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Q親子行 化育品德感恩愛

紫竹林精舍第四屆6Q親子班,透過精心設計的課程,依食、衣、住、行、育、樂的主題,落實家庭生活教育,紮根人文心智教育。即使從去年底開始,新型冠狀病毒造成全球恐慌,打亂了課程進行的步調。然而,我們的課程還是在所有志工的努力下,於109年9月27日進行「樂」的主題,並且圓滿第四屆的課程。

「樂」的主題,透過六個體驗站「石頭湯桌遊」、「翹鬍子合作勾」、「送你一首渡河的歌」、「聽~聲音的風景」、「法語疊疊樂」、「蝴蝶效應,讓愛飛揚」。其中有益智活動、專注力的培養、團隊合作訓練、創意思維與操作、法語的回顧與拼組、……,真的是寓教於樂,充滿歡樂與驚艷。

「讓我們點燃慈悲與智慧的燈,做一個提燈照路的引路人,照亮自己,也照亮他人。燈燈相續無盡燈,手持心燈,照亮光明燦爛的人生路。……,」最後,活動在圓緣點燈的儀式中,全體親、師、生都浸沐在溫馨、詳和、感動的氛圍中。

6Q親子班成立的緣起與目的就在以家為起點,家庭是生命的起點,家人是孩童生命裡重要的支柱。因此課程以「家」為主來設計活動,透過家人與志工老師的愛與陪伴。在實體教室中,創造親子間心靈幸福的銀行,請家長與孩子同行,大手牽小手,積聚豐厚的愛的存款,培育6Q的人文心智力,擁有感恩、報恩的人生。

第五屆6Q親子班將在110年1月24日開課,一至十月每月一次,共九次課程,歡迎家中有國小學齡的親子,一起加入6Q親子班,參與成長的樂趣。

孩童是大人的鏡子,家長探索個人的6Q,孩子也學習到6Q。面對生活的一切,包括人與人、人與社會、人與科技、人與自然、人與環境,都能以美與善的心靈,學會尊重與愛,擁有感恩的人生,親子一起快樂前行。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01 02 03

香光關懷據點 紫竹林樂齡學堂「肢體律動與活躍大腦」

天涼好個秋,秋天來時就拍拍手,感到幸福時就踏踏腳,讓手心腦並用,香光樂齡學堂無限時,陪伴長輩們到老,這是人間美晚霞的一站!

9/22(二)
葉雅欽職能治療師:教導長輩們「肢體律動與活躍大腦」。生活中的梳頭髮,或比手畫腳、疊疊樂杯遊戲,都是職能治療喔!如何比畫烏龜、鳳梨、猴子、芒果…等等,以及用不同順序及顏色堆疊,測試學員們反應的速度快慢。而柔軟操搭配音樂律動,訓練肌力及伸展力,正確到位姿勢,能柔軟身心。

黃依婷營養師,個別的瞭解並關注長者平日營養狀況,量身訂做,一對一的專業建議長輩們攝取營養素,志工則在旁聆聽陪伴。

9/25(五)
體適能檢測,每半年檢查一次,9項測試2小時,瞭解心肺、骨骼、關節及平衡功能。一旦有狀況,即刻啟動醫療網,予長者最適切之照護!1小時肌力訓練,謝宜耿志工以詼諧逗趣,讓長輩們配合口令,輕鬆伸展,動作到位,安全又不受傷。

程香漣物理治療師:於檢測前,指導每位志工,關注長輩們的正確檢測及注意事項。職能治療師回應,香光志工隊與長輩們良善之溫馨互動,讚譽有加,足見平日有下功夫搏感情,大家樂在其中,就是樂齡!

2 (1)

2 (3)

2 (7)

2 (8)

2 (9)

2 (10)

2 (11)

2 (12)

2 (13)

佛陀也想看電影

小時候要看場電影都得等到神明生日,為了答謝神明的保佑,所以要演一場戲讓神明看。放映時間一到,厝邊頭尾紛紛拿出家裡的板凳,高高低低、大大小小,小孩子最精明了,早早就將椅子擺放在第一排搖滾區,等放映師開始稱唸各個神明的名號時,便立刻往廟埕衝,坐在椅子上,心中想著今天到底會播出哪一齣好戲。路旁還有一攤香腸攤,邊打香腸、看電影,是一種小確幸,也是令人回味的廟埕風光。

