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佛教協會教育考察團參訪香光尼眾佛學院

中國佛教協會教育考察團參訪香光尼眾佛學院
◎香光尼眾佛學院 報導

2017年6月2日,中國佛教協會教育考察團在該會副會長宗性大和尚帶領下,蒞臨香光尼眾佛學院參訪交流。該團係由大陸11所院校,約30人所組成,本院以近四十年致力於僧伽教育的辦學理念與教學經驗報告分享並互動交流。

首先,由香光尼眾佛學院院長悟因長老尼分享「尼僧伽教育理念」,院長開場溯源感恩大陸來台的白聖長老和印順導師等諸位長老的啟蒙,成就台灣佛教僧才。接著,刻畫自己是以「圓頂方袍僧相現」和「僧伽師範教育」的意象,來從事宗教師培育工作。雖然,我們以漢傳為主,但內涵上效法佛陀開放且多元的原則,因此是南傳、藏傳和漢傳兼容並蓄的。最後,期勉大家效法阿育王以國威之力,讓佛法走向世界,淨化世間並為人類帶來和平。接著,教務長見融法師整體簡介香光尼眾佛學院,說明佛學院的創校沿革、辦學宗旨、教學目標、教育特色、課程規劃、教學設計、師資、學生、設備等。香光尼僧團紫竹林精舍監院自晟法師,報告佛學院的專業核心課程「佛教實踐」,包含律儀、修持、弘護實習的教學設計,以實現辦學悲願:「以清淨僧相,利樂世人,佛陀的智慧與慈悲,常存人間。」學院教育是「依律住」融合寺院教育,「貫徹菩提心」的終身學習,在人間實踐佛教。「佛教理論」則以本院唯識專題課程為例,由授課法師見晉法師從自編教材中舉例實際教案,分享唯識學教學設計,藉由數位教材,讓學僧體會唯識理論。最後,由圖書館館長自衍法師介紹圖書館的過去使用與現在功能演變,以及圖書館跟科技的連結,提供從事僧伽教育者,如何運用圖書館資源,以加強教育實質功能。

以上報告分享後,現場開放問答交流,在座來賓踴躍提問,對於學生行門規劃,包括禪修、關房禁足與生活管理,師生的溝通、師資培訓,乃至碰到困頓如何堅持走下去等課題,進行雙方交流。現場提問有欲罷不能之勢,但礙於時間關係,也只能等待下次因緣聚會。

團長宗性大和尚致詞指出,香光尼眾佛學院的辦學重在培養宗教師情懷,包含奉獻精神、恢弘器識及弘法知能。他個人深表認同,因為學佛不只是解決自己的問題,而是願意在當代佛教中承擔住持正法的使命。對於學院的師資,能夠不斷接受現代新知,挑戰自我,亦深表肯定與讚賞。並且讚嘆香光尼眾佛學院圖書館所創發的「佛教圖書分類法」是佛教學界中的翹楚,已成為大陸現代佛教圖書分類的主要參考。

此次的交流,除了學院師資分享辦學經驗外,透過交流前的準備,也讓學僧們複習佛門禮儀及待客之道,並親見中國佛教諸山長老、大德的氣度風範,開展國際視野,見識兩岸佛學院僧伽教育的異同,實可謂兩相助益,互惠良多。106_0602PhotoCap_002PhotoCap_003PhotoCap_004PhotoCap_005PhotoCap_006PhotoCap_007
———————–
香光尼眾佛學院
604 嘉義縣竹崎鄉內埔村溪州49之1號
電話:886-5-2540359
傳真:886-5-2543213
http://hkbi.gaya.org.tw/

如何利用現代的科技來學佛?

