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先比丘經》釋150─記憶與重生

◎釋悟因

生命的歷程是一直往前走的嗎?是。但是,我們時常在做一件事:「回顧」,回憶過往。「回憶」,是人的特性之一,由於時不時地瀏覽過去,生命才顯得完整。一旦記憶能力喪失,失去標記,生命就好像突然坍塌,甚至會讓他找不到自己。

記憶是如此重要,不過,你時不時地翻找自己的影像,翻找著八識田中留下的影子是為了什麼呢?有人能夠說出其中的所以然嗎?

就像稻子,從種子到發芽、抽枝、長葉、結穗,每一個階段都是實實在在的「有」,只是這其中存在一個現象:「時間」。時間像沙漏不斷地滑過,所有的歷程在現在的一剎時,過去的就不復存在;就如發葉時芽沒了,結穗時種子沒了,不斷地生而又滅、滅而又生,是這樣一個生滅不斷的過程。

就像這樣,生命只是一個生滅不斷的過程,不必一定看到結果;在不斷地生滅之中,坍塌是必然,只是我們一直透過記憶把它們串聯。

當一個人處在「失憶」的狀況,你會覺得生命好像斷裂了。其實,如果你失去過往的記憶,你還是可以往前走,只是失去了過往的參考點,必須重新探索。

生命還很長,你怎麼讓自己好好的活下去?我來舉一個例子。

世界強國的美國,版圖很大,在美國往西部開發的時候,要建設很多鐵路、公路,這些基礎設施需要大量的勞力群,很多中國人就到那裡賣苦力賺錢。中國人的習性,手上有錢就買土地、蓋房子,也不是一直在做苦力,有的就做起買賣,開雜貨店、餐館,逐漸聚集形成華人區。這是歷史,也是事實。

你接觸一個陌生的國度、一個全新的世界,那是種族、習性、文化差異很大的地方,可不得從頭學習嗎?為了生存,你打開觸角與新的人事物聯結,你有了新的活力,也找到生活的資源。

文章出處:悟因法師談人生系列-8-那先比丘經的啟示-105.10(第11片光碟)VTS_04_01-15:26-18:22。

《那先比丘經》釋149─我們的世界如何生成、消失?

◎釋悟因

生命是很奇妙的一個東西,當我們活著,認知裡總以為我們大多是面臨著大視野,例如社會發展、企業、志業抑或家國、世界等大事,然而,平心而論,我們每天醒著,大多數的時候只是直面現前的日常,眼見耳聞觸嗅味嚐等見聞覺知的芝麻小事,並且也總是在這些事件上糾結。

其實,我們是相當的活在當下,只是我們總遙想過去、未來,看到那個不喜歡的人事物,心裡就盤旋著怎麼把它忘掉,結果是越想忘掉卻記憶愈深、印象越鮮明,我們無時無刻都糾結在這些意識裡,如老象溺泥無法自拔,於是,佛陀所說世間無常、無我的實相就被遮掩到看不見。

「無常」、「無我」、「空」是佛陀的宇宙觀,也是宇宙的實相。「無常」是什麼意思?就是「留不住」、遷流不息,光是眼前的情境或事物,就讓我們忙得目不暇給,一會兒是眼睛在看,一會兒是耳朵在聽,六根與六塵的接觸從來沒有停歇。

眼前猶如跑馬燈川流不息的光景,一會兒是這樣,一會兒是那樣,所有眼前你所見所聞的全都成了你以及你的世界!

你說你存在的這個世界是「有」還是「空」?你成功的時候是「有」還是「空」?(眾答:有)你失敗的時候是「有」還是「空」?(眾答:有。)

你所有的經歷,過去、現在、未來,不論是快樂、不快樂的,都是你以及你的世界,即使「雙胞胎」有來自父母相同的基因,也生活在相同的環境裡,但雙胞胎的生命經歷未必見得相同。所謂一花一世界,你有你的世界、我有我的世界。

所有這些都是「有」啊!為什麼佛教卻說是「空」呢?「空」是什麼意思?哪裡「空」了呢?

