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風化雨課程側記

◎ 撰寫學員:依博

能在線上聽悟因長老尼的課非常感恩,誠如悟師父所說: 在疫情這麼嚴峻的情況下,我們還有因緣在線上上課,要讚歎台灣真正是個寶島,人人遵守防疫的規定,自我約束,既保護了自己也保護他人。

〔課程內容—《維摩詰經》弟子品第三〕

■本品的核心問題說明

此次上課的教材《維摩詰經》的全名是《維摩詰所說經》,本經從頭到尾,佛沒說幾句話,大部分都是維摩詰居士對著佛弟子、菩薩、聲聞弟子、比丘等說的話,其主要內容是討論佛弟子個人的修行和心境,這些討論,可以做為我們可以修行的法則。

1.維摩詰勸誡大迦葉乞食心要均平

大迦葉是修獨覺者,習慣性去貧苦家托缽,希望藉由他的托缽,啟發貧者布施的心,因而可以累積福德脫離貧困,但維摩詰認為他的乞食行為不合平等原則故告誡他。這不是大迦葉做錯什麼,而是要他認識以下的道理:

(1)乞食,是一個總稱,乞物,乞事,乞緣都屬於乞食,貧窮與苦經常連成一體,但窮不一定是苦,沒錢是苦,生病是苦,做事不順遂是苦,如今疫情讓人焦慮不安也是苦,但這些不一定與貧窮有關係,有錢人也會有煩惱也會有苦。

(2)勸告大迦葉乞食專找貧苦人家行乞,是個人的習性,擇善固執固然是好的,但也會產生問題。

(3)訓誡大迦葉的意義,是要藉這件事來共同討論不普及,不平等的地方是在那裏,再求進步與修正。維摩詰認為大迦葉具有慈悲心但不夠普及,捨豪富即放棄富者,認為貧者因布施少而貧,故提出各種說明如何才是真正的慈悲與平等。

2.什麼是慈悲?

何謂慈悲?可以用捨字為代表,上個月課程中看的脫口秀視頻,主持人敘述她自己青少年時,因為父母離婚,自身長得又醜,有自卑感,兄妹吵架時,她因聽錯話又解釋錯誤,就出手打了哥哥,哥哥本想打回去,婆婆說哥哥不可以打妹,哥哥因此忍下來,就在忍的當下,生命的劃分點就在此界線上劃分出來,這個忍就是捨。
吃東西也是一樣,誰都想要吃,這時父母親不要製造糾紛與矛盾,生下來本就有老大老二之分,怎麼能叫做完全平等呢?世上沒有絕對平等公平的時候,看著別人吃,自己吞口水,這就是慈悲,父母捨不得吃看著孩子吃的那一刻也是慈悲,生命中的喜悅就是捨,我捨得即是我最富有的時刻。

3.乞食的意義

什麼叫做乞,要從食說起,有乞者就有施者,缽中這碗飯是經由化緣得來的,布施有財施、法施、無畏施。財施是以金錢或食物布施。法施是助人心開意解,安頓身心。無畏施讓人覺得安心、安全。例如見路上有香蕉皮隨手撿起來以免他人誤踩摔跤也是布施,或著爬山時,看他人負重,即側身讓其先行,這也是布施,也是捨,讓其先行助他早達目的地以解除負重的負擔。

大迦葉走入了貧家,就匡定了這家是貧者,儘管有慈悲心但不普及,在乞食的背後要看到他需要什麼,富者也有他所需要的地方,縱然只是一個關懷的眼神也是一種布施,應存平等一視的心,不分貧窮依次行乞,才符合慈悲平等的原則。

出家人因不做營利事業,故需以行乞取得食物以維持色身的健康,再以色身從事弘法利生的工作。在世俗中工作也是乞食,以勞力換取報酬,取得滋養色身的資糧。佛陀向農夫行乞,農夫以佛未耕作而拒絕供養,佛問農夫做什麼營生,農夫說我在耕田,收割以取得糧食,佛說我也耕田,耕眾生的福田,我以佛法來弘法,安頓世人迷惘不安的身心,讓世人產生信仰及信心後願意供養我,所以我也是在耕田。

4.在乞食中修行——去八邪修八解脫法

維摩詰告訴大迦葉,取食時不能有分別心,要接受乞食得來的任何食物,也要先放下自我的想法,不選擇托缽的地方,沒有喜歡或不喜歡的,沒有貧富愛憎的取捨,在行乞過程中,對眼、耳、鼻、舌、身、意,接觸到的色、聲、香、味、觸等境,不論嗅到、接觸到、所碰到的是什麼,者只是如實知,不加任何批判,不隨境緣產生喜觀或不喜觀,瞭解一切法都是幻相,不論心中所想過去的,現在的,或未來的一切境相都是影像的映現罷了。一般外在的色、聲、香、味、觸、法,等六塵境相,一切都不過是因緣和合的幻相,本來就沒有真正的生起什麼,自然也就沒有滅了。若能夠徹底了解八邪(邪見、邪思惟、邪語、邪業、邪命、邪精進、邪念、邪定)本來沒有自性,沒有客觀的存在,不去排斥它,也了解八種解脫(內有色想外觀外色解脫,內無色想外觀色解脫,淨解脫身作證見足住,空無邊處解脫,識無邊處解脫,無所有處解脫,非想非非想處解脫,滅受想定身作證具足住)也無有自性,沒有客觀的存在,當知邪正原是不二,並非敵對的真實存在,自不必捨一執一,一定要棄邪然後歸正,而是可以即邪相法直接入於正法,能證悟此理,則能以平等心與平等性相契合,於是一食的布施就等於普施一切眾生,也同時供養諸佛及一切聖賢,這樣就可以接受施食而無愧。

