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先比丘經》釋40──阿賴耶識

◎釋悟因

在十二因緣之中,「觸」是很重要的一個心所。怎麼重要呢?雜阿含經說:「緣眼、色,生眼識,三事和合觸,觸俱生受、想、思」,這意思是說眼、色、識和合生「觸」,眼根觸對境界時生起眼識,同時就加進了我們受、想、思的心所,這是佛法很重要的心理學,也是教育原理要探究的。

教育在探究一個人的心理、人格形成,除了環境的影響、原生家庭的形塑,還可能要探源個人的潛意識。在心理學對於潛意識是什麼、對人產生怎樣的影響有不少的研究。但潛意識是怎麼生成的呢?這就涉及到佛教的「唯識」思想。

唯識思想的理論,人們在現在、過去種種的起惑造業,會成為業識種子,潛藏在我們的「阿賴耶」,也就是八識田中,所以阿賴耶也稱為「一切種子識」;由於業種不失壞,在觸境的當下,潛藏的業識種子就會像滾雪球一樣起現形,這就是「觸」俱生受、想、思。

我舉一個例,我的眼前有一台錄影機……最好、最縝密的錄影機是我們的眼睛,眼睛可以攝像,因為它有視神經可以傳導影像,同時加進你的注意力、調好正確的焦距、距離,再加上光線等等條件。

錄影機是現代的科技,而眼睛攝像的理論早在二千多年前佛陀就說明了眼睛攝像的因緣條件,其中眼根(猶如現在的視神經)是最重要的條件,如果眼球好好的,沒有視神經,也不能起到攝像的作用。

如果你的眼球很好,視神經很好,問題是看的時候沒有專注,這在佛教的專有名詞叫「作意」,也是一種心所,心理的活動之一。

我們觸對境界的入口有六個,也就是六根:眼、耳、鼻、舌、身、意。從六根接觸六境,在觸俱生受想思的當下,我們可以好好的觀察,你在意的是什麼,你不在意的是什麼,你的內心是潛藏了怎樣的潛意識、下意識,也許你可以從這裡發現真正的自己。

文章出處:悟因法師談人生系列-8-那先比丘經的啟示-印儀-105.10,影片VIDEO_TS-7(第7片光碟)之VTS_03_0之03_0之11:03-13:18。

《那先比丘經》釋39──名色相依

◎釋悟因

十二因緣裡的第四支「名色」,「名」是指心理、精神這一面,包括五蘊裡面的受、想、行、識;「色」就是色身、身體。

佛教以「名色」二字指稱色身和心理、精神的總總活動,其實有更深的意涵,那就是「名色相依」的概念,精神不會單獨存在,它跟色法這個色身是結合在一起;反過來說,這個色身,如果沒有精神,它也不叫做「人」。

「名」與「色」二者完全結合在一起,這樣一體不分的概念,強調生命體的存在,是以名色互相依存而存有。

從上一世來到這一世,最早出現的名色是由父精母血結合了「識」,形成了此生最初的名色,一般來說就是胚胎。根據名色相依的道理,胚胎沒有「識」就會死亡,而「識」一定要有父精母血,才能延續生命。

人在成長的過程,從出生之後的嬰幼兒、到兒童、少年、青年、壯年、老年,生命體也一直都在名色相依的存在狀況。

以眼識為例,眼睛看東西,(悟師父隨手拿起桌上的醒木),我看這個醒木就只是看,但你馬上生起眼識,開始去分辨這是什麼顏色、什麼形狀、什麼材質,同時你也生起一些感覺,是堅硬的,你可能也開始聯想這是做什麼用的?這一連串的心所像滾雪球一樣的出現,你回頭看看,所有這些心所的出現,是由於眼根觸對了一個情境──「醒木」這個色法。如果沒有接觸這色法,這些心所不會出現。

五蘊的受、想、行、識,它們是心所,是「名」,當下的種種心理活動,也都要依於「色法」才能生起。這就是佛法講的「因緣」,「諸法因緣生,諸法因緣滅」。

文章出處:悟因法師談人生系列-8-那先比丘經的啟示-印儀-105.10,影片VIDEO_TS-7(第7片光碟)之VTS_03_0之03_0之08:10-11:03

《那先比丘經》釋38──死後的下一生

◎釋悟因

《那先比丘經》有一段文:
王復問那先:『人以死後,誰於後世生者?』
那先言:『名與身於後世生。』
這一段文是在探討:人死後,下一輩子怎麼投生?

