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受持《金剛經》?

158_class_cover
受持《金剛經》的方法,即是以大乘經典中提及的「十法行」加以練習。

【書寫】
恭敬書寫本經,這就是修行。

【供養】
將經典供奉在佛塔、大殿裡,以此誠心供養

【施他】
助印本經,使經典能夠廣為流傳。

【若他誦讀,專心諦聽】
用心地聽聞經義。

【自披讀】
發淨信敬重的心,自己讀誦經典。

【受持】
在生活之中,受持此經並應用。

【為他開演文義】
將本經義理詳細地宣說,令他人也能徹知徹悟。

【諷誦】
熟讀或朗誦《金剛經》。

【思惟】
深入義理,靜默思惟,發演經義。

【修習】
如所思惟,修行止觀,證入聖果。

◎出自:釋自衍,〈什麼是《金剛經》?〉,《香光莊嚴》,85期(民95年3月),頁27。

春風化雨課程側記

◎ 撰寫學員:依博

能在線上聽悟因長老尼的課非常感恩,誠如悟師父所說: 在疫情這麼嚴峻的情況下,我們還有因緣在線上上課,要讚歎台灣真正是個寶島,人人遵守防疫的規定,自我約束,既保護了自己也保護他人。

〔課程內容—《維摩詰經》弟子品第三〕

■本品的核心問題說明

此次上課的教材《維摩詰經》的全名是《維摩詰所說經》,本經從頭到尾,佛沒說幾句話,大部分都是維摩詰居士對著佛弟子、菩薩、聲聞弟子、比丘等說的話,其主要內容是討論佛弟子個人的修行和心境,這些討論,可以做為我們可以修行的法則。

1.維摩詰勸誡大迦葉乞食心要均平

大迦葉是修獨覺者,習慣性去貧苦家托缽,希望藉由他的托缽,啟發貧者布施的心,因而可以累積福德脫離貧困,但維摩詰認為他的乞食行為不合平等原則故告誡他。這不是大迦葉做錯什麼,而是要他認識以下的道理:

(1)乞食,是一個總稱,乞物,乞事,乞緣都屬於乞食,貧窮與苦經常連成一體,但窮不一定是苦,沒錢是苦,生病是苦,做事不順遂是苦,如今疫情讓人焦慮不安也是苦,但這些不一定與貧窮有關係,有錢人也會有煩惱也會有苦。

(2)勸告大迦葉乞食專找貧苦人家行乞,是個人的習性,擇善固執固然是好的,但也會產生問題。

(3)訓誡大迦葉的意義,是要藉這件事來共同討論不普及,不平等的地方是在那裏,再求進步與修正。維摩詰認為大迦葉具有慈悲心但不夠普及,捨豪富即放棄富者,認為貧者因布施少而貧,故提出各種說明如何才是真正的慈悲與平等。

2.什麼是慈悲?

何謂慈悲?可以用捨字為代表,上個月課程中看的脫口秀視頻,主持人敘述她自己青少年時,因為父母離婚,自身長得又醜,有自卑感,兄妹吵架時,她因聽錯話又解釋錯誤,就出手打了哥哥,哥哥本想打回去,婆婆說哥哥不可以打妹,哥哥因此忍下來,就在忍的當下,生命的劃分點就在此界線上劃分出來,這個忍就是捨。
吃東西也是一樣,誰都想要吃,這時父母親不要製造糾紛與矛盾,生下來本就有老大老二之分,怎麼能叫做完全平等呢?世上沒有絕對平等公平的時候,看著別人吃,自己吞口水,這就是慈悲,父母捨不得吃看著孩子吃的那一刻也是慈悲,生命中的喜悅就是捨,我捨得即是我最富有的時刻。

3.乞食的意義

什麼叫做乞,要從食說起,有乞者就有施者,缽中這碗飯是經由化緣得來的,布施有財施、法施、無畏施。財施是以金錢或食物布施。法施是助人心開意解,安頓身心。無畏施讓人覺得安心、安全。例如見路上有香蕉皮隨手撿起來以免他人誤踩摔跤也是布施,或著爬山時,看他人負重,即側身讓其先行,這也是布施,也是捨,讓其先行助他早達目的地以解除負重的負擔。

