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心得分享

【106年香光人文講座】〔學員心得〕

課程心得分享
◎蔡美玲

 因緣際會第一次至大溪香光山寺參加「2017年香光人文講座:心理成長與生命的對話──溝通管理」課程。感受到師父們的用心規劃課程,提供讓人放鬆與安住的學習氛圍,讓佛法生活化、生活佛法化,如此的安排令人讚嘆與感恩!

 第一堂課由香光禪修中心見杰法師帶領,透過感官與大自然對話:將「樹葡萄」含在口中,吃的不只是它的質感,還吃它的顏色、聲音、香味、味道、觸覺……。原來唐代趙州從諗禪師「喫茶去」食的藝術~表示日常生活即是佛法。

 「從佛法談溝通」~此堂課的講師是屏安醫院黃文翔院長,藉由歷史及人文觀點認識溝通及介紹溝通的藝術與技巧。黃院長是精神科醫師,在課程中,由心理學及不安的現代人自我認知的迷失談起,並分享許多臨床經驗與病患溝通時所領悟的心得。黃院長談到,溝通之前若已經有預設價值的判斷與方向,叫做「說服」,而非好的溝通。溝通,如同替一群人在同一時空找到適合的位置。當事先鎖定位置的人越多,能真正為他們排出適當位置的難度就越高。要觀照自己的心─應無所住而生其心。在「溝通的層次」也提及,對自己的溝通優先於對他人的溝通,人生哲學的溝通優先於事務性的溝通,要溝通,必須先放下。「一住寒山萬事休,更無雜念掛心頭;閒書石壁題詩句,任運還同不繫舟。」唐.寒山禪者的心境,非常灑脫自在,像沒有繫縛的舟船一樣,任它東南西北航行,不為人情事物所拘。生活在在現今社會,有種種的法律規制,種種的束縛,我們如果能擁有像禪者們「任運還同不繫舟」的人生觀,心中無事,了無牽掛,那是多麼逍遙自在的事呀!這堂課的最大收穫是黃院長佛法的概念,讓人了解溝通其實也是一種修行,要放下我執,要調整修正自己的思想、觀念、態度或是幫別人調整達到溝通的意境。

 「與心相會:正念聆聽」課程:自範法師一開始即以簡單的動作操讓學員安住於當下,接著以張忠謀成功的秘訣:「訓練自己接收訊息的能力,願意傾聽,而且聽的懂」。分享一個很會講話的人,不等於會溝通,善於傾聽才能讓關係更美好,才是溝通高手。學習「正念」,接納對方的情緒、感受,不批評不責怪,支持、陪伴,就能夠減輕別人的痛苦,溝通其實是一種修練,真正的溝通是要了解別人,而非說服別人。

 「瑜珈舒展」課程:這是很棒很舒服的心靈SPA。透過身體的伸展,讓我們與自己身體溝通對話,覺知自己當下身體的感受。第二天的課程,陳老師還帶領我們進入雙人瑜珈課程,對學員而言,應該是一項挑戰,挑戰自己是否願意與他人溝通。和佩玲學長一組,很享受與她一起學習,有些動作雖不太標準,有些動作雖做不來,但都無損於我們在當下的自我對話與溝通,感謝陳淑時老師的帶領,無論是在表達的語言或非語言訊息上,都做了最好的示範,讓所有的學員放下束縛,得到內心的自在解脫!

 惋惜的是因家庭聚會之故,無法全程參加完所有的課程,尤其是臨床心理師張維揚老師從台灣著名的實務案例分享中談「人際溝通的藝術與技巧」。

 非常感恩自衍法師、見擎法師推薦此課程及安排交通接送,讓我學習成長獲益良多。更感謝香光尼僧團用心規劃心靈成長課程,以佛法與善友澆灌慈愛與智慧的菩提種子,啟發生命的能量,讓生活充滿喜悅與自在。
Tsai01-1

轉念啟安詳

【106年香光人文講座】〔學員心得〕

轉念啟安詳
◎陳志深

 從課程中學習到當個人腦中呈現正向或負面思維狀態時,相關的神經元會相互連結,進而影響身體細胞是否健康發展,相對散發的訊息將被接收,它將關乎人際關係的好壞。因此,時常檢視自己內心是否安住在一個清淨的範疇之中,是自己未來努力的方向。

