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多位民眾齊聚安慧 學習拍出當下最美一刻

安慧學苑2022【光在心自在】人文講座第二場,3月26日邀請專業攝影師吳居祿主講「拍出當下那一刻」,共有一百多位民眾參與,第一教室爆滿,開放第二教室視訊同步聽講。監院自正法師致詞表示,安慧學苑是個提供學習的地方,歡迎大家持續回到學苑充實自己。整整二小時的講座,吳居祿老師分享自己的攝影作品,加上生動活潑的引導,與現場民眾互動頻繁,氣氛相當熱絡。

吳居祿老師一開場,即以一張在嘉義管樂節所拍攝的照片,介紹如何善用逆光技巧,表現出照片的強烈風格。他指出,透過構圖完美、用對光線、乾淨背景、內容豐富等四個技巧,就能拍出好照片。

吳居祿老師並以版面設計概念,透過全景、中景、近景拍下多張照片,用照片說故事,讓照片瞬間更具有溫度。吳居祿老師說,與其拿起手機亂拍,不如多看國際攝影大師、國際大賽得獎照片,熟悉構圖及拍攝手法後,從中仿效練習,就能修煉拍攝技巧,進而拍出有溫度的照片。

講座結束後,不少民眾向吳居祿老師請教攝影問題,討論熱烈。參與民眾表示,今日講座相當受用,學習到許多拍攝技巧!大家也相約第三場人文講座再相見!

a01

a02

a03

《那先比丘經》釋119─神祕的理論,生命裡的「能」

◎釋悟因

《那先比丘經》所講的,世間沒有一成不變的東西,但這樣的理論與我們平時的思惟大相逕庭。我們認為生命最神祕存在的主體──「靈魂」,好像一成不變,可以搬過來搬過去,但佛教不是這樣的主張,佛教認為沒有靈魂的存在。

話說回來,佛教主張你沒有一個靈魂,但又肯定的說你有你的「能」存在。你身上發出的「能」,可以依照不同的情境、不同的身份、不同的狀況一直不斷地運作著。

「能」不是一成不變地存在,力用卻是一直在發揮著,這是生命的動能。

生命的存在就是這樣,能知、能覺、能動,然而,這不意味著這背後的存在是一個不變的主體。這是佛教所講最神祕的理論─「無我」,世間沒有一成不變的,也沒有一個靈魂的主體,但你知道它的力用是存在的。

「人身中命能用眼視色否?」這是彌蘭王的問那先比丘的。如果不要把身中命說為是一成不變的靈魂,這身中命用眼睛可以辨識顏色嗎?可以。大家都可以確認無疑。同樣的「用耳聽音聲,用鼻聞香,用舌知味,用身知細滑,用意有所知」,所有六根依其根的作用,在與相應的境界接觸時,就能覺知所觸的境界。

所以有人參禪修道去問禪師:「我想要成佛,要在哪裡修成正果?」禪師就說「請喝茶」。不是喝茶可以修成正果,而是你在喝茶的時候你知道喝茶的覺受。喝茶的感覺你是知道的。

這種「覺知」無時不在,是生命裡重要的潛質,也就是一種「能」。

你能覺知感受當下,你的生命就在當下。

生命裡的「能」,我們隨時可以萃取,請閉上眼睛做三個深呼,你可以在當下覺知很多,依個人覺知能力的深淺廣狹,而有三種境界:如兔、馬、象三獸渡河,由於個體的承載、修鍊的不同,「能」的力用、境界也深淺不同。

請常常觀自己的呼吸。出門時做一下深呼吸,涉取一下生命裡的「能」,然後歡歡喜喜的出門。修習多修習,覺知會愈來愈敏,覺知的內涵也會愈來愈深廣。

文章出處:悟因法師談人生系列-8-那先比丘經的啟示-105.10(第10片光碟)VTS_04_01-18:50-21:31、05_01-03:12。

【精緻蔬食diy】茯苓糕

153_food_cover
食譜、拍攝:道寬居士

【食材】

  • 茯苓粉     200克
  • 蓬來米粉    150克
  • 糯米粉     100克
  • 棉白糖     85克
  • 清水      200克
  • 蜜紅豆(或蜜綠豆) 適量

【作法】
茯苓糕鬆綿、爽口不膩,入口即化,為一美味懷舊點心,作法如下:

  1. 將蓬來米、糯米先用調理機磨成細粉。
  2. 將茯苓粉、蓬來米粉、糯米粉三種粉混合,加入清水攪拌均匀。
  3. 過篩二次,加入細棉白糖拌勻。
  4. 放置於模具,拌入一層白粉,中層加入蜜紅豆或蜜綠豆,上頭再加入白粉輕輕抹平。
  5. 放入蒸籠,加蓋蒸四十分鍾後取出,放涼切塊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