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一想:我有煩惱日日減,智慧日日增嗎?
「抄經」成為一種修行法門,其最重要的關鍵,
在於攝心、專注、無念,而達到一心不亂。
心寬轉安詳
線上閱讀:https://gaya.org.tw/broadmind
香光尼僧團 心鏡長老比丘尼 圓寂紀念追思告別式,於9月3日上午7時30分在嘉義香光寺舉行。近百位僧俗齊聚一堂,以至誠恭敬之心送別心鏡長老尼,典禮於上午9時45分圓滿,隨後晉塔安位。
香光尼僧團方丈 悟因長老尼 開示,回顧心鏡長老尼的出家因緣與弘法護僧足跡。法師一生篤實修道、信守承諾,發大菩提心,護念僧團,廣結善緣,饒益無數眾生。悟因長老更親題對聯:
橫披:心鏡身影
上聯:心鏡堅貞僧家護
下聯:悟敬道行緣佛恩
紫竹林精舍監院自晟法師也以感恩之心追思心鏡長老尼,讚歎她不僅是眾多法師學習台語的良師,更以好學與精進的精神,成為僧團中修行的典範。
會場張貼多篇追思文,並播放紀錄影片《心鏡身影》,呈現心鏡長老尼一生護持僧團、安住修道的清淨身影。影片中真摯的畫面,讓與會者深切感受到她對佛法修行的堅定信念與無私護持,令人動容。
今日追思告別式圓滿,不僅是對心鏡長老尼五十六年僧臘的莊嚴讚頌,更是見證了一位比丘尼畢生奉獻佛法、護持三寶的崇高典範。長老尼的善行與德澤,將如清流般長存於人心,化為大眾修行道路上的光明與力量。
感恩心鏡長老尼一生的奉獻,願長老尼安住於涅槃寂靜,清淨道風永留人間。
願我們皆以心鏡長老尼為典範,續佛慧命,廣行菩薩道。
心鏡法師,法名悟敬,俗姓郭,民國二十九年生於台南。自幼性情淡泊,二十五歲離鄉至高雄紙廠工作,因鄰近興隆淨寺,假日時常禮佛聽經,逐漸嚮往清淨梵行。民國五十九年九月依止天乙法師出家,同年於台北臨濟禪寺受三壇大戒,深受白聖老和尚教誨,奠定一生依止尼僧團修行的志向。
心鏡法師的生命歷程,幾乎就是「護持」二字的寫照。她從不多思算計,亦無心機權謀,只是安分守己,默默承擔一切寺務。飯頭、典座、菜頭、園頭、香燈、庫頭、副寺──無論何種執事,她都盡心盡責。她的言行與相貌一樣樸實,沒有一絲多餘造作,總能讓人安心。年輕法師開會時,她便留守弘化堂;法師對外說法時,她就看顧車輛;活動結束後,她又到花台耕種蔬菜,既可運動,又能減輕常住開支。
她以赤子之心廣修供養:以美味素饌供養大眾,以莊嚴壇場供養十方,甚至以親手栽植的蘭花供養諸佛。從幾位信眾到上萬的信眾,心鏡法師始終是默默耕耘的後盾。她的談吐脫俗自然,智慧隨歲月與僧團歷練日增,與她交談,總能感受一份踏實。她每日踐行「老實念佛」,不論做事、煮飯、種花、種菜,抑或定課修持,皆以同樣真誠心對待。
心鏡法師的一生,沒有驚天動地的弘法事業,卻以平實、篤定、無怨無悔的身影,成就了僧團穩固的基礎。她是香光尼僧團早期創建的比丘尼之一,從舊精舍到新精舍,護持僧人修行,領執副寺職務,皆以一顆真誠之心成就他人。她常說:「老實修行,佛祖就會保祐你。」這句話既是自我勉勵,也成為後學的座右銘。
她的一生,就是一部「無聲的護持史」,樸實卻深刻,恬淡卻長遠。
今世緣已盡,安詳捨報,敬期見聞者同聲念佛,迴向往生淨土,乘願再來,廣度眾生,阿彌陀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