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想減肥,有沒有什麼好方法?

IMG_2820香光講堂【香光答問集】

好想減肥,有沒有什麼好方法?

現代人常常對過於肥胖而煩惱,很希望能擁有仙風道骨的體態,在《阿含經》中佛陀曾教導波斯匿王如何減肥:

波斯匿王是中印度憍薩羅國的國王,為佛陀教團的大護法。波斯匿王雖權貴當世,但是他卻為自己的一身贅肉所苦,因為他非常胖,胖到只要稍一活動,就汗流浹背、氣喘如牛。

於是波斯匿王就前往求教佛陀,跟佛陀稟白深為肥胖所苦,由於身軀碩大行動不便,造成極大的負擔,有時甚至想把肉割掉,好讓自己舒服一點,請求佛陀開示離苦妙方。
佛陀即對波斯匿王說了一個減肥偈:「人當自繫念,每食知節量,是則諸受薄,安消而保壽。」意思是說,肥胖的人多是飲食的貪欲所引起的,尤其波斯匿王貴為一國之尊,吃的更是豐盛,所以,要常提醒自己節食,能夠控制口腹之欲,身體自然輕安、健康。

波斯匿王恭聆法音,內心歡喜極了,當時在場剛好有一個名叫鬱多羅的少年,波斯匿王於是問他:「你是否願意於用齋時為我誦這個偈子?如果你願意,我將賜你十幾萬金,而且提供你最好的衣食作回報。」鬱多羅答應了。以後,波斯匿王進餐時,鬱多羅就宣誦佛陀所說的這首偈子。

經過幾個月之後,波斯匿王的身體變得苗條輕盈多了,透過佛陀的開示,波斯匿王領悟了導致肥胖的主因之後,請求善知識不斷提醒,持之以恆地節制食量,克服了貪欲,最後終於擁有了健康的身體與適當的身材。

很多人為了減肥,試盡了各種秘方,也吃足了苦頭,卻鮮少有什麼績效,究其原因,一方面是沒有正本清源,一方面是意志力不夠堅定。這則波斯匿王的減肥故事,提供給想減肥者參考,希望對於因為無法節制飲食的人能有所幫助。

◎ 參考整理自《香光莊嚴》第44期 波斯匿王減肥記

自衍法師榮獲中華民國圖書館學會「30年資深服務獎」

自衍法師榮獲中華民國圖書館學會「30年資深服務獎」

香光尼眾佛學院圖書館館長自衍法師於佛教圖書館服務31年,今(2017年12月9日)於國家圖書館國際會議廳,受中華民國圖書館學會頒予「106年度圖書館資深服務獎」。

自衍法師自民國76年開始於香光尼眾佛學院圖書館領執服務,三十年來,法師對佛教圖書館的發展與貢獻,盡心頗多。憑藉著對佛教法寶流傳的熱忱與使命,從非專業做到專業。領執的同時,除了攻讀圖書資訊研究所,並長久持續不斷跨領域學習進修。

民國82年,主持帶領佛教圖書館編訂「佛教圖書分類法」,之後持續更新編訂「2011年版中英文佛教圖書分類法」及「佛教圖書館分類法使用手冊」,目前全世界已有近400所佛教圖書館使用這分類法。基於建立資訊分享平臺,自衍法師於民國84年創辦《佛教圖書館館刊》、民國90年創辦《佛教圖書館電子報》,並協助十所佛教圖書館建置館藏聯合資料庫、佛教期刊聯合目錄等,每年更舉辦圖書館相關專題研討會,供圖書館工作者學習成長、互動交流。

香光尼眾佛學院院長悟因長老尼常言:「自衍法師我請他的執事是負責香光尼眾佛學院圖書館,但他做的都是教界的圖資服務。」

自衍法師以僧人的角色在佛教圖書館服務31年,這份恆心毅力,令人感佩,今得到此殊榮,是佛教之光!
01020304

《那先比丘經》釋15──什麼是「如實知」

《那先比丘經》釋15──什麼是「如實知」 [註1]
◎釋悟因

2-21-300「如實知」,是什麼意思?你看到「那個樣子」,你知道就是「那個樣子」。就像你照鏡子,看到自己是那樣,哦「就是那樣」。

縱使我在生氣,當下我知道我在生氣。我在惱這個人,確實很不喜歡,我也清楚的看到,我是那方面對他不喜歡,為什麼不喜歡。這樣的「明覺」是真正的對自己好。

什麼是修行?修行是對自己慈悲。而慈悲來自「明覺」。就像你明白了一件事,疑惑去除,心思澄明,朗月照空,此時,你不會擇惡法,不會與人結惡緣,也不會讓自己攪入風暴漩渦,一直墮落下去。

