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群比丘有多壞?】

問:我們常在藏經中看到,六群比丘總是常常犯規、搗蛋。六群比丘真的這麼一無是處嗎?

確實在藏經中看到的六群比丘,總是常常犯規、搗蛋。一想到六群比丘,就會想到一群行儀敗壞的比丘,經常犯過,遭人譏嫌。下面,讓我們藉由《大智度論》中的故事,一探六群比丘的樣貌!


佛般涅槃後一百年,有位名叫優波麴的比丘,他是位得六神通的阿羅漢,在當時享有很高的美譽,是人類的大導師。

那時,有位長老比丘尼,年紀已經一百二十歲了,這位比丘尼在年少時曾經見過佛陀。優波麴仰慕佛陀,時常恨自己未生於佛世,不能親炙佛陀,於是就想親自到比丘尼的住處,請問她佛陀的容儀。
105_6b-700
於是優波麴就先遣弟子前往比丘尼住處傳遞訊息。弟子向比丘尼問訊後說:「我們的大師優波麴,於某日某日想來見您,請問您有關佛陀的容儀。」比丘尼答應了。

這一天,優波麴就要來訪了,比丘尼為探知優波麴的威儀是否端整,就以一個盛滿麻油的缽,放在門旁試探。優波麴來到比丘尼的住處,見門虛掩,就徐徐地推門而入。雖然動作輕緩,麻油缽還是稍微被碰動了一下,少許的油傾流於缽外。比丘尼見了,也不動聲色,親切地迎請優波麴入坐。

優波麴恭敬地請問比丘尼:「您見過佛陀嗎?佛陀的容貌像什麼樣子,請為我說吧!」比丘尼回答:「我當時年少,見佛陀來到我們的村落,那時,眾人高興地奔相走告:『佛陀來了!』好像在傳頌一件大喜事一樣,我就跟著大家去見佛。我一見 到佛陀的光明,就情不自禁地頂禮。結果一不小心,頭上的金釵竟掉在地上。當時我心裡很是慌亂,因那時是晚上,而且在黑暗的樹林中,一支金釵要怎麼去找呢? 就在我心亂如麻時,佛陀的光明照徹大地,讓幽隱的地方都顯現出來,於是金釵馬上就找到了。從此以後,我就發願出家做比丘尼。」

優波麴又問:「佛陀在世時,比丘的威儀禮法如何呢?」比丘尼回答:「佛在世時,六群比丘無羞、無恥,最是弊惡。雖然如此,但他們的威儀,卻勝過今日的你。怎麼說呢?六群比丘進入門戶,絕不會讓放在門邊油缽內的油傾出一滴。他們雖弊惡,但是一心攝持六根的儀法相當具足,行住坐臥都不失軌則。你雖是六神通阿羅漢,倒是不如他們了。」優波麴聽了,很是慚愧地離去!


看了這則故事,您還覺得六群比丘一無是處嗎?與六群比丘比起來,我們又是如何呢?許多佛門戒律都是因六群比丘的威儀失檢,佛陀才制定戒律,六群比丘可說是教制建立的功臣。或許,由另一個角度來看,六群比丘的犯規、搗蛋,是一種慈心的示現,成就戒律的訂定,而非惡性比丘。
◎故事摘錄自《香光莊嚴》第46期 <六群比丘有多壞?>

【誰是大雄?】

香光講堂 【香光答問集】


小朋友看著大殿前的匾額,一臉不解:「大雄寶殿?大雄每次考試都考零分,為什麼還要給他一個寶殿?」……


【誰是大雄?】
Q:到寺院道場都會到大殿禮佛,為什麼大殿會稱為大雄寶殿?「大雄」是什麼意思呢?

