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緣志工入門培訓 學習溫暖愛的陪伴

台灣晚緣專案第15期志工入門培訓,於111年3月12日起開始舉行,將持續進行至5月7日。受限疫情,長者陪伴的志工入門培訓已暫停超過一年。本期培訓為期五次,每次2.5小時,以每兩週一次的節奏進行。培訓團隊由見寂法師帶領,培訓師李慧萍、陳代澐共同規劃執行;培訓內容整合晚緣歷年來的陪伴經驗,除了練習傾聽、對周遭的人產生同理外,更聚焦於認識自己。藉由各項體驗,對自己的生活與內在,展開一段關於「陪伴」的學習路程。

 

〔重視志工的自我成長

「充滿心的力量,就有空間承接他人」

晚緣的陪伴理念為「擇愛而行」,重視志工的自我覺察。培訓團隊精心設計每次的主題,包括「傾聽、同理、接納、分享、觀察、書寫」等,讓新進志工看見陪伴的種種樣貌,並體會讓「心」靜下來與自己對話,將發現晚緣「陪伴」的對象不只是他人,更是自己。

看不見的「陪伴」,是最困難的。它可能很無聊、很平淡,還不容易有成就感。晚緣的服務,不會告訴志工要去完成或解決「任務」;因為真正的「陪伴」,就只是單純地與一位有緣的長輩,且多是80-90歲以上的高齡長者,與他們的生命建立人際關係。志工所要陪伴的是對方的心,重新溫柔地看見他人;學習耐心與忍受挫折;學習放下自己的慣性思考或批判。學習擔任一位「晚緣志工」,更是對自己的承諾與挑戰。

〔體會長輩的感受想法〕

除了試著了解長者在硬體環境與物質上的處境與需求,晚緣更重視志工如何體會長輩內心的感受與想法。培訓內容包括「情境演練」,讓志工體驗陪伴中可能會遇到的狀況,如:被強烈拒絕、試圖改變長者的習慣、提供建議、收受禮物等議題。每一次真實的感受與發現,都是晚緣最希望志工夥伴在未來的陪伴服務中,需要時刻覺察的重點。

〔歡迎加入晚緣陪伴行列〕

在疫情當中,所有活動的發生與進行,都讓人備感珍貴。很高興依然有許多人關心台灣社會的老年議題。新進的志工夥伴,謝謝你的「願意」,非常歡迎你加入晚緣的陪伴行列;也祝福你,將「愛的陪伴」所感受的溫暖、平和與力量,帶給長輩、家人、朋友以及身邊的每個人,在生命裡共結一段「晚緣」。

IMG_6397 IMG_6385 IMG_6388 IMG_5981 IMG_5997 IMG_6311 IMG_5987 IMG_6369

2022年全球行善日 香光志願服務隊行善樂

2007年由以色列志工發起的「全球行善運動」,訂定每年的4月1日為行善日,這天同步做好事。台灣在2013年引進全球行善日(Good Deeds Day),此後每年在4月擇一天舉辦活動,今年邁向第16年。高雄市現有超過11萬名志工,協助公私單位投入社會福利關懷、社區環保志工協助愛護環境宣導、學校導護志工等服務,傳遞溫情與正面能量。

高雄市於4月9日在文化中心舉辦社福國際公益慈善團體嘉年華會,並以「由台灣領航——與世界同步」當主題,同步直播169個國家。紫竹林精舍香光志願服務隊邀約百餘位志工共襄盛舉,一同響應行善盛舉,與會人員人形排列「平安」文字,直播串聯全球169個國家祈求平安。

公益慈善團體嘉年華會主要呈現團體社會服務績效,香光志工隊配合運用單位紫竹林精舍,服務項目主要三大主軸:兒少生命教育、成人終身學習與樂齡學堂。兒少生命教育包括校園弘化心智教學、兒童讀經班與6Q親子班,每年受益約20,000人次。成人終身學習包括成人學習研讀班、淨化人心課程、劇舞團、合唱團、圖書館讀者活動等,每年受益510,000人次。樂齡學堂、長者烏克麗麗及陶笛班公益表演,每年受益約6,720人次。

