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先比丘經》釋90──十二因緣的「行」與「有」

◎釋悟因

十二因緣的「行」,就是我們常常說的「業」。也是十二因緣的第十個,「有」。在《那先比丘經》「有」翻譯成「有致」。

「有致」是什麼意思?講義141頁說:「有致」,即「有」,指過去業力所規定的生命體,三有或五有。

所以「有致」就是「有業」。有「業」就會有生命體。

十二因緣前面的「行」,它所指的是出生前的「業」。而十二因緣的第十個「有」,是指帶進下一生的「業」。兩者同樣都是指「業」,但是它們的時間是不同的。

為什麼叫做「有」呢?我們對於我們這個身體、對於所處的環境、對於很多的事情都想佔有。喜歡的想佔有,不喜歡的又排斥,這才造作種種的善業、惡業。所造作的不論是善是惡,都稱為「業」。所以也叫做「有業」。

「業」是什麼?「業」不全都是不好的,有善有惡。善惡都會構成後面的影響力,這叫「有」。

「有」,它不是處於靜止的狀態,而是一直處在動態的狀況中。前面叫做「行」,後面叫做「有」。兩者都在時間流裡,一個是「過去」的業,一個是「現在」的業,接著也會構成後面的業。

所以,「業」是我們自己創造,也由我們自己承受。

文章出處:悟因法師談人生系列-8-那先比丘經的啟示-105.10,影片VIDEO_TS-9(第9片光碟)VTS_02_1-07:45-11:10。

《那先比丘經》釋89──出生的「苦」,從胎兒開始母子都受盡磨難

◎釋悟因

胎兒在媽媽肚子裡的時候,如果媽媽開始讀經、念佛、讀書,情緒穩定,這是會影響胎兒的。胎兒能感受到他來到人間是被珍惜的。

「觸」、「受」的覺知,在媽媽的肚子裡就已經開始,生命是這樣被珍惜、被愛護的磁場,胎兒是感受得到的。

這樣的「觸」、「受」、「愛」、「取」,在媽媽的肚子裡感受得到,出生之後這種「觸」、「受」、「愛」、「取」的覺知就持續,從出生就能感受到被呵護的安全感。

在《父母恩重難報經》裡面有說到,人的出生是很苦的。在媽媽的肚子裡,胎兒就感受到種種苦受,有什麼苦呢?住的空間狹窄、陰暗,身軀被迫彎曲凹折、窩成一團。窩在那邊實在沒有尊嚴,所以他想盡辦法要掙脫,手腳就踢啊踢的。所以,人的苦不是出生之後才開始。

讀經典就知道,人在出生時所遭受的苦,是從胎兒就開始。所以很多人就說,不想要再來投胎。因為媽媽十月懷胎,胎兒就要窩在那邊十個月,夠辛苦的。

不過,如果從媽媽懷胎辛苦的立場,就要心存感恩,因為媽媽懷胎也是受盡磨難。在長達十個月的長日子裡,天天就抱著一個球在跑,夠累的。

所以,出生的「苦」,從胎兒開始,母子都受盡磨難。胎兒窩在濃血裡面,根本沒有任何的「樂」可言。

文章出處:悟因法師談人生系列-8-那先比丘經的啟示-105.10,影片VIDEO_TS-9(第9片光碟)VTS_02_1-04:57-07:45。

《那先比丘經》釋88──十二因緣:行、識、名色、六入、觸

◎釋悟因

在《那先比丘經》,那先說十二因緣的背景,是彌蘭陀王問那先:「何等為久者?」討論時間的長遠與不長遠。那先指出「得道泥洹者為無久,未得道當復更死生者為有久。」原來生死死生、輪迴不斷才成了久遠事。

彌蘭陀王就問那先,過去現在未來如此綿延不斷,什麼是它的根本?那先回答:導致過現未綿延不斷的是「愚癡」,也就是「無明」。

於是那先接著說出了十二因緣:「愚癡生即生神,神生身,身生名,名生色,色生六知……」十二因緣的「行」,在《那先比丘經》翻譯為「神」。

「行」,在十二因緣裡面是最難解釋的。譯為「神」,也只能意會。

「身」,它的本意是「積聚」,即「識身」,認知、了知的作用。

「名色」,是胚胎著床,只有胎形,六根還沒有生長的狀態,就叫「名色」,這時候它已經是一個生命、一個胎兒。

「名色」在母胎的孕育下,逐漸長成人形而有六入,也就是六根。早產兒對於媽媽在唱歌,他知道嗎?曾經做過媽媽的,小孩在你的肚子裡會不會亂踼?(會)