時間來到2020年9月4日,聽說有六支片要播放,而且是在同一天晚上,更不可思議的是要在紫竹林精舍的廣場公開播放,而且還有小吃攤陪襯,這不就是我所熟知的,廟埕蚊子電影院嗎?該不會在放映前,還有操著濃厚台味的放映師逕自唸著“ㄟ~今啊日,咱賣來恭祝南無釋迦牟尼佛聖誕千秋…”然後鞭炮聲大作…劈劈啪啪

我滿懷疑惑的走進精舍,果然有一幕超大型電影布幕立在眼前,幕前還架著一部放映機,一旁還擺了一台小吃攤,觀眾來回穿梭其間,有的找座位、有的吃小吃,儼然如廟埕電影院般,好不熱鬧。我遍尋不著那台味放映師,只聽弘化堂前傳來法師滿心雀躍的吆喝聲 「第三期影視史學首映會 -我思故我在」開始囉~

這次是影視史學班第三期首映會,但以戶外播放的方式史無前例,也是法師慈悲,願讓清淨的共修地,變成一場歡喜熱鬧的蚊子電影院,給了影視學生一個創作及展演的舞台,一切景像是那麼的衝突卻毫無違和。

昔日的廟埕蚊子電影,到了紫竹林精舍,成了「星空電影」。
昔日的電影長片,到了紫竹林精舍,成了「紀錄短片」。
昔日的廟埕香腸攤,到了紫竹林精舍,成了「素素小吃攤」。
昔日的禮謝酬神,到了紫竹林精舍,成了「感念佛恩」。
這裡放映前沒有鞭炮聲,只有一聲聲阿彌陀佛 阿彌陀佛。
這裡的放映師不是別人,就是作者本人,播完還要上台講感想。
放映結束後也沒有「扮仙」,只有對三寶及觀眾「不假仙」的由衷感謝。

12687701582121 1268770162244612687701516217

育出好品格~親子樂,6Q皆開發!

平平、安安坐在客廳,滑著手機,聽到從廚房傳來媽媽高分貝的聲音。
媽媽說:『今天有客人要來,你們兩個幫忙把客廳整理整理,東西放好。』
平平、安安回答:『好啦! 』 (然而還是坐在椅子上,滑手機!)

這場景似乎常在許多家庭中出現。高雄紫竹林精舍第四屆6Q親子班,《育出好品格》課程,於9月6日以有趣的表演劇《禮在這裡》開場,點出現在家庭常見的狀況。

接著,6Q親子班的指導老師廖芳美園長,以《快樂的親善大使》為題,告訴親子如何做一個稱職的主人。包括:親善大使的三法寶—多閱讀、多傾聽、多做家事。親善大使的四魅力—目中有人、臉上有笑、心中有愛、人見人愛。並教導大家說話的藝術、電話禮儀、儀容態度、用餐禮儀、待客之道、奉茶行儀。而且,透過實際操作,彼此觀摩,讓親子體驗待客禮儀,落實生活美學。

前置的茶食作業,五十餘位的香光志工老師,投入相當多的心力,布置優雅美麗的會場,準備精緻美味的茶食。加上廖芳美園長的專業指導,親子在驚艷與快樂的氛圍中,圓滿《育出好品格》的課程。祈願親子們身體力行,成為人見人愛的親善大使。

119116161_3183779764992718_2931494962023312541 118942408_3183780548325973_8759231828826346447 118942846_3183780398325988_4253418969580140993 118980933_3183780211659340_6778370801723425542 118997408_3183779561659405_872393807435929975 119019886_3183780124992682_6778285323688481847 119056499_3183779658326062_1171260360250741582 119072912_3183779964992698_2041103628445797492

2020香光映像第二屆頒獎典禮活動圓滿

今天109年9月20日財團法人伽耶山基金會舉辦「2020香光映像第二屆頒獎典禮」,本年度主題為「友善路就開」,特別頒發短片、攝影、畫我友善三類得獎作品。活動下午2時於台北印儀學苑舉行,由基金會執行長自淳法師揭開序幕,法師開示:本基金會是一個關心「教育、文化」發展的非營利團體,從事各種有益眾生的事業,每年都有年度法語,希望社會大眾能透過鏡頭,捕捉生活中的友善,留下人間的美善,將法語在日常生活中實踐,以淨化人心。