 另外,如何將佛法正向的能量融入日常生活中,也是未來重要的課題。首先,要覺察自己是否有具足良善的一畝心田,進而以慈悲和同理心看待他人或天地萬物,遵循「轉念啟安詳」的腳步,才能在學佛的道路上感受那份愉悅的心情。謝謝法師們精心策畫的課程與教導,阿彌陀佛!
chenJS-02

志工心得分享

【106年香光人文講座】〔學員心得〕

志工心得分享
◎陳蒨蒨

 接連擔任二場人文講座的司儀,對我而言是一種挑戰也是一份責任,在其中有很多的學習與體會。

 二場講座的內容均豐富且多元,專題演講場場精彩,無論是固有觀念的修正及專注力的啟發,均讓學員受益良多,例如「溝通不等於說服」,以及溝通有四個注意事項:1. 接納;2. 與對方同在;3. 重述與對焦;4. 說出對方的需求等等。

 每每在享受活動的同時,均深深感受到法師們的用心與辛勞,從規劃課程到邀請學者、專家、安排場地、人事動員……在在都需要付出大量時間與大量體力,更有甚之的是需要風塵僕僕的從嘉義到大溪,除了南北奔波之外,還要適應天候的巨大差異。看到師父們雖疲累但卻堅毅的身影,真是既感佩又心疼,相信法師們辛勤耕耘,必有餘蔭。

 從課程設計中可以領受法師希望幫助眾生,在生活中運用智慧解決人生的煩惱與困頓,從而追求心靈的淨化與美好的生活;因此我能給師父們最大的回饋,就是將所見所聞在日常生活中時時觀照與實踐。

 每場活動得以圓滿成功,要感恩諸多因緣合和,除了法師們以外,還要感恩志工們的發心護持,照顧我們起居飲食無有乏少,真所謂「法師用心、志工發心」,期許自己未來發心以歡喜心承擔,視其為一種甜蜜的負擔。
chen

人文講堂講座課程之六[五感與大自然的對話]

【106年香光人文講座】[學員心得]

人文講堂講座課程之六[五感與大自然的對話]
◎李佩玲

*講座以外的課程之三/五感與大自然的對話

 帶領此堂課程的是見杰法師,很奇妙的是:人在寬敞的大自然中,心會自然寧靜下來,五感跟著打開,彷彿與天地合而為一,這樣的感覺,連自認沒有太大壓力的我,也感受到被紓壓的放鬆。

 五感與大自然的對話,是一個很有趣的體驗,師父帶領大家來到樹葡萄前,要我們嚐嚐樹葡萄的滋味,當天下著雨,每個人手上都撐著傘,踩在濕濕的草皮上,但又要很專心地聽著師父說話,是一個考驗。

 一開始,師父要我們找到樹上的一顆樹葡萄,找定之後,先摸摸它、感覺它,同學們輪流體驗樹葡萄的觸感,接著,師父要我們挑一顆,只能一顆哦!選好之後就把它摘下來,一摘下來還不能馬上吃,要先用眼睛去觀察它的顏色、形狀,並把它放在手掌心上,去感受樹葡萄在手心上翻動的感覺;之後再聞聞它的味道,接著把樹葡萄先放在嘴唇上,感受一下觸覺,最後再將樹葡萄放入嘴巴中,先感受樹葡萄在嘴巴裡的感覺,準備好了就開始吃,咀嚼過程中保持覺知,覺察咀嚼的過程,樹葡萄在牙齒、舌頭及唾液的合作過程中有什麼變化,感受樹葡萄的味道,一直到最後完全地吞下它。

 雖然以前曾在正念禪修上過類似的課程(當初是用葡萄乾),但是我還是讓自己歸零,全心全意依著師父的帶領,好好地感受品嚐這顆樹葡萄!

 這是我這輩子吃過,最好吃的一顆樹葡萄!連皮帶籽全部咀嚼吞下肚!美味極了!

 其實,我家也種了一棵樹葡萄,以前因為非常容易取得,所以吃的時候都隨便吃吃,也不是很清楚它的滋味是什麼,但是,這次在師父的帶領下,由於只能摘一顆,覺得相當珍貴,也就特別珍惜它,因為珍惜,所以才能感受到那無比甜美的滋味!

