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能長老為聖靈寺的住持,早年悟因長老尼晉山香光寺及創辦香光尼眾佛學院時,常追隨白聖長老來院護持辦學;香光尼僧團分院成立時,更見他以身作則參與動土典禮、開光、關心建設及弘法,老和尚長年對香光尼僧團的護持,真可謂因緣甚深。
于今(107年)今能長老11月21日圓寂,適逢僧團封山,香光尼僧團方丈悟因長老尼帶領見竺法師瞻禮老和尚,又於11月27日僧團封山禪修圓滿日下午,率領僧團法師、香光尼眾佛學院師生及居士們共七十餘位,懷著感恩之心,至台北聖靈寺,為今能長老誦經、讚佛。
悟因長老尼感念老和尚長期以來對本僧團之關心、提攜與護持,以至誠之心親自撰寫並宣讀追思讚頌文。感懷老和尚一生為眾生、為佛教的無私奉獻,關懷服務社會,竭盡所能用心付出,衷心祈願──祝福老和尚往生淨土,早日乘願再來,廣度眾生。我們亦當憶念老和尚的示範,承擔如來家業,為佛教、為眾生精進道業與修行。
分類彙整:A05 香光剪影
「感恩於心﹑有愛同行」樂活健走活動
財團法人伽耶山基金會養慧學苑將於107年10月21日星期日上午8點,舉辦「感恩於心﹑有愛同行」樂活健走活動,將從南區的崇倫國中出發,一路行經美術園道、經國園道再折返回崇倫國中,單程約2.8公里。
活動搭配臺中花博的主題–聆聽花開的聲音,精心規劃動線行程,要讓參加活動的市民了解臺中在地的動植物,知道臺中市市樹是臺灣五葉松、市花為山櫻花,市鳥則是白耳畫眉及花博吉祥物石虎,同時為增加活動豐富性,還特別在活動的起迄站崇倫國中安排好玩的劇團及小丑表演,要讓民眾度過一個趣味、知識與健康兼具的假日。 台中市民政局局長游湧志、西區區長陳麗珠、健行里里長何文宏公務百忙之中特別撥冗來參與開營。 民政局游湧志局長提到行、住、坐、臥無不是禪,佛教團體辦舉辦健走活動,即在行禪。 行禪是覺察自己的心,更舉例明天上班時,在起床時要覺察自己是怎麼起床的?從床上跳起來後到公司,這中間有很多是不知道的。為什麼我們以自己的習性、慣性行動,今日的健走即是辦行禪。活動後有迴向,心生歡喜心、平等心迴向,行走間念念分明迴向,大家帶著覺知覺察參加行禪健走。 更邀請大家在11/3台中市政府舉辦世界花卉博覽會「聆聽花開的聲音」,處在當下、念念分明,起歡喜心就可以聽到花開的聲音。
財團法人伽耶山基金會養慧學苑多年來一向重視將佛法轉化為慈悲及祥和的力量,使社區成為一個適於共住、共學、共榮的地方。 有鑑於健走是一種最自然、方便、簡單的運動方式,透過健走不僅可強身,亦可增進親子及人際關係,達到身心靈的活化滋養,在輕鬆的健走中,滌濾身心,培養「轉念啟安詳,感恩福慧增」的生活態度。所以養慧學苑在106年首次舉辦「感恩於心 . 有愛同行」健走活動,帶動社區中數百人的參與,並得到良好的回響。因此,今年再次舉辦此項活動,希望帶動更多人走向戶外,親子共行,共同創造一個健康而和樂的社會。
「感恩於心﹑有愛同行」樂活健走活動於107年10月21日早上8點於臺中市崇倫國中舉行,報名並走完全程者,可以獲得礦泉水﹑運動毛巾﹑餐盒乙份,而活動除了健走、認識臺中的花草樹木之外,也在健走結束後,在崇倫國中禮堂崇倫堂安排喜悅經絡操、小丑表演及兒童劇團「好玩的劇團」演出等,精彩的活動內容,帶給市民朋友一個充滿健康、知性與笑聲的歡樂周末假期。
「圖書館文創產品開發與行銷研討會」活動圓滿
由財團法人伽耶山基金會與國家圖書館共同合辦,香光尼眾佛學院圖書館承辦之「圖書館文創產品開發與行銷研討會」,於10月12日下午五時十分於國家圖書館國際會議廳圓滿閉幕。與會學者、專家、貴賓有近二百人齊聚一堂研討圖書館文化創意,經過一天豐富的理論與實務學習,大家收穫滿滿,紛紛表示這是一次很棒的研討會。
