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先比丘經》釋171─央掘摩羅的故事

◎釋悟因

有業一定會受報,不過在受報的過程還是可能有些因緣轉變。我舉一個例。佛陀有一位弟子央掘摩羅(1),「央掘摩羅證阿羅漢」是佛教很有名的一個典故。

央掘摩羅開始修道是跟隨一位婆羅門。有一天老師受國王邀請入宮,師母喜愛央掘摩羅,就藉機向央掘魔羅求歡好,央掘摩羅以求道遠避,師母羞愧就自毀形像、衣衫凌亂,老師入門見狀問其緣由,師母控訴說是央掘摩羅羞辱於她。於是,老師訶責央掘摩羅:「你毀辱尊長,不能成為婆羅門升天,需殺千人(2)才能成為婆羅門──殺一人截其一指,直到掛滿『指鬘』罪業才懺除。」(3)於是,央掘摩羅依教奉行。

央掘摩羅本名叫「一切世間現」,十二歲的時候,無論長相、體能、身相都相當出眾,而且聰明有辯才、能言善說。後來長大從師,誤入岐途,開始滿大街殺人,就被稱為「央掘摩羅」──指鬘,央掘 Anguli,手指頭的意思;摩羅 mala,花環花冠的意思。

央掘摩羅所在的地方是舍衛城北方的小村莊,不說村裡的人看到央掘摩羅都躲得遠遠的,「指鬘」的事蹟更震動整個憍薩羅國,所以人民紛紛入宮請求波斯匿王處置;而舍衛城南方佛陀所住的祇園精舍,眾比丘們乞食也都小心翼翼地迴避,以免不小心撞上。

一天,央掘摩羅數著指鬘,還缺一個,剛好央掘摩羅的母親思念兒子,做了好吃的要送給央掘摩羅。央掘摩羅遠遠看到就要上前殺母充數,佛陀知道央掘摩羅殺了很多人,現在逼得殺母,而殺母和殺一般人罪業是不同的,就現身在央掘摩羅的母親面前,讓央掘摩羅殺他。央掘摩羅的大刀就轉向佛陀,佛陀轉身就走,央掘摩羅大步向前,可不知怎地,央掘摩羅步步緊逼卻總追不上佛陀。後來實在追得太累了,就大聲呼叫:「瞿曇(4)!你停下來!我不殺你了。」佛陀回答:「我早就停下來了,是你沒有停下來。」

央掘摩羅也是宿世善根,聽到佛陀說的話就問佛陀:「明明你還在行走,為何你說你已經停下來了?」佛陀就為央掘摩羅說「止」、「寂」的意思。央掘摩羅當下就開悟了,馬上棄刀歸依佛陀,並請求在佛陀座下出家。當央掘摩羅侍從佛陀回到祇園精舍時,央掘摩羅已經證入四果阿羅漢。

央掘摩羅請問佛陀,他要如何悔罪?佛陀安慰他說:你安心的在僧團修行就好。

波斯匿王聽說佛陀度化指鬘很是驚奇,知道佛陀有大德大能來感化央掘摩羅,也就對央掘摩羅修供養。可是一般人哪能忍受這個大魔頭,他毀掉多少人的家庭,所以每次央掘摩羅出門托缽,就群聚拿石頭砸他、打他。央掘摩羅每次托缽不得,還被打得遍體鱗傷,回來就跪向佛陀懺悔,說:「佛陀!我很痛!」佛陀肯定他:「是的!你還要再付出多一些,才能撫平人們身心的傷痛。」

所以,證阿羅漢果不是從此太平無事,還是要受報的,但他已沒有痛苦、不生煩惱、沒有報復的心,也不再有一念的痛感。央掘摩羅是用自己身心氣質的轉化,來轉化人們對他產生的怨念與報復。

(1) 或寫為央掘魔羅。央掘摩羅多被譯成「指鬘」(以很多手指做成的髪鬘)。

(2) 「千人」或「百人」譯本不同,「百人」出《佛說鴦掘摩經》,大正藏第二冊,CBETA,T02,no118,頁508。

(3)「千人」出《央掘魔羅經》卷1,大正藏第二冊,CBETA,T02,no120,頁512。

(4) 瞿曇,是梵音 Gautama 佛陀的族姓,當時印度一般人或稱佛陀的姓來稱呼佛陀。佛陀十號是弟子對佛陀的敬稱。

《那先比丘經》釋170─面對強大的業力,如何思、如何行?

