禪修的方法

禪修法分成「身、受、心、法」四個項度來修習,以正念貫穿整個修法。正念是一種對於當下身心現象的注意力,你安住於自己的身體而觀身,或對於身體保持正念,精進地觀察身體的一切事物,例如觀察呼吸,你的心總是對準著「呼吸」這個對象,那麼你就是在修習「身念處」。

「身念處」是最基本的修法,因為身體是最容易觀察到的。當你藉由觀呼吸而使心能慢慢地從散亂轉成專注後,就可以接著觀察較微細的感受,這是「受念處」。「心念處」是觀察各種心,「法念處」是觀察五蓋(欲貪、瞋恚、惛眠、掉悔、疑)、五取蘊(色、受、想、行、識)等諸法。

當你的心能夠專注在禪修的對象一段時間而具有定力後,你便能藉由這種正念力瞭解到身心的本質,知道一切事物是無常生滅的。你不會再執取它們,於是煩惱自然止息。

我們禪修的目的,就是在止息煩惱而使身心獲得平衡自在。如果你能全生命地參與禪修,當煩惱生起的當下,你立刻就能認出它,藉由專注於呼吸,這顆狂亂的心終將被你調伏而平靜下來。所以,一定要禪修,它才能真正地訓練心、引導心,讓你超越苦憂,獲得煩惱止息的涅槃之樂。

◎參考整理自《香光莊嚴》第134期「微言說禪 悟因法師說禪(三)」專輯:〈禪修—心的訓練與引導:1禪修是「心」的訓練與引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