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心一意勤修正行,無他餘念而順其法,諸塵垢病自然消除。
~《最勝問菩薩十住除垢斷結經》卷第五~
◎釋悟因
人類各民族的文化差異其實蠻大的,上文說到印度的語言,印度幾千年的歷史長流,語言文字從未曾統一,直到近代英國統治印度(AD1858-1947)才以英語統一,而在佛教東傳彼時稱震旦的中國,民族性就不一樣,早在公元前秦始皇的時代(BC259-210)就設立「書同文」制度,以漢文字統一全國。
秦始皇還有一個特大的貢獻,統一全國度量衡。以秤重的單位斤兩來說,台灣一斤是十六兩,中國大陸一斤是幾兩?區域不同,算法也不一樣。
在西元前後,釋迦牟尼佛是印度傳說中的聖人,印度古來崇敬濕婆神、象頭神、梵天神,同時把釋迦牟尼佛也奉為第九尊神明來崇奉。就像台灣民間崇拜王爺公、土地公、上帝爺,此外,由於對關羽的崇敬,一位蜀漢三國朝代的人物,也敬奉祂為神明,稱之為「關聖帝君」。
釋迦牟尼佛被奉為神明,成為人們祈求禱告的天神,當然祂也庇護老百姓,護佑眾生,可是不同於一般神明,釋迦牟尼佛有經典流傳,有親傳弟子代代相承,為人們講述生命的真理、指引人生,這是更為可貴的。
釋迦牟尼佛滅度,祂的教法已從印度恆河流域擴及全印度,並且向四方傳佈。教法流佈的區域,各地語言、服飾不同,生活方式、習俗也各異,單就飲食而論,由於文化差異,彼此也相互看不順眼,例如台灣佛教強調吃素不吃葷,就瞧不起吃葷的佛教修行者,而南傳佛教重視持午,也相對的瞧不起北傳佛教沒持午的人。
縱然如此,釋迦牟尼佛教導的核心思想是什麼?這才是信仰者要掌握的軸心。
在《那先比丘經》,彌蘭王問那先:「無有復勝佛者耶?」那先回答:「然,無有勝佛者。」 (1)彌蘭王對佛陀了解不多,好奇地問那先:「沒有比佛更殊勝的聖人嗎?」那先回答:「當然,沒有比佛更究竟的人了。」信仰者尊敬佛陀理所應當,事實上,佛陀證悟後確實向世人宣稱祂是「佛」、「覺者」,一位證悟世間真理的正覺者。
佛陀德性超凡,身具三十二相八十種好,能力則有十力、四無所畏等神力,而最殊勝、最異於世間聖人的,則在於佛陀體悟世間實相、證悟「緣起」法則,祂教導緣生緣滅的真理,於黯黯寰宇為世人點燃生命之光!
文章出處:悟因法師談人生系列-8-那先比丘經的啟示-105.10(第11片光碟)VTS_01_01-05:25-09:58。
(1)出自《那先比丘經》,大正藏第32冊,CBETA T32, no. 1670B,p. 715。
佛教界專弘淨土法門的長老淨空法師,於中華民國111年7月26日凌晨2點安詳示寂,享耆壽96歲。香光尼僧團方丈悟因長老尼於當日下午三點率香光尼眾佛學院師生一行八人前往臺南市極樂寺念佛致意。
淨空長老於1927年出生於中國安徽省廬江縣,1949年移居台灣,1959年在台北臨濟寺剃度出家。長年傳播佛陀法音,弘傳念佛法門,講經教學逾60年無間斷。
淨空長老曾任台北十普寺中國佛教三藏學院第二屆教師,講授「演講學」。香光尼僧團悟因長老尼當時為三藏學院的學生,淨空法師感動悟因法師的好學,還特別將印順導師的著作《佛法概論》、《成佛之道》等書,送給悟因法師研讀,該書一直保留到現在,已成為案頭書。
香光尼僧團方丈悟因長老尼感恩淨空法師的師恩及感佩他一生弘揚淨土法門,長期使用現代傳播媒體推行佛陀教育,致力弘傳佛陀法音,為人間留下很多弘法法寶,故特別前往台南極樂寺悼念。
淨空長老一生於台灣及世界各地弘揚經教,利益群生。祈願老和尚倒駕慈航,早日乘願再來人間弘法度眾,阿彌陀佛!
【食材】
【調味料】
【作法】
預立醫療照護諮商(簡稱AC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