A:
大雄寶殿,一般又簡稱為大殿,是寺院裡的主殿。大雄是佛的德號之一,佛陀大智慧的力量,能降伏魔障,所以稱之為偉大的英雄。

「大雄」一詞又常跟大力一起出現,稱為大雄大力或大雄力。佛陀所表現的大雄力,除了自身圓滿覺證之外,又能毫無猶豫、毫無畏懼地宣說出來,展現絕對的自信,什麼也無法動搖。摧破所有的魔邪障礙,利益救濟所有的眾生,這無量精進、無量慈悲,都是佛陀大雄力的展現。所以,佛陀是最偉大的英雄,他展現的能力是最圓滿的大雄力。
《佛五百弟子自說本起經》提到:「一切人中最,說法為眾眼,大人無極慧,大雄極名聞。」來到大雄寶殿,在莊嚴的殿堂裡,憶念起佛陀無量的大智慧、無限的大慈悲,以及無礙的大雄力,無量功德而不能盡說,唯有將我們完全的身心,虔敬地禮拜,發願追隨佛陀的腳步,以安住於法的澄淨,往人群中行去。

da700◎整理自《香光莊嚴》第77期《生活中的緣起:現觀智慧(上)》<誰是大雄>

 

懺悔可以滅罪嗎?

香光講堂 【香光答問集】

問:我們所造的種種不善業,可以依懺悔而除滅嗎?

答:懺悔可以滅罪嗎?可以從幾個觀點來看:

1、果報不失
以阿闍世王為例,犯了五逆罪,犯無間業要墮落,且現生障礙不能證果是決定的。懺悔業障,並不能直接滅除業報,只是使罪業減輕或遞延。縱使證入初果向或初果以上的聖人,原來的果報還是不失,只是他能夠看透、證得實相,能坦然面對因緣果報。像神通第一的目犍連,過去世的業報現前,還是被打得粉身碎骨,只是他能坦然接受,沒有因此再增惡業、煩惱。不再新增惑、業、苦,這是懺悔的主要目的。

2、懺悔可以滅罪work-700
一個人儘管有再重的罪,如果願意懺悔,還是可以繼續修行。如何懺悔呢?
懺法有三種:
(1) 作法懺:對所犯之罪釐清表白。須具體的依開遮持犯釐訂犯相,才能針對所犯「作法」。
(2) 取相懺:於佛前用功以取瑞相,瑞相可能是見光、見華、見佛相等則罪滅。
(3) 無生懺:深達罪源,諸法寂靜,實相無相,尚無有福,何況有罪。這是般若境界,不是凡情所可臆測。

3、懺悔是轉化罪業的助緣

《阿毘達磨大毘婆沙論》言:「一切業皆可轉故,乃至無間業亦可令轉。」懺悔就是轉變業力的助緣。從果報不失來說,業果宛然;但由於懺悔的助緣,得重罪轉輕受或遞延受報。由於懺悔而改變因緣、命運,對滅除罪業和轉業都有正面的助力。

修行之所以可能,是由於萬法的緣起性空。佛法講「性空」是指萬法都依緣而起,旨在說明諸法不是一成不變,是可以改變的,改變是建構在持戒、修定、修慧的基礎上。若不是如實知見,只一味妄取空見,就如同認為牆壁是空,你的頭也是空,硬是撞過去,到時是頭破血流。

有一次,那先比丘跟彌蘭陀王對話,國王問:「經典說,一個人在世間做惡多端,臨命終時唸佛一句乃至十句,就可以往生佛國?我不信。」那先比丘回答:「就像一塊大石頭,如果直接放在海上會立即沉下去。但是將石頭放在船上,石頭不會立刻往下掉。」這就是懺悔的功德。所以若犯了戒,做了不如法如律的事,要有善知識協助,可向其表白懺悔。他做你修道的助緣,真正完成的還是你自己。

◎整理自《香光莊嚴》第88 期《清淨 解脫 沙門果》<懺悔可以滅罪嗎?>

成佛法華《妙法蓮華經》

佛經解題《妙法蓮華經》

◎香光尼眾佛學院圖書館 整理

妙法蓮華經,梵名 Saddharma-pundarika sutra,略稱《法華經》、《妙法華經》,姚秦鳩摩羅什譯,共七卷,二十八品。收錄於《大正藏》第九冊,經號262。mh700

《法華經》的起源很早,大約產生於西元前一世紀左右,但有學者從語言學的角度研究,則認為它產生於西元前二至三世紀。在《大般涅槃》、《優婆塞戒經》等大乘經典中都有提到它的名字,《大智度論》等論裡也曾引用其文,世親甚至為它撰寫了《優婆提舍》,可見它是問世很早、流傳頗為廣泛的大乘經典。