今日頒獎典禮,特別邀請金鼎獎攝影家胡毓豪老師主講,「由光與影談創意」。胡老師以自己在「象山」拍攝一天的相片,來說明由光與影的變化體會生命的無常,勉勵大家要學會「斷捨離」才能拍出好的相片。也讓大眾了解創意不是胡作非為、憑空而生,而是一種不同視角的人生體驗。

頒獎活動中,有本屆的短片、攝影、畫我友善入圍作品結集欣賞,並由各評審老師代表上台說明本屆作品的評審概況。本次短片共收到49件作品,相片258件,「畫我友善」,共收到341件作品參賽。歷經初選、複審,分別選出前三名、佳作、入選獎、創作獎、鼓勵獎、用心奬以及網路上高達2525人投票,多人熱衷參與的最佳人氣獎。

雖然今年社會祖及學生組的短片與攝影組第一名從缺,但評審老師勉勵大家還有努力的空間,若能多投注人文關懷,相信創作的作品一定會愈來愈有溫度。

這些得獎的作品,後續會在台北、高雄、台中、嘉義展覽,歡迎有興趣者前往觀賞作品。閉幕式自淳法師公佈了明年比賽的主題──慈心海福聚,邀請大家一起透過影像說故事,將法語在日常生活中實踐。最後活動在大合照中大家互相道別,相約明年再見!

◎2020香光映像特展時間:

  • 台北印儀學苑(9/20~10/3)
  • 高雄紫竹林精舍(10/6~18)
  • 台中養慧學苑(10/21~26)
  • 嘉義安慧學苑(12/1~12/30)

◎2020香光映像活動網站:

◎2020香光映像獲獎名單:

2020gayaimageaward_1 2020gayaimageaward_2 2020gayaimageaward_3-2

117_news_cover 119892046_10160195598329409_7013990287828629676_o 119911255_10160195599354409_3275616419830876836_o 119770694_10160195599869409_8402192442770398785_o 119929884_10160195598834409_2624215673251598996_o 119959058_10160195602209409_2431028096220111359_o 119665216_10160195600339409_1526364681516351876_o 119675442_10160195601419409_1545112230565805785_o 119675900_10160195604254409_3971581447212069528_o 119683662_10160195600094409_7829879779741664079_o 119865463_10160195601814409_2201795774447127513_o 119881977_10160195603589409_7391567351439918687_o 119882797_10160195600619409_6696573476982066307_o
S__8568864
S__8568867

桃園啟英高中邀請香光尼僧團法師前往演講專注力課程

茲有桃園地區高中學生人數最多(六千多位學生)的啟英高中,在彭昭勳校長重視「品德教育」推廣下,辦學廣受各界好評。今(8月25日)特別邀請香光尼僧團的法師,在該校「109學年度第一學期學務工作研習會」中為全校近200位教師舉辦二堂的「專注力」課程。第一堂,主題「專注力的教與學」,由香光尼僧團副都監暨香光尼眾佛學院圖書館館長自衍法師及專注力全國教師研習營執行長蔡美玲校長一起協同教學,帶領老師們實際體驗專注力的妙用,如「視覺分辨訓練」、「舒爾特方格」、「交叉運動」、「觀呼吸」、「正念飲食」等,並介紹提升專注力的要訣,與會老師獲益很多,感恩學到很多增進專注力的方法,體會專注力的最高境界,就是活在當下。

第二堂課由紫竹林精舍監院暨香光志願服務隊召集人自晟法師主講「『心』老師•妙專注」,法師以其帶領「心智教學」進入校園的豐富經驗,透過影片、講述、分享,鼓勵老師們要做「心」的老師,慈愛自己,培植「心」能量,接受生命的限制,擁抱生命的脆弱,感恩生命的資源,自然教學相長。「妙專注」,修「慈心觀」每天5分鐘滋養自我,享受慈愛力,讓內心溫柔地強大。演講結束後很多老師對這堂課充滿感恩,著實提升了他們心的能量,有一種被理解的支持!

