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薩與俗同居,清淨曾無染世;愚人貪著涅槃,智者生死實際。
~梁.寶誌禪師~
◎本偈提醒我們本性清淨,智者不執於追求涅槃,而能在生死中自利利他。
◎釋悟因
上文提到身與心「相連不分」,再補充一個概念,「心動身才動」,意思是,色身的行動是來自心的指揮。物質性的身體不會自己動,必須依靠精神運作。換言之,如果你沒有起心動念,「身」是不會行動的。
晚上睡覺的時候,睡沈了,身體也可能不動的,那是因為心靈進入深層的靜止狀態。不過一般而言,多數人睡覺時還是會翻身,躺久了以後,也會感覺身體酸痛。如果有蚊子叮咬,白天醒覺性高,心性敏銳,作意不殺,睡覺的時候心性較鈍,一巴掌就打下去了。
進入深層的睡眠,心還是醒覺的,只是每個人的功夫不一樣,有的人心性仍然相當敏銳,有的人就暗鈍了些。
人在昏迷的狀態,有時無法被喚醒,但那不是「死亡」,只是意識昏昧無法運作。眼耳鼻舌身意識的「識」,它能被喚醒,是深層的精神作用還在,它叫「第八識」。如果第八識離開色身,「識」不能運作,這才進入死亡。
心理學研究「夢」,嘗試從夢境去解析人的心理狀態;很多醫學研究也研究睡眠,研究睡眠與夢的關係。人們在深層睡眠的時候,會在夢裡出現白天根本不曾想到的事情。那是深層的意識被翻到表層的意識來。
可是這些東西為什麼不在白天被翻出來呢?其實白天也會被翻出來的,只是白天事情多、情境多,心緒紛雜,它一閃就被岔開不見了。
這些翻湧的內在思緒,只有在用功的時候,才能被看見或被看清楚。在佛門裡禪坐,或者念佛止靜,就很容易看到這些翻湧的思緒。在家居士來到佛門用齋,也是用功的機會,因為佛門用齋是儘可能止語。
而一般人吃飯,大都是在電視機前面,一面看電視一面吃飯,又講話不停,心緒被這些情境岔過來岔過去,有時連那些菜是什麼味道也不是很清楚。
意識本來是很敏銳的,但是如果是像這樣情境複雜,一時半刻沒讓它銷停,身心的覺知就不敏銳、不清晰。如果心思要敏銳,生活就要簡單、單純才好。
心指揮身行動,惟有靈敏的心才能作出正確的行動指揮,讓身心時時走在正道上。
文章出處:悟因法師談人生系列-8-那先比丘經的啟示-印儀-105.10,影片VIDEO_TS-8(第8片光碟)VTS_03_1-10:20-14:20
當禪修一段時間之後,人們可能會有期待,希望生活可以更美好和諧。確實可以如此,但若見到禪修者還會動怒,也不用感到訝異。
當我們逐漸培養覺知力時,對自己的感受、念頭及情緒,會越來越敏感,因此反應也特強。禪修包含對順、逆境的觀照,禪修不是製造一個看起來沒問題的人,而是訓練一個可以面對及解決問題的人。當自己出現不愉快的情境時,首先要對自己身心所發生的事情,充滿好奇、友善與溫和。
如此,我們可以鬆一口氣來看待自己及他人。最好的狀況是先有察覺,一但有正念去覺察內在的貪、瞋、癡正在生起蘊釀時,不太用力回應及支持、餵養這個煩惱的繼續生起。有了這樣的覺察,它會自己停下來,才有新的選擇。
當感到生氣時可以怎麼做?先回到呼吸,或者覺察身體、心理正在發生的一切,看看自己內心如何反應;而不把注意力放在引起我們生氣的目標上,否則會更生氣。因此先做自我的連結及照護,溫和友善的面對自己是很重要的。問問自己:我為何心煩?我在期待什麼?決定是否被勾住?或是要觀照它的來來去去。用健康平等的心,來看待負面的情緒,這是佛陀教導我們的正確生活態度。正念觀照很重要,人會收斂及安靜下來,重新反省檢視所發生的一切,這會使我們從中受益。
要求自己不生氣,或者貪執企圖控制;不如期許自己,下次可以很快從憤怒或者盲目控制中,回復過來,這樣會比較符合實際。禪修並非神奇的藥方,別期待自他一下子變成聖者般的自在解脫。對自他要能同理、接納,不斷的練習,要有耐心,覺察、再覺察。這樣,在煩惱現起的時候,自然會派上用場,得心應手。
◎參考整理自《香光莊嚴》第107期《全新的開始:生命的禮物(一)》專欄<在水泥叢林裡禪修>:「日常生活中的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