漢譯法華經典現存有三種,除鳩摩羅什譯《妙法蓮華經》七卷外,還有竺法護譯《正法華經》十卷二十七品、闍那崛多與達磨笈多譯《添品妙法蓮華經》七卷二十七品,其中《正法華》最詳密;《妙法華》最簡約,流傳亦最廣,一般所誦者即為此本。

鳩摩羅什譯本原是七卷二十七品,且其〈普門品〉中無重誦偈,後人將南齊法獻共達摩摩提譯的《妙法蓮華經》〈提婆達多品〉第十二和北周闍那崛多譯的《普門品偈》收入什譯,構成七卷二十八品。其後又將玄奘譯的《藥王菩薩咒》編入,而成了現行流通本的內容。

其相關版本,迄今已發現分布在克什米爾、尼泊爾和中國新疆、西藏等地的梵文寫本四十餘種,克、疆兩地是五至九世紀的,但其數量少而殘缺不全;尼、藏兩地是十一至十九世紀的,數量和完整程度都較前者為佳。國際上有相當多的學者,對這些梵文寫本從佛學、語言學和東西方文化交流史等方面進行研究和探索。此外,原由尼泊爾傳入而珍藏於中國西藏薩迦寺的1082年所書的梵文貝葉寫本,於1983年由北京民族文化宮圖書館用珂羅版彩色複製出版,全經共137頁,274面,內容完整無缺,字體清晰優美,很受專家學者的重視。

從十九世紀以來,本經先後譯成法文和英文,又有梵漢對照、梵文和譯、改訂梵本以及原文等。又曾由日帝覺和智軍譯成藏文,1924年河口慧海把它同梵本對照日譯出版了《藏梵傳譯法華經》。

關於本經的註疏歷來很多,現存主要的有︰劉宋竺道生《法華經疏》二卷;梁法雲《法華經義記》八卷;隋智顗《妙法蓮華經玄義》二十卷、《妙法蓮華經文句》二十卷,吉藏《法華玄論》十卷、《義疏》十二卷;唐窺基《妙法蓮華經玄贊》十卷,湛然《法華玄義釋籤》二十卷、《法華文句記》三十卷;宋法照《法華三大部讀教記》二十卷,慧洪、張商英《法華經合論》七卷;元徐行善《法華經科註》八卷;明一如《法華經科註》七卷,傳燈《妙法蓮華經玄義輯略》一卷,智旭《法華經繪貫》一卷、《妙法蓮華經台宗會義》十六卷,新羅元曉《法華宗要》一卷,德清《法華經通義》七卷,清通理《法華經指掌疏》七卷等。

一般認為本經是最重要的大乘經典,也是最優美的文學作品,想要瞭解大乘佛教的種種特質並知其優缺點的人,一定要閱讀。

就經意來說,本經較少述及人間的釋迦牟尼,而是說明佛陀超越其他諸神,在過去無數劫前就出現於世間,是無限高遠、永遠常在。其中主要思想是空無相的空性說和般若經典相攝,究竟處的歸宿目標則與《涅槃》相通,指歸淨土、宣揚濟世以及陀羅尼咒密護等,可說是集大乘思想之大成。其中極為突出的重點在於會三乘方便,入一乘真實,是天台宗立說的主要依據。

至於全經大段分科,自古以來主張不一。隋智顗作《妙法蓮華經玄義》、《妙法蓮華經文句》,立〈序品〉為序分,定〈方便品〉至〈分別功德品〉前半為正宗分,以〈分別功德品〉後半至〈普賢勸發品〉為流通分;並判前十四品為釋門,後十四品為本門,後代學人大多依其所說。

經題中,「妙法」意為所說教法微妙無上;「蓮華經」比喻經典的潔白完美,即以蓮華比喻微妙甚深的佛法,是一部以法喻為名的經典。至於各品大意如下︰

序品第一
佛在耆闍崛山,先說《無量義經》後,即入三昧現瑞,彌勒疑問,文殊述說往昔因緣本事。

方便品第二
佛從三昧而起,告訴舍利弗︰諸佛方便不可思議,唯佛與佛乃能究盡諸法實相。於是舍利弗三請,世尊說明開、示、悟、入佛之知見,一切眾生皆當作佛,佛法唯有一乘,說二(乘)說三(乘)只是方便,並非究竟。