香光志願服務隊除了服務績效呈現,烏克麗麗班彈唱與現場民眾同樂,也安排香光微體驗——「開心畫纏繞」及「正念手作拼布」,讓民眾體驗手作的專注,看著作品完成,歡欣之情不言而喻。志工隊指導法師自晟法師,獲頒「行善日台灣樂善大使」殊榮,接受主辦單位現場採訪,法師希望串連起每個人的愛心,將這份愛送給全世界,創造善的循環,也期盼志工們天天行善、天天快樂!

雖是春暖花開4月天,高雄的豔陽卻炙熱無比,志工們活力四射,熱情參與活動——嗑瓜子比賽、活力廣場舞等,完全無懼艷陽日曬。香光團隊表現獲主辦單位讚賞,也獲頒中英文感謝狀各乙只,並預告12月3日國際志工日相會,共同展現豐沛志工能量,響應全球行善運動。
LINE_ALBUM_1110409gooddeedsday_220411_79 LINE_ALBUM_1110409gooddeedsday_220411_24 LINE_ALBUM_1110409gooddeedsday_220411_94 gooddeedsday_220409_94 LINE_ALBUM_1110409gooddeedsday_220411_135 LINE_ALBUM_2022gooddeedsday_220410_0 gooddeedsday2022

我的家庭真可愛?!

疫情三級警戒時,啟動居家辦公,居家線上上課,讓家人互動時間更密切,家庭是「避風港」,還是「壓力鍋」?《百法明門論》第三堂課,見拓法師說:「家庭是修行道場,覺察與家人互動出現甚麼心所,與家人關係圓滿,會幫助我們修行更上層樓。」

「一念瞋心起,火燒功德林」、「一念瞋心起,百萬障門開」,生氣怎麼停止呢?法師提及應辨識生氣情緒,如:忿、恨、惱三部曲。生氣具有擴散作用,因此覺知生氣的事件,避免擴大到其他人身上;專注與內在情緒在一起,可減弱情緒能量。

用「無瞋」表達對家人的愛,會有不可思議的奇蹟發生。每日早晨與家人第一句話,「○○,謝謝你來到我生命裡」,「○○,看到你的笑容,很幸福!」。

課堂中,2人1組練習對家人無瞋的表達,大家踴躍討論,其中夫妻檔學長分享,生活中的關心對話,增進夫妻情誼。我們就像陀螺般忙碌,法師再次提醒我們,陀螺更需要有個中心軸,轉起來才更漂亮與持久。

因此每日醒來及睡前先觀呼吸幾分鐘。生氣時停頓10秒,覺察內在。與家人互動時,表達自己的需求,柔軟地溝通,以慈心對待,減少對立,可改變家人緊繃關係,創造家庭可溝通磁場之氛圍。

法師傳遞家庭相處秘方:「回到內在閉關很重要,是幸福之鑰」。
z01

z02

z03

光在心自在.點亮心中的一盞燈

印儀學苑樂活菩薩班3月28日的課程,雖然下了一場傾盆大雨,卻澆不熄樂活菩薩們渴望上課的熱情,長輩們早早就雲來集在印儀學苑,等待開啟美好的一天。

上午課程邀請園藝治療蔡蓉蕙老師,帶領長輩們手作自己的「療癒花園」,先將代表自己的松果種植在花園,有人放在正中央,像是一棵擎天大樹守護花園的一草一木;也有長輩種植在花園角落,彷彿擔任陪伴與支持的角色。

接著種下草地與各種花朵,增添花園的生命力。最後老師發下種子,並點燃幸福心燈,在見寂法師的帶領下,大家一同祈禱,對手中的種子給予最大的祝福,為自己、為家人、為世界正受疫情戰爭苦難的人民,種下良善的種子;也發願在自己的心田裏,永遠有這麼一盞幸福心燈,溫暖地安住自己,身心更自在。