大迦葉走入了貧家,就匡定了這家是貧者,儘管有慈悲心但不普及,在乞食的背後要看到他需要什麼,富者也有他所需要的地方,縱然只是一個關懷的眼神也是一種布施,應存平等一視的心,不分貧窮依次行乞,才符合慈悲平等的原則。

出家人因不做營利事業,故需以行乞取得食物以維持色身的健康,再以色身從事弘法利生的工作。在世俗中工作也是乞食,以勞力換取報酬,取得滋養色身的資糧。佛陀向農夫行乞,農夫以佛未耕作而拒絕供養,佛問農夫做什麼營生,農夫說我在耕田,收割以取得糧食,佛說我也耕田,耕眾生的福田,我以佛法來弘法,安頓世人迷惘不安的身心,讓世人產生信仰及信心後願意供養我,所以我也是在耕田。

4.在乞食中修行——去八邪修八解脫法

維摩詰告訴大迦葉,取食時不能有分別心,要接受乞食得來的任何食物,也要先放下自我的想法,不選擇托缽的地方,沒有喜歡或不喜歡的,沒有貧富愛憎的取捨,在行乞過程中,對眼、耳、鼻、舌、身、意,接觸到的色、聲、香、味、觸等境,不論嗅到、接觸到、所碰到的是什麼,者只是如實知,不加任何批判,不隨境緣產生喜觀或不喜觀,瞭解一切法都是幻相,不論心中所想過去的,現在的,或未來的一切境相都是影像的映現罷了。一般外在的色、聲、香、味、觸、法,等六塵境相,一切都不過是因緣和合的幻相,本來就沒有真正的生起什麼,自然也就沒有滅了。若能夠徹底了解八邪(邪見、邪思惟、邪語、邪業、邪命、邪精進、邪念、邪定)本來沒有自性,沒有客觀的存在,不去排斥它,也了解八種解脫(內有色想外觀外色解脫,內無色想外觀色解脫,淨解脫身作證見足住,空無邊處解脫,識無邊處解脫,無所有處解脫,非想非非想處解脫,滅受想定身作證具足住)也無有自性,沒有客觀的存在,當知邪正原是不二,並非敵對的真實存在,自不必捨一執一,一定要棄邪然後歸正,而是可以即邪相法直接入於正法,能證悟此理,則能以平等心與平等性相契合,於是一食的布施就等於普施一切眾生,也同時供養諸佛及一切聖賢,這樣就可以接受施食而無愧。

若能如前所述而行乞食,施受雙方都符合平等理性,由於心存平等,所以既不同於凡夫的煩惱,也不同於小乘的斷除煩惱,當下凡聖雙捨而入中道,心常在定,無所謂出入,也非住世間或住涅槃,凡布施的人既心存平等,凡是布施,就沒有優劣之分,這樣的受食,才不會空食人間的布施,當然也沒有大福小福的果報之區別,受者也沒有益或損的計較,這才是證入佛道,不會走上聲聞的途徑。

〔大迦葉的反思及回應〕

大迦葉於聽完維摩詰所訓示的話後,如醍醐灌頂,深有體悟,當下即對佛陀表白:世尊,當我聽到維摩詰居士的這番話,感到從來沒有聽過這樣高深的理論,因而對一切菩薩產生了深切的恭敬心,同時心想此居士辯才智慧如此高超,聽聞之後還有誰能不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呢?從此我就不再以聲聞,辟支佛等小乘行勸人修學,我知道自己不能和他討論大乘法的高深義理,所以不能勝任前往問疾的使命。

〔四個故事闡示供養的功德〕

1、小孩子捧沙供佛:

小孩子玩沙,以沙塑捏成舍利、佛塔、佛像,一心專注虔誠頂禮,此時呈現在他心中的是佛的境界,不管知與不知,他已在修行道上。

2、為佛戴斗笠得皇帝之報:

梁武帝曾經因地修行時,為佛戴斗笠,故得皇帝之報。有一次在下雨時,地上泥濘,泥中有佛像,路過之人覺得佛在泥中不淨,遂將佛像移置於路旁石頭上,免受車輛輾過泥地時的污水噴濺。再有人經過發覺佛坐路旁還是會被污水濺及,乃將佛移到圍牆上。復有人見佛坐圍牆上被雨淋,心有不捨即將斗笠戴於佛上,此人因緣成熟後,轉世為皇帝(即梁武帝),普蓋佛殿供養。

3、半顆菴摩羅果的虔心供養

阿育王半顆菴摩羅果的供養,阿育王是孔雀王朝時期的第二代君主,是印度偉大的國王之一,在多次的爭戰後國威顯赫,勝戰到那裡,即在那裡弘揚佛教,晚年建造很多的舍利塔及阿育王石柱,對佛教的貢獻很大。有一次一位比丘從門前經過,王喜歡布施,剛好手中有一個吃了一半的菴摩羅果,就用它來供養比丘,身無他物的當下,半顆菴摩羅果就是最大的供養。

4、帶不走財富亞的歷山大帝

  亞歷山大帝征勝亞洲、歐洲,在全盛時期國土範圍廣大,財富盈庫,在其臨終前,要求為其製作一副兩側有洞的棺木,死後躺在棺中伸出雙手,表示他是兩手空空的走,雖擁有無數的財富也帶不走一絲一毫。

〔覺知不住,回到當下〕

悟師父諄諄提醒,從經文中可以明瞭我們要如實知,回到當下,一心放下即能證果。例如佛滅度後經論要結集,阿難要參加,大迦葉說參與的阿羅漢們均已證果,你尚未證果,怎能參加。阿難回寮房修行,就在由坐到臥的那一瞬間開悟證阿羅漢果。

我們修行也當如此,行走時如實覺知,腳抬起放下,身心均未離開,明知世間仍有很多煩惱,有很多事待處理,但我如實知,身心安穩,有條不紊,不受情緒的干擾。

修菩薩道最怕有聖者的驕傲,修行人內心深處要修好心境,看到眾生念頭轉不過來,要將心比心,以同理心的態度去體諒他,幫助他,修正他的想法,以悲憫心捨我的境界攝眾生心,也是自我提升修行的內涵。

乞求他人的布施,其實是你在捨,不管供養或受供養需要心存善念,做壞事有果報,做好事會有福德,內心要長養出捨字,講正信,存正念,施與受才能在內心充滿喜悅。

158_share2_cover

《八識規矩頌》課程側記

撰寫學員:靜觀

〔精彩豐富有趣的唯識課〕

香光山法爾學院的課程精彩豐富有趣,比如《八識規矩頌》的授課老師見滋法師,上課時運用一張八識名相表解表格,內容含蓋前六識跟境、量、性、界地、相應心所、依緣與體、相、業、用等之間的關係,讓大家對於八識的整體架構系統,重點、核心觀念以及修行的要領,有了更加清晰的理解。

〔了解第六識的性質和功能〕

由課程中了解到第六意識的性質是遍緣識,能緣有為法及無為法。它的作用很廣,所以有很多名稱。第六意識稱五俱意識,也稱不俱意識。當第六意識與前五識同時生起時,就稱五俱意識。若第六意識與前五識不同時生起,就稱不俱意識。若第六意識不與前五識的任何一識俱起,而是單獨生起,名為獨頭意識;在些獨頭意識中,又分有四種:散位、定中、夢中、狂亂四種獨頭意識。

