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往生極樂世界的人是誰?

166_class_cover

西晉的闕公則是中國歷史上首位往生極樂者。

根據《法苑珠林》、《居士傳》與其他文獻記載,西晉的闕公則是中國第一個信仰阿彌陀佛而往生極樂的人。

闕公則生性恬淡,蕭然於物外,日常唯專勤於念佛。晉武帝(265-274在位)時,他於洛陽往生。道俗同修為他在白馬寺設置法會以為悼念,到了晚上,大眾正在諷誦經典時,突然聽到空中傳來唱讚聲,只見一人立於空中,其身形偉岸挺拔,服飾嚴整工麗,他對著大眾說道:「我是闕公則,我今已往生西方極樂世界,現與諸位菩薩一同前來聽經聞法。」殿堂之上親睹耳聞此景象的人無不驚歎,心生踴躍。

當時汲郡有位修習苦行的居士衛士度,受教於闕公則門下,其母也一心向佛,日日念誦經典,並持長齋,還以粥飯供僧。一日中午,衛士度之母與眾尼僧隨意地向外遠眺,忽見有一缽盂自空中落下,正巧落在衛士度母親面前,眾人仔細審視後,發現它是闕公則平時所用之缽,眾人心下一時驚異。缽中米飯盈滿,馨香撲鼻,眾人無不肅然,紛紛對虛空合十禮敬。衛士度之母將缽中的飯與眾人分食,食過之人七日內皆未感到飢餓。據說該缽至今仍存。

衛士度善有文辭,曾作八關齋戒的懺文,晉末時期持八關齋戒者皆喜用此懺文。衛士度於永昌年間(322-323)去世,也有瑞相顯現,有人為其立傳,詳細記載其一生的事蹟。據說,他死後也往生西方極樂世界。

闕公則與其弟子衛士度,被認為是最早的彌陀信仰者,距今已有一千七百年。如他們一般往生極樂世界的例子,在之後的千餘年間,時有可聞。西晉的闕公則是第一個成功往生極樂者,但不會是最後一個,只要有人發願求生淨土,這樣的故事便不會中止。

◎資料出自:釋見介,〈關於彌陀法門〉,《香光莊嚴》,127期(民106年6月),頁116-117。

唱響暢享臺灣歌謠之夜 香光合唱團舞團受邀公益演出

「潺潺的水兒流呀流不停,串串的輕響也數不清……」在這光輝十月涼爽的
夜晚,高雄市大東藝術文化中心演藝廳,傳來陣陣美妙歌聲,熟悉的旋律,
重新組曲後的台灣歌謠,賦予樂曲新生命,擄獲40~50年中生代人的心。

十月四日舉辦「唱響暢享~臺灣歌謠之夜」音樂會,由高雄市愛樂室內合唱
團主辦,邀請高雄愛樂女伶合唱團、高雄市愛鄉合唱團、紫竹林精舍香光合
唱團聯合演出。以福佬語、客語、中文、原住民語,唱響台灣歌謠,一連串
寯永的民歌,穿插香光舞蹈團樂舞,在這疫情期間,充分撫慰人心。

紫竹林精舍香光合唱團成立於2018年,由一群喜好演唱的素人組合而成,邀
請聲樂家周欣潔老師擔任合唱指揮,培養美好音聲,供養十方大眾,以音樂
美化人生,以公益演唱點亮生命的香與光。

今夜,香光合唱團、舞蹈團有此殊榮參與盛會,團員們無比雀躍,音樂會中
一連唱了「聽泉」、「守著陽光守著你」、「浮雲遊子」、「月琴」等四首
耳熟能詳的中文民歌。有別於家庭、學業與事業之成就感,團員們以音聲、
舞蹈為公益,唱一首通往心靈起點的歌,溫暖疫情時代的人心。

音樂會最終曲,四個合唱團大合唱屏東排灣族歌謠「最美的事」,以原住民
語唱響臺灣歌謠,全場掌聲雷動,聽眾暢享臺灣歌謠之夜,餘音繚繞於耳久
久不散,音樂融合族群是最美的事。

166_news3_cover

「學習用愛說再見」講座,共思尊嚴善終的週末

9月24日午後,伽耶山基金會集結80多位想要了解「病人自主權利法」的聽眾。該法案的推動歷經疾病患者、醫界、法律界等眾多努力,於民國106年6月成就亞洲第一部關於病人善終權利的立法。

講座中,臺北市立聯合醫院 黃彥蓉社工師分享許多臨床的例子。在意外事件後病人送醫急救,身體雖然是救回來了,但是大腦受損,陷入不可逆轉的昏迷,需要機器維生及人工流體餵養,如果是你,會希望繼續接受這些治療嗎?或是想考慮一段時間再停止呢?還是希望由醫療委任代理人為你決定呢?這些意願都會由醫療團隊在諮商過程一一探討,瞭解您最真實的願望。

實務上也有病人臨終時,家屬要看日子、等待良辰吉時,社工師也提醒每個時刻都是最好的時間,活著的我們反而要去同理親人的狀況,如何讓親人不會痛苦太久。此外,若曾經歷親友的急救現場,過程中可能會用到的電擊、CPR以及氣管插管外接呼吸器等,都值得我們思考,這是自己和最在乎的人所想要的嗎。

值得釐清的是,簽署「預立醫療決定」,並非是放棄治療,只有在五種特定臨床條件下,「預立醫療決定」才會被啟動,必須經過兩位相關專科醫師、至少二次緩和醫療團隊照會評估,所以執行程序是非常嚴謹的喔!