譬喻品第三
佛為舍利弗受記,並宣說火宅四車譬喻,進一步說明三乘方便、一乘真實的旨意。

信解品第四
須菩提、迦栴延、摩訶迦葉、目犍連等聞佛說法,歡喜踴躍,即以長者窮子喻體現領會佛意,深信理解。

藥草喻品第五
佛印可須菩提、迦栴延、摩訶迦葉、目犍連等所說,並說三草二木,以喻眾生根機有別,隨其所堪而為說法。

授記品第六
佛為須菩提、迦栴延、摩訶迦葉、目犍連等四大聲聞授記。

化城喻品第七
佛說往昔為大通智勝如來第十六王子,曾教與會大眾;又為說化城譬喻小法,以示方便,引入佛慧。

五百弟子受記品第八
富樓那、憍陳如和五百阿羅漢皆受記當來必定成佛,並說繫珠喻。

授學無學人記品第九
阿難、羅[侯*目]羅和學無學二千人皆得受記。

法師品第十
佛為藥王菩薩說關於聆聞、隨喜、受持、解說《法華》的種種功德,並說鑿井喻。

見寶塔品第十一
多寶佛塔從地涌出,讚嘆釋迦說《法華經》。釋迦如來以神力三變淨土,分身諸佛咸集,與欲同開寶塔。多寶如來分半座與釋迦同坐,釋迦大聲唱告勸持。

提婆達多品第十二
說如來往昔求法,事阿私仙,得聞妙法,今授提婆達多大菩提記;並說文殊入海宣揚《法華經》,龍女獻珠成佛之事。

勸持品第十三
藥王、大樂說等菩薩大眾以及已受記的羅漢眾等發願奉持、廣說《法華》,又為摩訶波闍波提以及耶輸陀羅授記。

安樂行品第十四
文殊請問末世持經方法,佛答應當安住四法,即身(離權勢等十事)、口(離說輕慢讚毀等語)、意(離嫉諂等過,修養自心)、誓願(發願令人住是法中,修攝自行)四安樂行,並說輪王髻珠喻。

從地湧出品第十五
眾多菩薩和眷屬從地湧出,向多寶、釋迦如來禮拜。大眾懷疑,彌勒起問。佛告訴彌勒,此菩薩眾皆是佛於娑婆所化而發心者。

如來壽量品第十六
佛應彌勒請問,為說久遠劫來早已成佛,但為教化眾生,示現滅度;並說醫王喻。

分別功德品第十七
說當時與會大眾聞法受益,後世受持、讀誦、書寫、講說此經,亦皆獲諸功德。

隨喜功德品第十八
佛為彌勒說隨喜聽受《法華經》的種種功德。

法師功德品第十九
佛為常精進菩薩說關於受持、讀、誦、解說、書寫等五種法師功德。

常不輕菩薩品第二十
佛為得大勢菩薩說常不輕菩薩往昔因中的常不輕行和受持、解說《法華經》的故事。

如來神力品第二十一
佛於大眾前現其神力,囑咐大眾於如來滅後,應對《法華經》一心受持、讀誦、解說、書寫和如說修行。

囑累品第二十二
佛以右手摩大眾頂,囑咐受持和廣宣此經。

藥王菩薩本事品第二十三
佛因宿王華菩薩請問,而說藥王菩薩往昔曾是一切眾生喜見菩薩,因聞法歡喜而燃身燃臂供養日月淨明德佛;并說受持《法華經》、〈藥王菩薩本事品〉的功德。

妙音菩薩品第二十四
佛為華德菩薩說關於妙音菩薩過去供養雲雷音王佛的因果,和處處現身說此經典的本事。

觀世音菩薩普門品第二十五
佛為無盡意菩薩解說觀世音的名號因緣、稱名作用和十四無畏、三十三應普門示現等功德。

陀羅尼品第二十六
藥王、勇施等菩薩及天神等各各說咒擁護受持、講說《法華經》者。

妙莊嚴王本事品第二十七
佛說往古淨德夫人有淨藏、淨眼二子,此二子久修菩薩行,同化其父妙莊嚴王見佛。

普賢菩薩勸發品第二十八
普賢問佛︰如來滅後,如何能得《法華經》?佛說成就四法當得《法華經》,此四法是:為佛護念、植眾德本、入正定聚、發救眾生之心;普賢即發願守護受持此經者。