◎釋悟因

關於「業力」,回顧我們一生,你會發現,命裡有很多不知所由、無從解釋的命運輪轉。慨歎之餘,腦海不其然的閃過一首偈頌:「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欲知來世果,今生作者是。」是的,這首偈頌常被用來解釋那不可知的命運。

有些人桀驁不馴,在命運之前不肯低頭,認為「我命由我不由天」,叛逆性格寫在臉上、表現在行為上。然而,生生世世以來,你的性格就這樣順著輪轉過來,時光不能倒流,故事的鋪陳如江河而下,正所謂「果從因生」。由於這個理由,前生所作會在今生或後生得受,今生所作會在此生或下輩子、下下輩子開花結果,逆流而上微乎其微。

對業力,我這樣解說,有人可能會以為這位開講法師是想說服聽眾順從天命囉!哦!當然不是,我只是想讓各位認識生命發展的原理。尤其每天醒來一睜開眼請,遇到諸種情境、境界,就造作很多語言、行為,這就是「業」;然後「業」發展成「業力」。而「業的力量」到底有多大,可能很多人不知道,說出來是很嚇人的。

佛教經典有一句話說:「業力甚大,能敵須彌,能深巨海,能障聖道。」(1)「須彌」是佛教世界觀裡提及的大山,而業力比大山壓頂的力量還大,還會障礙聖道。障礙聖道像什麼?如果有人想修道、欲追求道法,由於業障使然,可能幾輩子都無法遇到佛法僧三寶。

生命的「業力」,不論是創造的、驅策的、毀滅的,事實上不只是上輩子帶來,有時是來自個人多生的業習,有時也來自家族、親族、父祖輩相互的影響,或者國族、社會的共業、潛意識的牽連,這業網的牽纏拋撒開來,比四大海水還深、還廣袤。

理解業力之大,於當下所作所為、抱持怎樣的最佳心態,當不言而喻。朋友之間、親子之間、同事之間、鄰里之間,這些人際往來有做到儘量避免傷害嗎?其實身、語、意三業之中,「語言」是最容易傷人。網傳「傷害孩子十大金句」,各位可在網路蒐查。反思:當自家孩子還小的時候,是否從小被迫承受大人的口語暴力,尤其以「愛」為名所做的親情勒索?如果你曾傷心思惟為何我的孩子長成這樣(判逆性格),是否曾受我的影響?
業力之大影響深遠,有改變的可能嗎?

佛教不講宿命,講「因緣果報」、「世間無常」,無常觀的理解可以解開因緣果報的命運鎖鏈。在無常的世界裡,社會在改變,個人看世界的觀點也會改變,這種潛在的業力與社會的互動彼此構成的相互影響,有人覺察力高、悟性高,可能比別人更敏感地看到周遭細微的變化,並且比別人更早地做出改變與回應。

業果輪迴的輾壓固然可怖,而我們能敏銳地感知世間變化,內在相應的轉化並作出適當回應,很可能在受報之前,業報就擦身而過。真實的來說,業力是可以改變的。

文章出處:悟因法師談人生系列-8-那先比丘經的啟示-105.10(第12片光碟)VTS_03_01-05:35-09:42

(1)《地藏菩薩本願經》卷1,大正藏第13冊,CBETA,T13,no. 412,頁782。

《那先比丘經》釋169─生生世世輪轉的奧祕:「行」、「業行」

◎釋悟因

「業力」是什麼?是一種「業」的力量,一種相當神祕的力量,或稱它是一種潛在的習慣力、推動力或動能。

之所以說「業力」是一種神祕的力量,是因為這動能不知從何而起,讓你不自覺地做了某些行為或作為;這些行為的再造,並不是出於善念或惡念,而是出於「無記」。出於無記心再造的行為,疊加了生命之輪的印痕,輪痕一再疊加,終使得生命之輪朝向某個方向奔馳。