下午運動過後,課程團隊為三月的樂活長輩慶生,送上樂活志工們親手製作的卡片和桂圓蛋糕,衷心祝福每位長輩,健康、平安與樂活。

攝影志工:林三璋

y01 y02 y03

一百多位民眾齊聚安慧 學習拍出當下最美一刻

安慧學苑2022【光在心自在】人文講座第二場,3月26日邀請專業攝影師吳居祿主講「拍出當下那一刻」,共有一百多位民眾參與,第一教室爆滿,開放第二教室視訊同步聽講。監院自正法師致詞表示,安慧學苑是個提供學習的地方,歡迎大家持續回到學苑充實自己。整整二小時的講座,吳居祿老師分享自己的攝影作品,加上生動活潑的引導,與現場民眾互動頻繁,氣氛相當熱絡。

吳居祿老師一開場,即以一張在嘉義管樂節所拍攝的照片,介紹如何善用逆光技巧,表現出照片的強烈風格。他指出,透過構圖完美、用對光線、乾淨背景、內容豐富等四個技巧,就能拍出好照片。

吳居祿老師並以版面設計概念,透過全景、中景、近景拍下多張照片,用照片說故事,讓照片瞬間更具有溫度。吳居祿老師說,與其拿起手機亂拍,不如多看國際攝影大師、國際大賽得獎照片,熟悉構圖及拍攝手法後,從中仿效練習,就能修煉拍攝技巧,進而拍出有溫度的照片。

講座結束後,不少民眾向吳居祿老師請教攝影問題,討論熱烈。參與民眾表示,今日講座相當受用,學習到許多拍攝技巧!大家也相約第三場人文講座再相見!

a01

a02

a03

疫後晚緣,慈心遍滿

152_news_cover

夥伴們分享「山上訊號不好,也讓我有機會放下手機」、「吃完飯後還有午睡一個小時太幸福」、「享受到山林的美與靜」……。台灣晚緣兩天一夜活動【慈心陪伴-自我療癒的心靈饗宴】,讓久居都市叢林的我們,難得在山裡度過兩天一夜,從飲食、靜坐、戶外行走的每個當下,好好跟自己在一起

【生命溪流】
生命中的陪伴經驗是什麼樣貌呢?每一個被陪伴或是陪伴他人的過程,都深深影響著我們。志工雪霞帶領我們,透過一張張的圖卡,連接自身的過去與現在。最後,邀請兩人一組擺出象徵「陪伴」的姿勢,有溫馨的擁抱;有棲身在旁的安靜傾聽;有兩人三腳的同在。願我們記得這一夜的美妙創意,回到自己的生命溪流時,盡己所能地珍惜每一次的陪伴。

【小小活動】
夜宿香光山寺體驗清晨5:00起床,對大家真是不小的考驗。第二天早上,由年輕熱情的鈞宏,帶領我們活動筋骨、提神醒腦。先進行「選邊戰」的冷知識淘汰賽,當主持人問到「楷模是樹木的品種」時,幾乎全軍覆沒,只剩下兩位夥伴勝出……,答錯的夥伴一起接受「魔王級」腳底按摩的處罰。而後的「圈叉接力賽」考驗團隊反應,夥伴們聚精會神,甚至滑壘只為幫團隊贏分!在小小活動中,有機會看到大家認真拼命的樣子,好新鮮呢!

【靜觀行走】
原來走路也可以如此療癒,見杰法師帶著大家,從香光山寺走到大溪頭寮水中土地公廟,路程不長,卻在每一步伐中感受迎面而來舒爽的微風、靜靜欣賞沿途的花草、清楚聽聞蟲鳴鳥叫和雙腳踩踏落葉的聲響。最後來到當下,讓自己身心靜止在眼前的這片風景,已有多久時間,我們不曾如此純粹的「觀看」呢!