若能如前所述而行乞食,施受雙方都符合平等理性,由於心存平等,所以既不同於凡夫的煩惱,也不同於小乘的斷除煩惱,當下凡聖雙捨而入中道,心常在定,無所謂出入,也非住世間或住涅槃,凡布施的人既心存平等,凡是布施,就沒有優劣之分,這樣的受食,才不會空食人間的布施,當然也沒有大福小福的果報之區別,受者也沒有益或損的計較,這才是證入佛道,不會走上聲聞的途徑。

〔大迦葉的反思及回應〕

大迦葉於聽完維摩詰所訓示的話後,如醍醐灌頂,深有體悟,當下即對佛陀表白:世尊,當我聽到維摩詰居士的這番話,感到從來沒有聽過這樣高深的理論,因而對一切菩薩產生了深切的恭敬心,同時心想此居士辯才智慧如此高超,聽聞之後還有誰能不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呢?從此我就不再以聲聞,辟支佛等小乘行勸人修學,我知道自己不能和他討論大乘法的高深義理,所以不能勝任前往問疾的使命。

〔四個故事闡示供養的功德〕

1、小孩子捧沙供佛:

小孩子玩沙,以沙塑捏成舍利、佛塔、佛像,一心專注虔誠頂禮,此時呈現在他心中的是佛的境界,不管知與不知,他已在修行道上。

2、為佛戴斗笠得皇帝之報:

梁武帝曾經因地修行時,為佛戴斗笠,故得皇帝之報。有一次在下雨時,地上泥濘,泥中有佛像,路過之人覺得佛在泥中不淨,遂將佛像移置於路旁石頭上,免受車輛輾過泥地時的污水噴濺。再有人經過發覺佛坐路旁還是會被污水濺及,乃將佛移到圍牆上。復有人見佛坐圍牆上被雨淋,心有不捨即將斗笠戴於佛上,此人因緣成熟後,轉世為皇帝(即梁武帝),普蓋佛殿供養。

3、半顆菴摩羅果的虔心供養

阿育王半顆菴摩羅果的供養,阿育王是孔雀王朝時期的第二代君主,是印度偉大的國王之一,在多次的爭戰後國威顯赫,勝戰到那裡,即在那裡弘揚佛教,晚年建造很多的舍利塔及阿育王石柱,對佛教的貢獻很大。有一次一位比丘從門前經過,王喜歡布施,剛好手中有一個吃了一半的菴摩羅果,就用它來供養比丘,身無他物的當下,半顆菴摩羅果就是最大的供養。

4、帶不走財富亞的歷山大帝

  亞歷山大帝征勝亞洲、歐洲,在全盛時期國土範圍廣大,財富盈庫,在其臨終前,要求為其製作一副兩側有洞的棺木,死後躺在棺中伸出雙手,表示他是兩手空空的走,雖擁有無數的財富也帶不走一絲一毫。

〔覺知不住,回到當下〕

悟師父諄諄提醒,從經文中可以明瞭我們要如實知,回到當下,一心放下即能證果。例如佛滅度後經論要結集,阿難要參加,大迦葉說參與的阿羅漢們均已證果,你尚未證果,怎能參加。阿難回寮房修行,就在由坐到臥的那一瞬間開悟證阿羅漢果。

我們修行也當如此,行走時如實覺知,腳抬起放下,身心均未離開,明知世間仍有很多煩惱,有很多事待處理,但我如實知,身心安穩,有條不紊,不受情緒的干擾。

修菩薩道最怕有聖者的驕傲,修行人內心深處要修好心境,看到眾生念頭轉不過來,要將心比心,以同理心的態度去體諒他,幫助他,修正他的想法,以悲憫心捨我的境界攝眾生心,也是自我提升修行的內涵。

乞求他人的布施,其實是你在捨,不管供養或受供養需要心存善念,做壞事有果報,做好事會有福德,內心要長養出捨字,講正信,存正念,施與受才能在內心充滿喜悅。

158_share2_cover

發表迴響

你的電子郵件位址並不會被公開。 必要欄位標記為 *

你可以使用這些 HTML 標籤與屬性: <a href="" title=""> <abbr title=""> <acronym title=""> <b> <blockquote cite=""> <cite> <code> <del datetime=""> <em> <i> <q cite=""> <strike> <stro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