悟因長老尼受邀擔任法鼓山女眾部律學研習營主講

《香光莊嚴》編輯組

香光尼僧團方丈暨香光尼眾佛學院院長因長老尼應「法鼓山女眾部僧才培育院」邀請,擔任「2024年法鼓山女眾部律學研習營」之主講者,研習營的主題是「四分比丘尼戒」。研習營於5月14至16日,在法鼓山世界佛教教育園區舉行,營隊成員共有117位來自法鼓山各單位及各分院的比丘尼法師參與。

在5月14日的開營典禮上,法鼓山方丈暉法師與悟因長老尼共同回憶起香光尼僧團與法鼓山最早期的連結──由於東初老和尚的推薦,成就悟因長老尼前往夏威夷求學的因緣。悟因長老尼曾任中華佛教文化館的董事;當年,香光尼眾佛學院第一屆的開學典禮,聖嚴法師也帶著弟子出席。

此次的研習營主要研討與淫戒相關的戒條。長老尼強調,不同的戒條,其實是相互有關聯的。早上課程的開始由長老尼講戒,長老尼強調佛陀制戒的精神,以及佛陀當初制戒的時空背景。此次研習營的第一天晚上,由香光莊嚴雜誌社主編見鐻法師講解線上律典原典的查詢方法,以及戒文的架構與科判。接著,研習營成員藉由分組討論,深入研討不同條戒的戒文,並提出相關延伸的問題。

長老尼的開放、直接,讓成員們在大堂提問時,願意侃侃而談地提出在執作上、生活上遇到的戒律相關問題。長老尼則以幽默風趣的方式,分享經歷過的相關實際例子。晚上的個人請法時間,學員們透過與長老尼一對一的對談,為自己心中的疑惑找解答。長老尼也提醒大家,持戒要嚴謹,但也要好好護持彼此的善根;持戒的同時,也要有慈悲心、護持心,永遠記得照顧身邊的人。

結營典禮上,長老尼說,透過這幾天大家的熱烈討論,她看到一個有活力的僧團。最後,長老尼也勉勵學員,學戒也是要學著把心放大,腳跟踩穩,做個「像樣」的僧寶,不忘初心,也不辜負佛陀對比丘尼的信任與囑託。

1130517-001

1130517-002

1130517-003

1130517-004

1130517-005

1130517-008

1130517-009

《那先比丘經》釋168─「業」是什麼?業是一種「氣質」

◎釋悟因

「業」這個字是印度用語,巴利語 kamma,中文音譯羯磨。在佛教從印度傳入中國之前,「業」不是中國文化的思想;於漢朝末年佛教傳入中國後,中國文化才逐漸地有關於「業」的探究。由於「業」的思想本身是一個體系,牽連時間、空間、人性、無常、無我等各方面的探究,以至於時至今日,二千餘年來要讓一位中國的文化人說說「業」是什麼,還真的一時解釋不清楚、說不明白。

「業」是什麼?它的字面意思是「行為」,由行為而向各層次的面向探究,這就是「業說」──業的理論。

我們在面對一個人、一件事,或面對眼前的光景與事物時,每個人的內在思想、語言、行為以及抉擇都不盡相同,有的差異極大,有的大同小異,無論如何最後都做出不相同的行為,從而也得到不盡相同的結果。

有人可能發現,自己在無意中往往落入某一種「局」或「套」,時日一久,當感受到一種複沓性的反覆,發現無論怎麼做,「結果都一樣」的無奈。有人可能因此憤懣不平,有人可能轉而指責他人,有人將這不盡的輪轉歸結到「宿命」,這就是「業力」的牽引。

其實,佛家講的「業」是一種氣質(1),也是一股力量。一個人立足於世間,周身三百六十度的面向,你會傾向哪個面向?這是個人內在思惟與文化觀的牽引,使得自己對家庭、社會或人與人之間應如何應對而建立的「道德觀」。

這些「業」所表現出來的外顯行為有一種持久性、穩定性,也就是個性、性格或人格特質;「業」的研究,甚至可能跨越前世、今生等超時空領域的探究。

回過頭來說,「業」是一種動能、動力,它不是固定不變的停滯,而是以動態的型態在發展,例如你造了不好的業,用著粗魯的言詞罵人,甚至是惡意、憤恨的,你就對某人脫口而出了;事發過後,你身上扛著什麼呢?什麼都沒有扛著,只有一種力量,這種力量會依著時節因緣而再次呈顯。惡業如此,善業也如此。

我們說某人氣質好,氣質又是什麼東西呢?氣質是一種神韻,有時看那人氣質很好,拍照卻只拍到一般般的面相。因為,神韻是內在特質的呈顯,相當動態的。有時我們習慣的看著街角鄰居的某個人,有一天我們愕然地看到他做出大手筆的捐助行為,其實那不是偶然,而是出於他的個性、性格,一種仁愛、堅定的意向,讓他想要為別人做一點什麼,時機成熟,他就走到了那個地方。

所以,「業」是什麼?「業」是一種力量,也是生命裡相當深層的神祕動能。

文章出處:悟因法師談人生系列-8-那先比丘經的啟示-105.10(第12片光碟)VTS_03_01-01:01-02:21

(1)氣質:在心理學上指個體穩定持恆的動力特徵,例如堅持、自信、自我超越等個性等。

轉動感恩

1130510-69 1130511
想一想:今天,我寫下了感恩的人、事、物嗎?
每日起床及晚上就寢前,合掌感恩:
感恩我的身體,
感恩我的家人及所有的人,
感恩今日遇到的每件事,
感恩我所擁有的一切,
感恩所有欣賞、信任、尊重我的人,
我願珍惜這難得的機緣。

心寬轉安詳
線上閱讀:http://gaya.org.tw/broadmi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