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先比丘經》釋137─剖析「佛經道可久行之」的二個重要因緣

◎釋悟因

佛教是一個理性的宗教,教主釋迦牟尼佛的眼界是看透三界與三世,以當時佛陀在印度親身制定的戒律,都表示可因地、因時制宜,不必受當下時空的限制。(1)

舉一個例子來說,在印度的戒律出家人不可以耕種,但是佛教傳到中國,中國的文化背景與印度大不相同,中國人瞧不起不耕種的人,認為這樣的人「四體不勤」。為了能讓佛教被社會接納,於是中國的祖師開啟「一日不作,一日不食」的生活模式,這種參與勞作、服務社會的精神一直延續到今日。

在《那先比丘經》所說「佛經道可久行之」的「久」字,表面意義上是時間久遠,可為何佛陀的經道可持之久遠、歷久永流傳呢?那是在時間的考驗下,在流淌無數的山川大河之中被凝視──在審視或敵視中被穿透、接納。所以,佛陀這樣的因時因地制宜,使得佛教從鹿野苑的根據地,向印度全面拓展(2)、在世界各地扎根、開出燦爛的花朵。

同時,佛經道可久行之的因緣還有一個,那就是佛陀所建立的弘法團隊,僧團。如果一個團體沒有內容、沒有秩序,怎構成一個團隊?怎能令佛經道持之久遠?佛陀既然把弘法重任託付予僧團,僧團的建制也在佛陀的規畫之中,簡言如下:

僧團是一個有組織有紀律的團隊,團隊存在的宗旨是自利利他、弘法為家務、利生為事業。僧眾從入眾成為僧團的一員,就是嚴選、培育成為如法如律的一員;佛陀強調,僧團是一個整體,以六和合(3)相互扶持、共同扛起佛陀正法的大旗。

佛陀建僧的建制模式也傳衍至今。這些模式、規範,在「律藏」裡的各部律多有記載:可參見四分律、五分律、十誦律、僧祇律、說一切有部律等。

文章出處:悟因法師談人生系列-8-那先比丘經的啟示-105.10(第11片光碟)VTS_03_01-04:08-05:20。

(1) 原文,以五分律為例「復告諸比丘:『雖是我所制,而於餘方不以為清淨者,皆不應用;雖非我所制,而於餘方必應行者,皆不得不行。」(五分律卷22,大正藏22 冊,CBETA,,T22, p. 153,)

(2) 佛教在印度全面展開也有一個因緣,那就是「語言」的使用,印度各地區的語言不同,有弟子曾問佛陀要不要使用「雅語」(梵語)弘法?佛陀說「使用當地的語言」。

(3) 六和合:又稱「六和敬」(sat vaśīkarana),分別為:「一、戒和同遵;二、見和同解 ;三、利和同均;四、身和同住;五、口和無諍;六、意和同悅。」六和合是規範個人也規範群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