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8年度初階生活禪 第二週

12/25~26適逢耶誕佳節,近二百位同學精進參與初階生活禪課程,首先,同學們透過站立禪與安詳操,暖和心、柔軟肌肉與鬆弛筋骨。紫竹林精舍監院自晟法師開示,禪修二大方面:動中禪與靜中禪。學禪修主要是修心的三大力量:安定力、智慧力及慈悲力。

 世間的真相就是變化;時間、感覺…不停的在變化,雖然物質生活豐富,但總讓人覺得內心缺少什麼,有不安穩的感覺。所以,要靠禪修,增進慈悲、空性智慧及安定的力量,遇境才不會慌亂,對世間無常變化也能了然於心、不怨天尤人。

 佛陀教導禪修四十個業處,其一就是觀呼吸,呼吸攸關情緒與生命,有呼吸才有生命,能覺察呼吸才能夠愛自己。當身體病痛、情緒混亂時會不由自主的憋氣,此時我們要覺察它,讓心回到呼吸,多吐氣,大腦與心就能夠得到鎮定與和平力。當遇境或與人互動時,我們的心是在內或外呢?你愛過、覺察到你的呼吸嗎?觀呼吸,享受呼吸與我們在一起,用呼吸愛你自己,也才有真正愛別人的能力。

 安那般那念,是出入息念,就是以呼吸為所緣。「念」是當下的心,非過去記憶的重播,我們要如實覺知出入息,沒有批判、嫌棄與控制,呼吸的入與出都欣賞、接受它。修觀呼吸能讓心回到當下,具足正念,享有內在的喜悅。

作業:自我練習紀錄表(一),讓我們覺知「心的存在」,歡喜培養轉念能量,享有生命自在。下次上課1/8~9繳交喔!

宗教信仰重要嗎?

信仰是對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等的選擇和持有的一種信念。為一種觀念的力量,不只局限於宗教。信仰、信念,因為「相信」而產生極大的力量。常在新聞媒體中看到因為錯誤的信仰、信念而衍生為社會新聞案件。如深信神明指示兒女是「惡魔元神附體」預言來日「惡魔元神出竅」會為害世人,遂將稚子親手推落大海,任其溺斃,為海吞噬。然後深信能施法術,用符令、法術,喚在殯儀館內冰冷的稚子屍體。此類新聞在報章媒體上不時可見:「自稱通神的XXX,以符水騙財騙色…」、「XXX自設神壇,佯稱能通靈,為人治病、解運,兼出明牌……」、「自稱具神力的XXX,利用神的意旨騙取被害人……」,利用此等手段詐財騙色的事件,幾乎遍布在社會各階層,出沒無常,害人無數。如何才能避免類似的悲劇不斷重演,實是值得我們正視的課題。

中國人對於宗教信仰,向來不求甚解,採取開放、含容的態度,因此也一直生活在命運捉弄、交易拜拜等不明就裡的混亂信仰中。古時,雖有「子不語怪力亂神」等排拒怪力亂神的主張,但在教育不普及的時代,怪力亂神的信仰,仍是歷來帝王、政客用以統治、教育人民的工具。各類鸞堂扶乩、迎神降鬼、乩童桌頭、鬼神附體遍布的結果,不持形成民間信仰多神崇拜的景觀。更由於各類鬼狐小說、神怪電影、電視、廣播劇暢行,鬼魅妖精幾已成為懲惡揚善、濟世救人的化身,一般人對於宗教,不論其是否有正確教義或正確知見,就以為:凡是宗教,都是「代天行道」,正可以補法律之不足,用以匡正民心,端正社會風氣。當人們對於鬼神等虛幻劇情習以為常之後,更遑論要客觀地,從構成宗教的要素——教主、教義、教史、教團、教規上,去仔細推究其真理的真實性!

於是乎精神異常者,一產生異常的幻覺、幻聽,非但不求醫治療,往往自我混淆是「通靈」、 「神啟」,誤認自己是超常能力者,能看宿世命運、濟世救人,相對地也引來了一大群正常人,圍著他團團轉;而別有居心者,更能堂而皇之假借神明意旨,詐財騙色,成為社會的亂源,犯罪的溫床!

從人類的宗教發展而言,多神崇拜的民間信仰屬於原始宗教,起源於先民畏懼天災人禍,以為是觸怒神明,只好阿諛崇拜,求得消解。從原始到現代,科學日新月異,大自然的奧祕已逐漸被揭開,人類自身種種現象,也由社會、心理、教育等學科獲得詮解。儘管宗教還是人性永恆的需求,人類的信仰卻已從附屬於神的存在,轉而肯定人是自己主宰。理性覺醒之後,宗教相對成為提供人生究竟意義與價值的認識判斷。綜觀今日世上歷久彌新的宗敎,其所以屹立不移,並不在於強權,也不在於其愚民的神化,皆是由於其博大精深的教理和並世濟度的慈悲,足以啟發人類智慧,牖導人類心靈。於今瀰漫在我們社會的「神化」、「信神不信人」、「信巫不信醫」的風氣,姑不論其是否引導人脫離現實的常態、常理,人因不正確信仰,以至於喪失人最尊貴的,研判事實的能力與信心,對於現代人而言,無異是文明開了倒車!