 我只能說,這幾年,透過香光尼僧團的正念禪修,訓練自己對內對外覺察觀照,如實體驗真正的活在當下,這樣的美好,就如同那顆樹葡萄一樣,是人生中最美好、最難忘的滋味。

 這樣的課程,讓我在日常生活中,很能安住、很能放鬆!在每一個充滿覺知的當下,對我而言,才是真正的活著!
(精彩課程分享.全文完)
lee6-01

人文講堂講座課程之五[心靈SPA:瑜珈舒展]

【106年香光人文講座】[學員心得]

人文講堂講座課程之五[心靈SPA:瑜珈舒展]
◎李佩玲

*講座以外的課程之二/心靈SPA:瑜珈舒展

 瑜珈舒展帶領的陳淑時老師,無論是在表達的語言或非語言訊息上,都做了最好的示範。

 這是唯一一堂我沒有做筆記的課程,也做不了筆記!因為,只能在當下,專心與自我對話!

 這是非常強烈的自我溝通、自我對話的課程,如果,當下夠專心的話。

 透過身體的伸展,讓我們有機會與身體對話,覺知覺察自己當下身體的感受,了解自己的進度,不勉強自己,同時也鼓勵自己,是否可以再多一點。

 我很享受這一堂課,即便某些動作不太標準,有些動作可能做不來,但都無損於我在當下的自我對話與溝通,反而讓我在全神貫注的動作中,完全的放鬆!

 在第二天的課程,陳老師帶領我們進入雙人瑜珈課程,這個課程很有趣,但對學員而言,應該是一項挑戰,因為赤裸裸地考驗自己,是否願意與他人溝通,或是把自己關起來,或在過程中,是否願意試著找到方法與他人溝通。

 其實,我自己也曾帶領過類似的課程,對於自己從老師變為學生,我也覺得收穫良多,因為,當下的狀態是什麼,騙不了人的,並不會因為你是學生或是老師,而有差別;只有更誠實的面對自己,才能放下束縛,得到自在解脫!
(精彩課程分享.待續)
lee5-01

人文講堂講座課程之四[與心相會:正念聆聽]

【106年香光人文講座】[學員心得]

人文講堂講座課程之四[與心相會:正念聆聽]
◎李佩玲

*講座以外的課程之一

 講座以外的課程,精彩及實用程度不亞於人文講堂的課程,有些課程是以前在正念禪修時有接觸過的課程,雖然內容相似,但是透過不同法師的帶領,還是有不一樣的體悟。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心靈SPA」瑜珈舒展課程,雖然感覺上與溝通較無關,但卻是一堂最深刻的自我溝通課程。

與心相會:正念聆聽

 我覺得最受用的是自範法師所帶領的「正念聆聽」課程。

 這是我第二次上正念聆聽課程,距離上次見寰法師上課,應該有三、四年的時間!這是我相當喜歡的一堂課,因為真的很好用,自範法師開場即以專注力操讓大家回到當下,雖然是簡單的動作,但很奇妙的是,當下就相當安心在眼前的動作上。

 師父以張忠謀成功的秘訣:「訓練自己接收訊息的能力,願意傾聽,而且聽的懂」,分享一個很會講話的人,不等於會溝通,善於傾聽才能讓關係更美好,才是溝通高手!

 而一般會出現傾聽的問題,主要有以下三種現象:
1.不願聽、不想聽:把心關起來,通常發生在主管、父母身上。
2.沒有注意聽:傾聽,代表對別人的尊重。
3.別人一定要聽我的:只要求、期待別人聽我的,別人尊重我。

 以上是傾聽較易出現的問題,溝通其實是一種修練,下指導棋並不是溝通,真正的溝通是要了解別人,而非說服別人。

 傾聽,要學習「正念」,專注傾聽對方感受、想法及需求。

 光是慈悲的傾聽,全心全意的聆聽,不批評不責怪,支持、陪伴,就能夠減輕別人的痛苦;反之,則對方痛苦將得不到紓解。

 所以,慈悲的聆聽,接納對方的情緒、感受,很重要!接納不代表認同,只是不排斥、不抗拒。

 以下分享正念傾聽的四個練習要點:
1.接納、尊重對方:抱著開放的心,允許對方的情緒表達,不要想改變別人。
2.與對方同在:打開感官,眼看對方,耳專心聽,感受對方,也放一、兩分注意力覺察自己。
3.重述、聚焦:確認對方的需求。
4.說出對方的感受、想法、需求:這麼做,對方就覺得有被關心。

