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授記」?

「授記」是佛教的專有名詞,在漢譯經典有多種譯名:「授記」、「受記」、「受決」、「記別」、「記說」等詞。原是「記說」之意,指佛陀因弟子們的請法,而給予詳細的解說,亦即分析教說,或以問答方式解說教理。後轉指佛陀對已發菩提心、修行佛道的眾生,依其根性、修行的法門及精進程度,預告未來證果時間及其成佛名號、國土眷屬。

授記的意義在《鳩摩羅什法師大義》卷上提到:一在幫助菩薩利益眾生,二在勉勵菩薩精進求道之心,示其果報,以安慰其心。所以,「授記」對於發心向佛道的眾生,具有鼓舞作用,而透過授記的預示,也讓我們先感受到未來世界,因某位佛的出現而成為淨土,所以,也是未來淨土及人間淨土的預告。

在漢譯佛典中有不少關於「授記成佛」的記載,被視為最早授記思想的根源,是佛陀自述被燃燈佛授記的記載。經典中記載佛陀對弟子「授記成佛」最多的當屬《法華經》。此經中的授記對象不分根器、男女,更可以瞭解《法華經》闡述眾生皆可成佛的平等性,無論是二乘人、惡人、女人皆可成佛。

◎資料來源:〈什麼是《法華經》?〉,《香光莊嚴》,86期(95年6月),頁20。

114_class_cover

《金剛經》的經名是什麼意思?

《金剛經》梵文為:Vajracchedikā-prajñāpāramitā sūtra,直譯為「金剛(Vajra)能斷(cchedikā)般若(prajñā)波羅蜜多(pāramitā)經(sūtra)」。而大多數人較熟悉的《金剛般若波羅蜜經》,為鳩摩羅什所譯,也是目前流通最廣的譯本。又簡稱《金剛般若經》、《金剛經》,今就鳩摩羅什譯本的經名詳述經題大義:

金剛

佛法常以「金剛」譬喻「般若」。金剛是世間的寶石,般若是出世間的智慧。以金剛寶石的三個特色形容般若的殊勝:一是堅固,不易被破壞。二是透 明、清淨。如具足般若者,內心明淨、清淨,不易造作惡業。三是銳利、力量強大。金剛寶石能割劃破壞其他的礦石,如同般若智慧能摧壞煩惱。

般若

般若是梵語prajñā音譯。《大智度論》卷四十三中說:「般若者,秦言智慧。一切諸智慧,最為第一,無上無比無等,更無勝者。」般若是智慧的意思,但不是指稱世間的聰明,而是一種直覺、直觀的妙智慧,它能使人從種種痛苦—煩惱、邪見、無明—當中解脫出來。

波羅蜜

「波羅蜜」也是梵語音譯,意思是「到彼岸」。即若能具足堅固、明淨、快利如金剛性能的妙智慧,必能破除種種的貪、瞋、痴、慢、疑等妄想執著,便能度越生死苦海,到達寂靜的涅槃彼岸,得到解脫。

「經」音譯作修多羅、蘇多羅、素呾纜等,一般譯為契經、正經、貫經,為經典的通稱。經字也當作「徑」字解,比喻修行的一條路徑,指引我們一條光明的路徑而走向解脫。

這部經闡釋般若智慧,而般若智慧強大的力量就像金剛一樣,若能擁有如金剛寶石的般若智慧,便可去除煩惱,超脫生死,到達涅槃的彼岸,所以,這部經便稱為《金剛般若波羅蜜經》。

◎資料來源:〈什麼是《金剛經》?〉,《香光莊嚴》,85期(95年3月),頁19。

如何面對自己的工作?

110_class_cover

古德有句話說:「欲為佛門龍象,先為眾生作馬牛。」什麼是「馬牛」呢?就是如馬或牛般受人驅遣、指使。「作馬牛」其實是一種隱喻,喻指一個人超越形相,不在乎世間的職位高低、工作尊卑,為眾生服務,而由此轉化出自己的胸襟,得到身心自在,這是生命的轉化與放光。

初學者效法前賢,也想把世間的責任扛在自己身上,卻往往事與願違。原因就在於挑東揀西、眼高手低,結果做什麼都一事無成。當我們參與團體時,團體分派工作,要先接受下來,建立起對工作的熱忱與負責的態度,不要排斥任何可能,在工作中,才能開展視野、累積經驗。所謂「未成佛道,先結人緣」,在僧團中領執,就是與眾生結緣最好的方法。

要如何面對自己的工作?每個人的長處都不一樣,並非人人都要從事相同的工作。面對任何工作,慎重以對,珍視自己所做的,肯定自己所做的,熱愛自己所做的,藉由每個工作機會,開發自己的潛能、智慧,同時還可以找到志同道合的同伴。在工作中,很重要的一點是,要熱愛你的工作,勇於承擔並全心投入。

◎參考整理自《香光莊嚴》第121期《具使命感造就不凡的人生—悟因長老尼從佛教教團談領導智慧50則(下)》專輯<法的傳承與永續>:「熱愛自己的工作」

什麼是最殊勝的修行法門?