於是,有人說業力是一種宿命,這是從「結果」來說的。但那先不是從「結果」來論說,而是從「原因」來論說。那先說「人諸所作,善惡隨人、如影隨身。」(1)一個人今生所作的種種善惡,身死形銷再投生之時,並不是背負著善惡業去投生,而是形成一種「業力」如影隨身,在新生的生命裡影響著下一生的作為。

這些與生俱來的習慣力、推動力或動能,絕對是留在個人的身上,「如影隨身」,你站在哪裡,那影子就跟隨著自己的身體,兩者是結合在一起,形影不離。

「人死但亡其身,不亡其行」(2)。一個人死了身體會銷亡,然而不會被滅失的是他的行為。文中的「行」字,就是「業」的意思。這裡要強調一點,當「業」以「行」來表達時,著重的是業的「力量」。十二因緣的「行」,一般說成「業行」,說的就是業的力量。

「行」,原來所做的善惡業在轉生之後化為一股動能、一股不斷滾動的能量。

為了說明這股能量不滅,那先舉了一個譬喻,「譬如然火夜書,火滅其字續在。」(3)晚上為了看書點燃了燈火,燈火熄滅了,書裡的字並沒有因為燈火熄滅而消失。「火至復成之。」(4)只要再點燃燈火,書裡的字又看得見了。

「點燃」燈火與「熄滅」燈火,譬喻生命裡的生與滅──點燃燈火譬如此生的身「生」了,熄滅燈火譬如此生的身「滅」了。「火至」,生命之火又燃起來了!

這裡的譬喻非常地生動,您可在此稍停一下。咦!生命之火怎麼又燃起來了?生命怎地又再生了?「火」從哪裡來?是的,這就是生生世世輪轉的奧祕!此世的生身歿了,今生所作「諸業」還在,成為一股能量、業行繼續滾動著,點燃了下一生。

「今世所作行後世成,如受之如是。」(5)這經文是說,今世所作的這些行為或者是業力,後世就會呈顯出來。當然,我們看不到業行,也不知它會在哪個地方出現。「如受之如是」,就像我們在承受業果或業報時,怎麼也想不到,也常常喟歎、莫名所以:「為何是我?」、「為何我必須要承受這樣的命運?」

文章出處:悟因法師談人生系列-8-那先比丘經的啟示-105.10(第12片光碟)VTS_03_01-02:50-05:35

(1)《那先比丘經》卷三,大正藏第32冊,CBETA,T32,no. 1670B,頁715。

(2) 同前。

(3) 同前。

(4) 同前。

(5) 同前。

《那先比丘經》釋168─「業」是什麼?業是一種「氣質」

◎釋悟因

「業」這個字是印度用語,巴利語 kamma,中文音譯羯磨。在佛教從印度傳入中國之前,「業」不是中國文化的思想;於漢朝末年佛教傳入中國後,中國文化才逐漸地有關於「業」的探究。由於「業」的思想本身是一個體系,牽連時間、空間、人性、無常、無我等各方面的探究,以至於時至今日,二千餘年來要讓一位中國的文化人說說「業」是什麼,還真的一時解釋不清楚、說不明白。

「業」是什麼?它的字面意思是「行為」,由行為而向各層次的面向探究,這就是「業說」──業的理論。

我們在面對一個人、一件事,或面對眼前的光景與事物時,每個人的內在思想、語言、行為以及抉擇都不盡相同,有的差異極大,有的大同小異,無論如何最後都做出不相同的行為,從而也得到不盡相同的結果。