本次研討會安排兩場專題演講,有薛良凱執行總監的「打造一次難忘的體驗」,薛總監特別提到創意要感動別人之前,要先感動自己。林國平處長介紹「文化+創意+產業—國立故宮博物院的新使命」,提出博物館文創的經驗及對圖書館做文創的建言。另外三場研討,分別為「文化創意產品之規畫與管理」及兩場圖書館文創開發的實務分享。有林榮泰教授發表的「文創產品的開發經營與管理──從創意設計到品牌行銷」、林志峰老師的「運用文化創意活化館藏資源」、以及由吳宇凡老師介紹各國圖書館文創的開發、呂姿玲主任報告國家圖書館、吳明珏主任祕書報告國立臺灣圖書館、柯皓仁館長報告臺灣師範大學的文創產品開發實務分享。
另外,本次研討會場外並安排多個文創產品展示,有國家圖書館、國立臺灣圖書館、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圖書館、香光尼眾佛學院圖書館等,各館皆展示奇特的文創商品吸引很多人參觀。
最後,活動在香光尼眾佛學院圖書館館長自衍法師的結語下閉幕–「創意要有文化,圖書館文化需要創意」,共勉圖書館善用創意,打造圖書館服務的新未來。
107年度香光尼僧團紫竹林精舍佛學研讀班畢結業典禮圓滿緣滿
香光尼僧團紫竹林精舍一〇七年度佛學研讀班於十月十三日及十月十四日,舉辦畢結業典禮。七百位學員歡喜慶祝學期圓滿,尤其畢業同學更是打扮莊嚴,法喜溢於言表。
司儀從期中活動主題曲開場,帶領大家回顧高雄豪雨、印尼海嘯、日本的風災、地震,從全球國土危脆,到此時此刻能坐著參加典禮,內心充滿感恩,接著帶唱《佛陀的孩子》感謝佛陀的護佑。住持見竺法師以「感恩福慧增」為題,提攜學員「我執」障礙感恩心的生起,覺察我執、放下我執,感恩心才會生起。除了頒獎,還有豐富的節目,【紫竹林精舍香光合唱團】獻唱〈楓橋夜泊〉、〈我家在這裡〉、〈燃燈之歌〉、〈台灣是寶島〉,優美的歌聲觸動學員的心靈,讓人好珍惜台灣這塊寶島,讓人的心有回家的安定感。【薪傳兒童舞蹈團】帶來「圓的聯想」舞蹈,精彩有創意,讓人聯想到月圓、心圓、事圓,一切皆圓滿。
「心傳薪傳」由畢業班學長分享佛學研讀班的心得,鄭進興分享佛法的妙用,吳玟誼分享找回快樂的自己,接著由畢業生將研讀班精神「實踐佛陀的悲懷,以佛法美化人生」傳承給在校生,祝禱正法久住世間,潤澤有緣人。
典禮最後在合唱「我家在這裡」、「佛學研讀班驪歌」禮成圓滿,溫馨感人,法喜歡悅。
IQ 智慧增~愛上學習,go!
「小菩薩-就是我」、「心中有愛-人見人愛」、「三心加三力,6Q有創意」、……高雄紫竹林精舍第三屆6Q親子班師生之間愛的默契,既親切又貼切。 6Q包含IQ(智力商數)、EQ(情緒商數)、CQ(創意商數)、LQ(愛的商數) 、MQ(美德商數)、SQ(微笑商數)六項能力。2018年9月30日課程主題—「IQ 智慧增~愛上學習,go!」,透過志工老師的戲劇演出和精彩的影片剪輯,說明IQ就是智力商數也就是好學力。
「……天才不學習都變普通人,那我們普通人不學習就更慘了。快!我們一起去學新知識。」戲劇在「感嘆天才的方仲永因為沒有學習,而變成普通人」的遺憾中落幕。 反之,經濟弱勢的吳寶春,因著他的好學勤奮成為家喻戶曉的人物,成為台灣之光。影片中的情節讓家長和孩子們都看得目不轉睛,體會好學成為改變命運最重要的因素,好學成為決定高IQ的最佳途徑。
香光志願服務隊的志工老師於此單元課程,讓「愛上學習」深植於孩子們的心,並設計「I can~美詞覓覓尋」、「 I do~佳句對對碰」體驗活動,寓教於樂,在孩子們的心裡播下快樂學習種子。下次課程10/21(日)早上9點報到,親子共享「EQ好念轉」。
春暉芬芳──香光尼僧團法師至校園弘化
在今天教師節前夕的上午,香光尼僧團自衍法師與自晟法師受邀前往嘉義女中,為「嘉義市107年度春暉志工暨學輔人員專業成長研習」授課,與會者有嘉義市的高中、高職教官,還有春暉志工50餘人。
自衍法師講演「高關懷之輔導理念:從心開始」,法師從認識「心」的無常、緣境等特性,分享輔導者如何讓心安住接納當下,並透過各種互動遊戲,帶領與會者運用六根覺知當下。