108_class_cover

法門沒有高下,心才有高下。能夠安你的心,讓心自在、可以用功,這就是你的法門。以修念佛法門來說,《彌陀經》有一句話,「善男子、善女人聞是經受持者,及聞諸佛名者,是諸善男子、善女人皆為一切諸佛之所護念,皆得不退轉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諸佛護念你,你自己也要有那種容器來接受祂。念佛,要有信心,諸佛菩薩一定會照顧我們,不會拋棄我們。

發心修念佛法門就與念佛法門相應,同時生起善法樂住──樂於住在善法裡面。這是一種梵住,是與諸佛、菩薩、阿羅漢的修行相應的親近法。你內心會產生喜悅,心會安穩、安住,這是善法樂住。

選擇修行法門,需要我們的信心與智慧。先讓自己在修行中心生喜悅、對別人心生喜悅。一切善男子、善女人,將來都是西方極樂淨土的好同參、好伴侶!

◎參考整理自《香光莊嚴》第101期《繫念彌陀(上) 》專欄<春風化雨>:「簡樸生活與念佛:精進佛三開示」

浴佛為何要誦念浴佛偈?

106_class_cover

浴佛前我們會念誦《浴佛偈》:「我今灌沐諸如來,淨智莊嚴功德海,五濁眾生離塵垢,同證如來淨法身。」這四句偈的意思是我以虔誠心、清淨水灌沐諸如來;佛陀的清淨智慧莊嚴無比,功德如大海般深廣,期待身處五濁惡世的眾生能脫離煩惱,都能像諸佛一樣證得清淨法身。

在《佛說浴像功德經》中,佛陀詳述浴佛方法,其中一步驟就是誦偈:「初於像上下水之時,應誦以偈:『我今灌沐諸如來,淨智功德莊嚴聚;五濁眾生令離垢,願證如來淨法身。』」依此經所載,浴佛偈是佛陀教授。在浴佛前先行誦念,得到淨化心靈的效果,而後用一念清淨心來浴佛,才能與佛心相應。

佛陀傳授浴佛偈的用心,表現在《佛說浴像功德經》中的誦文:「若以清淨心,於如來滅後,供養舍利者;或造於塔廟,及如來形像。於彼塔像前,掃塗曼陀羅;以種種花香,散布於其上;以諸妙香水,而浴於佛像;上妙諸飲食,淨持以供養。讚禮佛功德,無量難思議;智慧及神通,諸善巧方便,悉皆到彼岸。」

當我們手持淨水,向悉達多太子像沐浴時,內心誠懇誦念「浴佛偈」,禮讚佛陀功德,淨化自身,修習佛陀所有善法,積累「到彼岸」的福慧資糧。藉著浴佛的功德,回向所有眾生都能脫離煩惱塵垢,能像諸佛一樣證得清淨法身,將五濁惡世轉化為清涼的菩提淨土。

◎資料來源:〈如此接近清淨—浴佛〉,《香光莊嚴》第109期別冊「還原一地的清響」專輯

禪修者能不能有情緒?

104_class2_cover

當禪修一段時間之後,人們可能會有期待,希望生活可以更美好和諧。確實可以如此,但若見到禪修者還會動怒,也不用感到訝異。

當我們逐漸培養覺知力時,對自己的感受、念頭及情緒,會越來越敏感,因此反應也特強。禪修包含對順、逆境的觀照,禪修不是製造一個看起來沒問題的人,而是訓練一個可以面對及解決問題的人。當自己出現不愉快的情境時,首先要對自己身心所發生的事情,充滿好奇、友善與溫和。

如此,我們可以鬆一口氣來看待自己及他人。最好的狀況是先有察覺,一但有正念去覺察內在的貪、瞋、癡正在生起蘊釀時,不太用力回應及支持、餵養這個煩惱的繼續生起。有了這樣的覺察,它會自己停下來,才有新的選擇。

