攝心之要

1070819

散亂之心,譬如風中然燈,雖有光明,不能照物;亂心中智慧,亦復如是。智慧是一切善法根本,若欲成就是智,先當攝心,然後可成。譬如狂醉之人,自利他利、好醜之事,都不覺知;散亂之心亦如是,世間好事,尚不能善知,何況出世間法!

◎    然:燃的本字。

《那先比丘經》釋33──看見死亡令人愁

◎釋悟因

王復問:「何等為外六事令人愁者?」

那先言:「一者目所見死者,因自念身及萬物無常。其人自念言,我有是念,何以不得道,因外愁。」

上述這段經文,是在說我們的「憂受」。我們的感受,除了苦受、樂受之外,還有「憂受」,憂愁、憂傷、憂心。什麼事情會讓我們憂愁呢?

第一,看見死亡會讓我們感到憂傷。為什麼看到別人死亡會讓我們憂傷呢?

「因自念身及萬物無常」,通常看到死亡,不是近親、好友就是同事,本來三不五時都還碰面的,突然地聽到那人走了,「哎呀!真是無常啊!」這感歎所念及的大多是自己,想到自身也是在無常裡,自身無常、萬物也無常。

「其人自念言」,他心裡就起個念頭,「我有是念,何以不得道,因外愁。」這話是個人的反省。「何以不得道?」為什麼我不能得道呢?原來「我有是念」,我還掛念著我這色身啊!我修道而還沒有得道,不就和那個人一樣躺在那兒嗎?

古德常說,「看見他人死,我心熱如火」,看見別人死,我們內心生起的憂受,不是憐憫,也不是同情,而是我的心也熱起來了。「不是熱他人,是漸漸輪到我。」所以,這個心「熱如火」,眼看著就要輪到我了,是一種焦慮、焦急。

有時候,我們看到家裡有人去世,你心理會有一些慌亂,倒不是後事的處理困擾你,而是你參與了死亡這件事。你想到自己:「有一天,我也會他這樣,躺著不起。」

死亡,每一個人都一樣要面對。面臨死亡,你體驗到了無常,你感受到萬物和你自己的「無常」。於是你感受到「愁」,憂傷、惆悵。

面對死亡的這種愁,大家都一樣,沒有例外,是人們必需要接受的。有生必有死,這是世間必然的真理,必然要面對、無法逃避。

令人愁的外六事,這是第一種,看見死亡。

文章出處:悟因法師談人生系列-8-那先比丘經的啟示-印儀-105.10,影片VIDEO_TS-7(第7片光碟)之VTS_02_1之05:50-10:55。

2018年香光寺開心一夏兒童營

一年一度的香光寺開心一夏兒童營,今年在七月二十一、二十二日舉行,為了兩天的兒童營,先舉辦為期三天的兒童營幹部訓練,廿多位以大專學生為主的幹訓學員,需住在寺內,過著早睡早起的團體生活,在課程安排方面,除了訓練帶領兒童營的技能,也有自我成長等多項課程,並體驗佛教寺院的部份儀規,增加對佛教的認識。

今年兒童營以香光小學堂綜合課程的模式登場,運用味覺認識香草植物、以聽覺了解蛙類的生態及叫聲,成為大自然的好朋友;DIY立體方塊,在遊戲中學會數學的排列組合。動手編織自我風格的環保提袋,養成愛護環境的良好態度。從科學中認識生命的奧秘,體認生命的真實,從生活中落實感恩,增福增慧;教導孩子們靜心聆聽生活周遭的聲音,培養覺察力並在遊戲中激發孩子們的創造力,開啟尊重生命、慈悲智慧的快樂人生。經過二天快樂的學習,小朋友成果豐碩。

kid_180731_0001 kid_180731_0002 kid_180731_0003 kid_180731_0004 kid_180731_0008 kid_180731_0009 kid_180731_0010 kid_180731_0012 kid_180731_0013

紫竹林精舍榮獲「高雄市106年度績優宗教團體獎」

高雄市政府於 107年8月1、2日舉辦「高雄市106年度宗教團體捐資興辦公益或慈善事業績優表揚大會暨觀摩聯誼」, 紫竹林精舍榮獲績優宗教團體獎,弘化組長見和法師代表領獎。

高雄市長許立明肯定績優宗教團體,發揮社會教化功能。於表揚大會中表示績優宗教團體,宣揚博施濟眾、無私奉獻的精神,進而帶動更多的社會團體共同投入社會公益、慈善工作,讓愛永無止境的傳播出去。而觀摩聯誼活動,觀摩台中國家歌劇院、自然科學博物館、台中港區藝術中心及鹿港老街,促進友善交流。

香光尼僧團高雄弘法中心紫竹林精舍,常年舉辦成人終身教育課程,兒童品德教育、家庭教育,關懷長者、婦女、兒少的身心靈健康,薰陶人文素養,期許人人享有心靈安樂。紫竹林精舍榮獲「高雄市106年度績優宗教團體獎」,是社會大眾善心的匯集,共創友善社會的正向循環。

zizhulin1070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