書目】 【網路資源


【資料整理:香光尼眾佛學院圖書館】
http://www.gaya.org.tw/library/aspdata/epaper/lib-epaper29.htm

四分律辭典【結夏安居】相關辭條

四分律辭典【結夏安居】相關辭條/
著作權所有:香光書鄉出版社



【結夏安居】
佛教規定夏季三個月內,僧眾須安止於某處居住,稱為結夏安居。今,一般稱安居期的開始為結夏。

◎爾時,有比丘在異住處結夏安居已。(大正藏22, p.864b20)



【三月夏安居】

在夏季三個月安居。佛陀因比丘夏季仍外出遊化,而踏傷正茂盛生長的草木,並因暴雨洪水而漂失衣物,危及生命,而被社會譏嫌,因此倣印度當時其它宗教、修行者的作法,制定每年夏季,比丘(尼)有三個月要居住在一個固定的處所,名為三月夏安居。

◎時,六群比丘於一切時春夏冬人間遊行。時夏月,天暴雨、水大漲,漂失衣、缽、坐具、針筒,蹈殺生草木。時,諸居士見,皆共譏嫌:「……諸外道法,尚三月安居,……至於蟲鳥,尚有巢窟止住處。沙門釋子,一切時春夏冬人間遊行。」……世尊爾時以此因緣集比丘僧,……告諸比丘:「……從今已去,聽諸比丘三月夏安居。」(大正藏22, p.830b6)



【安居】

比丘僧、比丘尼僧在某段時期內,安止於某處居住,不在人間遊行,專心修行並在當地弘法,謂之安居。印度因為季節的關係,考慮比丘(尼)本身及草木生命安全,特別選在夏季,而曰夏安居。今台灣比丘、比丘尼多仍沿用。

◎世尊與五百比丘眾,受彼夏安居三月。(大正藏22, p.568c25)
◎諸外道法,尚三月安居。(大正藏22, p.830b14)



【夏安居】

在夏季安居。見「安居」條。

◎比丘尼夏安居竟,應往比丘僧中說三事自恣見、聞、疑。(大正藏22, p.765c15)



【前安居、後安居】

印度夏季有四個月,在其中的前三個月安居叫前安居,在其後的三個月安居,叫後安居,都必須滿三個月安居期。
前安居從陰曆四月十六日至七月十五日;後安居從五月十六日至八月十五日。

◎有二種安居:有前安居,有後安居。若在前安居,應住前三月;若在後安居,應住後三月。(大正藏22, p.832a24)



【安居九十日】

佛將安居期限規定於夏季的四個月中選三個月,或是前三個月、或是後三個月,都須滿三個月,總共九十日。
在中國,以陰歷計算安居的日期。若安居期間遇到潤月,則安居不止是九十日,而成為一百二十日了。例如今年(民國九十年)為潤四月,則前安居總共有四個月一百二十天。

◎ 我已受汝請夏安居九十日訖。(大正藏22, p.630c10)
◎ 唯願世尊與眾僧俱受我夏安居九十日請。(大正藏22, p. 939a21)



【安居衣】

或稱「夏安居衣」、「夏衣」,供養結夏安居的比丘、比丘尼的衣。通常應在安居圓滿時施衣,但若布施者不便等到安居圓滿日,亦可在安居期間布施,稱為「急施衣」。

◎明日欲設飯食並施安居衣。(大正藏22, p.631a26)
◎婆羅門以三衣施佛,諸比丘各施二衣,為夏安居故,時諸比丘……言:世尊未聽受夏衣。(大正藏22, p.630c18)
◎ 如來聽受夏安居衣。(大正藏22, p.631a7)
◎ 十日未竟夏三月,諸比丘得急施衣。比丘知是急施衣,當受。(大正藏22, p.631b7)



【安居物】

供養結夏安居圓滿的比丘、比丘尼的物品。

◎有比丘在異住處結夏安居已,復於餘住處住,彼不知當於何住處取安居物。諸比丘白佛,佛言:聽住日多處應取。(大正藏22, p.864b20)



【安居處】

安居的地點。要選擇安全沒有各種災難,且容易取得生活所需的飲食、醫藥(最好是有人固定供養)的地方。

◎ 若比丘於安居處,若不得隨意飲食,不得隨意醫藥,不得隨意使人,即應以此事去。(大正藏22,
p. 834b18)