以上是相當有用的傾聽方法,我也還在學習中!不過,很感恩有這些方法,讓我在工作及職場中,能夠運用,能夠修練。

 慈悲就是觀音,讓眾生有機會說出心裡的話進而減輕痛苦,就如同菩薩一般,尋聲救苦,默默傾聽,這樣的正念傾聽,利己利人!
(精彩課程分享.待續)
lee4-01

【香光尼僧團 106年 結夏安居】

【香光尼僧團 106年 結夏安居】

慈悲喜捨植福田 護法安僧報佛恩
本僧團遵行佛制
自農曆4/16-7/15(國曆5/11-9/5)結夏安居

邀請您
共偕親友發心護夏 廣植福田成就慧命
結夏期間
僧團法師將於佛前 迴向護夏功德主

福慧臻圓 家庭和樂 
並祈 社會祥和 世界和平

明日結夏

明日結夏

人文講堂講座課程之二[人際溝通的藝術與技巧]

【106年香光人文講座】[學員心得]

人文講堂講座課程之二[人際溝通的藝術與技巧]
◎李佩玲

 主講這一堂課的講師,是臨床心理師張維揚老師,從台灣著名的實務案例分享中,讓我再次扣回重視精神病患溝通的這個議題。

 這一堂課有一個很重要的重點:關係要建立好,才能進入溝通,而溝通也不一定是用嘴巴講,有時,許多非語言訊息也透露出許多訊息。要和人溝通,要先建立好人際關係,要先學會和自己溝通。
 你是怎樣的人決定你如何看待別人!
 我們第一個要檢視的,不是別人,是自己!因為,你的視野將決定你如何看待別人,進而如何與別人溝通。
 除了自我覺察、和自己做好溝通外,很重要的一點是:
 你能否把注意力放在別人身上!
 當你能全心全意與他人連結時,就比較容易走進他人的心,而你的專注也會讓對方感受到信任感與存在感,溝通之橋因此搭起;這即是張老師所提:信任是人際關係的核心價值,而所有的關係都需要耕耘,關係建立,比溝通更為重要,千萬不能忽略。

 張老師分享八項人際關係通則,我覺得很受用:
1.用心傾聽
2.同理心
3.告訴對方現在談話的目的,尋求認同
4.更清楚完整地表達自我(五個我)
 -我看到了什麼?如何看到的?
 -我感覺到什麼?
 -我的解讀/評估是什麼?
 -我想要的是什麼?
 -我希望的是什麼?
5.將批評與抱怨轉譯為「需要」,告知對方若「需要」達成,會有什麼好處
6.多用「開放問句」
7.適時表達謝意與感激
8.把每一次溝通都當成學習與成長的機會

 信任真的很重要,而在失去互信時的處理方式,有以下幾個:
1.道歉
2.自我省思:我為何破壞信任
3.改正缺失
4.花時間致力重建信任
5.用行為而非言語重建信任

 在這一堂課,我學習到第一個與精神病患者溝通的技巧是:
 當對方狀況不好時,先建立關係。(真正的聆聽與陪伴)
 當對方狀況好時,進入溝通。與他分享他在狀況不好時的情形,以及可以怎麼改善。(溝通的態度:真誠)我們經常習慣給人comment,但其實,對方希望的可能是同理,所以,透過問問題,聆聽建立關係,而不是評價。

 聽,其實比說更重要。張老師分享五個聽的層次,我覺得很受用:
1.完全漠視
2.假裝在聽
3.選擇性傾聽
4.積極的聆聽
5.同理心的聆聽

 上述五個聽的層次,也讓自己檢視經常處在哪一種層次,同時,也讓自己牢記,做為聆聽時的覺察,這是個很棒的提醒。

 在最後,張老師提及,建構成功的人際關係,可贏得人心、與人共贏。這讓我想起佛家常說的一句話,「未成佛道,先結人緣」,真的有異曲同工之妙。
(精彩課程分享.待續)
圖、文轉載自:香光人文講堂FBlee3


106年香光人文講座 http://www.gaya.org.tw/blog/gaya/?p=2078

人文講堂講座課程之一[從佛法談溝通]

【106年香光人文講座】[學員心得]

人文講堂講座課程之一[從佛法談溝通]
◎李佩玲

 我非常期待「從佛法談溝通」這一堂課,因為自己本身也講授溝通管理課程,對於如何從佛法談溝通,相當感興趣。此堂課的講師是屏安醫院院長黃文翔,黃院長本身是精神科醫師,在課程中,分享許多臨床經驗與病患溝通時所領悟的心得,並結合佛法的概念,讓人領會溝通意境。

 這一堂課,我強烈意識到自己的不足:
缺乏對於精神病患者所給予的關懷以及正確的態度與對待方式。
或許,這是一個好消息,因為這將成為我下一個學習成長的課題!