人在此生,最後走的時候,大家都看得到。但是,死了之後到哪裡去了?投胎去到哪裡?我相信,這種事對誰來說都很想知道。

「誰於後世生者?」這句話裡的「生」,是指十二因緣裡的一支:無明、觸、受、愛、取、有、生、老死,排在「有」之後的「生」,是指下一輩子。而我們現在活著的這一生,是這一輩子。

下一生是怎麼一回事呢?是扛著這個身體去嗎?還是用我們現在的心情來去?怎麼去投胎?怎麼走到下一輩子?這叫「生」。

在十二因緣,形容這一生的生命狀況,是從「識、名色、六入、觸、受、愛、取」這七支來說,尤其著重在描述「受」以後,業識觸受當下因緣,生起的感受、貪愛、執取。

「受」,指我們的感覺、感受。這些感覺、感受,好像倏忽而來,悠然而往,一下子來了,一下子又走了,好像來去無痕,然而在這些忽冷忽熱的感受裡,我們還是會留下一些印象的。這些不會突然之間全部都不見,這叫「業」。

我們常常很納悶,既然這些「業」是存在的,它們是存放在哪裡啊?

有一個相應於這個的故事:媽媽拿個油瓶叫孩子去雜貨舖買油,說:快去快回,鍋子已經熱了。結果孩子買油回來跌跤了,哭著回來還要被罵。媽媽說:再去買!孩子戰戰兢兢地去了,結果回來又摔了一跤,不過,這次沒有全部打破還留下一半。

如果你是那孩子,你是要難過丟掉的那一半,還是要歡喜剩下的這一半?

在人生旅途,你是常常難過失去的大半生,還是喜歡此時此刻的你?對於現在、此刻,你是歡喜的比較多還是不歡喜的比較多?

人生的苦,常常是苦於自己沒有追到的那一半、丟掉的那一半、永遠要不回來的那一半。你對眼前的很高興、很滿意嗎?很多人恐怕都不敢說。人生本來如此。

一個人的前半生,所有的經驗、回憶,不是你自己做的,不然是誰做的呢?「業」在哪裡?這不全部都是嗎?是善的多還是惡的多呢?加減乘除,自己都可以數算。

經文:「王復問那先:『人以死後誰於後世生者?』」人死後是誰到後世去投胎再生呢?那先言:『名與身於後世生。』

「名與身」是什麼?「名」就是意識,包括心理、精神,也就是五蘊之中的受、想、行、識的林林總總。「身」就是色身。但人在死後,身體就被燒了、埋了,土葬、樹葬、海葬,絕不是扛著這個身體去投胎,所以「名與身」是指下一生的「身」。

只有色身的胚胎而沒有精神、意識,不能生成為「人」,而精神、意識不會單獨存在,它是跟色法結合在一起。所以那先說:「是名與身於後世生」。

文章出處:悟因法師談人生系列-8-那先比丘經的啟示-印儀-105.10,影片VIDEO_TS-7(第7片光碟)之VTS_03_0之02:08 -09:26

《那先比丘經》釋37──外愁對自我的干擾

◎釋悟因

一般人還沒有開始修行,六根對六塵的選擇就明顯的多了些,挑三揀四,還是一徑的不滿意,這是外在事物對自我的干擾。

舉一個例子來說,「口不味苦甜」,其中的「味」這個字,是嗜好、愛好的意思,特別喜歡吃甜的,特別喜歡吃苦的,如果違背了自己的喜好就會產生不歡喜。

但這句子是說「不味」,沒有特別的嗜好,沒有特別選擇是要甜的還是苦的。這是一個很好的修行人,是告訴我們修行人的淡泊,與一般人已經有顯著的不同。

或者「心不喜愛欲」,這也是一個很好的修行人,他沒有特別愛好那些好的音樂、好的房子、美食……。

可他還是會問自己:「為什麼我還未得道呢?」對感受的事物都已經沒有選擇,是什麼原因讓這樣的一個修行人還不得見道呢?「因外愁」。

「外愁」,由外在的事物引起內心的波動、動盪,這是不究竟的。世間永遠不可能是究竟的。所以,不在於對愛好或嗜好的放捨,而在於內心的不自我干擾,能保持身心的平衡、和諧。