〔優波離尊者的故事〕

  為了讓我們能理解定中獨頭意識,授課法師舉了優婆離尊者的故事。

  優婆離尊者還沒有出家之前是一個理髮師。佛陀成道之後,有一天回到迦毘羅衞城,佛陀弟子請優婆離來替佛陀理髮,優婆離很小心翼翼並聚精會神的為佛陀剪髮,當時優婆離的媽媽也隨行一起前往剃髮,在剃髮進行中時,站在一旁優婆離的母親尋問佛陀:「請問佛陀優婆離的手藝還可以嗎?」佛陀回答:「手藝很好,但他的腰彎的太彎了」。優婆離一聽佛陀的指正,優婆離馬上聚精會神的把他的腰挺起來,就在他聚精會神把腰一挺,當下就證入了初禪,過了一會,優婆離的母親又再尋問佛陀說;「佛陀,你看優婆離這樣的手藝可以嗎?」這時佛陀二度回答說:「身體太僵硬了。」優婆離一聽佛陀這樣講,他告訴自己不要太緊張,而後把身心放鬆,再一心一意專注的剪髮。」也因為如此,優婆離當下入了二禪。又過了不久,優婆離的母親第三次再尋問佛陀同樣的問題,這時佛陀回答:「吸氣時氣息太粗重了。」優婆離一聽馬上,專注於呼吸」這時優婆離入了第三禪,最後優婆離的母親又再尋問一次佛陀同樣的問題;「優婆離這樣的手藝可以嗎?」佛陀再次回答:「吐氣的時候太粗重了。」優婆離一聽佛陀這樣說當下就連呼吸的念頭都放捨掉,此時優婆離就進入四禪。這個就是在定中所生起的意識,稱為定中獨頭意識。

〔第六識的三性、三量和三境〕

  (一)、第六識通於三性、三量、三境

  第六意識是跟前五識同時生起,或在定中所產生所起的境界,稱為現量。前五識之後,第六意識就起了分別,就開始有了比量。生起分別之後,自己想像或想錯或是夢中的獨頭意識,也有了非量。第六意識與前五識同時生起的那一刹那我們稱它是現量,那現量取了境就稱為性境,再取境之後,第六意識有了分別之後會有比量跟非量,比量跟非量浮起的境即是帶質境跟獨影境。帶質境又分真帶質(以心緣心)與似帶質(以心緣色)。獨影境不隨境而生,是獨立生起的影像。分二類1、有質獨影:如水中月2、無質獨影:如龜毛兔角。

  (二)、與第六識相應的心所

  第六識相應的心所數量51個,在八識中居冠,前五識有34個,第七識有18個,第八識只有五遍行。因此師父對於51心所(五遍行、五別境、善11心所,20隨煩惱、6大根本煩惱、4不定)各個心所法體性與業用,做了很詳細的解析。

  其中的六大根本煩惱「慢」的定義是: 「慢者,恃己所長,於他有情,心生高舉為性。」法師說法師說: 慢有不同程度的慢,可分為七種慢:慢、過慢、慢過慢、我慢、增上慢、卑劣慢、邪見慢。法師舉了一個非常有名禪師的故事,讓我們體會何謂增上慢。

  故事是這樣的:在雪竇寺上面有一妙高台,據說當初妙高禪師,就在那裡修行,精進用功,晝夜不息。因為一個人的精力有限,日子久了,難免打瞌睡。妙高禪師,看到自己的生死未了,天天打磕睡,耽誤的不能用功。於是跑到妙高台邊上跏趺而坐,下面是幾十丈深大山澗,如果打瞌睡一頭栽下去,就沒命了,他的意思,在這裡靜坐,是警策自己,免得再打瞌睡。事實上因他工夫還沒用到家,仍不免打瞌睡。

  有一次他打瞌睡,真的就摔下去了,他自己也知道這次是沒命了。可是當他剛剛掉到山半腰時,忽然覺得有人把他用雙手托著送上台來。他很驚喜的問:「是誰救我?」空中答曰:「護法韋馱。」妙高禪師想:矣!不錯喔!我在這裡修行居然還有韋馱菩薩來護法,接著又問:「像我這樣修行的人世間上有多少呢?」空中答曰:「過恆河沙數之多!因你有這一念的貢高我慢心,二十世我不再護你的法!」