【慈心陪伴】
「如何將慈心練習帶入陪伴中?」見寰法師邀請大家將這兩天學到的慈心練習,模擬於晚緣服務情境,夥伴們想劇情、編台詞,發揮同理演出,試著引導長輩慈心觀照自己。夥伴們演技生動傳神,讓在場的大家都笑開懷……。驚覺志工們臥虎藏龍,各個都是戲精。

【團體分享】
短短的兩天一夜,收穫大家豐盛的回饋:有人在慈心中決定和自己和解;有人嘗試送祝福給怨敵、選擇原諒;有人在覺察中看見自己的優點;有人學會如何去面對問題……。結營時段,除了感謝籌備人員的用心,更感恩香光山寺法師和志工的照顧與陪伴,美味的蔬食料理成為此行最難忘的印記。

最後,感謝每個人的用心參與,記得香光山寺監院見竺法師說,歡喜見到晚緣志工,能在年輕的時候就願意耕耘自己;見寂法師勉勵夥伴將所學慈心延續於生活,更溫柔的善待自他。兩天一夜的紀錄真的要落幕了,更多詳情請見照片,期待下次再相見啦~

攝影 / 志工 王傳宏

152_news_1 152_news_2 152_news_3

疫後晚緣,慈心遍滿

w1110305-001
111年3月5日、6日,台灣晚緣終於迎來實體「培訓活動」恢復辦理的一天。兩年來,基金會、志工以及老人機構,大家無不學著調整自我,練習與疫情同在。這次的活動是【慈心陪伴——自我療癒的心靈饗宴】,共有32人參加,能夠順利圓滿要特別感謝香光山寺與許多志工的成就。

【慈心無限】
培訓的主題是「慈心陪伴」,邀請 香光禪修中心的見杰法師 、見寰法師帶領,從「慈心」的字義、起源講起,藉由實際體驗散發慈心給自己,學習將自己照顧好,方能給予他人祝福。
印象深刻的是,法師請大家寫一封「和解信」,給那位自己很在意的對象,試著送慈心給對方。不論如何,過程中我們祝福了自己,也因為感受到自己願意放下些什麼,內心輕鬆不少!

【藝見自己】
仰仗香光山寺無價的山林景觀,帶領人代澐引導夥伴走到戶外,撿拾地上的落葉植物,創作屬於自己、獨一無二的「祕密花園」。在撿拾、擺放的過程,賦予花園「意義」,除了反映自己的內心狀態,更是一場與自己的獨處對話。

【幸福叩鐘】
近距離的叩鐘是許多人的第一次體驗。在見寂法師的帶領下,全體唸唱「暮鐘偈」,隨著文義每句一叩,感覺響徹全身靈魂撼動。偈文中有一段「中外戰爭,死難軍民、殉國忠魂,俱生淨土。」面對近日俄烏戰事大家感受更深,依著鐘聲,發願將慈心的祝禱送給每個苦難的生命。

兩天一夜的【慈心陪伴】就這樣結束了嗎?因為內容實在太豐富了,且讓肉肉小編暫且賣個關子,邀請大家按讚分享、瀏覽照片,期待下週精采的報導吧。
攝影/志工王傳宏
w1110305-002 w1110305-003 w1110305-004

紫竹林樂齡學堂 輕鬆學粉彩

151_news2_cover

元宵節閙元宵正逢上課日,香光據點志工們準備了猜燈謎的活動,讓長輩大展身手,並且是人人有獎,增添過節的歡樂氣氛。猜謎可促進認知功能,所謂常動腦人不老,失智不會找上我。

「輕鬆學粉彩」本週是第二堂課。珠蓮老師常說:「我也是老人,所以我能體會老人的心情。我可以畫,相信大家也都可以」。她以做志工的心情,在樂齡學堂義務性的教畫,希望將自己樂於不斷學習的快樂和長輩分享。

透過粉彩為媒介,讓長輩輕鬆學習,在塗、抺上色的過程中,體驗簡單的創作帶來大大的歡喜。特別感謝華科基金會提供粉彩畫紙給學員長輩作畫,支持敬老愛老的社會服務。

紫竹林樂齡學堂,邀請大家來欣賞長輩們的作品!