究竟法要從自己的內心去找到自我平衡的力量,是自己內在的自我覺知,不是外來的。你看到它,然後你接受它、調整它。

文章出處:悟因法師談人生系列-8-那先比丘經的啟示-印儀-105.10,影片VIDEO_TS-7(第7片光碟)之VTS_02_1之17:15-21:24

《那先比丘經》釋36──什麼是「覺」?

◎釋悟因

佛陀成道之後,一些外道看到佛陀現身,大家見他的威儀舉止很是不平凡,紛紛猜測,這是天神或仙人來到人間。

有外道問佛陀:「你是天神嗎?」佛陀說:「不是。」

「不然,你是仙人嗎?」佛陀說:「也不是。我是『覺者』、『佛陀』。」

什麼是「佛」?就是「覺者」。佛教就從這個地方下手──「覺」,意思是人們修行是由「覺知」入手,而後進一步證入「覺悟」。

人有六種感官,眼、耳、鼻、舌、身、意,也叫六根,六種感官分別有六種覺知,色識、聲識、香識、味識、觸識、法識。眼色觸生受。我們是有感覺的。

但是,什麼是「覺」?你觸境生受,你有感覺,你知道;你因境生起喜歡不喜歡,你知道;受是剎那生、剎那滅,你知道;但你不忍、不捨、停留太久,你也知道。這些知道就是我們的「覺」。

那先比丘向彌蘭王提出修行人的自覺:「目所見死者(念身及萬物無常)」、「耳不樂好音」、「鼻不喜臭香」、「口不味苦甜」、「身不好細滑」、「心不喜愛欲」,於六根所生的感受,他知道,他不耽溺於這些覺受,他也知道。這就是「覺」。

文章出處:悟因法師談人生系列-8-那先比丘經的啟示-印儀-105.10,影片VIDEO_TS-7(第7片光碟)之VTS_02_1之17:15-18:40

《那先比丘經》釋35──「得道」的祕訣

◎釋悟因

經文:「耳不樂好音,其人自念言:我有是念,何以不得道?因外愁。」

經文裡的這個人,有一些反思,他清楚自己對世間的享樂沒什麼好樂,可仍然不得道,而他自己也明白自己為何不得道:「因外愁」。

這是一個用功的修道人,但,他還有一道關卡過不了,「外愁」。有些人性格比較多愁善感,世間的一動一靜都會牽扯著他,引得他內心惆悵,悲春傷秋。

修行是用功,安穩平靜淡然的心才能夠看透世間的真實。而愁憂的情懷容易讓心陷落、讓心動盪。

如果你總是問自己:「為何我還未能得道?」,問這話真的會讓人愁上加愁,形成一種自我壓迫、壓力。有人從年輕出家就很有志向,期許自己這一生要有所成就。不過,他念珠拿著不是念佛,而是一直念著「「為何我還未能得道?」

「得道」,是多麼神聖的大事,豈是一直念叨就可以得來的?

那麼,怎樣才能得道呢?首先,學習經文中這位修道人,看看自己是不是常常被情境牽動而生愁憂?你感受到你的感受,這叫「覺」。

如果,你想去西方極樂世界,趕快籌集資糧,資糧完備就可以上路。而不是一直陷落在情緒之中。

情緒是一種感受,也是我們一體的兩面。面對情緒的波動,就是我們抉擇的時刻:你是要繼續沈浸其中,還是決定走出悲愁?事實上,選擇的權力一直掌握在自己的手中。

文章出處:悟因法師談人生系列-8-那先比丘經的啟示-印儀-105.10,影片VIDEO_TS-7(第7片光碟)之VTS_02_1之15:10-17:15。

《那先比丘經》釋34──「道」是什麼?