由於香光尼僧團,以辦「佛教教育」為主要志業,同是辦「教育」,知道教育的重要性,是紮根、國本的工作。近幾年有感於當今很多人注意力常被外境吸引、壓擠,而無法專心於一件事物上,殊為可惜,因此香光尼僧團已連續辦了三年的「全國專注力教師研習營」,並開發專注力課程,讓很多老師受益匪淺,法師們期盼透過佛法引介開發專注力的方法,讓教師體驗正念活在當下,並藉以協助教學,培養學生專注力,促進師生學習成長,從中翻轉出教學的新泉源,培植優秀的下一代。
1090825-014

1090825-008
啟英高中彭昭勳校長介紹演講的法師及老師
1090825-001
蔡美玲老師授課
1090825-012
自衍法師講提升專注力的要訣。
1090825-003
自晟法師演講「『心』老師•妙專注」
1090825-007
啟英高中王淑燕副校長頒發感謝狀給蔡美玲校長
1090825-013
啟英高中王淑燕副校長頒發感謝狀給自衍法師
1090825-010
啟英高中王淑燕副校長頒發感謝狀給自晟法師
1090825-005
與會老師正體驗運用聽覺專注力的遊戲。
1090825-006
與會老師正體驗很hi的情緒如何轉平靜。
1090825-004
與會老師正在互相體驗測試「舒爾特方格」專注程度。
1090825-011
與會老師一起做交叉練習,增強專注力。
1090825-015
啟英高中演講會場的看板。
1090825-009
演講者與桃園地區的教育界人士合影。
1090825-002

香光109智慧青年營活動報導 (三) (四)

在早晨的涼風和合掌伸展操中,我們開始了第三天的營隊。在昨天認識到「觀音」的「音」的含義之後,今天的「普門六啟」由見可法師帶我們認識「觀音」的「觀」,這也是普門品的核心:菩薩的五觀。我們理解到自己必須要練習不用習性去思考和反應,接受生命的各種狀況,以慈悲的心看到自己和別人的需要,我們會記得不管怎樣,總是要讓觀音菩薩陪我成為我自己,我也陪伴別人生命發光。

在「普門七啟」中,自祺法師帶我們回顧天災所帶來的苦,也帶我們回憶自己內心煩惱所帶來的苦。接著,見瀅師父和大家分享她在安寧病房裡的生命體驗,師父說我們可以給予往生者溫柔慈悲的祝福、給家屬支持和力量,最後我們也實際體驗助念的過程,師父帶領我們對往生者道謝、道歉、道別,在一聲一聲的佛號中我們學習到面對苦難,我們可以選擇用慈悲回應,也體驗到自己是有力量幫助別人的。

下午的「普門八啟」見竺法師介紹叩鐘的意義,叩鐘可以幫助聽到鐘聲的人解脫苦難,師父也說「眾生和菩薩的關係,就像我們自己和鐘的關係」,在鐘樓,師父帶領著我們一邊唱著「叩鐘偈」,一邊以虔誠的心叩鐘發願。我們體會到大家至誠懇切唱誦聲和攝心的鐘聲是可以爲我們煩惱的心帶來清淨、給自己帶來信心、看到希望。

晚上的「三十二應化身」在大殿前的草地舉行,星空下我們聽到蚯蚓的叫聲、鳥叫聲,聞到草香、感覺到清風拂在臉上,今天是父親節,也是觀音菩薩成道日,在這個日子發願修持觀音法門特別有意義。悟師父帶著我們對著星星和天空發願受持觀世音菩薩法門、發願用自己手上的這盞燈照亮自己和別人。最後,悟師父帶領我們供燈,在黑夜中用蠟燭的光和我們內心溫暖的光排出了「快樂」兩個字,將祝福眾生及自己快樂的心願送出去。

117110454_3555676761133368_4120523615083962099_o 117343777_3555677511133293_715933413839511910_o 117234741_3555678751133169_1743377461505823284_o


第四天早晨,在露水和陽光中經行到環湖步道,自祺法師帶領我們,一起在湖畔靜坐及合掌伸展操,當我們回到香光山寺大殿的中庭前,大寮的法師和志工居士已經幫我們準備好了美味素漢堡和豐盛美味的早餐,我們體會到身邊的菩薩、營隊裡的普薩無處不在!