有人可能發現,自己在無意中往往落入某一種「局」或「套」,時日一久,當感受到一種複沓性的反覆,發現無論怎麼做,「結果都一樣」的無奈。有人可能因此憤懣不平,有人可能轉而指責他人,有人將這不盡的輪轉歸結到「宿命」,這就是「業力」的牽引。

其實,佛家講的「業」是一種氣質(1),也是一股力量。一個人立足於世間,周身三百六十度的面向,你會傾向哪個面向?這是個人內在思惟與文化觀的牽引,使得自己對家庭、社會或人與人之間應如何應對而建立的「道德觀」。

這些「業」所表現出來的外顯行為有一種持久性、穩定性,也就是個性、性格或人格特質;「業」的研究,甚至可能跨越前世、今生等超時空領域的探究。

回過頭來說,「業」是一種動能、動力,它不是固定不變的停滯,而是以動態的型態在發展,例如你造了不好的業,用著粗魯的言詞罵人,甚至是惡意、憤恨的,你就對某人脫口而出了;事發過後,你身上扛著什麼呢?什麼都沒有扛著,只有一種力量,這種力量會依著時節因緣而再次呈顯。惡業如此,善業也如此。

我們說某人氣質好,氣質又是什麼東西呢?氣質是一種神韻,有時看那人氣質很好,拍照卻只拍到一般般的面相。因為,神韻是內在特質的呈顯,相當動態的。有時我們習慣的看著街角鄰居的某個人,有一天我們愕然地看到他做出大手筆的捐助行為,其實那不是偶然,而是出於他的個性、性格,一種仁愛、堅定的意向,讓他想要為別人做一點什麼,時機成熟,他就走到了那個地方。

所以,「業」是什麼?「業」是一種力量,也是生命裡相當深層的神祕動能。

文章出處:悟因法師談人生系列-8-那先比丘經的啟示-105.10(第12片光碟)VTS_03_01-01:01-02:21

(1)氣質:在心理學上指個體穩定持恆的動力特徵,例如堅持、自信、自我超越等個性等。

《那先比丘經》釋167─「五蘊無常觀」的觀察及其效應

◎釋悟因

佛法的核心有幾個重點,緣起、性空、無常、無我、涅槃寂靜;其中,佛教的弘教法師最常向居士宣揚的是「無常」的概念,這重要的法義也是居士最能理解的。

「無常」,尤其法師在弘道時,最被提出來列舉說明的是「五蘊無常」;五蘊,指我們的身與心,從自身的身心去觀察無常,相當就近,也很能被理解。

為什麼佛陀教導弟子要時時觀察「無常」、「五蘊無常」呢?因為要認識「善惡業」。造了善惡業就一定有來生,來生復來生,生命就不由自主的轉動、輪轉不息,直到哪一天業海清淨、不造善惡業,才能得到解脫。

不過,如前文所述,今生所造善惡業在下一生投胎再生時,並不是扛著今生所造的善惡業去投胎,而是轉化為業習、習性,成為來生潛藏的「種子」。這業習也匯聚成一股力量叫「業力」,遇到相關的因緣時,種子就現形,並針對當下的事件做出或善或惡或無記的反應。

所以,「今生來下種,因地果還生」,而且由於業習的轉化與再次做出反應,原來的種子產生了變化;一連串生生不息的演化,就已經不復今生的形色與樣貌,這樣的變化就叫作「無常」。

「五蘊無常觀」是教我們時時觀照當下的身心反應,深刻的去看到我們內在世界是怎樣在當下的六根觸對六塵境時,做出怎樣的反應與回應。這個觀察非常具重要性,為什麼呢?時時觀察這些反應,最終,你可能可以歸納:原來我面對某些情境都是做著同樣的反應啊!你開始納悶並反思:怎麼可以這樣被習性拖著走?好沒尊嚴,我竟如此無法自主!你看見自己的習性,你看你對這習性反應:內心不喜、很不喜!你也可能反思:這習性不會是今生造成的吧?是的,它們必然是多生多劫累積成習所成就的慣性。