【安居僧】

安居的比丘僧。

◎有異處安居僧大得衣物。(大正藏22, p.944b21)



【安居犍度】

律藏中彙集有關安居的一切事宜的篇章。包括安居的緣起、地點,及安居時的各項規定。

◎一切安居法集一處,為安居犍度。(大正藏22, p.968b5)



【安居法】

有關安居的一切規定作法。

◎今者安居未竟,寧可辦食具并諸衣物,如安居法施僧衣耶?(大正藏22, p.631a23)



【自恣】

自恣,原義是隨意,指邀請他人對自己言行不當之處,若眼見、耳聞乃至有所懷疑者,皆可隨 意舉發。
每年安居圓滿日,一起安居的比丘(尼)藉著共住三個月的因緣,共同檢討這段期間彼此的言行,若有不當處就懺悔。方法是大眾和合一處,選擇團體中德行、智慧兼優的人(五德人)作受自恣人,大眾一一輪留請他就見、聞、疑自己言行不當之處,隨意舉發,並懺悔自己所犯的過失,這就是自恣。目的是藉此彼此砥礪、整肅身口意,並維持僧團清淨。

◎比丘尼夏安居竟,應往比丘僧中說三事自恣見、聞、疑。(大正藏22, p.765c15)



【自恣日】

安居圓滿,進行自恣的日子,原則上是結夏圓滿的最後一天。如前安居的自恣日為陰曆七月十五日。
若一僧團中有人前安居,又有人安居者,自恣日則以前安居為準,令後安居者也於同一日一起自恣。
又因比丘尼必須到比丘僧中自恣,為免比丘過勞,乃將比丘自恣日提前一天,即十四日,比丘尼仍為十五日自恣。

◎彼即比丘僧自恣日便自恣,而皆疲極。佛言:比丘僧十四日自恣,比丘尼十五日自恣。(大正藏22,p.766a23)
◎若自恣日有客比丘來。(大正藏22,p.842a5)



【受自恣人】

自恣羯磨中,接受自恣的比丘(尼)。他必須具備五德:不愛、不瞋、不癡、不畏、知自恣未自恣,以此五德持平、順利地協助他人完成自恣,而不會引起僧團產生爭端。

◎有五法者,應差作受自恣人:若不愛、不瞋、不怖、不痴、知自恣未自恣。(大正藏22,p.836b22)



【自恣布薩】

藉著,身口意得以清淨,其功能同於半月半月的布薩,所以稱為自恣布薩。布薩就是說戒、誦戒,每半月舉行一次。由於說自恣即成布薩,當天不用再另外進行布薩。

◎有四種布薩…… 自恣布薩。(大正藏22, p.1001b4)



【自恣法】

與自恣有關的一切事宜,包括其緣起及各種情況的規定。

◎一切自恣法集一處,為自恣犍度。(大正藏22, p.968b6)



【自恣羯磨】

僧團中如法進行自恣的作法。

◎制自恣,制自恣羯磨。(大正藏22, p.990c23)



【自恣犍度】

律藏中專載有關自恣的一切事宜的篇章。

◎一切自恣法集一處,為自恣犍度。(大正藏22, p.968b6)



【夏安居竟】

安居期的結束稱為夏安居竟、夏安居訖。今,一般稱安居期的結束為解夏,語出《根本說一切有部百一羯磨》。

◎眾多比丘在拘薩羅國夏安居竟,十五日自恣已。 (大正藏22, p.608c12)
◎我受汝請夏安居訖,今欲人間遊行。(大正藏22, p. 630c03)
◎出家五眾或兼俗旅,各以刀子、針線及巾帛等,共為解夏,供養現前眾。(大正藏24,p.472c23)


四分律辭典【結夏安居】相關辭條/
著作權所有:香光書鄉出版社

【轉業!可能嗎?】

香光講堂 【香光答問集】
問:有句話說「定業不可轉」。請問佛教講的定業是宿命論嗎?有轉化的可能否?