當感到生氣時可以怎麼做?先回到呼吸,或者覺察身體、心理正在發生的一切,看看自己內心如何反應;而不把注意力放在引起我們生氣的目標上,否則會更生氣。因此先做自我的連結及照護,溫和友善的面對自己是很重要的。問問自己:我為何心煩?我在期待什麼?決定是否被勾住?或是要觀照它的來來去去。用健康平等的心,來看待負面的情緒,這是佛陀教導我們的正確生活態度。正念觀照很重要,人會收斂及安靜下來,重新反省檢視所發生的一切,這會使我們從中受益。

要求自己不生氣,或者貪執企圖控制;不如期許自己,下次可以很快從憤怒或者盲目控制中,回復過來,這樣會比較符合實際。禪修並非神奇的藥方,別期待自他一下子變成聖者般的自在解脫。對自他要能同理、接納,不斷的練習,要有耐心,覺察、再覺察。這樣,在煩惱現起的時候,自然會派上用場,得心應手。

◎參考整理自《香光莊嚴》第107期《全新的開始:生命的禮物(一)》專欄<在水泥叢林裡禪修>:「日常生活中的運用」

如何求得身安?

102_class_cover

要如何求得身安?就是因為身不安,反而要在不安當中找到「安」。找到「安」以後,那個「安」的剎那又過去了,一切法都在生滅當中。修行就是要對治煩惱,但費心對治後仍然煩惱重重。此時此刻還在與煩惱糾纏的你,即使咒罵自己,也無法擺脫煩惱,誰又能把你怎麼辦呢?其實,只要如實去覺知煩惱的生起與滅去,不需要咒罵自己。

有東西打了我一下,第一步是先把它看清楚,到底是在怕什麼。如果看到鬼,也是要把鬼看清楚,看它到底是什麼個樣子。如果只是一直怕鬼,結果根本連鬼是什麼都沒看到,又為何要怕一個完全沒看到的東西呢?要先定下心來,學著去看清楚它,這就是「如實知」。

修學佛法就是讓自己「如實知」。身不安,要「如實知」;煩惱生起,要「如實知」,如此不斷地練習。等功夫純熟時,會發現自己只不過是轉個身而已。

在日常生活中,藉著工作與他人的接觸等等,都是看住自己的心,好好用功的機會。讓自己每天至少有十五分鐘的時間,自己調理一下呼吸,或是讓自己沉澱一下,這不是為誰做,而是為自己做。看著呼吸時,不是要練習什麼呼吸的技巧,而是由中找到平穩與和諧。

◎參考整理自《香光莊嚴》第134期《微言說禪 悟因法師說禪(三)》專欄<如實知,身心平衡>:「3在不安當中找到安頓」

慈悲觀要怎麼修呢?

100_class_cover

慈悲是使人趨向柔軟友善的氣質。慈是「與樂」,給予別人安樂;悲是「拔苦」,拔除他人的痛苦;與樂、拔苦合起來就叫慈悲。慈悲是不瞋恨、不惱害眾生,減少人與人的衝突、隔閡。超越對立差別、超越種族、超越主義宗派、超越宗教差異、超越人我區隔。修習慈悲觀為他人祈福:願眾生能脫離痛苦走上解脫之道,願眾生分享自己內心的平靜、安詳、喜樂,這就是慈悲觀。

慈悲觀的修習方法是漸次修習至怨親平等,要如何修呢?慈悲觀的基礎是感恩,所以首先要觀想自己最親愛、最想要感謝的人。一般來說,母親與我們的關係最親近,給予我們的恩惠也最多,一想到母親的慈愛恩惠,很自然就能生起感恩、感動—希望能讓母親安樂、拔除母親的痛苦。所以,一般修法時會先觀想母親的慈愛,幫助我們生起感恩慈悲的心境。

其次,觀想的對象和你的關係必須是從親到疏,感情要從濃到淡,這是修慈悲觀的次第。雖然對待眾生要「以德報怨」、「冤親平等」,但如果一開始修法觀想就以曾經跟我有冤仇、不愉快的冤敵來做所緣境,我想恐怕一想到這些影像時,心雖是動了,卻是很難保持平穩和諧的善性循環,更別說對他們生起慈悲柔軟的感動了!