當然,最重要的還在下一步,你發現自己不太喜歡被莫名的業習拉扯,被牽著走的感覺太沒尊嚴、不能自主。於是你想改變、不想成為習慣的奴隸;漸漸地,遇到同樣的情境,你懂得停下來看看,或者讓它轉個彎,或者多做一些思考。

如果能做到這一步,「五蘊無常觀」大約可以說是修觀成就了。你不斷地繼續觀察、抉擇,持續地修訂自己的身語意行為,這樣,未來的生命發展未必就一直是「輪迴路滑」、老是在原地兜圈圈;正面來說,你不斷地修訂業習,業習可能很多個,並且種類繁多,必須很有耐心,直到有一天因緣成熟發展出不一樣的視野,你就能跳脫生命輪迴的鎖鏈。

業力,不一定都是壞的,有時是創造力,有時是毀滅性的,創造力是創造正向心理觀、從而改善業習,否則隨著業習浮沉就是走向毀滅性的沉淪。祝福大家「五蘊觀」修學成就,讓宿習的業力成為推動、驅策自己走向正向心理的創造力!

文章出處:悟因法師談人生系列-8-那先比丘經的啟示-105.10(第12片光碟)VTS_02_01-17:55-19:10

《那先比丘經》釋166─為什麼要修行?

◎釋悟因

我們的「心」是什麼樣子?我們的「心」永遠是空性的、空無一物,我們的「心」永遠是朗照、清明的,我們本來具足這些。但是,回過頭來,反觀自身或者看看周遭的人,無論心性或行為,呈顯的是種種好惡、善惡,似乎沾染世間無盡的濁氣令我們俗。為什麼反差這麼大?無疑,這是一個好問題。追求靈性的人如果相信心是「空性、清明朗照」,必然追問:「為何我生於此?」

當然,這問題很深奧,窮我們一生也難以探究明白。二千五百多年前,佛陀證悟宇宙真理「緣起」,為我們解開了這謎底。緣起之中,十二因緣的「觸」是一個重要關鍵,道理很深;簡明來說,隨著我們所見、所聞,看到什麼、聽到什麼,我們總是不由自主的反應,結果,這反應就衍生如經文所說的「緣觸生受、想、思」(1) 「乃至純大苦聚集」(2) ,也就是生老病死無止境的輪迴。

其實在六根觸對境界生起感受,產生喜歡不喜歡的感受是可能的,只是,當下如果你能做到一件事,就可以避免後面衍生的種種,那就是「當下如實知」:觸境當下看到內心生起不喜歡,我知道我看到的是我不喜歡的、我看到自己的不喜歡,看到自己內心生起厭惡、不耐煩,我看到自己生起的種種心念;然後,你將驚奇地發現,「心」很快地平靜下來!

「當下如實知」有一個很大的作用,就是切斷當下的心流。

觸境生心的那一刻,各種反應、善念惡念,受、想、思霎時湧動;不過,當下一個返照、如實知,眼前種種立馬如前塵往事,煙消雲散。反之,如果當下沒有返照,那些「反應」有時從身體、儀態發生,有時從嘴巴、言語發生,有時是善惡意念泉湧;這些即時的反應,就形成業因,它們是結生來生的種子。

在投生到下一生時,這個「新身」在唯識學稱做「異熟果」。異熟有三義,變異而熟、異地而熟、異類而熟。異類而熟與生前所做的種種善惡業有關,在投生時,我們並沒有扛著這些善惡業去投胎,善與惡在下一生都轉化成業習、習慣,轉化成為你身心的一部分,這才會說「因是善惡,果是無記」。前生的種種善惡業,在此生以一種業力、能量呈顯,你可能在受用「苦」與「樂」時,感受到與別人不一樣的美好或邪惡,從而本能地做出「反應」,再次推進生命滾動、輪轉。

為什麼要修行?我們本有一顆清淨靈明的心,本自清明為何要讓它蒙塵失去覺照呢!對境當下提起覺照,「如實知」,這就是在生活中的修行。

文章出處:悟因法師談人生系列-8-那先比丘經的啟示-105.10(第12片光碟)VTS_02_01-14:45-17:55。

(1) 經典原文:「如是緣眼、色,生眼識,三事和合觸,觸俱生受、想、思。」(《雜阿含經》卷11,CBETA,T02,no. 99,頁72。)