【轉業!可能嗎?】

「定業」就像一般所說的「善有善報,惡有惡報」。善,一定有善報,惡,一定有惡報,善惡有報是肯定的,就是「定」的意思。

另外一個說法,「定」字表示在業報和業行之間有決定關係。意思是造業後到現行之間會有一些時間,所以說「善有善報,惡有惡報,不是不報,時間未到。」時間未到,就是業報的出現與業行之間,會有一些時間,無論是快速的、遲慢的、重的、輕的、大的、小的,這些都有它的時間性。karama300

一般說的宿命論,宿命是指過去已經決定了現在的情況,如果全部都決定了,好像就不需要再用功或再做善事、再努力,因為命運都已經確定了,根本不必努力,努力也沒有用。

所謂的「定業不可轉」,是指你所作的這個力量不會消失。但回過頭來說,因為它還是因緣相應,因緣相應是有因、有果、有緣,有時小的業會變成大的,有時重的業會變成輕的。進一步來說,由於善業,所以你轉得三善道的人身,生到善道後,你還是可以再造善業,或會起惡念再造惡業,這些都有可能發生,所以一切還是有改變的可能。

因此定業的「定」,與宿命論的「宿命」,儘管皆在說現在業果是受過去的業力、業行的影響,但在佛教中強調,現在仍有改善的可能。定業比較偏向業的善惡力量,即造業後的這股善惡業力是會現行的,什麼時候會現行呈顯出來,仍需要有因、有緣、有果的相應和合。所以佛教講業,既不是宿命論、定命論,也不是機械論,更不是無因論,而是由緣起流動開展的業論。

摘錄自《香光莊嚴》第78 期《生命流轉的動力:現觀智慧》<與業力面對面>

般若空慧的《金剛經》

般若空慧的《金剛經》

◎香光尼眾佛學院圖書館 整理

《金剛經》梵名Vajracchedikā-prajñāpāramitā-sūtra。全一卷。後秦鳩摩羅什譯。略稱為《金剛般若經》,全名為《金剛般若波羅蜜經》。本經與玄奘譯《大般若經》卷五七七「能斷金剛分」是同本異譯,屬於《大般若經》裡的第九會。k_sutra_700

本經的說法者是釋迦牟尼佛,請法者是佛陀十大弟子之中,解空第一的須菩提尊者。內容敘述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回答須菩提所提出的二十七個問題,全文共有五千餘字,藉由佛陀與弟子須菩提之間的問答,而闡述一切法無我的道理。本經的要旨是要我們發無上菩提心,必得先將心降伏;成無上菩提果,必須心無所住。其主旨也可以用十六個字來概括,即:「無相布施,無我度生,無住生活,無得而修。」


解題】【研究書目】【網路資源

【您是自己來生的設計師】

香光講堂 【香光答問集】

問:有二個佛經上的故事。一個貧窮的婦人用很少的米供佛,下輩子成了轉輪聖王。另一個故事,有一位比丘恥笑阿羅漢聲如狗吠,結果五百世成了狗身。為什麼這樣微小的業力會轉成這麼大的果報?

您是不是跟這位居士一樣有這樣的疑問?讓悟師父的智慧應答,為您釋疑解惑。

【您是自己來生的設計師】OLYMPUS DIGITAL CAMERA

業力為什麼會從微小轉廣大?這二個故事有強烈的對比關係。一個卑賤的婦人,用微少的物品供養佛,她報得世間最榮耀的轉輪聖王。佛經確實有這樣的記載:有位乞婦,她看到佛陀出來托缽,她很想供佛,但她所有的東西,只有手上乞討的一小撮米,於是她就很歡喜地把全部、所有的米都供養了。這一小撮的米對乞婦來說,和一個錦衣玉食,一餐可以一擲千金的人比起來,也是一種對比,這就叫施捨,完全放捨的善心,是她整個的全部,這已經不是用米的多少來看待了。

另一個故事,年輕比丘看到一位年老比丘,老比丘的聲音不好聽,年輕比丘就說他的聲音像狗吠,老比丘就跟他講:「我已經證阿羅漢了,您這樣講,是造了口業,您會墮落。」佛教的阿羅漢是指他的修行、德行,已經淨化到對世間沒有侵害、干擾、煩亂,已經到達究竟出世間的聖人,他已去除煩惱、惑業及生死。我也曾經想過這個故事,可能老比丘的聲音確實不好聽,這是他色身的缺陷,證阿羅漢是心地修養的問題,修行不見得可以處理他既有的聲音、色身或肉體的缺陷,我們必須分成二部分來看。這位對世間已經沒有侵害、干擾、煩亂,無漏的聖人,年輕比丘聽到他的聲音卻說像狗在吠,這是年輕比丘的心地及他的口德出問題了。是年輕比丘自己心裡有煩惱心,對外境不順己意,產生相應的煩惱或傷害,在對應關係裡,他以自己的煩惱心造口業,說對方像狗吠。