一個人往下墮落,墜入深淵、谷底,那會怎樣?粉身碎骨。那是對自己的懲罰。

平時,如果常常責備自己,那是「悔恨」或「懺悔」,是道德層次;重點功夫是「如實知」,提昇明覺,只當下一念:看到只是看到,聽到只是聽到。不再往下生念。

你問,我面對人的時候,一定要以愉悅的笑臉嗎?當然很好。可是,往往念與心違,瞬間已跋涉萬重山。要處理的,是自己內在的身心。你知道你現在的心很沈重,你轉個念頭,再沈甸的心,剎時煙銷雲散,清朗現前。這是「如實知」的功夫。

如實知,只一個「知」,不往下生第二念,第三念,就是步佛足跡,走向菩提的解脫大道。
—————
[註1]據:悟因法師談人生系列-8-那先比丘經的啟示-印儀-105.10,影片VIDEO_TS-6(第6片光碟)之VTS_03_1之06:08~06:42。

香光志願服務隊106.12.2參加《2017年高雄市各界慶祝國際志工日系列活動-「志工才藝競賽」》榮獲第二名

紫竹林精舍香光志願服務隊,參加2017年高雄各界慶祝國際志工日,「志工才藝競賽」榮獲第二名。
◎紫竹林精舍 報導

高雄市各界為慶祝2017「國際志工日」,於12月2日下午一點三十分,假市立文化中心圓形廣場舉行「志工才藝競賽」系列活動。舞技大會串,邀集志工團隊舞林高手,舞出熱情,一起在慶祝國際志工日活動的舞台上發光、發熱,藉由志工夥伴的活力與創意,展現『璀璨的志工在高雄』。共有17個參賽團隊無一不使出渾身解術,以無比的熱情與活力,展現各團隊文化與創意,場面熱鬧翻騰。

連續參加三年的紫竹林精舍志工團隊,今年以「灑脫愉快一擔挑」為主題,藉由舞蹈表演,演出快樂志工,無論生活、工作,以及志工務服,都能「灑脫愉快一擔挑」。香光志工團隊自編排舞曲,展現自在的舞姿,傳播「快樂志工就是我」,獲得評審的好評,榮獲第二名的殊榮。

參加啦啦隊的香光志工近二百人,穿著香光團隊服帽,莊嚴的隊伍,呼喊讚歎詞鼓舞所有演出團隊,為現場帶來活力與熱力,展現佛教徒的風範。主辦單位特別讚嘆香光志願服務隊,展現團隊間互助能量、學習交流,是璀璨的志工精神。

紫竹林精舍 香光志願服務隊 106.12.2參加《2017年高雄市各界慶祝國際志工日系列活動-「志工才藝競賽」》

紫竹林精舍 香光志願服務隊 106.12.2參加《2017年高雄市各界慶祝國際志工日系列活動-「志工才藝競賽」》


————-
紫竹林精舍
地址:高雄市鳳山區漢慶街60號
電話:(07)713-3891~3 、0963-506-891
傳真:(07)725-4950
http://zizhulin.gaya.org.tw/

造善因結善果 

造善因結善果 
◎紫竹林精舍大眾史學作品
 賴姵喬口述.陳嬛琦 林貴媚訪談

1980年代,賴姵喬與先生的大姐首次到精舍拜佛,不覺心生歡喜。

當時精舍正在興建,姵喬心想:「這麼龐大的經費,如果沒有大家一起發心,師父要籌措到何時?」恰巧她跟的會到期,雖然有買房子的願望,但離目標太遠了,所以與先生商量,將剛標下的會錢捐出部份。先生告訴她,護持道場是長長久久的事,不需急於一時,於是就量力捐出六千元。精舍落成典禮當天,竟是她喬遷的日子,「原來,佛菩薩不會因為我們的財布施,而讓我們買不成房子!」姵喬感恩的說。

後來,精舍買下旁邊的土地作為停車場之用,十分之一坪要布施三萬五千元,她發願要找個工作賺錢,加入護持的行列。她當了模板工,以分期付款的方式完成心願。慢慢的家裡負擔較輕時,她想做點兒小生意。有一次,在夢裡出現菜市場的畫面,第二天,她便走進巿場去瞧瞧,正好遇到有攤位要出讓,於是她開始做起素食食材的生意。

第二次購屋時,她希望找精舍附近的房子,以方便來精舍學佛和培福。結果,房子的地點、價格、方位,都如其所願,與舊家只有一線之隔。許多不可思議之事,讓她更加堅定學佛的決心,姵喬說:「要發好願,努力以赴。當因緣成熟,佛菩薩一定會幫你達成願望!」

人生苦短,只要時間許可,2001年(民國90年)研讀班畢業後,不論是共修或進階課程,姵喬都儘量參加。每星期有四天,中午收攤後,就到大殿培福。天氣不好,考慮到可能有人會請假,姵喬就更不會缺席。她很少參加旅行,因為覺得將旅費省下來布施更有意義。