(2) 經典原文:「『……謂緣眼、色、生眼識,三事和合觸,觸緣受……』廣說乃至『純大苦聚集……』」。(《雜阿含經》卷8,CBETA,T02, no. 99, 頁55。)

《那先比丘經》釋165─佛法的「空」義

◎釋悟因

現代人注重健康,對生命品質的提升有很大的助益,尤其可喜的是提出身心靈全方位的重視,健康教導包括:身動、心靜、靈放空。

身心靈的健康,身動、心靜這兩者應不難了解,而「靈放空」,我們的心怎麼放空呢?什麼都不想嗎?有些人以為這就是「空」,其實「空」不是這樣的。

舉一個譬喻,我們仰頭看天空,你看到藍藍的天空,看到浮雲飄過、鳥兒飛過,然後又是藍藍的天空。此刻,空中有浮雲嗎?沒有。有鳥嗎?沒有。「沒有」,就是「空」的意思嗎?不是。「沒有」只是表面的現象。

什麼是空?在佛教有各種詮釋的說法,其中經常被提起的是「緣起」。

「緣起」是宇宙真理,釋迦牟尼佛證悟成佛,就是證悟這緣起真理。「緣起」的意思是說,世間一切存有的事物都是因緣所成,沒有自身實質的特性;而這種諸法自性了不可得的特質就稱為「空」或「空性」。這就是「緣起空義」的道理。

舉個例子,臺灣的夏天經常有颱風過境;颱風一來,滿天烏雲、風速很快,一下子風過去了、雲吹走了,可謂風捲殘雲。這風、這雲,如果你那時想:這風哪裡來?飛哪裡去?難說。氣象學是可預測颱風生成,也能指出它們的路線。為何?

分析颱風的生成與路線需要多方面的數據與科學運算,佛法沒做這分析,而直接指出,我們眼前所見的那風、那雲,它們的生起與消失都是「因緣際會」,剛好在那個時候,那個因緣,某種溫層、某種氣流波動、相互撞擊就形成了。緣生而生,緣滅而滅、無所從來、無所從去。

我們的「心」也是如此。你了解因緣際會、緣生緣滅,就能了解「空義」。「空義」怎麼掌握而能運用在日常生活之中呢?且從生活中發生的事來說明。

每天你會遇到很多的人與事,有的稀鬆平常,有的見怪不怪;如果你能以這樣中庸的心態去面對,那些人、那些事就像天空的浮雲與飛鳥,它們來去自在也礙不到你;但是,如果你的心不平靜,見到某個人心裡就來氣、想法翻動,怎麼「放空」呢?此時,內心就默念「因緣際會」,那些聲音、那些臉色也許針對我,也許不是針對我;即使針對我,像龍捲風一般平地起風波,那龍捲風會一直在那裡嗎?不會,它們是「緣生緣滅」,世間事物沒有一個是一成不變的。

佛法也用「八不」來說明「空義」:「不生、不滅、不常、不斷、不一、不異、不來、不去」。這裡面有很多的意味,可以一個一個慢慢地去體會。

文章出處:悟因法師談人生系列-8-那先比丘經的啟示-105.10(第12片光碟)VTS_02_01-12:53-14:45。

《那先比丘經》釋164─人性是善是惡?佛陀會怎麼回答?人的心性是「空性」

◎釋悟因

善,是永遠的善嗎?惡,是永遠的惡嗎?不是。佛家講無常,善不是永遠的善下去,惡不是永遠的惡下去。

之前我說過,做善、做惡都需要透過我們的「心」;「心」的覺知,讓我們對五塵境界感受到好或不好、優質或惡劣,有的還能分辨黑白之間的黑灰漸層。

透過「心」的覺知,看到美好的事物,心就感覺很美、很快樂;看到不美的事物,感受到不快甚至厭惡。凡夫的「心」容易隨境而轉,變幻無常。所謂逐境生心,定力不夠或意志力不強容易隨境而轉,發起善念或惡念。