香光講堂【香光答問集】

如何利用現代的科技來學佛?

mag107由於網路的興起,改變現代人取用資訊的方式。網路有如人類的大知識庫、數位圖書館。不受時空限制、不分老少,皆可透過此載體,完成自我學習。網路上也建置不少佛教數位資源,有心想學佛者,都可藉此媒介學習佛法。

隨著資訊科技進步,現代人運用3C產品來弘法或學佛,已相當便利。各類推陳出新、輕便好用的科技產品,已成為現代人獲取網路新知或閱讀電子書的重要方式,透過這些載體,非常方便即可獲取網路資源。如youtube等網上數位影音網站、可供下載的各類學佛APP,與佛教相關的影音資料,提供線上聽經聞法、自我學習,學佛管道相當多元。

在硬體方面,如數位相機、智慧型手機、小筆電、GPS衛星導航、平板電腦等等。軟體方面:如部落格、facebook臉書、噗浪、LINE等等,各有其發展的功能與特色。

要注意的是,個人使用這些軟硬體的原則是:凡能幫助佛法弘揚及學習的工具,我都樂於使用它;並將它整合為一,方便資訊的管理。另外,也要自我警惕:因為這些軟硬體,是佛法弘揚的「工具」,更要「離相」使用。不可因為「它」的出現,讓自己沉迷,產生更多執著,而荒廢道業。如果善加利用,藉由「三法印」檢視網路上所傳播的文字、影音等資料,是否符合「無常、無我、清淨法」,則不會迷失在資訊科技的洪流中,而能相得益彰廣學佛法,行利益眾生之事。

◎參考整理自《香光莊嚴》第107期《全新的開始:生命的禮物(一)》<利用現代科技學佛>

【精緻蔬食diy】盒包旦

【精緻蔬食diy】 盒包旦
◎食譜:蔡苓集/拍攝:陳惠玲

【食材】
黃豆皮 10張
豆包泥 600公克
南瓜 200公克
鹽 半大匙
糖 2小匙
胡椒粉 少許

【作法】
1、豆包泥加鹽、糖、胡椒粉調味,依個人口味酌量增減拌勻。
2、南瓜去皮切小薄片(代替蛋黃)。
3、將黃豆皮一張剪成8小張。
4、將一張黃豆皮,上面放一大匙的豆包泥;豆包泥上放一小片南瓜,再用另一張黃豆皮蓋在上面,然後將它壓薄。(參考圖片)
6、平底鍋放少許油,開火後放入,煎至二面熟後起鍋,即為一道美味又賞心悅目的佳餚。
備註:可以一次做多量,用單張塑膠袋層隔,冷凍。使用時,建議用不沾鍋少油小火煎。

◎ 便當菜單搭配:
盒包旦
宮保花生麵腸
馬鈴薯球
絲瓜
味噌苦瓜
青菜
veg37veg37-1

五感與大自然的對話

【2017香光人文講座.第三場】〔學員心得〕

五感與大自然的對話
◎蔡素真

  向佛陀銷假後,隨即由上見下杰法師帶領學員展開活動,覺察五感與大自然的對話。

  首先站在大殿前的草坪,將身體緩緩地轉360度以深察四周。順著角度的移動,景色也一幕幕的轉換。雲霧縹緲之間,遠山隱隱約約;近樹蒼翠濕潤,透著雨後的清新;紅磚砌成的三合院,散發古樸、寂靜、溫暖與堅毅。此時,一種新滋味悄然翻出,紛雜的心逐漸地沉澱、歇息。

  之後,伴著清脆鳥囀與夾道花草樹木,隨法師靜默地走向位處岔路的新成園區。園中有一大石安然矗立,悟師父於上題:「佛紀2561年」、「香光山寺」,藉以指示進寺方向。拾階而上,環石一圈,但見紋路自在延伸,色澤自然深淺。石下植有花草,與石、階剛柔相間、相濟。旁有二古木高張枝條護衛,與遠方氤氳山林相映成趣。園區雖僅占尺寸土地,卻宣說弘法者無盡的懇切心志。

  透過五感與香光山寺的大自然對話,猶如閱讀一本好書。每次不只能溫故知新,且心境亦層層更迭,隨體悟而漸趨安穩。
PhotoCap_002PhotoCap_001PhotoCap_003