  這時妙高禪師,痛哭流涕,漸愧萬分!心想:「原先在這裡修行,好壞不說,還蒙韋馱菩薩來護法,現因一念貢高我慢心的生起,此後二十世他不再來護法了。」左思右想,但也没辦法了,心念一轉:「唉!反正就是那麼回事了,不管他護法不護法,我還是坐這裡修我的行,修不成,一頭栽下去,摔死算了。」

  就這樣,他依然坐在妙高台上去修行。坐不久他又打起瞌睡,一頭栽下去,這次他認為決定沒命了,可是當他剛剛快要落地的時候,又有人把他用雙手接送上來了。妙高禪師又問「是誰?」空中答曰:「護法韋馱!」妙高禪師說:「你不是說二十世不護我的法嗎?怎麼又來!」韋馱菩薩說:「法師!因你一念慚愧心,已超過二十世久矣。

  法師叮嚀大家:妙高禪師雖然生起了貢高我慢的心,但因他有生起懺悔的心,韋馱菩薩又護持他二十世。這在提醒我們在這修行的過程中,我們要小心不要犯上增上慢這樣的心。譬如在禪修修行道路上,在我們精進用功時,有時會有一點點的相應,在有一點點的相應的時候,不要生起像這樣高舉的心,自以為了不起:心想著:「哇!我好像證得了一點點禪相或者我好像真的得到了一點點的禪定的功夫了。」如有這想法就是有增上慢。

  (三)「猶」「豫」是那二種動物?

  授課法師出了一個有趣的謎題讓我們更深刻了解「疑」這個名相(疑—於諸諦理,猶豫為性。)滋法師。原來:「猶」是玃,是猿類之一。意思是我們大家再熟悉不過的獼猴,「豫」是大象。意思是說獼猴會去四處窺視別人。大象是因為常常都是小步往前,不敢大步往前走。所以我們常常形容猶豫不決的人都是很小心謹慎,好像大象冬天過河不敢大步的走,又像大獼猴提防四周窺探,不敢妄動。

〔修行日記分享〕

  學習並非只是學習觀念理論,還必須要修行實踐,透過修行日記,讓自己清楚修行問題所在?唯識確實有點難懂,雖然讀好幾遍,也還是一知半解,最好的學習方式就是把它應用在日常生活中,就不會只是停留在所謂繁瑣名相迷霧裡了。

〔學唯識解生死煩惱〕

  課程結束前法師再次提醒同學,在學習認識唯識及51心所後,重要的是要常常審察我們的心識,有没有看到你自己心的煩惱在那裡?若生活單純,平常没有什麼煩惱的人,也是可以練習覺察自己的起心動念有没有跟善心所相應,不一定是有煩惱才需修行,善的心所更是修行的下手處。

  另外學習《八識規矩頌》也是一個讓我們在遇到一個境時可以快速轉換的一個觀察的方法。也就是說在我們的感官去碰到外境,如何去詮釋當下的感受,當下習性反應是什麼,最後又怎麼把煩惱轉換或讓善心所持續。

  有煩惱時,可以轉善念,造善因。知煩惱才能解脫煩惱,然後轉煩惱為菩提。

〔感恩回向〕

  感恩法師以清晰易懂的方式,詳細解述了第六識的性質與功能,讓同學們理解第六識是多麼的重要,為什麼在八識中,它是修行的下手處?讓我們了解原來第六識在時間上能緣過去、現在、未來,在空間上能緣欲界、色界、無色界,在行為上能通善、惡、無記三性,因此造善造惡由它,如一念不善,而有徧行、別境、根本煩惱、隨煩惱以及不定等心所與之相應,則由引業引入惡道,如一念善行而有5徧行、5別境、11善法及4不定等心所與之相應,則由引業引入善道。因此,才明了為什麼它是我們修行的下手處。

  更感恩法爾學院上見下竺法師及教務主任上自下拙法師精心安排此唯識課程,引領我們認識唯識學,了知心靈運作模式,進而找到一切煩惱根源,走出生死輪迴的之苦,轉識成智,學佛所學,行佛所行,邁向成佛之道!

158_share_cov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