早上的「普門九啟」,見廣法師帶著我們邀請觀世音菩薩來到我們的心中,接著拿起色筆畫下自己所感受到的溫暖和光明,我們把所畫的觀音作成護身符,最後在法說和同學的唱誦聲中,我們繞觀音菩薩像三匝,以虔誠的心唸觀音、祈願和發願,我們真實地體驗到如何以不同的方式、不同的「門」將信仰化成行動。

「普門十啟」中,見則法師帶我們體驗說觀音,在各組抽出一個題目之後,以「TEDx 香光」的方式來進行,有的組別派出一個同學代表上台發表、有的則是全組同學一起上台,但我們都能從演講者身上體會到整組的力量,最後的評審講評中,李佩玲老師指出TEDx演說的技巧在開場、銜接和主題內容,講評法師也讚嘆我們都能彼此對台上的演講者有所回應。

營隊的最後重頭戲是「結業典禮」,首先登場的是各組的獻禮,我們以戲劇或是唱誦的方式表演出我們對觀音菩薩的信任、觀音信仰為人生帶來的轉變,接著同學們分享這幾天營隊的心得。這幾天我們聽到很多故事,還有故事背後的很多因緣,我們會帶著這幾天的感動還有感恩的心迎接下一段旅程。

最後,悟因法師邀請大家把觀音帶回去,師父說人生不能沒有宗教信仰,世上必然有很多難處理的事,但可貴的是我們還活著,有宗教信仰可以支持我們、給我們力量。

這四天的營隊,透過實際體驗讀觀音、唸觀音、背觀音、作觀音、畫觀音、說觀音,我們學會和觀音菩薩對話、找到生命中的觀音菩薩,也感受到和觀音菩薩產生了更多、更深的連結,而這些連結所產生的力量,會陪伴我們渡過一關又一關的困難。

117316398_3560887940612250_3595387343594259903_o

0806-0809

香光109智慧青年營活動報導 (一) (二)

香光109年智慧青年營《智慧青年讀觀世音菩薩普門品》於8月6日開跑囉!

開營典禮上,悟因師父向大家開示:「普門」就是「把門打開」,練習走入信仰的世界。並以「身安道隆」四個字勉勵、期許大家:安住自己、安心投入、安心上課、來遇到觀世音菩薩。

來到「普門初啟」時,見廣法師引用《普門品》中觀世音菩薩名號的由來:「聞是觀世音菩薩,一心稱名,觀世音菩薩即時觀其音聲。皆得解脫。」
於此見廣法師請大家將內心的煩惱或焦慮先寫在祈求單上,接著在一次次的音樂陪伴下行走,學習放鬆,練習和觀世音菩薩說話,再觀察自己的煩惱指數是否有減少,體驗如何藉由靜心來和觀世音菩薩對話。

到了晚課「清淨音聞」,悟因師父帶領我們向觀世音菩薩做香供養、懺悔和敲鐘。悟因師父分享自己和觀世音菩薩及《普門品》間的緣分,在生命最危急、面對災難時,禮拜觀世音菩薩如何幫助她找出一條路,讓我們感受到觀音菩薩帶來的力量。
最後,法師們帶領著大家齊誦普門品,無論是不是第一次接觸到普門品,透過經文,我們也看到、聽到觀世音菩薩的慈悲,感覺到自己和觀世音菩薩有了更進一步的連結。

0806-09-1-1 0806-09-1-2 0806-09-1-3


第二天的營隊在早晨的陽光和溫柔的慈心中開始。自祺法師帶我們在大自然中進行慈心禪,接著見沛法師帶我們藉由觸覺和嗅覺來體驗香光山內不同的大自然,像是香茅、迷迭香、肉桂。

早上的「普門二啟」陳玉女教授帶我們穿越歷史,我們看到從明代以來,陸地的觀音慢慢轉變成海洋的觀音,觀音信仰也在這過程中慢慢脫離宗教的色彩轉變成人間化、生活化、本土化且平易近人。

接著,在「普門三啟」中,自晟法師告訴我們觀音菩薩的特質是:千處祈求千處現。師父藉由一對情侶的故事讓我們體會到自己傾聽的能力的不足,由此體會到觀音菩薩聽世間聲音的能力是很不容易的。師父告訴我們要常唸「南無大悲觀世音菩薩」,要一念相應,觀音菩薩會陪著我們走遍天涯海角。

下午的「普門四啟」,見融法師以唱誦來祝福大家,接著帶著我們一句一句地練習普門品的偈誦,在體驗唱誦祈願中,教室裡梵音迴還不絕,當我們在唱誦中融入對觀音的信仰,可以感覺到佛教的唱誦和自己生命的關係。

「普門五啟」中,自晟法師帶我們認識觀音菩薩的三十二應化身,師父藉由影片和故事讓我們知道,在遇到生命中的風雨時,觀音菩薩會以不同的應化身來幫助我們、支持我們。我們也體會到不但要做自己的觀音,也要做別人的觀音。我們知道因為觀音和我們在一起,再大的風雨也能走下去!