我們都曾經年輕過,記得小時候,你與國小、國中的同學吵架,現在想來仍歷歷在目,這是「有」還是「空」?(眾答:有)當時的吵架現在還在不在?還有沒有?(眾答:不在、沒有了)是不在了,只是腦海裡仍留存著過去的印象。

你的世界對你而言確實是「有」,生命日新又新,所有的經歷、歷程會漸漸地倒退,形成你的記憶,成為生命裡成長的背景,並且一再的淡化、退去。

文章出處:悟因法師談人生系列-8-那先比丘經的啟示-105.10(第11片光碟)VTS_04_01-12:29–15:26。

《那先比丘經》釋148─死後的色身是去是留?

◎釋悟因

《那先比丘經》卷3:王復問那先:「人死已後,身不隨後世生耶?」那先言:「人死已後更受新身,故身不隨。」「譬如燈中炷更相然,故炷續在,新炷更然。人身如是,故身不行,更受新身。」(1)

這一段是在討論人死後的色身,是跟隨「命根」而去呢?還是留在世間?答案大家都知道,死後的色身會留在世間,因為屍體會敗壞,而處理的方法有很多種,土葬、水葬、火葬、植葬、天葬(2)

所以「身不隨後世生」,這是普遍的常識,彌蘭王一定也明白,不過他卻是用疑問句問那先:「人死已後,身不隨後世生耶?」那先回答:「是的,人死已後更受新身,會得到一個新的身體,舊的身體就不再跟過去了。」

哦?舊的身體、新的身體?在實況裡邊,「新的身體」和「舊的身體」二者之間是有斷裂的,不過這種狀況很容易被一般人忽略。人死一了百了,不都這麼說的嗎?可對於彌蘭王來說,並不那麼容易過關。

「新的身體」、「舊的身體」?這二者是什麼關係?怎麼突然就生出一個新身呢?

此生壞事做盡,當然一死百了最好;如果你做很多功德,一死百了,死了就斷掉這一生的因緣,做好事豈不成了笑話?做好事沒報償,做壞事倒稱人心,這世間的天理都說不通,佛教是如何解釋這些的呢?新身與舊身之間有連結嗎?怎麼連結?

如果精神性的靈命,可以讓人看到它們怎麼連結,那東西的屬性豈不成了物質性的?不是物質性的又看不見,那它又是什麼呢?

那先聽到彌蘭王的疑問,也明白那顆哲學腦袋裡轉著什麼問題,於是馬上舉例一個燈燈相燃的譬喻,以解開彌蘭王的困惑。

「譬如燈中炷更相然(3)」,燈炷,燈芯的意思,同樣這一盞燈,「故炷續在,新炷更然」,燈炷所燃之處就有光,燈炷與光是二而一,燈炷不斷地被燃燒掉,新炷就接著燃;人的色身也是這樣,命過如燒炷,光光不盡更受新身。

文章出處:悟因法師談人生系列-8-那先比丘經的啟示-105.10(第11片光碟)VTS_04_01–06:46-12:29。

(1)此段經文出自大正藏第32冊,CBETA, T32, no. 1670B, 頁715。
(2)天葬:西藏地區最普遍的喪葬習俗,就是把屍體曝露在荒野,讓禿鷹啄食稱為天葬。
(3)「然」,這是古字,意思與現代「燃」同義。

《那先比丘經》釋147─社會分工,關於出家僧侶的角色

◎釋悟因

社會變遷很多觀念都在改變,不過,宗教師的角色一如既往,沒有多大不同。

例如,古代早婚而當前的社會流行晚婚。情勢不同,面對的考驗也不一樣。

有一位居士五十多歲結婚,太太四十幾歲,一直希望有一個孩子。夫婦事業有成,對於沒有孩子還是相當遺憾,後來他的妻子終於有喜了,夫婦倆非常地期待。

有一天他打電話給我說,他們正在擇日看哪天剖腹生產,要我幫忙看日子。世俗的觀點天時地利人合非常重要,順勢以時更是攸關,於是我幫他選個黃道吉日。

不久,孩子出生了,夫婦倆高興地來報喜。又過了幾天,先生憂心地告訴我,可能太太年紀大了奶水不足,而且……她不會帶孩子;又,由於剖腹生產太太的身體到現在還在疼痛……

「師父!我該怎麼辦?」

這話問得令人莞爾,「你們夫婦怎麼帶孩子,怎麼問我呀!」

出家僧侶是宗教師的角色,為世間祈福是本分,你家生了孩子,師父可以幫著誦持大悲咒,祈求佛菩薩護佑孩子健康、平安長大;可生活上面對的種種難題,身體疼痛、撫育孩子、怎麼包尿片等等,不要說師父,菩薩也無法為你操勞啊!

