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應效瞋恚,瞋恚非佛道,常修慈悲心,菩提從是生。
~《大寶積經》卷第七十七~
◎釋悟因
王復問那先:「自見佛經道可久行之?」那先言:「佛所施教禁經戒甚快,當奉行之至老。」彌蘭王問那先,佛陀的教法可以久遠地流傳於世嗎?
這一問,足見彌蘭王不世之姿及其縱世的才智,以世間基業而言,具有「未來性」才可長可久;相對的,佛陀的教法若能久行於世,佛陀才堪稱是世間無上。
不過那先比丘回答,佛陀所說經戒「當奉行到老。」似乎是對實踐者而言。
這樣,彌蘭王問「佛經道可久行之?」,應可解析為兩個層面:其一,針對受法之人:自從見了佛經、聽了佛陀的道法,是聽聽就好,還是要長久的奉行?或者佛陀的法要,是可以讓人長長久久的踐行?其二,針對教法本身的效用,「可久行之?」佛陀的教法可以流傳久遠嗎?
這兩個層面可說是互為表裡,教法不應只是擺在供桌上,而是能讓人奉行至老,這樣,教法有人奉行,燈燈相傳、代代相續,才可流傳久遠。
不過,這兩個層面的連結,還有個重要樞紐:世間真理必需要有人宣說。
律藏記載,過去七佛,有的法久住,有的法不久住,隨葉佛、拘那含牟尼佛法不久住;毘婆尸佛、式佛、拘留孫佛、迦葉佛法久住。不久住的原因在於「未廣為弟子說法及戒律」,法久住的原因則是「廣為弟子說法及戒律」(1)
佛陀世稱「法王」,追隨過去諸佛的行跡,佛陀於菩提樹下證悟後就宣說教法及戒律。因此,那先比丘一再稱歎:「佛所施教禁、經戒,甚快!」
然而說實在話,佛陀的經教要能夠流傳久遠,很重要的關鍵,世人覺得這些經教有用嗎?有被需要嗎?
事實證明佛陀所說經戒護佑世間、眾所依歸,這是「佛經道久行之」的驗證。
文章出處:悟因法師談人生系列-8-那先比丘經的啟示-105.10(第11片光碟)VTS_02_01-17:46-19:23。
(1)關於法久住、法久住,在律藏的四分律、五分律、十誦律、僧祇律都有相關記藏。
香光尼僧團方丈、香光尼眾佛學院院長悟因長老尼於10月18日應邀至「佛光山二〇二二年傳授國際萬佛三壇大戒」擔任授經阿闍黎尼,於佛光山雲來集101教室,為二百餘位戒子開示「依法住、依律住」。以僧尼同制的大妄語戒、小妄語戒為主軸,說明制戒緣起、時代背景、制戒十句義等,勉勵戒子,受戒後,要持守戒律,步步踏實、勇往直前,荷擔如來家業,續佛慧命。
悟因長老尼相當重視戒律教育,因此香光尼眾佛學院9位戒子在前往受戒之前,佛學院教務處分別於9月17日、28日,10月1日、8日開設了4堂「比丘尼戒線上線下公開課」,由《香光莊嚴》主編見鐻法師導言、悟因長老尼主講。課程內容包含佛教戒律基礎概念、受具足戒的內外因緣、比丘尼戒的受戒要點、比丘尼戒本的結構與分類、認識比丘尼戒及其實踐、認識佛教戒律在僧尼、僧俗的差異等,做為戒子受戒的前行課程,在受戒前對戒法能有一個基礎的了解。
基於對戒律的重視,悟因長老尼在開示時也特別叮嚀戒子:「能受戒是大福報,要心存感恩。」本次說戒是以「大妄語」及相關妄語戒條為主,說明戒在則法在。受戒如同與佛陀打契約,要明白契約的內容,了解戒才能遵守。佛法這麼好,在當今動盪的社會中,需要佛法這份安定人心的力量,身為出家人,要擔起如來家務,盡己所能弘法度眾,令正法久住。並以《建中靖國續燈錄•福州古田資福善禪師》卷第七的師徒對話:「問:如何是佛?師云:脚踏實地。僧曰:意旨如何?師云:仰面看天。」及《五燈會元》卷十五江州崇聖御禪師的公案:「僧問:『如何學人受用三昧?』師曰:『橫擔拄杖』。曰:『意旨如何?』師曰:『步步踏實』。」鼓勵戒子要勤讀戒、誦戒,更要掌握制戒緣起,才能依法住、依律住。也鼓勵戒子要多讀《高僧傳》,學習高僧行誼,發起菩提心,實踐自利利他的菩薩行。
長老尼一直相當關心佛法的傳承,近年因嚴峻疫情導致無法舉辦戒會,在得知佛光山願意承擔傳授三壇大戒的重責大任後,給予無比的讚歎。此次戒會將於11月1日圓滿,祝福戒子們都能受戒無礙,發長遠心,於修行路上精進不退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