晚上的「清淨音聞」,悟因法師帶著我們發願學習,慈愛自己和他人,我們知道自己可以持觀音、唸觀音、讀觀音、誦觀音、做觀音,我們心中的觀音可以增加心理的力量、陪伴我們渡過生命中的難關。

0806-09-2-1 0806-09-2-2 0806-09-2-3

防疫新生活 6Q再出發

受到新型冠狀肺炎疫情影響,紫竹林精舍6Q親子班,終於在109年8月2日歡喜再出發。這段時間,全國國人順時中,自主、自律、愛護自己、也愛護別人,才能讓疫情得以控制,逐步恢復社交活動。

6Q親子班特別規劃《防疫新生活 6Q再出發》的單元課程,除了貫徹量體溫、戴口罩,還安排「防疫洗手舞」。親子一起舞出健康、舞出快樂、舞出防疫新生活。課務團隊透過活潑的戲劇與六項活動,強調「樂活防疫,健康生活」,將防疫新生活,深植於親子的觀念中,落實於生活習慣中。

本次課程中「手護台灣-防疫總動員」、「護台灣助世界」、「偏見和謠言~STOP」、「正向防疫~自在平安」、「感恩~有你真好」、「防疫新生活~GO! GO! GO!」經過六項主題探討,釐清謬誤的想法,導正健康正向的生活習慣。讓大家能夠落實安頓身心,保護自己、尊重別人、學習感恩的防疫新生活。

6Q親子班,以愛家為起點,落實家庭生活教育,創造愛的家庭元素3力與3心,責任力、自律力、好學力,愛心、專心與貼心。最末課程,親子們在感恩祈願中溫馨圓滿。

Z1090804-02 Z1090804-03 Z1090804-01

阿丹醫師:真誠擁抱生命 坦然面對老病

「生命的末期,不要接受非必要的折磨!」深耕安寧照護領域的醫師陳秀丹,109年7月18日在嘉義安慧學苑演講表示,人生要「真誠擁抱生命,坦然面對老病」,學習正向看待死亡,對親人「適時放手,才是真愛」。

被暱稱為「阿丹醫師」的陳秀丹,是國立陽明大學附設醫院胸腔科主治醫師,也是《向殘酷的仁慈說再見》一書作者,她應2020安慧學苑「友善路就開」人文講座之邀,主講「病人自主與醫病溝通」,吸引百餘人聆聽。

陳秀丹分享多年的執業經驗,提到醫療現況中,有一種家屬要求不顧一切代價來延長末期病人的生命,完全不顧末期病人的感受,這就是醫界所謂「恐怖的仁慈」。

她表示,真正的愛是「給愛的人沒有煩腦,被愛的人沒有痛苦」。當面對生命的尾聲,如何與醫師互信溝通、自主選擇治療、說出自己想要的照顧模式,以及有尊嚴的自然死亡,是每個人必須學習的課題。

陳秀丹引用前衛生署長葉金川的話:「兒子們,記著,如果我沒法醒過來,不要串通醫師凌遲我!要活得精彩、走得帥氣,不需要要管子、停止維生治療!因為多拖幾天,並不會增添生命的色彩。」

阿丹醫師指出,親人的「捨不得」,常會讓末期患者忍受不必要的折磨,最後造成「四輸」,也就是「病人苦、家屬痛、醫療人員無奈、國家財政慘」,因此她強調「適時放手,才是真愛」。

她說,世間唯一的不變是「無常」,生命該如何書寫,讓寫到最後一頁時,還是同樣的美好,必須靠智慧。生命的意義,不在時間的長短,而在思想行動的衡量。應該追求傳記式的生命,而不是生物式的生命,「生與死,我作主」,要有尊嚴的自然死亡,不在病床上說再見。

109714140_3139264826122181_801871537362380365_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