◎釋悟因

出家人,是做一輩子的修行人,在未證得道果之前,難免會憂心:「為什麼我還未得道?」「我什麼時候可以得道?」這時,反而要問自己:「『道』是什麼?」

既然,『道』是一輩子努力的目標,總得弄明白,這目標的圖像是什麼。

經文:「自念身及萬物無常」。無常是世間的真理,拜醫學發達之賜,現代的人均壽命可能達到七十、八十,可最終還是不免一死。現在,有人躺在那裡,死了,如果那又是我們的家人、親友、同事,內心難免會難過、不捨。

人活在世間,儘管有很多的苦,可是當我們要離開世間,或者看別人離世,我們內心還是相當捨不得的。可是,捨不得又能怎麼樣呢?有生必有死,死亡是必然,最終只能學習接受、放捨。

所以,什麼是「道」?「道」,是世間的真理、法則,所以,遇見死亡,看看我們的反應是什麼?是被這種生離死別的「愁」吞噬、患得患失,還是能將這種情緒轉化成為一種修道的助力?生命力的轉化、蛻變,就是修道力量的增勝。

看看別人死,我心熱如火。有人就戲稱,看見別人死,是閻羅王給自己的一封信。這封信在告訴自己:在世間大家都一樣,都免不了一死;現在,自己還可以活著是值得大大慶幸的。

活著做什麼?還可以修行就多用功些。投生來人間,保有人身,就是用來修行的。修行怎麼修?就是不斷地去體解「道」是什麼?

歷練世間道,向前看、向前走,沒有猶豫,這就是「修道」。

文章出處:悟因法師談人生系列-8-那先比丘經的啟示-印儀-105.10,影片VIDEO_TS-7(第7片光碟)之VTS_02_1之10:56-13:10。

《那先比丘經》釋33──看見死亡令人愁

◎釋悟因

王復問:「何等為外六事令人愁者?」

那先言:「一者目所見死者,因自念身及萬物無常。其人自念言,我有是念,何以不得道,因外愁。」

上述這段經文,是在說我們的「憂受」。我們的感受,除了苦受、樂受之外,還有「憂受」,憂愁、憂傷、憂心。什麼事情會讓我們憂愁呢?

第一,看見死亡會讓我們感到憂傷。為什麼看到別人死亡會讓我們憂傷呢?

「因自念身及萬物無常」,通常看到死亡,不是近親、好友就是同事,本來三不五時都還碰面的,突然地聽到那人走了,「哎呀!真是無常啊!」這感歎所念及的大多是自己,想到自身也是在無常裡,自身無常、萬物也無常。

「其人自念言」,他心裡就起個念頭,「我有是念,何以不得道,因外愁。」這話是個人的反省。「何以不得道?」為什麼我不能得道呢?原來「我有是念」,我還掛念著我這色身啊!我修道而還沒有得道,不就和那個人一樣躺在那兒嗎?

古德常說,「看見他人死,我心熱如火」,看見別人死,我們內心生起的憂受,不是憐憫,也不是同情,而是我的心也熱起來了。「不是熱他人,是漸漸輪到我。」所以,這個心「熱如火」,眼看著就要輪到我了,是一種焦慮、焦急。