專注力開發教師研習營

專注力開發教師研習營
簡章暨課程表線上報名

*研習目的
「專注力」是一切事情成功的重要關鍵。掌握專注力可以讓人有效率的完成一切事及發揮學習成效。本研習營的舉辦,特別邀請神經科學、運動、藝術、閱讀等各領域專家學者,一起探討「專注力」的開發,以瞭解專注力的理論與實踐,並引介專注力開發的方法,協助教師教學,以提升教學品質與成效,促進學生學習成長。
*研習議題
1. 專注力的理論與實踐
2. 專注力的學習與開發
3. 閱讀、藝術、運動與專注力的關係
*指導單位:嘉義市政府、嘉義縣政府、雲林縣政府教育處
*主辦單位:財團法人伽耶山基金會
*協辦單位:嘉義大學人文藝術學院視覺藝術學系、香光寺
*承辦單位:財團法人伽耶山基金會圖書資訊中心
*參加對象:凡對本主題有興趣之全國教師,本課程可登錄教師研習時數
*研習時間:民國106年8月4日(星期五)上午9時30分至8月6日(星期日)下午1時
*研習地點:香光寺(嘉義縣竹崎鄉內埔村溪州49之1號)
(主辦單位有提供住宿,學員可以自由登記)
*報名日期:5月1日起受理報名,名額100人,額滿為止
*報名方式:請利用網路報名 https://goo.gl/O7OsfE
*費  用:免費;歡迎隨喜贊助
*備  註:若有研習相關問題請洽伽耶山基金會圖書資訊中心
電子郵件libsteacher@gmail.com 電話05-2542824
*課程內容:
【專注力理論】
◎大腦、閱讀與專注力/ 洪蘭教授(中央大學認知神經科學研究所所長)
◎藝術之精神性智能與專注力培養/ 劉豐榮教授(嘉義大學視覺藝術學系暨研究所)
◎運動與專注力/ 洪嘉文教授(臺灣體育運動大學)
【專注力開發實務分享】
◎培育兒童專注力:以紫竹林精舍推展「小學心智教學為例」/ 自晟法師(香光志願服務隊召集人)
◎透過藝術之專注力實例分析(一)/ 王婉玲老師(嘉義縣竹村國小教師)、張淑玲老師(嘉義大學視覺藝術系研究生)
透過藝術之專注力實例分析(二)/ 高玉娟老師(嘉義市大同國小教師)、呂文雅老師(嘉義大學附小教師)
透過藝術之專注力實例分析(三)/ 沈勻䕒老師(嘉義大學視覺藝術系研究生)
◎由運動展現專注力/ 林晉榮教授(國家運動訓練中心執行長)
◎正念與專注力/ 見杰法師(香光禪修中心)
◎珠心算展現專注力/ 林敏發老師(臺灣商業會珠算委員會副主任委員)
◎提升學習力:從腸腦到頭腦/ 徐麗雅老師(健康諮詢講師)
◎興趣是閱讀的敲門磚/ 江連君校長(前嘉義縣太保國小校長)
◎閱讀意象教學法/ 見參法師(香光尼眾佛學院意象教學法教師)

專注力開發教師研習營

專注力開發教師研習營

《那先比丘經》釋4──王問那先為何出家

《那先比丘經》釋4──王問那先為何出家
◎釋悟因

2-21-300彌蘭陀王與那先一問一答。彌蘭陀王有問那先:「卿曹道何等最為善者?用何故作沙門」(注1)以白話說就是:你說說看,何者是最善?為何要出家作沙門?