參與本次系列講座者只要事先登記預約,就可以安心地在印儀學苑進行預立醫療諮商及簽署。善終不是臨終才要面對的事,現在的我們就可以準備,不僅將「生命」的決定權還給病人(意願人),也能減少家屬面臨變化會有的內疚、壓力或紛爭。這份簽立不僅是尊重自己的生命決定,更充滿對重要親人的尊重,每個人都可以行動讓真正的愛延續。講座現場的大眾沒有愁憂恐懼,而是聚精會神的聆聽與思索釐清,並積極地呼籲二親等家屬共同參與。

不管您是否已經決定簽署,誠摯希望您能更深入瞭解「病人自主權利法」的相關內容,生命這門課還有許多值得用心探索與學習的內容,一起為自己預備「尊嚴善終」的決定吧。

攝影/志工李惠博
wy0924-1 wy0924-2 wy0924-3

 

《那先比丘經》釋132─影響個人成長發展的重要參數:環境

◎釋悟因

「環境」,是我們生存的空間,大環境可以大到宇宙寰宇、大自然各類物種、生態變化以及人類所創造的物理、人文、社會環境,小環境也可能是我們週邊的鄰里、父母、親友、社會、各項資源,或是圍繞在個人身邊的大小事物。

環境是有機、動態的存在,存活於其中,個體難免受到制約。

上文說到「放生」,我是不鼓勵放生,心存善念固然好,而傳說也認為放生可以長壽,結果淡水魚放生到海裡,或把海水的鹹水魚放生到淡水裡,這樣不得法的「放生」可能是「放死」!水裡的生態、溫度變化、污染在在影響魚類的生存。

人類對環境的適應比其他生物強,但成長發展也受到環境的制約。

事實上,個人所處的環境好可以幫助成長,但是環境因素很多,而且錯綜複雜。以教育而言,台灣各級教育統一計算大家的分數,住在鄉下的孩子能夠安心讀書已經很不錯,結果又抬出全面提升英文能力的策略,鄉下哪能跟台北比?用統一標準來競賽,環境、資源差那是包輸。

環境也造就一個人的個性和特長,孩童時,父母生養;長大成人,社會生養。孟母三遷造就孟子幼時就有更好的成長條件,所以人生下來會長成什麼樣子?往哪個方向發展,形塑個人除了基因遺傳,無疑的父母、社會是很重要的參數。

佛經講「見緣起即見法」、「見法即見佛」,當你能夠深刻體會緣起法,正見世間如是因、如是果、如是本末究竟,法爾如是,你就知道「佛」在哪裡。

文章出處:悟因法師談人生系列-8-那先比丘經的啟示-105.10(第11片光碟)VTS_02_01-13:55-17:11。

安慧學苑2022【光在心自在】人文講座第六場

認識自我 釐清方向 提升能力
人人都可以做自己的生涯規劃師

安慧學苑2022【光在心自在】人文講座,9月24日邀請林合鑫老師主講「做自己的生涯規劃師」,吸引近二百位學員參與。監院自正法師致詞表示,現在疫情還在持續,但學習也一樣可以持續,人文講座除了線上聽講,安慧學苑也開放現場同步聽講,此外,學苑也開辦從青年到長者的各項課程,歡迎大家到苑學習。

今日講座由職涯諮詢師林合鑫老師主講,一開場林合鑫老師問大家三個問題,我從哪裡來?我是誰?我往哪裡去?揭開今日講座序幕。並以黃金圈法則點出,人因有使命與願力而偉大!他表示,真正激勵自己的,不是你做什麼,而是你為什麼而做。立定正確目標方向,很重要!

林合鑫老師在講座中,以許多成功人士的故事,來鼓勵大家。從智商只有70,花七年考五次大學才考上的作家盧蘇偉,到工友變成天下遠見集團總經理的林天來,還有他自己中年失業的生命故事,都帶給現場學員許多啟發。他告訴大家,只要立定目標,努力實踐,就算智商只有70也能成功。

林合鑫老師指出,生涯規劃要考量的是,人格、價值觀、性向、興趣、技能等,唯有妥善做好規劃生涯,才能在生活和工作中,充份發揮潛能。過程中,林合鑫老師以理論與實作並行,與大家分享如何操作生涯規劃,從黃金圈理論、周哈里窗、舒伯的生涯發展理論、九宮格思考法、心智圖、人生藍圖設計等,協助學員認識自我、釐清方向到規劃人生。

林合鑫老師在講座中,非常詳盡地介紹生涯的意義、生涯規劃要素,生涯發展的階段、認識自我,到如何進行生涯發展計畫。其中,他分享設計未來的五個步驟,第一步準備夢想,準備紙張或自己喜歡的手帳,第二步瞭解自己,釐清自己的價值觀(行為準則),並製作人生必做清單,第三步描繪夢想,製作夢想清單、未來年表(短中長期計畫) ,第四步提升動力,決定每日例行事項、建立個人紀錄頁、填寫行程表,第五步再次確認,每日回顧並適時修正,在規劃時,以終為始並相信自己最終能實現夢想。

林合鑫老師以自己的人生歷程現身說法,為今日講題「做自己的生涯規劃師」做出最佳註解。不少學員表示,這場講座非常實用,適合各年齡層,透過老師提供的方法,自己多加練習,期待為自己找到人生的方向。

今日講座,在精彩問答中劃下句點,學員紛紛回饋,收穫滿滿!同時也期待下一場人文講座,大家相約10月16日見!

20220924-02

20220924-03

20220924-04

20220924-01

20220924-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