151_news2

香光關懷據點 紫竹林樂齡學堂 春滿門百福來

香光社區關懷據點紫竹林樂齡學堂,自108年2月開課迄今,每一期三個月的課程,參加健康促進課程及餐飲服務的長輩超過400人次。高雄市社會局謝琍琍局長與長青中心于桂蘭主任訪視香光據點時,提到高雄市滿65歲以上的長輩已有48萬多人。能來樂齡學堂終身學習、運動、社交,達到預防及延緩老化的目的,是最有福氣的長輩。

110年10月香光據點成立巷弄長照站,開課兩班,除了增加預防及延緩失能的課程外,我們更希望將佛法的精神融入其中,實現身心靈全人的照護關懷,在疫情考驗下,人人向內重建心靈及環境淨土。

111年持續開課四期,每一期三個月的課程,開設週二班、週五班。在虎年的開始,一起發願用健康來愛自己、愛家人,祈願春滿門、心自在、百福來。

z1110207-001

z1110207-002

z1110207-003

z1110207-004

z1110207-005

香光111淡定自在營~禪心療癒

營隊課程記錄:張詠晨同學

連續兩年因為新冠肺炎疫情而取消的淡定自在營,今年原預計線上及實體同步進行,但隨著寒假的開始,疫情又升溫,配合政府發布防疫規定,此次的淡定自在營首次以線上的方式舉行。

營隊一開始營主任自祺法師,以線上問卷的方式,引導我們探視自己現在的狀態,及想打開生命中癥結的問題點為何?為今日的淡定自在營主題[禪心療癒 四梵住]揭開美好的序幕;而香光尼僧團的大家長悟因長老尼,也慈悲揭示在生活中遇到不知道如何解決的問題時,是可以以慈悲喜捨四無量心,將心靜下來,即能在困境中獲得轉機。在悟師父的精彩開示後,今日的授課法師見杰法師為我們介紹疾疫苦厄、如法依止、四梵住(慈、悲、喜、捨),分述如下:

1. 疾疫苦厄一八風八苦的載沉載浮
見杰法師從世界各地天災(如南亞大海嘯、日本311大地震)、人禍(高雄氣爆、台鐵太魯閣號出軌)等影片,讓我們深刻體會到生命之無常。法師更舉佛陀與波斯匿王在<雜阿含>1147經中的故事,讓我們知道安住在此刻的我們,或許在未來無法倖免於難,但現在可以藉由修義、修法、修福、修善、修慈,安住我們自己的身心。

2. 如法依止―佛對世間的深察教化
要學習大醫王的佛陀,了解自身的身心現況並進行修復,清楚明白所有事
物的依緣性、短暫性,面對感受而不產生執著,如此一來才有能從苦得到解脫的潛能。見杰法師帶領我們進行身體掃描,清楚的覺察身體每個部位當下的感覺,透過方法讓心安住在當下,短短15分鐘的身體掃描後,身體放鬆許多,心靈也獲得了舒緩、平靜。

3. 慈心療癒―仁者無敵的衝突解鎖
慈、悲、喜、捨又名四梵住,是心超越、崇高的狀態(似天、似梵之心),也是最正確、最理想對待有情眾生的方式。而其中慈心被佛陀稱為「心的解脫」、「最崇高的美」,因慈心使我們呈現友善的狀態,內心沒有憤怒、敵意,能夠帶予他人快樂、利益的心,這就是慈心,因此當意外或不如意的事情發生時,比起究責、謾罵,或許我們可以透過不一樣的心靈境界來面對與溝通。
慈心源於佛陀在結夏安居時對比丘們的教導,原先在樹下精進用功的比丘們觸怒了樹神,但在佛陀的引導下,比丘們藉由慈心感動了樹神,最終樹神護持比丘讓他們修得正果。而慈心的四句偈分別為: (1)願我(你)沒有危險、沒有怨敵 (2)願我(你)沒有身體的痛苦 (3)願我(你)沒有內心的痛苦 (4)願我幸福、安穩、快樂。