因此,首先要觀想跟自己最親近的人,可以觀想和自己最親近的母親;若母親已去世,可以觀想其他還在世的人。其次則觀想和自己關係稍微疏遠的人,如親戚、朋友、同學、鄰居等等。

第三個對象是:曾經和自己有過怨憎、不愉快的人。最後才觀想一切和自己不親也不疏、不愛也不怨的一般人,甚至擴及天人、阿修羅、地獄、餓鬼、畜生等所有的眾生。

修慈悲觀時要用平等和諧的心境對待所有的眾生,我們很容易對親人產生感恩的心情感同身受,但要對自己的怨敵,乃至所有的眾生產生親切感、慈悲心,便需要修煉調整了。

另外,修習時要注意要觀想與自己同性別的活人為對象,不要觀想異性或死人,因為異性或死人會產生一些不必要的聯想。

◎參考整理自《香光莊嚴》第77期《生活中的緣起:現觀智慧(上)》專欄<春風化雨>:「感恩發願:修慈悲觀」

學戒律重要嗎?

098_class_cover在戒、定、慧三學的修學次第中,戒學排在首位。所以學佛後,要研讀戒律,要清楚戒律的內容,千萬不可以自己隨意使用佛教語詞,以「無我相」、「無人相」等,為自己脫序的行為做解套,這不僅會混亂世間,甚至可能會自取墮落。

做為一個修行者不可以不學戒律,常聽人說「開悟、得神通比較重要」,如果不腳踏實地從戒律開始學習,說這樣的話不僅不知所云,也會危害佛教。有人則說「禮教吃人」,於是就摒棄禮教,特立獨行,這是偏頗的,因為禮教吃人也有它的一套,我們反而要先知道它哪裡吃人,才能不受其束縛。戒律或文化傳承、風俗之所以能傳之久遠,自然有它的存在價值與意義,我們要先掌握的即是這部分。

佛教要永住在世間,不能不知道世間的善惡,縱使是大乘論師如龍樹、無著、世親或提婆,也都是在比丘僧團出家,受具足戒,依照這個次序而修學。先發菩提心,嚴持戒律,再增上提升精神境界,並未推翻僧團原本的秩序與制度。佛陀一直將律制作為佛教教團最尊崇的核心,所以修學佛法,要先從學戒、持戒開始,身安而後道隆。

◎參考整理自《香光莊嚴》第129期《悟因法師 談戒說律(一)》專輯<佛教戒律的人間性—2 佛語具三相>:「戒為戒、定、慧三學之首」

禪修對現代人的助益是什麼?

096_class_cover2

培養觀照力令身心平穩

現代人生活在高壓力之下,如果每天能安排一個時段練習禪修,即能維護身心的平靜安穩。在緊張焦慮時,便能得力地運用平日熟習的禪修方法,當下快速地使情緒平緩下來。培養禪修的習慣,有助於在匆忙當中保持冷靜;也就是禪修時所培養的觀照能力,幫助人們在瞬息萬變中,能敏銳、冷靜地觀察,有較高的抗壓力、自信、活力與效率。以慈心禪為例,它也能幫助現代人,在高壓冷漠的人際當中,藉由慈心的培育,使人際互動更為和諧、快樂、富有同理心,也樂於助人。

禪修有別於坊間靜心課程

坊間的靜心或靜坐課程很多,就本質來說,佛教的禪修,主要在引導人們直接實踐滅除苦惱的方法。在禪修時,人們就處於轉化煩惱的實踐與體驗的狀態。禪修時,透過正念培養禪定的專注力,然後可增益觀禪的修習,在一份全然開放的觀照下,時時保持覺察與清醒。禪修者時時刻刻都知道自己的身心正在發生的事情,帶著這份覺察,智慧便從中升起。

具體地說,佛教的禪修與眾不同的最大特色,便是佛陀教導「苦、集、滅、道」的基本架構。在這個架構之下,禪修培育出一個重要的洞察力——體會到生命不可能永遠保持原狀,在呼吸過程中,沒有固定不變的自我主宰與支配;於是明白這個世間是緣起的,人我之間是相互關聯的。

保持正念覺知不受困煩惱

禪修所培養的觀照能力,運用到生活層面時,提供了極佳的參照價值。綜觀來說,禪修帶給人們內心的平靜及清明的智慧,有助於看清自己。面臨困境時,透過不斷地正念觀照當下,將能正確地看到形成自他苦惱的原因。明白苦的原因時,為自己解除苦惱的方法便顯而易見。因為當我們重新檢視自己所遭遇的困難時,漸漸就能體會到身心世界無一刻不在變化中,學習以開放的態度接受各種無常,不再受困於種種煩惱。

◎參考整理自《香光莊嚴》第107期《全新的開始:生命的禮物(一)》專輯<在水泥叢林裡禪修>:「禪修對現代人的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