「你去問你的媽媽、你的丈母娘,也可以問婦產科醫生。不能問我,我不懂呀!」看來孩子的到來讓夫婦倆又喜又憂,可很多事情也讓他們措手不及。

確實,當一個新手爸爸、新手媽媽,一切的一切都很陌生、都是新的課題。

我告訴他:「你喜當爹,只是從沒想過當個爹媽是一件不簡單的事。」

「我知道你疼惜太太、疼惜孩子,為今之計,你需要的是尋找資源、尋找對的人來幫忙,你的心先安下來不要慌亂,去做你目前該作的。」

社會是一個「團體」,一個分工的社會,不可能一個人包攬所有的工作。社會上每一個人的角色都能各司其職、做到稱職,社會就能安和樂利。

古往今來,宗教師的角色在社會的分工,一如既往,除了為社會誦經祈福,很重要的核心工作是安頓人心、為世人指引方向。

文章出處:悟因法師談人生系列-8-那先比丘經的啟示-105.10(第11片光碟)VTS_04_01–03:32-06:46。

《那先比丘經》釋146─佛陀的使者──傳教師的使命

◎釋悟因

佛陀在世度化眾生有教無類,這種普世應機的度化精神,是佛陀出現世間的悲懷,以及代代傳承的核心精髓。

職是之故,佛陀滅度之後,佛陀的教法如果無法傳之久遠,不能普遍地適應於各種根機、各類族群,這是弘法者不夠認真、沒有盡到弘法的責任。

這樣的說,各位眼見耳聞的閱聽人能夠認同嗎?

佛陀的教法至今已流傳一千五百多年,到了廿一世紀,重新來看待佛陀教法「傳之久遠」這件事,認真地來說,傳法乙事可謂「茲事體大」,不能小覷:

其一,傳教師的才具,不可否認的,佛陀的出家弟子並不是個個辯才無礙,也無法像佛陀那樣有天眼通、宿命通,能夠看透眼前學法者的根機,只能盡力而為,儘可能地去度化各類眾生。

其二,受眾根機千差萬別,以當代的教育界來說,也已注意到受眾的個別差異,而且這種差異千差萬別,簡直是一個人一個類!就開始進行分眾、分倫教育,這是教育界劃時代的典範。大社會尚且如此,何況「佛法」這一科又是特別地「專業」、「專科」!

舉例來說,要對小朋友說法,就要使用小朋友的眼光、思惟;要對老者、長者說法,就要使用老者、長者的眼光、思惟;尤其一個人活了一大把歲數,每個人又有每個人不同的生命經歷,傳教師說法怎能一概而論,說個大概或還可行,如若要令每個聞法者心領神會、徹悟於心,那真是難為這些傳教師了。

傳教師所面對的弘法對象,大都是成年人或青年,每個人的需求不一樣,幾乎是一個人一個需求。

所以,在世間當一個出家人容易,當一個傳教師就有些難度,而要當個佛陀稱職的「使者」,肩負起傳教師的使命,那就是高難度囉!

作為一位比丘、比丘尼,肩負佛教「傳之久遠」的使命,銜著這個使命,終身學習是必然,必須精進再精進,才不枉負這一身袈裟!

文章出處:悟因法師談人生系列-8-那先比丘經的啟示–105.10(第11片光碟)VTS_04_01-02:30–03:32。

《那先比丘經》釋145─佛教的經典為何稱為「契經」?

◎釋悟因

佛教的戒律,以在家居士的五戒不殺生、不偷盗來說,持守這兩戒已包含人之所以為人以及人存在世間的意義,世間最尊貴的是生命,可作價值衡量的是財產,每一個人都尊重生命、也尊重他人的財產權,這是人與人之間最珍貴的友誼。

佛陀出家的弟子所要持守的戒律很多,有很多的微細戒是與當地社會風土民情文化有關,但是戒律的根本是一樣的,就是以不殺生不偷盗這幾條大戒為根本。

在《那先比丘經》,彌蘭王問那先:「你看佛陀的經教、戒律可行之久遠嗎?」 (1)那先回答:「那是自然,佛陀所教導的經教、戒律可以讓人奉行到老(2)。」

世界各大宗教都有各自的經典,天主教、基督教稱為「聖經」,伊斯蘭教稱為「可蘭經」,朗誦、阿拉的傳誦,都意謂神的教誡,而佛教的經典則稱為「契經」。

為何佛教的經典稱為「契經」?