4. 悲心療癒―護念與超拔憂苦泥淖
悲心意味著想要拔除諸有情的痛苦,也就是悲憫之心,但悲心不等於是悲哀、悲傷之心,而是害的止息。悲的基礎在於洞見苦的普遍法則,因此苦真正降臨時,人們能堅強而有所準備地面對它,觀看其他生命比自己更為艱苦,因此能夠接納自己的命運,而在面對那些正在受苦難的人或是一切未獲得正果的眾生,可以在心中意念「願你/我超越困境、解脫痛苦(不再受苦)。」就如同在去年太魯閣事故發生時,可以藉由悲心祝禱的方式,先以穩定、寂靜的心安頓自己,再將祈願送出去,祈願傷亡者都能脫離身心的無助,並朝向祥和、安樂。
授課法師舉了一個發生在伊朗的動人案例,在殺人犯絞刑的現場,受害者母親選擇原諒,並親手救下殺害自己兒子的兇手,而這位被害者母親除了大兒子遭受到殺害以外,小兒子也才在一場車禍中喪生,但儘管如此她仍選擇以博大的胸懷寬恕這位殺人犯,因為痛失兩位兒子的她明白失去摯子有多麼的痛苦,因此她不希望殺人犯的母親也一樣失去她的兒子。

5. 喜心療癒―喜慶生命微光的幸福
喜心代表隨喜,也就是悲憫、利他的心,不忌妒他人的成就,當別人歡喜我們就歡喜,這就叫做隨喜。而隨喜很大的任務是面對苦難的情境,不會有無意義的多愁善感,並讓悲成為積極的悲憫心,就如同在八仙塵爆發生時,在幼時經歷火燒車事件而被火紋身、雙腳截肢的莊雅菁,有著同理心、用自身的案例為八仙塵爆的受難者加油打氣,並對他們喊話表示在有愛的力量下,所有一切總有一天都會過去的。
而喜的任務除了面對苦難外,面對他人的成就、快樂,也能夠對治忌妒,思維對方的福報及努力,並同時珍重自己所擁有的、持續累積福報,了解自身真正的想法並去除我執,對正在喜樂的人培育隨喜之心:「願你保有所擁有的成果、一切善行皆成就。」,如此一來才是真正的法喜。

6. 捨心療癒一度過難以橫越的瀑流
捨代表平衡、無著的態度,亦避開苦樂兩端而保持中捨,以智慧平靜且堅定的態度來面對眾生的苦樂,而有著捨心也是明白自業正見智的意涵,這代表著所有一切眾生都是自己業的主人,於抵抗命運重大打擊時,最崇高無私的行為就是及時行善。此外,在捨心的培育上,也要特別注意需要以無我為教義,捨棄以自我為中心的想法,當領悟到無我時,將成為通往解脫與圓滿捨之道的引導。

總結四梵住 (慈悲喜捨)就如同一位母親對於孩子的態度,希望他能夠快樂、在傷害中獲得痊癒、永保幸福、不執取,而四梵住在生活中的應用,也可能會四個元素(慈、悲、喜、捨)同時呈現,就如同陳裕安同學,雖然家境清苦、父母因接觸毒品時常進出監獄,甚至爸爸早逝,但她仍開朗的面對一切並認真讀書甚至獲得總統教育獎,從不抱怨積極面對、懂得回饋,獲得獎學金時也不忘把錢送給在獄中的母親,心智成熟的陳裕安同學認為: 「遇到困難就一步一步的跨過它,這些困難都會成為你人生的經驗,讓你變得更加豊富、更有能力。」
一天的課程下來,除了更加認識四梵住之要義,見杰法師也教導簡單容易上手的修持方法,透過語音引導練習,當下體驗輕安自在!

本次的線上淡定自在營,除了有小組討論時間外,於課堂最後亦安排了大堂分享。也讓我們深知生命的可貴,在此刻能夠安住在電腦面前與大家一同精進是多麼幸福的事情,感謝悟師父及法師們一整天的帶領,讓香光智慧青年們法喜充滿,受益良多!

youth1110123-1 youth1110123-2 youth111012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