一念善心生,可能做善;一念惡心生,可能做惡。

所說「生起善心」,從觸境到生心,未必那麼容易就產生或善或惡的行為,其中還有非常複雜的內在運作。如果內在的善念蓄勢待發,就可能在生起善心,當下發諸言語行為示現為善。性格隱忍的人,常常不形諸於外,也可能在某種因緣際會才會外顯出來。

一般來說,大多數人都有起碼的覺知,能感覺觸境當下,內在的善念生起或惡念生起。有的人傻乎乎的,覺知遲鈍得像動物,對於善惡的拿捏好像沒什麼分際,善可以、惡也行,都無所謂。這樣的情況,你說這是善、是惡或是無記?

此時,我們的「身」是善或是惡?當我們此生緣盡,轉身投胎下一生,那時的你是善或是惡?我們常說新生嬰兒最是純淨,可當嬰幼兒漸漸長大,顯露或善或惡的傾向時,那是善或是惡?即使同父同母,有的從小祥和、喜悅顧念親情,有的從小嫉妒、冷酷甚至對手足無情,如此種種,豈不令我等深思此是為何?

佛經有一個「鏡喻」說明了生命的實相。譬喻說拿一面鏡子立著,一個男人站在鏡前,鏡子顯出男相;一個小女孩站在鏡前,顯出小女孩相;試問:鏡子是男相或女相?答案很明顯,鏡子「無相」。由於鏡子本身有映照的特性,能顯現各種影像。這種本身無相而能映照諸法的特性,在佛法稱之為「空性」。

佛陀說心性是空性。問題來了,既是空性,心在映照諸事物時,為何轉出或善或惡的心念?十二因緣有說由「觸」生「受」,「受」生愛、取;這個「受」生起,簡單地說,就看著鏡中像,看那鏡中的自己,你就心生喜歡或不喜歡。其實「我喜歡」、「我不喜歡」,初始只是觸境心動,當下不覺,才步步愈染愈深。

佛法教人「身動心不動」或者「一覺即離」,就是修習不染塵的功夫。

文章出處:悟因法師談人生系列-8-那先比丘經的啟示-105.10(第12片光碟)VTS_02_01-11:05-12:53。

《那先比丘經》釋163─無我論、無常論

◎釋悟因

「生於後世,更受新身。」做善做惡感得後世,更受新身。做善做惡的時間和承受果報的時間是不同,是兩段不同的時間。

更受新身,感召新的身體;更新善惡所在,就像更換新的工具,使用新的工具再去做善做惡。有些善於哲思的人就起了疑問:身體這樣更新,兩個時段的我,是同一個還是不同?理論上是前後相續,是同一個我;但如果是同一個我,更新善惡所在,組成的元素與之前的舊身大不相同,如此又是一又是異,一與異都是,這矛盾怎麼解釋?

這是佛教重要的一個理論「無我論」,佛陀在世時就提出,但這個理論於根性較利的眾生好懂,一般人很難理解,後來大乘佛教發展「唯識」理論,從「心識」如何認知世間才說明。

「唯識」的理論是說世間的一切是「唯識所現」。「識」,認知、了別,是我們的心的作用之一,透過心識我們認識世間,於是,看山是山、看水是水,這是心識呈顯的世間「相」。「心識」就像攝影機,擺在面前的物件,透過鏡頭取相,在眼前所呈顯的一切,好像是一個一個具像的實體,然而,攝影所拍攝的「實體」,不過是顏色、形狀、大小、方位的拼湊,所有成像只是「像素」的組合。

「識」的認知作用,透過五感,眼、耳、鼻、舌、身,去感知外在世界的形相、聲音、味道、以及給我們的觸感,感覺是輕或重、硬或軟、粗或細。這些外在世界是有質量的,稱為「塵」,感知的世界有六塵,色塵、聲塵、香塵、味塵、觸塵、法塵。「塵」是物質性的,意指這些六塵是以極微細的顆粒存在著。