「契經」的意涵,一指契合佛陀所說的真理,一指契合眾生的根機,所謂「契機」,以眾生的需求為依歸,以生命存在世間的真理為依歸,這是「契經」的真諦。

眾生的需求是什麼呢?世間是苦、生命是苦、八苦交煎,眾生渴求苦的解脫,這普世的需求沒有種族的分別、沒有身分貴賤的分別,沒有根機的分別。

佛陀本名喬達摩‧悉達多,前六世紀印度迦毗羅衛國淨飯王的太子,悉達多太子年輕時數次出遊城門,見到眾生生老病死的苦,祂很訝異、詢問馬夫車匿:

「這些苦是每一個人都要經歷的嗎?」「是的,太子。」

「我也會經歷這些苦嗎?」「是的,太子。」悉達多聽了震驚莫名,一心尋求解脫之道,於是半夜逾城離開妻子耶輸陀羅以及出生不久的小太子羅睺羅,到菩提伽耶苦行六年,最終發現「緣生緣滅」的真理而證悟成佛、開啟傳奇的一生。

很多人不認識佛教,總是一概而論的說,佛教與所有的宗教一樣,都是勸人為善,這樣說似乎也不能說錯,但只說對了一小部分,要認識佛教不能不認識教主釋迦牟尼佛的一生(3)、祂的出家動機、求道修道、證道說法的創教本懷。

文章出處:悟因法師談人生系列-8-那先比丘經的啟示-105.10(第11片光碟)VTS_04_01-01:02–02:56。

(1)原文:王復問那先:「自見佛經道可久行之?」大正藏第32冊,CBETA, T32, no. 1670B,頁715。

(2)原文:那先言:佛所施教禁經戒甚快,當奉行之至老。」出處同上。

(3)佛陀的一生,據佛教經典記載稱為八相成道:降生兜率天、入胎、出生、出家、修道、證道、轉法輪、入涅槃。

《那先比丘經》釋144─佛教「女性出家」、「小小戒可捨」的意涵

◎釋悟因

釋迦牟尼佛,世界五大宗教之一,佛教的奠基者,二千五百多年前創教,時至今日,為全世界識知,被尊奉為「古南亞地區的思想家、教育家、宗教家、哲學家,婆羅門教的改革者、佛教奠基人」(1),並受其弟子尊奉稱為「世尊」、「本師」。

釋迦牟尼佛的智慧可謂創古絕今,且舉二例以茲證明:

其一,接受女人剃度出家、並授可女弟子成為「比丘尼」,與男眾弟子「比丘」並稱為「二眾」,共同成為教團的中堅分子。如此尊重女性、令男女兩性各司其職、壯大教團、傳世燈明,這在當今世界各大宗教可謂絕無僅有。

其二,在即將入滅時向比丘弟子揭示「小小戒可捨」的明訓。

佛陀制戒以淨化僧團為目的,除了重戒、麤戒,很多小小戒是與當時印度社會的禁忌有關,佛陀就因地制宜,也制成比丘必須遵守的戒律。如此標舉清淨、和樂的大旗,意味著教團不只是存在於社會、更是融入社會為當代社會所容受。

佛陀入滅前揭示「小小戒可捨」,是對教團未來發展的期許吧!若教團流傳到印度以外的地區,這些與印度當地、當時的文化、風俗、習慣有關的小小戒,或可能令人持守不易、扞格不入!

