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唐•仰山慧寂禪師 ~
《那先比丘經》釋179─佛陀的智慧之光
◎釋悟因
佛門的修行,有一種「觀想」法門,觀想的訣竅,最重要的是要選取一個觀想的對象,稱為「所緣」。在南傳佛教的禪法裡面,設有四十一種所緣,其中最為大家熟知的就是觀「呼吸」,以呼吸為所觀的對象;另一個相當重要的觀法是取「佛相」為所緣。無論觀呼吸,還是觀佛相,當取相 成就所看到的所緣,都會是一團「光」,而不是什麼形相。這個呈現的「光」,在禪修法門也稱為「禪相」。
當我們的心安靜下來審視內心,也會看到這個光。當禪相的「光」出現之後,你不要執著在光的上面。如果執著在光,就會障礙自己的修行。
這「光」原來是我們內心的顯現,是內心的光。事實上,我們可以凝聚我們的心力,如果以佛相做觀的所緣,一段時間之後,觀想成就禪相出現,那時,佛在哪裡?佛就轉化成為你自己身心的光。這就是用功。
我講一個故事,最近才聽到的。
有一個阿嬤帶著孫子搭車,這件事發生在國外,阿嬤是白人,孫子也是白人。孩子看著司機,司機是黑人,孩子不樂了,吵著要下車,「黑人開車ㄟ,黑人是壞人。」黑人一定就是壞人嗎?無論如何,那孩子就一直吵著要下車。阿嬤聰明又機智,跟孫子說:「孩子!我們家的庭院,常常買花的種子來種,那些種子都是黑色的ㄟ。可是你知道嗎,我們把種子種下去之後,它們開的花什麼顏色都有,而且非常非常地好看。你看過的,記得嗎?」孩子瞪大了眼睛盯著阿嬤,用力的點頭說:「對哦!真的ㄟ!」阿嬤問:「黑色的都是壞的嗎?」孩子回答:「不是。」阿嬤又說:「這個人幫我們開車,他皮膚黑,就一定是壞人嗎?」孩子搖頭,不再吵著要下車了。
這故事有什麼寓意呢?如果一個社會常常用既定的框框來看事情,白的、黑的、紅的,就會如同孩子那樣的評斷;同樣的,用既定的眼光來看佛陀,佛陀涅槃就如同一般人去世相同沒兩樣。佛陀涅槃,祂去哪裡了?佛的智慧永垂不朽,無形無相、沒有方所,但,這是可以驗證的,這才是佛陀的智慧之光,是佛陀出現在世間給我們的無上法寶。
我們要去見證佛陀的智慧之光,而不是去尋找佛陀在哪裡。有時,佛陀跟我們在一起、在你眼前,你也看不到,我們還會跟他吵架;人家不跟你吵,你看著還不舒服。
有時候,我們可以說:佛陀隨時都在人間,也隨時都在我們左右。
大家不妨偶爾暫時放下手邊的忙碌,暫停幾秒鐘,看看內身,或者掃描身體……。
總之,不要以形相去看佛陀在哪裡;把形相放下、放鬆心情,放下心來看看,佛陀為我們指出來的那一片光在哪裡。
文章出處:那先比丘經75則/悟因法師談人生系列-8-那先比丘經的啟示-105.10(第13片光碟)VTS_01_20:08-25:40。
(1)「取相」,禪修專有名詞。當所觀的所緣清晰、明確的在眼前,且可以不動、不變,持續至少3分鐘以上,這叫做取相。取相之後還要持續的觀察所緣,直到所緣可維持不變至1小時-3小時,就是取相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