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先比丘經》釋25── 阿育王晚年的供養

◎釋悟因

《那先比丘經》

「受」,是什麼?就是對所觸境的感受、心情,喜歡、不喜歡。大家都追求幸福,追求身心的快樂。喜歡、歡喜也是一種幸福感。

快樂最好是善法,而且可長、可久、可遠。

有一個故事,我蠻喜歡的。就是阿育王晚年的供養,在我們的教材裡有這一段文章。

阿育王是第一位統一印度的偉大君主,也是把佛教傳播到世界的佛教徒國王。

阿育王晚年,把國家交給子弟以後,他自己什麼都沒有了。

有一天,他病了躺在床上,空蕩蕩的房間,半顆菴摩羅果孤零零的放在桌上。他看著窗外的天空,一位比丘從他的窗前走過。他想供養比丘。以前他叱吒風雲,擁有整個天下,可以隨意供養;現在他只剩下人家給他的半顆菴摩羅果。可是今天這就是全部了……

於是阿育王以歡喜心供養半顆菴摩羅果給比丘。其實不是半顆,是全部。阿育王把他全部的所有都供養了比丘。

供養要多少才叫供養?他的心情是掉落在一無所有了,想當年叱吒風雲,還是我現在就是全部的供養?前者是自我哀歎,可憐兮兮的心情。後者,他轉個念頭,全部的供養。阿育王這樣的供養,就是善念、善法。

東西是一樣的,心量卻可以不同。這也是禪修的心情,這叫「功夫」。

你傳給你的子孫多少家產,那是可以數算;但這個一定要從本身的內心去學習、去教導你的下一代,這是不可數算的「無價之寶」。

文章出處:悟因法師談人生系列-8-那先比丘經的啟示-印儀-105.10,影片VIDEO_TS-6(第6片光碟)之VTS_05_1之11:25-17: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