佛陀說:「雖是我所制,而於餘方不以為清淨者,皆不應用;雖非我所制,而於餘方必應行者,皆不得不行。」 (2)用白話來說:「在當地應該遵守的規矩,雖然不是我制定的,你們也應該遵守;如果是我制定的戒律,在當地沒這回事,你們也可以捨棄、不用遵守。」佛陀所說的這段話,在漢地流傳的各部戒律都有提及。

佛陀的眼光或許無法預見他一手創建的教團會流傳中國、南傳的佛教國家,不過,由於佛陀的洞見,在臨入滅前叮囑「小小戒可捨」,於是流傳漢地的中國佛教得以使用「隨方毘尼」在中國落地生根茁壯,成為漢傳佛教的大本營。

如此,佛教以印度為根據地流向斯里蘭卡、東亞、東南亞各國,流向世界各地,成為當今五大宗教之一。

文章出處:悟因法師談人生系列-8-那先比丘經的啟示-105.10(第11片光碟)VTS_03_01-20:34-21:15。

(1)維基百科, https://zh.wikipedia.org/zh-tw/釋迦牟尼, 下載時間,2023年4月28日上午10:00。

(2)《彌沙塞部和醯五分律》卷22,(CBETA,T22,no.1421,p.153a14-17)。

《那先比丘經》釋143─關於戒律的二、三事──戒律與什麼有關?出家與在家、持戒與破戒、重戒與輕戒、個人與僧團、承平與亂世

◎釋悟因

關於戒律的持守,要先知道佛教的戒律有「出家戒」、「在家戒」。

在家居士如果皈依,持守的戒律是「五戒」,不殺、不偷、不邪淫、不妄語、不飲酒。有時還開方便門,允許持守五戒的其中某幾條就可以。

而出家戒是針對出家二眾說的,比丘戒250條、比丘尼戒348條(1),佛陀的出家弟子受出家戒,除了要向佛陀宣誓,還需要「三師七證」(2)等十師作證,可見,出家人想要在佛門掙一口飯吃沒那麼簡單,不是剃了頭、穿上僧服就是出家人了。

可見,戒律規範了身份;出家受戒、持戒,是出家、在家身份有別的分水嶺。

明白出家人以戒為基,自當嚴守戒律,嚴淨毗尼,這才像個出家人。

然而,在世間做一個出家人,儘管自身嚴守戒律,也不是那麼容易長治久安。曾經,清末民初虛雲老和尚說過一句令人相當震撼的話:「此一領大衣,我是拼命爭回的」虛雲「坐閱三朝五帝」,在那個世局不穩、社會動動盪的年代, 如果不是有人挺身而出護法衛教,可能連出家的「僧衣」都難以自保。

我們很幸運生活在承平的時代,有人或許以為:持戒是個人的事。是嗎?

承平的社會也還是有詐欺事件,例如穿上宗教的外衣施行詐騙的技倆,持守清規的僧人可要皺起眉頭,歎這世道是「一顆老鼠屎壞了一鍋粥」。

看來,戒律持守不是「自掃門前雪」而已,個人如何與社會染污劃清界線呢?

其實,社會認可大都來自對僧團的認同,僧團以團體之力奉獻、服務社會、被社會看見。參與僧團得到僧團護佑,個人也安心。所以,持戒不是個人的事。

再來談談持戒的開遮持犯,佛陀允許:「小小戒可捨」這種開緣是隨時間、空間、地理、文化差異而有所不同,在僧團的保護傘之下,更不是什麼大問題了。

文章出處:悟因法師談人生系列-8-那先比丘經的啟示-105.10(第11片光碟)VTS_03_01-20:26-20:34。

(1)佛教戒律由印度佛教的部派傳承,各部派各有不同傳承,東傳到漢地有五部派的律部及戒條。上述所列條數是依據「法藏部」所述。

(2)三師七證:指比丘受具足戒時戒時必需具足戒師十位以資作證,證明戒弟子是清淨受具足戒,三師指戒和尚、教授阿闍梨、羯磨阿闍梨,七師是七位戒臘、學識等夠資格的比丘大德。通稱十師或十僧。比丘尼受具足戒時除了十師,還需另加比丘尼十師。

《那先比丘經》釋142─轉經輪使行之久遠,豈常人所能為?

◎釋悟因

轉經教,就是轉法輪,轉法輪的意義,一個是當下的傳播、傳到各地,一個是代代的相傳、傳之久遠,是時間與空間的跨越與橫亙。

「法輪」是怎麼轉動的呢?