十二因緣在識、名色、六入、觸的階段是在講初期生命的發育。從胚胎著床,慢慢地六入成形,六種器官逐漸完熟,他的覺知是越來越清楚、明白。

如果早產兒,他的眼睛還沒發育完成,或者某個器官還沒發育完成,這時就要放在保溫箱熟成。早產兒不容易照顧,要給予更多的營養,或者要更多地留意嬰兒的身心變化,做父母的非常的辛苦,尤其母親。

再來是「觸」,根境識生觸。聽說胎兒在母親的肚子裡,對於「觸」的覺受就很敏銳了,母親吃得太飽或者情緒不佳,胎兒都會有一些反應動作。如果母親情緒安定,胎兒將來長大,他的情緒也比較平穩。

所以有人問我,她要怎麼來求觀世音菩薩?我就跟她說:你是你孩子最好的觀世音菩薩。

文章出處:悟因法師談人生系列-8-那先比丘經的啟示-105.10,影片VIDEO_TS-9(第9片光碟)VTS_02_1-00:29-04:57。

《那先比丘經》釋87──命運轉變的樞紐:「觸」

◎釋悟因

一般人對於「命運」,真的是既好奇又無奈,無奈者抱著宿命論任由上天安排,好奇者總想透過命理、占卜、星座一窺先機。

其實,除了這些外在的因緣,何不返歸詢問自心?

佛陀一生說法非常多,最為世人熟知的是「因緣觀」、「緣起觀」,其中十二因緣(1) 講眾生生命的輪轉,說它像連環扣,一環接著一環扣得死緊。但是佛陀也告訴我們,十二因緣的環扣不是不可解。因為,它們每一個的生起都是「緣生法」。

「緣生法」,意思是由於某些因緣湊合而生,因此,只要讓各種因緣條件不湊合,這十二因緣的鎖鏈就可以斷裂,無止盡的輪迴也就可以終止。
其中,在十二因緣裡頭,一個很關鍵的語詞,就是「觸」。

「觸」這個字,在佛教的用語是一個「心所」,這個心所的生起,就如其名是由於一種接觸──「根」與「境」的接觸。

「根」,指的是六根,六種感官:眼、耳、鼻、舌、身、意;「境」,境界,亦即六種感官所各別觸對的境界:眼對色、身聞聲、鼻嗅香、舌嘗味、身對觸,意對法(法塵)。

因此,「觸」這個字,在原始佛教經典《雜阿含經》提出說明的時候,最簡要的解釋是這樣說:「眼、色緣,生眼識,三事和合觸」。

「觸」作為一個心所,是眼、色、識三者和合的狀況, 稱為「觸」。「觸」之中有一種認知、了知,也就是「識」生起。

「觸」之後「俱生受、想、思」。「思」,是心的決意作用。

這一連串的心、心識的運作,所謂說時遲那時快,同樣的色境,兩個人同時看到,兩個人兩雙眼,結果可能大不同。

「人」的彈性度是很大的,從「觸」生起到「決意」,其中有認知、感受、想法,瞬息萬萬,所以命運轉變的樞紐就從「觸」開始。

(1)十二因緣:無明、行、識、名色、六入、觸、受、愛、取、有、生、老死。

文章出處:悟因法師談人生系列-8-那先比丘經的啟示-105.10,影片VIDEO_TS-9(第9片光碟)VTS_01_1-17:00-17:29。

《那先比丘經》釋86──一次看牙的經驗

◎釋悟因

我從小到大沒有看過牙醫,我的牙齒很好,牙醫要賺我看牙的錢很難。不過,這幾顆牙齒也用了七十幾年,還是蠻感謝它們。

有一天早上我在刷牙的時候,發現口腔裡有血水流出來,我就去嘉義看一位牙醫,他是平時幫我洗牙的醫師。我來看診他笑得很開懷:「師父!終於有機會為您看牙,真是榮幸啊!」有點幸災樂禍的樣子,過去只讓他洗牙,太難為他了。

我坐上躺椅,牙醫師開頭燈看我的牙,馬上判定說,「您有一點點蛀牙。」這牙醫師很幽默,「一點點」在他的口吻來說,就好像在說「一丁點」那樣俏皮。

我說:「這怎麼辦?」他說:「我們先照X片」,就照了好幾次X光片。我有點納悶,「醫師!你不是用眼睛看嗎?」牙醫師:「我看不到那顆牙的裡面。」

哦?「裡面!」因為蛀的牙是臼齒,臼齒在口腔深處,確實是很「裡面」。我以為醫師在講臼齒的位置,牙醫師要幫忙整治蛀牙,要看怎麼弄才不會磨到頰肉。

這說明什麼?病人與醫師之間的認知差距,完全是兩碼子事。

認知不同、立場不同,彼此會不會產生磨擦?