佛教主張的是,一切有情以人為本的智信。唯有認清人與宗教的主客關係,才可能建立起正確信仰的宗教態度。

一般人對「修行」的認識,也一向是眾說紛紜,莫衷一是,無可否認的,人類都具有「好奇心」,但是為得神祕經驗而修行,非但無助於人,還將會人引到充滿邪惡、不可知的境地。佛教的修行,雖應根機不同,開有多種法門,而其主旨終在於調伏、超脫煩惱,使人落實於現實生活中,明因果,修持不殺、盜、淫、妄、酒等五戒十善。唯有從穩定、踏實的身心中,生命的淨化,心靈的提昇才成為可!

宗教信仰不只重要,而且更重要的是正信的宗教信仰。宗教因人而有,且不離於人的正常生活,只有我們對於宗教具正確的信解,掙脫一味盲從的習慣,宗教之於人才有其積極、健康的意義,發揮其正向的功能!

◎節錄整理自《香光莊嚴》第27期 <正視宗教信仰>

074_class_cover

6Q親子班《MQ勤自律 M〜自律好品格 》

高雄紫竹林精舍第三屆6Q親子班,《MQ勤自律,M〜自律好品格》課程,由王惠娟志工老師引導孩子們「自律是什麼?」「自律就是自治的能力、自發的道德、堅毅的精神。」並透過<遲到大王爭霸戰>影片中的小偉與阿明的有趣對照,觸動孩子們生活中的省思。志工老師引導:「堅持是對自己負責,也是對夢想負責。」這就是MQ的能力。親子們深刻體會MQ能力於講求自由,著重自我的現代社會,顯得分外可貴。

第二堂課親子分組上課,家長講座由尋聲父母教育協會李易平老師主講<如何和孩子相愛>。「教育之道無他,愛與榜樣而已」以教育家福祿貝爾的名句引言,接著,講述溫暖父母的要件,如何讓家人感受到愛,安住家人的身心,進而擁有正向的親子關係。家長們專心聆聽、勤做筆記、頻頻點頭,深感受益良多。

孩子的體驗活動有兩項,一為「香光律動故事屋」,由陳秋蜜老師指導,透過有趣的故事與律動,寓教於樂,了解尊重與欣賞他人的重要。一為「負責高自律~MQ跑檯子」由鄭素津老師把關,將生活自理能力設計在活動中,如洗碗、晾衣服、綁鞋帶、……等,讓孩子們一一體會學習。有孩子第一次綁鞋帶,很高興終於學會綁鞋帶了,孩子們要將這些生活能力落實在生活中。

下次課程1/6(日)早上9點來報到,親子共享「LQ愛助人」。

49671225_1946939048676802_1072632773249859584_n 49612686_1946939185343455_4307147548373549056_n 49132582_1946939068676800_3738207073352024064_n 49181169_1946939095343464_4670859277512998912_n

 

《那先比丘經》釋40──阿賴耶識

◎釋悟因

在十二因緣之中,「觸」是很重要的一個心所。怎麼重要呢?雜阿含經說:「緣眼、色,生眼識,三事和合觸,觸俱生受、想、思」,這意思是說眼、色、識和合生「觸」,眼根觸對境界時生起眼識,同時就加進了我們受、想、思的心所,這是佛法很重要的心理學,也是教育原理要探究的。

教育在探究一個人的心理、人格形成,除了環境的影響、原生家庭的形塑,還可能要探源個人的潛意識。在心理學對於潛意識是什麼、對人產生怎樣的影響有不少的研究。但潛意識是怎麼生成的呢?這就涉及到佛教的「唯識」思想。

唯識思想的理論,人們在現在、過去種種的起惑造業,會成為業識種子,潛藏在我們的「阿賴耶」,也就是八識田中,所以阿賴耶也稱為「一切種子識」;由於業種不失壞,在觸境的當下,潛藏的業識種子就會像滾雪球一樣起現形,這就是「觸」俱生受、想、思。

我舉一個例,我的眼前有一台錄影機……最好、最縝密的錄影機是我們的眼睛,眼睛可以攝像,因為它有視神經可以傳導影像,同時加進你的注意力、調好正確的焦距、距離,再加上光線等等條件。

錄影機是現代的科技,而眼睛攝像的理論早在二千多年前佛陀就說明了眼睛攝像的因緣條件,其中眼根(猶如現在的視神經)是最重要的條件,如果眼球好好的,沒有視神經,也不能起到攝像的作用。

如果你的眼球很好,視神經很好,問題是看的時候沒有專注,這在佛教的專有名詞叫「作意」,也是一種心所,心理的活動之一。

我們觸對境界的入口有六個,也就是六根:眼、耳、鼻、舌、身、意。從六根接觸六境,在觸俱生受想思的當下,我們可以好好的觀察,你在意的是什麼,你不在意的是什麼,你的內心是潛藏了怎樣的潛意識、下意識,也許你可以從這裡發現真正的自己。

文章出處:悟因法師談人生系列-8-那先比丘經的啟示-印儀-105.10,影片VIDEO_TS-7(第7片光碟)之VTS_03_0之03_0之11:03-1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