當下的傳播,是把佛陀教給我們的經教,傳播給其他的人知曉,成為共同的理念、認知,彼此的理是相通的。

代代相傳、傳之久遠,讓「法」得以相承、延續,不要在我的手上斷滅掉。

無論是當下的傳播或者傳之久遠,在某些情況下,其實是很不容易做到的。

其一,轉經教的人需要有一套思想、信仰與生活,曾經受法於人,也曾經將自己的所學不斷地思維、淬鍊,堅定信仰,並且能應用於現實的職場或生活之中。

其二,轉經教的人需要有一股奉獻的熱誠,把它當作終身職志,就像奉獻佛門的僧伽、天主教或基督教的神父、牧師,就像皈依、受洗是一種宣誓與承諾。

然而,天有不測風雲,困難時時都可能發生,誰有幾分把握可以克服難關、通過重重考驗?說實在話,一道道的關卡,有多少人能夠過關斬將,直到最後?

尤其在生命的最後,一般人是如何面對的呢?你,又將如何面對?

洪居士的身體是病了,病危到奄奄一息,他還是堅持要為香光尼僧團的法師們授課,為了這一堂授課,他打嗎啡、貼嗎啡、加重劑量來提神,只為了能夠繼續傳播他的理念,傳衍一套寺院的管理哲學。

當然,貼嗎啡等作法,無疑是加重病情,據洪太太說,那會讓人噁心、嘔吐、便秘。然而洪居士的信念是那麼堅定,生病也要排除萬難、點燃生命之火。

學佛以後是不是就不會生病?不,轉經教的人與常人一樣要經歷生老病死,但是他的身心是自在、清明的,直到最後一念都那麼清楚,讓旁人看得到他對法的「奉行久遠」、奉行在人間。

法在哪裡可以看到?從他的身上和他背後的團體,他在哪裡,「法」就在那裡。

文章出處:悟因法師談人生系列-8-那先比丘經的啟示-105.10(第11片光碟)VTS_03_01-17:40–19:20。

《那先比丘經》釋141─人在臨命終時,是怎麼一回事?

◎釋悟因

很多人談死色變,那是因為死亡讓人看到敗壞、滅絕。沒錯,人在臨命終時,身體是敗壞到不行,有的人比較特別,只是某個器官不能用,例如心臟猝死、心肺衰竭,這裡要告訴大家一個祕密,人在臨命終時,身體是敗壞到不行,但是人的「心」──一種心靈、精神的力量是不會死亡的。

這是佛教在《般若波羅蜜多心經》說的,在六根、六識、六界之中,有不生不滅、不垢不淨的存在。

這種存在人人皆有,只是這存在,往往被翻滾的六情、六識淹沒,鮮少被識知。

所以,人在臨命終時,是怎麼一回事呢?有的人在臨命終那一刻,驚恐相現、伸手向上抓取,很不情願的樣子;有的人卻是走得安詳,甚至能夠讓人感受到他的安心、自在。同樣是走上死亡一途,為何會有這樣的差別呢?

之前說到洪居士的奮鬥,以洪居士為例,洪居士年輕時去中國大陸發展,一去二十年,那是人生最輝煌燦爛的歲月、投入終身的心血與錢財,可最後落得人財兩空抱病回台,對一般人來說,那得有多不甘心哪!

可洪居士不一樣。洪居士兩手空空回到台灣治病、又治瞎了一隻眼,不到幾年就走了,卻走得那麼安詳。有人說,人在臨命終時都會回顧一生,對洪居士來說,此生的回顧是一種怡然吧?一生最大的轉捩點就是去中國大陸,這可能是洪居士此生最大的抉擇,決定走這麼一遭、也決定自負贏虧。

回首一生,看那斑斑足跡,看那轉捩的曲曲折折,這才是一生的成就吧!

生命的哲學不一定最後都歸於宗教,但是生命的探索絕對與宗教脫不了關係,這關鍵就在於探索生命的課題只有一個:人到底是為什麼活著?這一生是為何而來、為何而往?最後、又去往何處?

以洪居士的故事來看,儘管他這一生的事業不是很蓬勃發展,但,他是安心的。所有的抉擇都發自本心、本願,回顧一生,看到本心、本願,豈不哂然一笑?

文章出處:悟因法師談人生系列-8-那先比丘經的啟示-105.10(第11片光碟)VTS_03_01-16:46-17: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