中國禪宗也有一段這樣的故事。有一天,蘇東坡去看一位禪師,問:「您看我在這裡打坐像什麼?」「像一尊佛。」禪師反問:「您看我坐在這裡像什麼?」「像一堆牛糞。」蘇東坡很高興,好像損了那位禪師,非常得意。結果他回去跟蘇小妹說他的勝利,蘇小妹卻回應:「您看別人是一堆牛糞,而有修行的人看您是一尊佛。」

我們是用什麼眼光、心地,來看他人、世間?世間上,他人身心的殘缺,有時不是很順眼,看了以後,什麼話不好說,要說像狗吠?這是從年輕比丘的煩惱心地,產生的行為—口業,整個身心都是如此,當然要遭受果報。

緣起之所以由微小的因,變成廣大的結果,從以上所舉的二個故事來看,尤其是那位嘲笑老比丘的年輕比丘,並不需要老比丘像閻羅王或上帝一般,來責備懲罰他,是他自己整個身心就是如此,所以才會呈顯這樣的結果,這是業從微小轉廣大的例子。

摘錄自《香光莊嚴》第78 期《生命流轉的動力:現觀智慧》<與業力面對面>

佛法所說的業,是由緣起流動開展而來。就如成佛之道的偈子所言:「有報必由業,微小轉廣大,能引或能滿,決定或不定,現生或後報,諸業不失壞。」微小的業力會轉成大果報,作惡受苦報,修善得安樂,因果報應,如影隨形,毫釐不差。一切因果,唯心所造,期許您我共同努力,守護身口意三業,讓心常保澄澈明覺。

清明

清明
(國曆201644日)

  清明,華人四大節日、農曆二十四節氣之一。


《歲時百問》中說:「萬物生長此時,皆清潔而明凈,故謂之清明。」由於天氣日漸暖和,花草樹木都萌芽蓬勃生長,景象清爽明媚,所以將此節氣命名為『清明』。


『祭祀祖先』是華人最重視的事情之一。嚴格說來,『清明掃墓』的傳統是從宋朝才開始,目的是為了讓後代子孫能夠慎終追遠,緬懷過去。

《歲時百問》中說:「萬物生長此時,皆清潔而明凈,故謂之清明。」

《歲時百問》中說:「萬物生長此時,皆清潔而明凈,故謂之清明。」

佛經題解《大方廣佛華嚴經》

 佛經題解《大方廣佛華嚴經》

◎香光尼眾佛學院圖書館整理


本經又稱《華嚴經》、《雜華經》。「大」,是包含的意思;「方」,是軌範的意思;「廣」,是周遍的意思,也就是總說一心法界的體用,廣大而無邊,所以稱為「大方廣」。「佛」,是證入大方廣無盡法界的人;「華」,是譬喻菩薩所修的十度萬行,成就萬德圓滿果體的因行;「嚴」,是莊嚴,也就是開演因位的萬行以嚴飾佛果,因此稱為「佛華嚴」。也就是以文殊菩薩的大智,運用普賢菩薩的大行,來莊嚴清淨法身毘盧遮那佛果上的體大、相大、用大,所以稱名為「大方廣佛華嚴經」。

   本經漢譯本共有三種︰
一、六十卷,東晉佛馱跋陀羅譯,又稱《舊華嚴》、《晉經》,或稱為《六十華嚴》。
二、八十卷,唐實叉難陀譯,又稱《新華嚴》、《唐經》,或稱《八十華嚴》。
三、四十卷,唐般若譯,全名是《大方廣佛華嚴經入不思議解脫境界普賢行願品》,簡稱為《普賢行願品》,又稱《貞元經》,或稱為《四十華嚴》。


【解題】  【書目】  【網路資源】

flower-sutta-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