藉由日常生活中的人事物,姵喬提醒自己要及時努力,好好修持,也鼓勵三個小孩多布施、做好事,培植福德因緣。姵喬說:「因為要結善果,必先造善因啊!」
49bs700

《那先比丘經》釋14──談無記業

《那先比丘經》釋14──談無記業[註1]
◎釋悟因

2-21-300「業」,有多種方面的說法,標誌「行為」是白或黑的質地,稱作善業、惡業。善業又稱為白業,惡業又稱為黑業。非黑非白業,稱作「無記業」。

「無記業」,是一種心不在的作為,不是善不是惡,它沒有很強的力量,與一般人說黑白的「中間」灰色地帶是不同的。

舉例來說,聖人沒有煩惱,當他走路、睡覺、吃飯時,也會進入「無記」,一種習慣性行為的情況。

然而,一般凡夫煩惱未除,常常處於「無記」,就是由著「無明」煩惱起現行,將來就很可能墮入畜生道。

在《那先比丘經》,彌蘭陀王問那先,遇到哪內六事令人發愁呢?

那先回答:一者、目所不喜而見之,二者、耳不欲所聞而聞之,三者、鼻不欲所嗅而嗅之,四者、口不欲所得而得之,五者、身不欲所著而著之,六者、心不可所喜而有之。

人們遇到這內六事,由於不喜歡、不欲樂,就排斥它、想把它往外推。有一句成語說「坐困愁城」,就是形容極度憂愁、煩惱的樣子。

本來不想看到的人,由於冤家路窄,卻又見到了;不想看到卻偏偏遇到;不想碰到反而卻碰到了。真的是不如意事十常八九,這是大家都有的經驗啊!

不過,「令人內愁」,遇到這內六事,一定會發愁嗎?

有的人在這時就會發愁。神經迴路引導他進入無記,讓他習慣的走了老路。如果是怨偶,往往積怨日深,找不到出路。

什麼是修行?如果那時候,你知道你生起了不喜歡的心,當下你是用什麼心境來看待這些?你想:喜歡、不喜歡,又會怎麼樣?你明白那只是「受」,受覺而已。既是受覺,你可以不讓它往下一步發展!

因此,修行不在於你喜歡、不喜歡。而在於當下是否「如實知」。

當下的感受、反應,你如實地看到,「如實知」,不往下發展,這樣,心會越來越清明,也就能看到超越的可能。
—————
[註1]據:悟因法師談人生系列-8-那先比丘經的啟示-印儀-105.10,影片VIDEO_TS-6(第6片光碟)之VTS_03_1之01:54~05:04。

【精緻蔬食diy】 糖醋素排

【精緻蔬食diy】 糖醋素排
◎食譜、拍攝:道寬居士
47veg2-300

【食材】
豆 包 ………… 適量
牛 蒡 ………… 1條

【調味料】
紅槽 ………… 適量
咖哩粉 ………… 適量
醬油膏 ………… 適量
黑醋 ………… 適量
白醋 ………… 適量
番茄醬 ………… 適量
香油 ………… 少許

【作法】
1、牛蒡切成和筷子一樣,長方型,約13公分長。
2、豆包攤開,抹上醬汁(調合紅糟、咖哩粉、醬油膏,比例約1:1)。
3、豆包雙邊各放一支切好的牛蒡,捲至中間,再用刀子切開,變成二支。
4、做好缺口朝下,擺放在蒸籠裡面,蒸10分鍾,放凉。
5、鍋子加入油,用中火將豆包炸至金黄色,起鍋放冷。
6、再從豆包從中間切断,再變成二小支。
7、再用黑醋、白醋、醬油膏、番茄醬、砂糖,調成糖醋醬(比例視各自需要)。鍋内放油,用小火煮滾,放入切好的素排,輕輕攪拌均勻,最後淋下香油即可,即為一道賞心悅目的宴客佳餚。
47veg1

學佛如何踏出第一步?

香光講堂【香光答問集】

學佛如何踏出第一步?

 第一要做的事,就是發決定長遠心,具有「一定要完成」的這種想法,而不只是嘴裡說著,而沒有實際努力踐行。這份「決定志」不管盡此生或百千萬生,乃至劫劫生生,都以能覺悟生命的實相為願望。就算墮落地獄、轉生驢胎馬腹,都誓願不捨棄這一定要成佛的志向。不因所經歷的苦,而退失了信心。

 第二:要以正見為指引。如果知見不正確,就會導致我們發不當的願,做不該做的事,這在學習上更會枉費工夫。要相信自心當體是佛,本來清淨無物。如果認得自心,也確信不疑,要發定要覺悟的願。以發這樣的心為起點,善知識只是督促及鼓勵你前進的人。在修學途中所有碰到的人、事,種種辛苦,種種躑躅,要在什麼地方流連多久,要不要再繼續前進,都看自己如何決定下一步,善知識無法插上任何一腳。有志學佛的人,就看能否跨出這最初的第一步。
047_1
◎ 節錄整理自《香光莊嚴》第91期《今日乃知鼻孔向下》
<大師開課:修行入門的九堂課 第二堂:正確的第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