 在快速翻轉到天地顛倒的時代,精神文明病越來越多,而我認為,在不久的未來,我們所謂的精神病患或許將變成主流,而自認為正常的我們,或許會成為主流眼中的不正常。究竟,什麼是正常?什麼是不正常,在這一堂課程中,讓我有機會重新省思,勿用有色眼光看待精神病患者、不貼標籤、不預設立場。

 黃院長提及,溝通之前已經有預設價值的判斷與方向,就不是好的溝通。這一點真的很重要,也提醒了我,即使懂得再多的溝通技巧,若在內心已有評斷,就會阻礙溝通的順暢。因為,預設立場的溝通,叫做「說服」,而非溝通。

 如果,能夠覺察地保持慈悲心、無分別心地對待,或許這樣的態度才能跨出溝通的第一步。

 黃院長用一個相當巧妙的比喻,來說明溝通的藝術:
溝通,如同替一群人在同一時空找到適合的位置。當事先鎖定位置的人越多,能真正為他們排出適當位置的難度就越高。

 然而,什麼是最好的溝通?最好的選擇?

 答案則不一定,會因為當時的人事物與情境,而有不同的結果。最重要的是:不要求別人跟我們同一種聲音,真正的溝通是:了解他。

 黃院長提出「理想的溝通」是沒有自我中心的溝通。
要觀照自己的心──應無所住而生其心,這真的是佛法的要義!

 我很喜歡黃院長分享,愛因斯坦晚年的體悟:「每一樣東西,莫不是一種絆腳石,無論任何一個時刻,沒有一樣東西是我必不可少的。」如何看待眼前的人事物,我們有決定權,所以,自己如何看待,就變得很重要。

 黃院長在「佛法與溝通」時提及:當我們內在沒有矛盾衝突,外在的溝通才會暢通,要內在沒有衝突,仍需仰賴修行,溝通也是一種修行,心要能內攝、觀照,才能不斷放下我執、我見,調整修正自己的思想、觀念、態度或是幫別人調整。。(這一點很重要,在此打一下廣告,香光禪修中心的正念禪觀課程,真的很實用,這幾年我從中透過運用,印證這些方法是真的work,幫助我解決大大小小的生命難題)

 而在「溝通的層次」提及,對自己的溝通優先於對他人的溝通,人生哲學的溝通優先於事務性的溝通,要溝通,必須先放下。

 重整上課筆記,自己最大的心得,莫過於覺察,當心不在覺知上時,一切將進步自動導航當中,任憑感覺、情緒支配;唯有回到當下的覺知,才能跟眼前的人事物連結,才能打開溝通之門。
(精彩課程分享.待續)
圖、文轉載自:香光人文講堂FBP2-1060429-lee2


106年香光人文講座 http://www.gaya.org.tw/blog/gaya/?p=2078

自我溝通

【106年香光人文講座】〔學員心得〕

自我溝通
◎李佩玲

 雖然接觸香光尼僧團已有多年時間,但是參加香光人文講堂倒是第一次,我感受到師父們希望透過各式各樣的課程與媒介,讓大家接觸佛法,乃至於提供大眾能夠安住身心的方法與處所,這樣的智慧與用心,令人讚歎!

 我必須說,置身在香光山寺中,即使什麼都不做,也能達到放鬆的效果,這裡的環境與磁場,讓人相當放心與安心,不自覺地就讓人自動與天地合而為一,補滿能量。

 此次溝通管理課程,收穫很多,分為二個部分來談,一是人文講堂講座課程,二是講座以外的課程。

 溝通,既是修行亦是一門很深的學問!只要是群眾生活,我們都離不開溝通,即使是獨處,也必須自我溝通。

 一個懂得自我溝通的人,也比較懂得如何與他人溝通,這是相當符合邏輯的。所以,回歸到源頭,自我溝通就顯得相當重要。

 在自我溝通的過程中,自我覺察是最重要的練習。

 真的由衷感謝香光尼僧團,在這幾年分享許多正念禪修的課程,讓我從中鍛練覺察力,進而能夠對外正念傾聽與溝通。

 如同自衍法師與其他法師在課堂中一直叮嚀的,佛法要拿來用!而我在用的過程中,驗證了,它真的好用!

 十分感恩!阿彌陀佛!
(精彩課程分享.待續)
圖、文轉載自:香光人文講堂FBP01_1060429-lee


106年香光人文講座 http://www.gaya.org.tw/blog/gaya/?p=20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