例如,你前往歌劇院去聽一場音樂演奏會,或看一場歌劇,你聽到的音樂,是敲擊樂器揚起聲塵、音波震盪隔空而來震動你的耳膜,經過腦神經演算、轉化,你就聽到絕美之聲猶如高山流水,那是聲塵、音波、風動等元素的組合。

以攝影或聽音樂的道理去理解「唯識」的理論,就能理解器世間、眾生界,不過是色聚的組合,並沒有實體,是透過心識把它看成具象的實物了。

所以前世今生、前身今身,無論外在形象怎麼變、內在組成的元素怎麼變,前後兩個時段的生身,無法以「一或異」的命題去看,因為它們都不是實體的存在,只是眾多的色聚,地、水、火、風等元素的組合,這是佛教的重要理論,「無我」;而且,隨著時間流的推移,這些組合更是一直在變化, 這是佛教另一個重要的理論,「無常」。

無常、無我,就是宇宙世間的實相,也是我們有情世間的生命實相。

文章出處:悟因法師談人生系列-8-那先比丘經的啟示-105.10(第12片光碟)VTS_02_01-09:47。

《那先比丘經》釋162─為何我們生於此?

◎釋悟因

王復問那先:「審為有智無?」那先言:「無有智。」

此對話中的「智」,是「知」的意思;「知」就是「識」,統括意識、意志、理智、心志等種種分別、認知的能力以及生命力,屬於精神、靈性的層面。

原文「審為有智無?」連著前文講到「此身」、「故身」,是問:「我們的身體有智嗎?」「身體有感覺嗎?」那先比丘回答說:「沒有智」,單是只有「身」的存在是沒有覺知的。

現代的語彙常說:身、心、靈或精、氣、神,這些語言比較偏重的是「心」。存在世間如果只有「身」,就不存在精、氣、神或心靈、靈知。「故身」指身體死亡,身死之時自然無有知。然而,只有身在,如植物人,就真的沒有知嗎?有啊!否則醫生就判定那人是死亡了。是的,有「知」身不死。如若身死,「知」哪裡去?

於是那先比丘再舉譬喻:「譬如人盜他人果蓏,盜者寧有過無?」王言:「有過。」

那先反問:「初種栽時上無果蓏,何緣盜者當有過?」

在此,那先比丘提出一個令人反思的問題:「當初種栽時只是下種,尚沒有果實啊!怎麼偷盜就有過失了呢?」

彌蘭王回答:「設不種栽,何緣有果?」盜者自然是盜果,盜取果實。彌蘭就反溯既往:沒有種栽哪會結果?果實是當初有人栽種的。正當植栽來到生長果實的階段,被盜者收割了去。盜收別人費時植栽的成果,是盜者沒理。「是故盜者無狀」。

這裡有兩個時間:一植栽時,一結果時,這是兩個不同時間的因果相續。

接著,那先結論說:「人亦如是,用今世作善惡,生於後世更受新身。1

這話可謂是「經典金句」,用白話來說:今生用此身作善或作惡,就結生下一世的「新身」!揭開我們生死輪迴的奧祕,以及一次又一次更受新身的原因。

夜深人靜時,我們心中偶或出現這樣的迷悶與徬徨,不知此身從何而來、向何而往……。我們一直想探究明白生命的奧祕:「為何我們生於此?」

怎麼解?有情來下種,因地果還生,無情既無種,無性亦無生。2

文章出處:文章出處:悟因法師談人生系列-8-那先比丘經的啟示-105.10(第12片光碟)VTS_02_01-01:00-06:09。

(1)「那先言:人亦如是,用今世作善惡,生於後世更受新身」(CBETA,T32, p715。)
(2)此語是禪宗五祖弘忍對弟子慧能開悟時的教示,《六祖大師法寶壇經》,(CBETA,T48,p3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