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智度論》卷第四十九~
友善孤單 開自在路
三毒墮惡道
老實修行
桃園啟英高中邀請香光尼僧團法師前往演講專注力課程
茲有桃園地區高中學生人數最多(六千多位學生)的啟英高中,在彭昭勳校長重視「品德教育」推廣下,辦學廣受各界好評。今(8月25日)特別邀請香光尼僧團的法師,在該校「109學年度第一學期學務工作研習會」中為全校近200位教師舉辦二堂的「專注力」課程。第一堂,主題「專注力的教與學」,由香光尼僧團副都監暨香光尼眾佛學院圖書館館長自衍法師及專注力全國教師研習營執行長蔡美玲校長一起協同教學,帶領老師們實際體驗專注力的妙用,如「視覺分辨訓練」、「舒爾特方格」、「交叉運動」、「觀呼吸」、「正念飲食」等,並介紹提升專注力的要訣,與會老師獲益很多,感恩學到很多增進專注力的方法,體會專注力的最高境界,就是活在當下。
第二堂課由紫竹林精舍監院暨香光志願服務隊召集人自晟法師主講「『心』老師•妙專注」,法師以其帶領「心智教學」進入校園的豐富經驗,透過影片、講述、分享,鼓勵老師們要做「心」的老師,慈愛自己,培植「心」能量,接受生命的限制,擁抱生命的脆弱,感恩生命的資源,自然教學相長。「妙專注」,修「慈心觀」每天5分鐘滋養自我,享受慈愛力,讓內心溫柔地強大。演講結束後很多老師對這堂課充滿感恩,著實提升了他們心的能量,有一種被理解的支持!
由於香光尼僧團,以辦「佛教教育」為主要志業,同是辦「教育」,知道教育的重要性,是紮根、國本的工作。近幾年有感於當今很多人注意力常被外境吸引、壓擠,而無法專心於一件事物上,殊為可惜,因此香光尼僧團已連續辦了三年的「全國專注力教師研習營」,並開發專注力課程,讓很多老師受益匪淺,法師們期盼透過佛法引介開發專注力的方法,讓教師體驗正念活在當下,並藉以協助教學,培養學生專注力,促進師生學習成長,從中翻轉出教學的新泉源,培植優秀的下一代。


啟英高中彭昭勳校長介紹演講的法師及老師

蔡美玲老師授課

自衍法師講提升專注力的要訣。

自晟法師演講「『心』老師•妙專注」

啟英高中王淑燕副校長頒發感謝狀給蔡美玲校長

啟英高中王淑燕副校長頒發感謝狀給自衍法師

啟英高中王淑燕副校長頒發感謝狀給自晟法師

與會老師正體驗運用聽覺專注力的遊戲。

與會老師正體驗很hi的情緒如何轉平靜。

與會老師正在互相體驗測試「舒爾特方格」專注程度。

與會老師一起做交叉練習,增強專注力。

啟英高中演講會場的看板。

演講者與桃園地區的教育界人士合影。

慧眼明鑑

明眼避險途,能至安隱處;智者於生界,能遠離眾惡。
~《根本說一切有部毘奈耶》卷第五十~
【精緻蔬食diy】素香炒飯
《那先比丘經》釋81──世間是對等的嗎?
◎釋悟因
我們來人生這一遭可以做很多事。其中最值得做的一件事是「寬恕」、「仁慈」。
有人說:「他對我那麼壞,我為什麼還要對他好呢?」是的,以一般常理來說,那個人對我心跡不良、表現過份,我沒有以牙還牙已經是仁至義盡了。哪裡還需要反過來對他好呢?不過,對於想要修行的人而言,你要告訴自己:「我可以」。
世間本來存在不平等,要去衡量對等關係,立於長遠的生命來說,有時候是沒有辦法衡量、沒有辦法數算的。即使用盡世間的可能以求個對等,都是不可能的。
《那先比丘經》提到「孝於父母」,「父母」是概稱,也包括你的職員、鄰里、朋友……對於自己以外的人,為什麼可以做到「孝」呢?你是盡到自己的本分。做為一個人的本分,你告訴自己:「我可以」。
「於今世好布施,孝於父母」,一定要布施嗎?當然,「布施」是一種美德;一定要把家產全部施捨給別人嗎?隨人所好,但能垂手於人、拉他一把也是布施。為什麼要這麼做呢?當下的一念心,看他危急,自然的伸手去拉拔。這是隨順自己的本心、善盡自己本分的行為。
「於當來世當得其福」,將來你就可以得到這樣的福報。什麼福報呢?在無盡的輪迴裡,你有一點一滴的善業,付出善業的同時,你是在盡自己的本分,事實上,這是在輪迴中修行,「解脫道」也在這個地方完成。
解脫的梵語「涅槃」,是指貪瞋痴的止息;涅槃另一種說法「無生」,是本心無分別的體現。「無分別」,是超越對等、超越世間,寬恕、仁慈以及世間各種美德,自然法爾於中展現。
所以,善盡本分,你要告訴自己:「我可以」。
文章出處:悟因法師談人生系列-8-那先比丘經的啟示-印儀-105.10,影片VIDEO_TS-8(第8片光碟)VTS_05_1-12:00-14:3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