自晟法師講授的主題為「高關懷之輔導技巧:友善之妙用」,法師提醒,一位認真的輔導者,當從友善自己開始,當內心有足夠的力量,才不會被外境所困擾。法師並介紹了觀呼吸、慈心觀等日常生活中隨時可用的妙法,讓自己長養、培植「心」能量。
三個多小時的研習課程,透過正念飲食、觀呼吸、慈心觀等活動,與會者皆感受到這是一場很不一樣的學習課程,讓自己增加正念,身心壓力獲得抒解,學習隨時活在當下,這對處在第一線擔任教官工作者有莫大的助益。
颱風擦邊過 6Q親子感恩開營
「小菩薩-就是我」、「心中有愛-人見人愛」、「6Q萌芽在心田,開心營造每一天」、……當高雄紫竹林精舍響起嘹亮可愛的孩童聲音,第三屆6Q親子班開營典禮,於2018年9月16日,百位親子歡喜開營。
香光尼僧團紫竹林精舍6Q親子班,在法師帶領香光志願服務隊的精心規劃、用心設計下,自2015年創辦以來,深獲參加家長的認同肯定、孩子的喜愛,因此有學員三年都參加,也有孩子遠道從雲林而來。
香光尼僧團方丈悟因法師,深深體悟在3C的時代,需要有6Q的能力,並將家庭生活教育與人文心智教育,融入6Q親子班的課程核心。與時俱進的不凡思維,真知灼見的教育見解,使得許多家長願意與孩子一起來參加。
活潑快樂的班歌教唱,有趣、破除陌生感的破冰課程,益智、團隊闖關尋寶的體驗境教之美。並針對家長進行講座,由廖芳美志工主講「陪孩子成長的喜悅」,讓每一位家長都專心聆聽,全神貫注在精采的分享中。
課程尾聲,全體感恩發願,感恩天公作美,颱風擦邊而過,發願認真學習,長養慈悲智慧。下次課程9/30(日)早上9點報到,親子共享「IQ福慧增」。
慈心樂活go green,淨化山林與心靈-紫竹林精舍107年佛學研讀班期中活動報導
紫竹林精舍佛學研讀班自民國74年7月21日創辦迄今已34年,創辦人悟因長老尼秉持「推動佛教成人教育,開創信眾教育志業」的理念,始終堅持舉辦期中活動。今年僧團法師帶領香光志願服務隊,融入巧思創意,精心規劃設計佛學研讀班期中活動—慈心樂活go green,讓學員暢走自然綠地,感受身心靈舒活的快樂與自在,進而慈心關懷周遭生態環境,淨化山林與心靈,為淨化地球、愛護家園貢獻一己心力。
慈心樂活go green活動於9月2日假南臺灣最大的自然生態園區—衛武營都會公園舉辦。感謝天公作美,當天太陽一大早就露臉,立秋後的陽光照耀大地,好溫暖、好光明、好美麗,學員們在藍天碧野間,享受金色陽光洗禮,心情歡樂飛揚。12個班級各個卯足全力練習,精神抖擻、青春熱情的隊呼練習聲,讓衛武營都會公園的清晨,充滿活力正能量。主持人吳明洲老師妙語如珠、風趣幽默的開場白,帶動現場熱鬧歡樂氣氛。全體學員齊聲高唱活動主題曲-<慈心樂活go green>:「慈心淨化好山林,慈心樂活go green,好山好水我珍惜,淨化山林我樂意,慈心淨化好山林,慈心樂活go green」,大家跟著八位志工學長的示範動作,一起帶動唱。人人運用眼耳鼻舌身意,感受慈心淨化好山林,不論男女,不分長少,熱情參與、全心投入、動作流暢、快樂無比。
唱完主題曲,就是各班期待已久,摩拳擦掌的隊呼表演時刻。每班使出渾身解數,在服裝、頭頂、雙手裝扮大做文章外,配合耳熟能詳歌曲與絞盡腦筋創意發想的隊呼,更是吸引眾人關注眼神。「三年修學真用心……成佛之道笑哈哈,○○○班頂呱呱,師父學長人人誇」、「走走走走走,我們來到衛武營,走走走走走,樂活go green,白雲悠悠,陽光柔柔……愛物惜福做環保,世世代代沒煩惱」、「佛陀佛陀我們敬愛您……我們大家一起來學佛……伸出你的左手,讚!讚!讚!伸出你的右手,棒!棒!棒!伸出你的雙手,一級棒!」各班隊呼除了好記、好念,正向有意義,動作一致的響亮隊呼,充分展現團隊精神。
面對眾生,要有熱情的心,更要有冷靜的頭腦,清明的智慧。在熱鬧的隊呼後,全體虔誠唱誦《華嚴經淨行品》:「若見叢林,當願眾生,及諸天人,所應禮敬。若見高山,當願眾生,善根超出,無能至頂。見樹葉茂,當願眾生,以定解脫,而為蔭映……當願眾生,所作皆辦,具諸佛法。」每位學員誠心唱誦,神情專注用心,歌聲清亮,迴盪在遼闊的大草原上。大家坐在大樹之下透過經文,感受大自然的樹蔭、微風、芳草、花朵、落葉、……,領略大自然的美好,感謝大自然的恩寵。