為何出家?那先回答,因為想要放下世間的苦惱,也不想來世再經歷苦惱。

那是不是所有的出家人都是如此呢?彌蘭陀王再問。

那先回答,不是的。不是所有出家人都像我這樣。有的是「負債」而作沙門、有的是「畏縣官」而作沙門。

「畏縣官」,也許是公權力要抓,或是政治迫害;有時是改朝換代,自古以來很多人是因此而進入佛門的。

如果國家的法令對出家人有特權的話,就是法律上的漏洞。宗教人士往往極力爭取法律上的優待,若爭取來了,內部管理也要上軌道,不然會變成社會的問題。

畏縣官、負債出家都是佛門要整肅的問題。因此佛陀也規定,進入佛門要經過篩選,如果入門控管不當,會成為僧團被社會淘汱的原因。

有一個居士最近打電話給我。這位居士原先在長庚上班,後來出家了,但他沒有辦理離執的手續,長庚的薪水還一直在支付房子的貸款,除此外還欠了一大堆的債。我勸他趕快將此事作一了結,但他想保有房子作為修行的本錢而不願去做。

這些事件在律藏典籍都可以看到記載,在日常生活中也可以看到。如果想要出家,這些問題最好在出家前先解決了,才能重新開始;如果有女孩和男朋友分手了而來要求出家,我不會答應,因為這是她心情不好,一時逼急的出路。真要為今世、後世勤苦出家的,才是好的修行人。

本經認為生死的本源是「恩愛」和「貪欲」,貪愛不了,仍然生死相續,即使出家也很難了斷。那如何解決呢?要靠「一心念正法、智慧及餘善事」(注2)。

那牛、馬有無可能斷貪愛、了生死?不可能的,墮落作畜生不好修行,修行的基礎還是在「人」,要斷煩惱、去恩愛的可能是「人」!

這一段彌蘭陀王問那先為何出家,彌蘭陀王不也問了野惒羅嗎?同樣的問題,一個被問倒了,一個郤沒有。這是為何?可對照兩者的回答,看看兩者的差別在哪?若有興趣,還可以對照英文本,可以幫助對文意的了解。

在讀此經時要掌握問題的脈落,瞭解它要強調的是什麼?在佛法的架構中又主張什麼?這樣才能釐清問題,瞭解真正的法義。


注1:《那先比丘經》卷1,大正藏第32冊,頁697
注2:《那先比丘經》同上。

正念轉向幸福人生

正念轉向幸福人生
◎養慧學苑 報導

 養慧學苑106年5月20日「轉念人生講座」邀請香港大學佛學博士見勛法師主講「正念轉向幸福人生」。法師將「人生」定義為「幸福人生」,「念」定義為「正念」。法師引用經文、幽默的圖畫及結合現今社會現象,引領大家思考如何轉念,並品嚐小蕃茄如實正念的練習。

如實的呈現—你會怎麼想?

 以正念來看以現今社會發生現象,例:如果您看到配偶手機內容先生與另一位女生的親密簡訊,「我會怎麼想」三種不同想法提供給大家做參考,一、「我的眼睛業障重,這是假的」馬上關掉手機;二、「太可惡了,我要離婚!找律師告死他,財產不給小三」;三、「我看到配偶有和異性親密來後的線索,很震驚!一時不知怎麼辦,但我要小心求證和處理。」第一個是完全否認事實,這是逃避的行為,鴕鳥心態;第二個想法跑太快,立即想到要離婚,財產不給小三;第三個想法較實際,當下的想法鎖定在那一剎那,事實如實呈現、感受也如實呈現並看清事情的原由。

轉念一定要轉正念

 見勛法師分享在台北印儀學苑接引學佛青年時,有一位學生分享他曾經去參加念佛共修,他遲到了,急急忙忙停了摩托車就衝去共修。共修後回家時,發現摩托車不見了,才想到剛剛心太急,忘了拔機車錀匙。他說:「那時找不到車心急了,就想快回到佛堂坐下念佛,讓心不急,但心中卻一直出現『報警!報警!』的念頭。」法師強調轉念要轉正念,轉正確且要道德與現實兩面相符合。

如何得到幸福人生?

