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常訓教

1120526
《普曜經》記載佛從右脇誕生,墮地即行七步,顯揚梵音,無常訓教:「我當救度天上天下為天人尊,斷生死苦,三界無上,使一切眾無為常安。」天帝釋梵以九龍香水洗浴聖尊,得身心清淨。時值農曆四月八日佛誕節,以香湯浴佛,清淨我們的身、口、意。

《那先比丘經》釋146─佛陀的使者──傳教師的使命

◎釋悟因

佛陀在世度化眾生有教無類,這種普世應機的度化精神,是佛陀出現世間的悲懷,以及代代傳承的核心精髓。

職是之故,佛陀滅度之後,佛陀的教法如果無法傳之久遠,不能普遍地適應於各種根機、各類族群,這是弘法者不夠認真、沒有盡到弘法的責任。

這樣的說,各位眼見耳聞的閱聽人能夠認同嗎?

佛陀的教法至今已流傳一千五百多年,到了廿一世紀,重新來看待佛陀教法「傳之久遠」這件事,認真地來說,傳法乙事可謂「茲事體大」,不能小覷:

其一,傳教師的才具,不可否認的,佛陀的出家弟子並不是個個辯才無礙,也無法像佛陀那樣有天眼通、宿命通,能夠看透眼前學法者的根機,只能盡力而為,儘可能地去度化各類眾生。

其二,受眾根機千差萬別,以當代的教育界來說,也已注意到受眾的個別差異,而且這種差異千差萬別,簡直是一個人一個類!就開始進行分眾、分倫教育,這是教育界劃時代的典範。大社會尚且如此,何況「佛法」這一科又是特別地「專業」、「專科」!

舉例來說,要對小朋友說法,就要使用小朋友的眼光、思惟;要對老者、長者說法,就要使用老者、長者的眼光、思惟;尤其一個人活了一大把歲數,每個人又有每個人不同的生命經歷,傳教師說法怎能一概而論,說個大概或還可行,如若要令每個聞法者心領神會、徹悟於心,那真是難為這些傳教師了。

傳教師所面對的弘法對象,大都是成年人或青年,每個人的需求不一樣,幾乎是一個人一個需求。

所以,在世間當一個出家人容易,當一個傳教師就有些難度,而要當個佛陀稱職的「使者」,肩負起傳教師的使命,那就是高難度囉!

作為一位比丘、比丘尼,肩負佛教「傳之久遠」的使命,銜著這個使命,終身學習是必然,必須精進再精進,才不枉負這一身袈裟!

文章出處:悟因法師談人生系列-8-那先比丘經的啟示–105.10(第11片光碟)VTS_04_01-02:30–03:32。

香光寺2023年慶祝佛誕暨護夏祈安浴佛法會圓滿

香光寺為慶祝2567年佛誕,特於112年5月20日禮拜慈悲三昧水懺,並安排浴佛、佛誕獻禮、義賣活動及設齋供眾。這不只是一次莊嚴的法會,更像是一場歡樂的慶典。

悟師父開示:佛陀教導我們除煩惱的方法就是讓心清淨,而要讓心清淨必須有智慧、發菩提心,也就是六度萬行:以布施除慳貪、用持戒治惡業、以忍辱對瞋恚、用精進防懈怠、修禪定免散亂、般若度愚痴,並勉勵大家要以此行持的「菩薩行」傳承給下一代。

xg1120520

浴佛有什麼功德呢?

180_class_cover據大唐天竺三藏寶思惟譯《佛說浴像功德經》所述,浴佛有十五種功德:
「一者、得淨念心。
二者、得順法心。
三者、得慚愧心。
四者、得見如來。
五者、發淨信心。
六者、能持正法。
七者、如說修行。
八者、得親近諸佛。
九者、諸佛國土隨意受生。
十者、若生人中,生大姓家;其心柔軟,人所敬重。
十一者、纔生人中,得念佛心。
十二者、諸魔軍眾不能惱亂。
十三者、於末法時能護正法。
十四者、常得十方諸佛如來恒加覆護。
十五者、速得成就五分法身。」
小小的浴佛動作,卻有無量殊勝功德,佛陀善巧方便,真是令人讚嘆!

◎資料來源:〈如此接近清淨—浴佛〉,《香光莊嚴》第109期別冊「還原一地的清響」專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