有時候,我們看到家裡有人去世,你心理會有一些慌亂,倒不是後事的處理困擾你,而是你參與了死亡這件事。你想到自己:「有一天,我也會他這樣,躺著不起。」

死亡,每一個人都一樣要面對。面臨死亡,你體驗到了無常,你感受到萬物和你自己的「無常」。於是你感受到「愁」,憂傷、惆悵。

面對死亡的這種愁,大家都一樣,沒有例外,是人們必需要接受的。有生必有死,這是世間必然的真理,必然要面對、無法逃避。

令人愁的外六事,這是第一種,看見死亡。

文章出處:悟因法師談人生系列-8-那先比丘經的啟示-印儀-105.10,影片VIDEO_TS-7(第7片光碟)之VTS_02_1之05:50-10:55。

《那先比丘經》釋32──捨受

◎釋悟因

《那先比丘經》

「內六事,令人不喜不愁。」不喜亦不愁是什麼呢?就是捨受,不是很強烈的苦或者是喜。

我們的覺受有三種,「苦受」、「樂受」、「捨受」。

不愁亦不喜,是怎樣的一種感覺呢?有時候看到別人發生一些事情,或者看報紙、電視,媒體報導一些很悲慘的事情,看了以後,還是會有感覺,但是沒有那麼強烈。

那先言,「一者目有所見亦不喜亦不愁。」看到了,但是出現的是捨受。為什麼是捨受呢?因為心中有事,這個就不能排第一位了。

就像連續劇,當男主角移情別戀,對女主角的態度就變淡了,因為他的心裡已經裝了另一個人,關注的重點已經轉移,不再在原來那個地方了。

再舉個例,當一個人專注的在用功,吃什麼就已經不重要了,因為他的一門心思都專注在用功的地方。東西一直往嘴裡送,這是辣的,這是甜的,這個好吃不好吃等等還是能分辨,但是心思已經不在那兒。

所以,當一個人專注在修行,事實上,有時候就不會在這些吃、穿、聽什麼、做什麼等方面去用心。

一個死刑犯,在行刑前獄方會送給他最後一餐飯,有滷肉、滷蛋……好不好吃呀?誰知道!他那時還有沒有心情吃這餐飯?有的人就不吃了;有的人可能還會吃,但他想到下一刻就要進入另一個階段,他能好好地享受那一餐嗎?

「捨受」的意思是什麼?他的心在別處,不在當前觸對的境界,對當下的觸境沒什麼感覺了。

人的心如果有一個專注點,眼前的這些苦或樂,或者別人給他再怎麼重的、輕的施壓,這些對他而言,「不愁亦不喜」,都無所謂了。

 文章出處:悟因法師談人生系列-8-那先比丘經的啟示-印儀-105.10,影片VIDEO_TS-7(第7片光碟)之VTS_02_1之00:02-05:26。

《那先比丘經》釋31──如何化解矛盾衝突

◎釋悟因

《那先比丘經》如果你看某人、某事心裡不太舒服,甚至你一想起那人、那事,就感覺不舒服,你不妨稍作停頓,向自我內在去探索,為什麼我對這個如此排斥?是我自己心裡的問題?還是因為他站在那裡礙了我?

小時候,我喜歡喝汽水,大熱天汽水往喉嚨一灌,咕嚕咕嚕很痛快。第一杯很舒服,第二杯……感覺不太對了,第三杯就有點折騰了。

這都在說明什麼?前後時間的不同,感受及看待事情就發生變異、剎那變化。有時你感覺時間不對,有時你感覺某些物件放錯位置。這就是「行」,無常變化。你敏感到這些變化,你就不舒服、不喜。

有一對夫妻很是恩愛。有一天,先生看著妻子美麗的頭髮,忍不住讚美她,「哦!你的秀髮真的好柔軟,好美哦!」他真的好欣賞她的頭髮。過了一會兒,妻子下廚房煮麵當點心,結果麵湯裡掉了一根頭髮,先生不禁皺眉說:「你髒死了。」

這在說明什麼?東西放錯位置了。物品錯置,給人的感覺就發生奇妙的變化。而且你自己心理很清楚,前後的差別讓你覺得這東西放在這裡,你是厭惡的。於是,對妻子秀髮的欣賞,一下子變成「你的衛生習慣怎這麼差!」

《那先比丘經》「何等為外六事,令人不喜。」彌蘭王問那先:哪六件身外之事會令人不喜?就是眼見、耳聞等這些事物,這些事物不是恆持不變,有時兩位居士說著說著就吵起來了。摩擦的起點就是感覺不對,直覺某些不一樣,事情就這樣發生了。

如果你想:女人貌美有秀髮讓先生撫摸,不下廚房不就得了?就可保任夫妻恩愛!可能嗎?在生活的世界裡,柴米油鹽醬醋茶,不可能迴避,有時還會期待彼此十項全能。

生活在世間,免不了與人發生矛盾衝突。如果用退縮消極的態度,人間會活不下去的。最好能積極地來看待,怎麼積極呢?

修行的祕訣就在這裡!在你的六根觸對六塵時,你生起歡喜心,你就去看看你喜歡的是什麼?你看到你不喜歡的,你有一種苦的感受,你也能明白用什麼方法可以改善。

文章出處:悟因法師談人生系列-8-那先比丘經的啟示-印儀-105.10,影片VIDEO_TS-7(第7片光碟)之VTS_01_1之14:15-最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