 幸福人生是心靈上的滿足。要得到幸福人生就要轉念、正念,念是由今加上心,念是想法也是現在的心、當下的心,正念是正確的想法、看到當下身與心。我們就像在開車握好方向盤,隨時都知道覺知自己時時保持正念、時時保持正確方向,開往幸福人生的方向,活在當下的正念保持在正確的道路上。

 見勛法師最後希望大家得到正念的最大利益「度諸憂悲,滅除苦惱,得真如法。」106_0520yanghui
—————————-
養慧學苑
台中市西區403大墩十街50號
電話:(04)2319-2007、0963-691007
傳真:(04)2319-2008
http://yanghui.gaya.org.tw/

一張黑得發紅的臉

一張黑得發紅的臉
◎紫竹林精舍大眾史學作品
陳駿耀口述.王韶蓉訪談

buda36陳駿耀是劇團的團員,也是精舍的志工。多年來,他定期參與燈具、空調冷氣保養,活動時的指揮交通,也常見他的身影穿梭在車陣中。參與精舍「第一等劇團」的表演,是研讀班開學典禮的重要節目。每次演出,一齣戲得排練三、四個月,每週一晚上排練。駿耀總是風雨無阻,不論戲份輕重,準時到場。從一國之君到流落乞兒,他都演過。六十歲的一張臉,常滿臉通紅,那是因焊接電工的職業關係。紅通通的一張臉,曾在一個星期內被交通警察誤以為酒駕而攔檢三次。

訪談中,駿耀帶著滿滿的笑意,說著他的生命故事。

「我的父母各自有一段婚姻,也有孩子。之後二人再共組家庭,生下四兒一女。」駿耀上有兩兄一姐,下有一弟。家貧,母親早早過世,弟弟送人。少了一口吃閒飯的孩子,生活還是艱難,在戲班子吹嗩吶的父親決定賣兒換飯,七歲的駿耀還不懂世事,就此,在一個三女無男的討海人家中,展開養子生涯。

沒想到,過門才半年的養母懷孕了,隔年生下兒子,駿耀成了家中的二等人。許多的雜工、責打、苦難等,堆積成兒時的記憶,被毒打、被誣陷偷錢,是常有的事,任憑再三喊冤,也只是招來屁股開花的不堪往事。勉強捱到國小畢業,駿耀跑去當汽車板金學徒,三年四個月的日子,常常被敲頭、打腦的。他只能含著淚水,告訴自己:「無論如何得把功夫學成,才能自立!」十來歲的年紀,從高雄一路往北,新營、嘉義、台中都有他流浪的足跡,過著沒有身份證的日子,只因養家不肯給。

駿耀退伍後,認識了太太,結婚四個月,夫妻倆被趕出門。想做生意,回家求養父作保,被一口回絕。幸得丈母娘拿出老本相助,夫妻倆開了家小理髮廳,太太幫人理髮,他當板金工,夫妻一起打拼,生活逐漸安定稍有積蓄,駿耀卻因賭走上負債路。省吃儉用幾年,終於還清負債。

有一次,養母罹患怪病,四處求醫不見效果,經人指點某宮廟通靈的乩童有辦法,駿耀抱著姑且一試的心情前往,說也奇怪,病竟痊癒。於是他成了此宮廟的信徒,背著殘疾無法行走的通靈人,上山下海,四處看風水、陰陽宅、揀金,這一背就是二十多年。

2007年(民國96年)鄰居大力推介駿耀來讀研讀班,還熱心替他報名。社會上打滾這麼多年,尤其在宮廟待過二十多年,什麼人沒見過,什麼樣的事沒經歷,為什麼駿耀會在義理淺顯的研讀班讀完三年,畢業後還願意留下來,還領那麼多的工作?是什麼打動他的心,讓他有了這份堅持?他回答:「讀台語研讀班,學員的年齡普遍較大。一百多位同學,常常七嘴八舌、鬧哄哄的高聲談笑。授課法師看著這一群老學生,輕聲細語的問:『各位菩薩,可以輪到我說話了嗎?』」法師這樣的涵養,這樣的縮小自己,讓看慣社會上處處自我膨脹現象的駿耀,深深地折服。

「研讀班三年的學習,最大的改變是懂得珍惜時間,隨緣的面對事情、處理事情。」佛教講的是心靈的轉念,當念頭改了,事情就跟著變化。過去個性較衝動,現在能「想一下」再做,就這麼個「想一下」即轉念。

