願我來世得菩提時,若諸有情行邪道者,悉令安住菩提道中;若行聲聞獨覺乘者,皆以大乘而安立之。
~《藥師琉璃光如來本願功德經》~
◎釋悟因
「沙門愛惜自己的身體嗎?」彌蘭陀王問那先。沙門是梵文音譯,意思是修道者。
佛教的修行者都叫沙門,但「沙門」是印度修道者的通稱,不是專指佛教的修行者。當年,佛陀在世的時候,反對婆羅門教。印度的時代背景,社會分四姓階級,婆羅門、剎帝利、吠舍、首陀羅;其中,婆羅門是最上的,而婆羅門教在印度號稱權威至上,這引起其他宗教團體的抗議。佛陀領導的教團也是沙門團之一,是其中一派的修道團體。
沙門愛惜自己的身體嗎?這個身體一般叫做「臭皮囊」,還有另一個名稱「衣架子」。身體像掛衣服的「衣架」,如果沒有靈魂、沒有智慧,不知道為何而活,就道道地地是個衣架子,穿上什麼就像是什麼;也像「臭皮囊」可以一直灌東西,灌了好東西可以撐門面,撐著好看。
不過,門面好看,灌進去的好東西,從皮膚毛孔滲出來的卻是臭的,拉的也是臭的。
以前老和尚開示會對居士說:你們喜歡吃葷,說雞排要怎麼醃、怎麼泡,要醃8個小時、10個小時,等一下你吃到嘴裡、剔個牙,唉呀,怎麼這麼臭!是香的還是臭的?是臭的。只那麼一會兒的功夫,牙縫裡的食物就被腐蝕得臭不可聞。所以,煮得再香,經過我們身體,再出來就有身體的味道。身體、皮膚的毛細孔,天天都要清洗。我們一天做多少公務事?其實,一天更多的時間是侍候自己。
當年我為什麼出家?就覺得生活瑣事、麻煩一堆,衣服洗了掛太陽底下曬,傍晚收下來,沐浴後又穿上。怎麼那麼麻煩!我母親就在幫人家做衣服,媽媽的手藝非常好,一塊好好的布料剪成七零八落好幾塊再縫起來;我那時看媽媽的客人來取衣服,帶新衣回去都喜滋滋的,又有新衣服攞弄囉,我卻覺得怎麼這麼忙!穿在身上再脫下來洗,洗了又掛,掛了又洗,天天忙,忙著服侍自己的色身。世人喜歡的,我嫌煩,我覺得我是一個無聊的人。
什麼叫愛惜身體?一個臭皮囊而已,愛它作甚?另一個是衣架子,穿衣服的衣架子,我現在穿的袈裟也是衣架子。說臭皮囊或者說衣架子,不是在說你們,我們都一樣的。事實上穿袈裟的衣架子還要更加充實內涵,否則對不起這衣架子。
王復問那先:「沙門寧自愛其身不?」(1)寧,難道。沙門難道會愛自己的身體嗎?那先言:「沙門不自愛其身。」(2)沙門不會愛惜自己的身體,我們都把身體看成是臭皮囊。王聽了很是吃驚,這是為何?於是問道:「如令沙門不自愛其身者,何以故?」(3)假設沙門不愛惜身體,我是不相信的。因為「自消息臥欲得安溫軟,飲食欲得美」(4)。息臥,休息睡覺,修行人還是要休息睡覺,躺下來的時候,還希望睡得舒服一點,棉被又輕又軟,最好床不要太硬;「飲食欲得美」,吃的食物是不是豐盛還是其次?最好合乎自己想要的的口味。一個是睡覺,欲得安溫軟;一個是飲食、衣服,衣服穿起來不要感覺那麼粗糙,天氣涼了,應該可以加點衣服,最好穿起來厚薄剛好適合身體的需要。「飲食欲得美」,吃的時候,「美」,什麼意思?是大塊的叫美,還是切得細細的叫美?還是吃的時候口感特好?會煮菜的大廚可總合一句色香味俱全,可能美食家還覺得不夠,最好點個蠟燭,還要高腳杯、燈光、插花,增加色聲香味觸種種情調。「善自護視,何以故?」(5)又好吃、又好看,又好好的保護著這個色身,這是為什麼呢?這是彌蘭王的反問。彌蘭王說,我不相信那先所說「沙門不自愛其身」的說法。
又嫌它是臭皮囊,又飲食息臥如此「善自護視」,豈不自相矛盾?
文章出處:悟因法師談人生系列-8-那先比丘經的啟示-105.10(第13片光碟)-第六十集-VTS_02_01-01:06-10:50。
(1)《那先比丘經》卷3:大正藏第32冊,CBETA,T32,no.1670B,頁716。
(2)同上註。
(3)同註1。
(4)同註1。
(5)同註1。
「回向」的意思是什麼?就是「回小向大」――將自覺自度的小乘之心,回向轉趣於大乘的自利利人;也是「回自向他」――將自己所修的一切功德,回向給法界一切眾生。簡而言之,就是「分享」。
我們修慈悲觀就是要分享禪修的功德,分享給自己最尊敬的人,分享給同參道友、鄰里或所有的法工、居士,同時更要分享同住於這個寶島上、地球上的所有眾生。因為我們有福報、善根可以修法,可以接納、信受這樣的法門,就應該把自己的這份喜悅和大家分享,讓眾生能獲得利益。
修行的方法都有其次第,個人在修行時會遇到許多境界,無論境界高低優劣,永遠要記得修行是要我們對治我執無明,擴大我們的心量,要愈修愈慈悲,心更開闊。我們常說要自利利他,但幫助別人一定要幫助多少才算數呢?其實只要你有發心,隨著自己可以做什麼就算什麼,不一定要以什麼樣的形式。
修行人不僅要明了自己的心,還要把這份心與他人共享,普願眾生都能成就佛道。如佛門常念的回向偈所說:「願以此功德,普及於一切,我等與眾生,皆共成佛道。」「願以此功德,迴向諸眾生,解脫三界苦,皆發菩提心。」這是回向,但心要有感覺。
◎參考整理自《香光莊嚴》第128期「悟因法師說禪(一):覺知不住 回到當下」專輯:〈禪修要發菩提心:發願與回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