團體活動告一段落後,僧團法師帶領學員,進行慈心淨化好山林,引導學員誠心念佛,恭敬唱誦《心經》,虔心迴向祈願。現場學員們認真專注的神情,令人動容,數百人齊聲唱誦,莊嚴祥和。全體一同祝禱加持這片山林花草與一切有情眾生,更添生機,更增美麗。法師開示學員們,要感恩一切因緣示現的天候現象,從中學習成長,祈願人人有健康的身體與醒覺的心靈。活動最後,監院自晟法師請大家撿起身旁輕輕飄下的落葉,體悟萬物皆在說法,以水為例,水遇高山,水遇大石,皆能順勢而轉,法師藉此勉勵每一位學員,遇到生命中的人事物皆要能轉心念,善解包容。更以淒美的愛情故事,說明人與人的相逢,皆是千百年的修煉,然而,「花開花謝終有時,緣聚緣散終有時。」傾宇宙之力也無法阻止一朵花的凋謝,對於緣分的去來也要心境淡泊,隨緣自在。以自然為師,從自然中領悟真理。
淨行乙班同學對今年佛學研讀班期中活動內容讚嘆不已,感受到佛法的真實存在,藉由活動得以覺察觀照自我與環境,感覺身心舒暢。遠從雲林縣南下上課的學員林秀玲,非常認同自晟法師「水在說法」的理念,秀玲非常珍惜每一次上課、學習的機會,覺得師父的開示,讓她十分受用,內心很相應,她要把握學習的因緣與機會。普願甲班的學員王淑冠,本身是舞蹈老師,很喜歡當天的活動,認為在身心靈方面都得到成長,覺得自己在學佛前較驕縱,透過佛法的薰陶,感覺個性變得隨和,比較能同理別人,她說很喜歡研讀班和樂的學習氛圍。今年相邀一起來當同學的陳秀花、陳秀枝、陳秀柳、陳春時四位姊妹,其中有兩位已經高齡八十,穿著桃紅色班服,跟同學一起參與,完全融入班級,絲毫感受不到年齡的限制。當天精采的活動,讓她們回憶起童年外出旅遊的快樂興奮,更加珍惜聞法精進的機會。慈心樂活go green,淨化山林與心靈,是您我的終極關懷,惟願珍愛大自然,人與大自然、人與人和諧自在,共創人間淨土。
財團法人伽耶山基金會、香光山寺、紫竹林精舍獲內政部表揚
內政部107年8月31日上午10點,於新北市政府多功能集會堂舉辦「107年度宗教團體表揚大會」,行政院賴清德院長及內政部徐國勇部長到現場頒獎,對於宗教團體從事福利服務與慈善救濟事業,且積極配合政府推動相關政策,給予高度的肯定。今年受內政部表揚的有165個宗教團體榮獲「宗教公益獎」。
香光尼僧團推動終身教育、耕耘優質文化、關懷社區,提倡友善社會及健全家庭功能,得到社會、政府肯定。財團法人伽耶山基金會、桃園香光山寺、高雄紫竹林精舍三個團體,同時獲得內政部表揚,分別由基金會執行長自淳法師、大溪香光山寺監院見竺法師、紫竹林精舍弘化組長見和法師代表受獎。
其中,伽耶山基金會連續第十四次獲獎、大溪香光山寺第六次獲獎、高雄紫竹林精舍第二十次獲獎。
2018年香光寺開心一夏兒童營
一年一度的香光寺開心一夏兒童營,今年在七月二十一、二十二日舉行,為了兩天的兒童營,先舉辦為期三天的兒童營幹部訓練,廿多位以大專學生為主的幹訓學員,需住在寺內,過著早睡早起的團體生活,在課程安排方面,除了訓練帶領兒童營的技能,也有自我成長等多項課程,並體驗佛教寺院的部份儀規,增加對佛教的認識。
今年兒童營以香光小學堂綜合課程的模式登場,運用味覺認識香草植物、以聽覺了解蛙類的生態及叫聲,成為大自然的好朋友;DIY立體方塊,在遊戲中學會數學的排列組合。動手編織自我風格的環保提袋,養成愛護環境的良好態度。從科學中認識生命的奧秘,體認生命的真實,從生活中落實感恩,增福增慧;教導孩子們靜心聆聽生活周遭的聲音,培養覺察力並在遊戲中激發孩子們的創造力,開啟尊重生命、慈悲智慧的快樂人生。經過二天快樂的學習,小朋友成果豐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