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明‧憨山大師 ~
活在當下
寬心接受
《那先比丘經》釋160─少事少業或甜蜜的負擔
◎釋悟因
「業」這個字巴利文 KAMMA,在漢譯的音譯叫「羯磨」。在佛門做一件事也叫羯磨,如受戒羯磨、布薩羯磨、自恣羯磨。對出家人來說,做這些事能成就道業,稱為「成善羯磨」;如果犯了戒法要受治罰,稱為「治罪羯磨」。
有人說,做人何必這麼麻煩,為了做好事要做這個、那個,還去受戒給自己套繮繩,動輒得咎!佛家不是常勸人「少事少業少煩惱」嗎?
「少事少業」最好,一般有不少人是持著這樣的看法,畢竟人生不如意事已太多,誰不想活得快意些,誰還給自己惹麻煩?可不!買一棟房子就有一棟房子要處理的煩惱,房子壞了要修理,時不時要裝修,還得設想裝什麼樣式的燈,再搞個什麼玩意兒……。
有的人甚至說:最好不要有孩子;孩子小的時候要時時盯著,看他乖不乖、吃不吃飯,上學了還要盯著他的成績,成績要是比別人差那就更費心了……。
實話說,生養孩子是真的麻煩一堆,可他又想要孩子讓家裡添熱鬧!居士的實心話我聽著,不禁脫口而出回他:「你真真無聊透了。」我想說的是:「你知道你自己在說什麼嗎?」如果你想擁有,就得承擔;如果不想擁有,何來麻煩一說!
「孩子」還小的時候,確實需要大人照看,方方面面的關愛與照顧,個中甘苦、酸甜苦辣,惟有當事人嘗盡。這裡面最動人心魄的是「受」,感受、感覺。只因看著那小小人兒一顰一笑,你就被牽動,感到無比歡愉、滿足。當孩子陪著你笑的時候,難道你都沒有感覺到喜悅?真的沒有嗎?還是忘了?
有一位美國的社會學者說,一個人的理念與想法會影響他的工作和工作態度。這話說得確實在理;不過,在佛家來說,你所有的行為、所有的作為,乃至喝一口水、泡一杯茶,在做的當下沒有通過你的心,你會伸手去拿杯子嗎?有的。通過你的心,你覺知你的感受是苦受或樂受,是悲痛或歡欣,你知道那裡邊的每個感受都是生命的觸動!
所以,無論選擇「少事少業」,或者選擇甜蜜的負擔一肩扛起,這一生的彩繪都掌握在我們的手裡。
文章出處:悟因法師談人生系列-8-那先比丘經的啟示-105.10(第12片光碟)VTS_01_02-01:30-03:46。
慈悲利群生
平等心
歡迎索取113年「行善龍天佑」新春春聯!
二〇二四年香光尼僧團方丈 悟因法師送給大家的祝福語是「行善龍天佑」。行善是安心的妙方,祝福大家在新的一年,離一切相,修一切善;日日行善,日日心安。
「行善龍天佑」法語春聯,歡迎大家前往香光尼僧團各分院請領,歡喜迎接二〇二四年。
【新春春聯索取地點】
■ 印儀學苑/台北市中正區濟南路二段36號/02-23946800
■ 香光山寺/桃園市大溪區福安里11鄰頭寮路276巷75-1號/03-3873141
■ 定慧學苑/苗栗市福星街74巷3號/037-272477
■ 養慧學苑/台中市西區大墩十街50號/04-23192007
■ 安慧學苑/嘉義市文化路820號/05-2325165
■ 香 光 寺/嘉義縣竹崎鄉內埔村溪州49之1號/05-2541267
■ 紫竹林精舍/高雄市鳳山區漢慶街60號/07-7133891
113年度新春法會資訊
什麼是「淨土」?
在佛教中,「淨土」是指清淨的佛國土,又稱「佛國」、「佛剎」、「佛界」、「淨邦」、「蓮邦」、「妙土」、「清淨國」等,也就是佛的居所。根據經典記載,淨土是諸佛行菩薩道時,發願清淨佛國土、成就眾生,經由無量劫修行所建立的莊嚴清淨世界。
淨土由諸佛的願力所成,十方世界有無量無邊的眾生,也有三世無量的諸佛,為接引不同根性的眾生,因而有無量諸佛的淨土。這些淨土各有其特定的名稱,以表示其所處的方位和所具備的功德等。在佛經中所介紹而為眾人熟悉的,不外是東方淨土──藥師琉璃光如來的淨琉璃世界、阿閦如來的妙喜世界,以及西方淨土──阿彌陀佛極樂世界;其中,又以阿彌陀佛的極樂世界最具代表性。
諸佛設立淨土是為了接引眾生,由於眾生根器不一,因而要創造出清淨而理想的環境,使眾生能發起菩提心,趨向佛道。而我們所處的娑婆世界是充滿苦惱與災難的「穢土」,在穢土修行是十分困難的,不僅費時長且容易退轉,可說毫無把握。
相對於此,淨土無疑是最佳的修行道場,因為淨土中環境清淨、殊勝,永離諸苦,且處處皆能聽聞佛法。再者,於淨土中跟隨佛菩薩修行,即不再落入二乘(聲聞乘與緣覺乘)與三惡道中,必得不退轉,被稱為是「成佛的捷徑」。
因此,淨土是大乘佛教徒所共同仰望的理想國,淨土法門也成了修習大乘者必要的修行法門。
◎參考整理自《香光莊嚴》第127期「《憶佛念佛.彌陀法門》:香光佛教梵唄經典專輯12」,〈阿彌陀佛與極樂世界 10:什麼是「淨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