。

「譬如人竭力事王,王當知其善,使賜其財物。其人得物極自施用,衣被飲食歡樂自樂。」有一個人竭盡所能的事奉國王,國王看他盡心盡力,便賞賜他很多財物。那人得到財物也極盡所能的享用,衣服飲食種種歡樂,相當地受用。

可是這個人卻私下嘀嘀咕咕,不滿地說:「我有功於王,王未曾有賞賜我也。」

我們大多數人或許要被這個人打敗,這說的哪門子的話!賞賜都拿了,竟然說國王不曾賞賜我什麼!不過,也許,且慢評論,這個人如此大言不慚,或許有他自己的看法!

以一個準點來探究一下:盡心盡力跟國王的賞賜可以劃成等號嗎?如果把這二樣東西放在天秤上,也許這個人真的認為:國王的賞賜不值我放捨身命的零丁。

以生命相博的盡心和國王的賞賜,若以斤兩衡量,確實無法平衡。

再來,「盡心盡力」,如果是善舉,回饋給自己的是果報。善因得善果。得到果報的結果,其實是進入另一個輪迴,再得人身。

佛陀有一個親弟弟叫難陀。佛陀出家修行證道之後,先在憍薩羅國弘化,過了幾年就回到舍衛城,回到父親淨飯王的皇宮。難陀看到佛陀也想跟隨佛陀出家。可是難陀非常愛他的太太孫陀利,因為孫陀利長得非常地美。佛陀說:「難陀!你愛好出家就出家吧!孫陀利就讓她在女眾僧團。」有人問難陀:「你出家最想要得到什麼?」難陀說:「我希望無論是禪修或聞法,都能獲得善果,未來升天可以娶個像天女那樣美的妻子。」

原來,當初難陀想出家捨不得孫陀利時,佛陀曾經帶他到天上,看到天女那麼美,孫陀利相較之下就醜到不行,難陀這才下定決心出家。雖然,出家的動力源於此,畢竟出家修道會有善果,未來難陀可能升天當天子去娶一位天女。

以世俗的眼光來看,難陀這麼做像不像在「打工」賺老本──未來娶得美妻歸?

當然,修行不是在打工,從因到果之中也有很多因緣變化。就像難陀,後來修行用功證到阿羅漢果,煩惱盡斷,再也不用到天道乃至六道去輪迴。

所以,如果你是「盡心盡力」在為某人打工,就可能永遠得不到國王的賞賜。

文章出處:悟因法師談人生系列-8-那先比丘經的啟示-印儀-105.10,影片VIDEO_TS-8(第8片光碟)VTS_02_1—01:18-05:29

《那先比丘經》釋61──被時間吞噬

◎釋悟因

我們自己想要的是什麼?自己清楚嗎?

如果說生命的理想,眼前你似乎有一個圖案,一個自己想要的國土、世界,那是自己內心渴望追求的。於是你拼盡全力去追求,可是到了最後,你發現那不是你想要的。你不是一直望著那個圖案在努力嗎?你到底想要什麼呢?

你不可能滿意的。在追求的過程之中,理想的圖案一直在改變,你還想要更多。如同前面鮮奶變成乳酪,最後的成果是乳酪,可是對這結果你又不滿意了。

這是怎麼回事呢?我們的心一向如此!心本無形,無以名狀,加進一個什麼因緣,心納受之後,整個結構形態就變了樣。

因此,我常常勸居士們要好學,而且最好能夠從問題的根本去學習、探究。否則,六根觸對六塵,觸境紛紛擾擾,令人目不睱給,一不小心欲望生出來,方寸大亂,難免要去酬對、應付,光是償還前塵往事,就耗掉我們一生,何況新的恩愛又生了出來!

你可能想弄明白:什麼是問題的根本?

說到「根本」,它的重要性如何值得探究。經典說:「伐樹不伐根,雖伐猶增長。」砍一棵樹,不從根本截斷,新芽長出來還會再長成一顆大樹。

時光慢慢地挪移,回不到過去,也追不到未來,生命被時間巨輪輾壓、吞噬,終究沈淪在生死大海裡浮沈。

「拔貪不盡根,雖伐還復生。」探究生之根源,才能明白為何我們如此疲於奔命,無止盡的奔跑。

文章出處:悟因法師談人生系列-8-那先比丘經的啟示-印儀-105.10,影片VIDEO_TS-8(第8片光碟)VTS_01_1-20:23-2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