「過去在宮廟的歲月,讓我感受到『人生海海』,上台演台上的戲;下台演人生的戲,都得好好演。角色沒有大小,只有認不認真。」駿耀說他非常珍惜能夠在精舍上課、培福、演戲的因緣,因為「與諸大善人齊聚一堂」,生命可以更上進、更發光與發亮。眼前的他,一張黑得發紅的臉,透著亮光,好亮!
—————
紫竹林精舍
地址:高雄市鳳山區漢慶街60號
電話:(07)713-3891~3 、0963-506891
傳真:(07)725-4950
http://zizhulin.gaya.org.tw/

《那先比丘經》釋3──何為那先

《那先比丘經》釋3──何為那先
◎釋悟因

彌蘭陀王和王臣沾彌利望群,二個人都問那先比丘同樣的問題:「何為那先?」(原文:「何所為那先者?」)。
「何為那先?」,意思是「什麼是那先?」
2-21-300
其實,一開始是國王先問那先:
頭是那先嗎?
耳朵、鼻子、嘴巴是那先嗎?
頸子、肩膀、臂膀、手、腳是那先嗎?…

這是用人的身體來問問題。
那先比丘怎麼回答呢?
不,頭不是那先。
耳朵、鼻子、嘴不是那先。
頸子、肩膀、臂膀、手、腳不是那先……

從身體的器官、組織,乃至問:
身體的膚色是那先嗎?苦樂、善惡、聲響、喘息是那先嗎?
那先一概回答不是。
膚色不是那先。苦樂不是那先……喘息不是那先。

國王問不出所以然,乾脆質問那先:「好吧,那你說『何所為那先者』?」
這時,那先反問國王:「請國王看看『車』這個東西,何所為車者?」
車軸是車嗎?
輞是車嗎?
輻是車嗎?
國王回答:車軸不是車。輞不是車。輻不是車……
最後,那先再反問國王:「何所為車者?」國王便默然不語了。

很顯然,「何所為車者」和「何為那先」,都不是表面容易解答的問題。

可是,國王和王大臣都在問這問題。一般的人也在問這問題。
同樣的,現代的心理學和禪宗也在問這樣的問題:「我是誰?」
誰代表了這個「我」?
禪宗最常問的話頭:吃飯、睡覺、唸佛的是誰?可以參透,就是開悟的人。
我們要豁破執著,也是從這裡起疑。「我是誰?」
《那先比丘經》,整部經的主題都是繞著這個問題。熟讀這部經,不是重在何為眼,而是眼在哪裡?和你有什麼關係?喜怒哀樂,各種感受在哪?如果有人問你的名字,如何回答?
開啟佛法的金鑰,就在自己的身上,永遠回到自己身上去探個答案!

【精緻蔬食diy】瓜子素燥飯

【精緻蔬食diy】瓜子素燥飯
◎食譜、拍攝:道寬居士

【食材】
素燥乾 100公克
越瓜脯 50公克
香菇 50公克
香椿 1大匙

【調味料】
薑 適量
醬油 3大匙
醬油膏 2大匙
胡椒粉 1/2茶匙
五香粉 1/2茶匙
香油 1茶匙
鹽 1茶匙
香菇精 半荼匙
冰糖 1茶匙
水 1500cc

【作法】
1、素燥先用水泡軟、瀝乾。
2、鍋內熱油,將瀝乾的素燥炸香,香菇也炸一下。
3、將炸好的素燥、香菇用醬油膏、香油、五香粉、胡椒粉攪拌一下,放入冰箱一晚。
4、將越瓜脯、香菇、香椿等食材切細。(註:用香椿醬也可以)
5、鍋內放油,薑爆香。薑起鍋後不使用。將鍋內油加入醬油爆香,加水,將食材、調味料等煮沸,約煮10幾分至軟即可。
備註:素燥加入飯、乾麵、陽春麵等皆很美味可口。

【精緻蔬食diy】瓜子素燥飯

【精緻蔬食diy】瓜子素燥飯

veg-p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