後來牙醫師把X光片讓我看,並指出我那顆臼齒的損壞程度,我這才明白,照X光片要看那顆牙的「裡面」是怎麼一回事。

由這次看牙醫的經驗,我明白了一件事,當代社會一些醫病糾紛,病人說得振振有詞,醫師也說的很有道理,可誰知道,原來是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各執一詞,彼此有不同的立場。

世間一直都是一個「諍」的世界。醫師被告也是會怕的,無辜的被告難道不會挫傷他們對看病的熱情?

就醫界而言,醫學知識日進千里,多少精英努力,一般人豈能如數得知?故而醫病之間的認知差距必然存在,醫病糾紛可能因為人們的努力而逐漸消彌嗎?

文章出處:悟因法師談人生系列-8-那先比丘經的啟示-印儀-105.10,影片VIDEO_TS-9(第9片光碟)VTS_01_1-15:16-17:00。

《那先比丘經》釋85──「覺知」很難嗎?

◎釋悟因

「覺知」,覺察到自己或他人的感受、心情乃至想法,這事很難嗎?其實,只要你留意,你會發現,我們的覺知是很敏銳的。

以出門為例。我們常常要出門,出門去上班、接送孩子、到郵局、銀行辦事,或者到市場買菜等等。例如今天出門要搭公車,以前搭公車在民國六、七十年代,上公車都還有一位小姐剪票,很巧不巧的,剪票小姐也許昨天沒睡好,或者是跟家人吵架,你上車時就可能碰一鼻子灰。

有沒有這種經驗?你那時會怎麼說?這事不在我的預期之內。雖然不關我的事,結果自己還是生惱生半天。這是很粗淺的「觸」。

所謂「觸」,根境合生觸。在根與境和合當下的剎那「觸」生起。如《阿含經》說,「緣眼色,生眼識」。「觸」生的同時「識」生起,覺知、了別就在當下發生。

又、再以畫畫為例,當我們作畫時,你是心裡先有底才拿筆來畫?還是像小朋友塗鴉?是的,心裡先有底稿,所謂「意在筆先」,有一個意念想法,這才拿起筆來畫;畫了幾筆,一抬頭看到有人站在那裡,心裡就想,這樣的畫面也不錯,何不把那人也來入畫?

這是由「眼」觸「境」──看到那兒有個人,「觸集,是受、想、行集」,所以《阿含經》又說,「觸」之後,很快的生起「受、想、行」等一連串的心、心所。

「觸」這個心所,無時無地不在發生。

「覺知」的訓練,就在「觸」境當下,去觀察這些心、心所的生起與消失。

文章出處:悟因法師談人生系列-8-那先比丘經的啟示-印儀-105.10,影片VIDEO_TS-9(第9片光碟)VTS_01_1-11:19-15:16。

《那先比丘經》釋84──大事未明如喪考妣

◎釋悟因

「無明」,在漢澤經典,早期的翻譯大多譯為「愚痴」。

什麼是愚痴?常常事理分不清楚、因果分不清楚、前後分不清楚。所以「愚痴」一詞,表現為身心狀況的時間似乎比較短,而「無明」的語意,似乎指涉較長的時間狀況。

為何說「無明」涉及較長的時間?舉一個例子,有時候因為堅持自己的見解、看法,與別人扯不清楚,為了舒活這一口氣,就一再的計較。所以說「無明」和愚痴有一點點不一樣。

事理分不清楚,不一定是指某一個人,我們也經常遇到,事實上,事情也有說不清楚的時候。例如「鄭捷事件」,主角鄭捷是讀書人,很會讀書、一表人才,可是他在捷運殺人竟是沒有感覺。他自己是很怕死,而別人的生命受到殘害他卻沒有感覺。

事理無法說明白講清楚,可見事理要分清楚並不容易。

我們的感知世界有六種感官,眼、身、鼻、舌、身、意,這六種感官也稱為六入或六根。我們透過六根與外界接觸,根觸境就產生覺受、覺知,並從而產生對境的認知與判斷。每一個人所見所感都不一樣。所見不同,主要是由於「知」的不同。所以六根也稱為「六知」。

「六知」使我們與整個世界建立聯結,由這聯結而產生或苦或樂、或愛或恨的人生。

我們習慣「生命」存在的事實,我們也充分的運用生命裡大部份的資源來滿足「六知」,讓自己盡量的感到滿足。我們在乎「生命」的安適與豐盈,這幾乎成了生命的重心。

這樣的生活著其實無可厚非,一般人都是這樣過活,只有修道人才需要問生死大事。

所謂「大事未明如喪考妣」。生命之旅,或長或短,或福壽安康,或短命夭亡,對於「生命」我們從不過問它何來何往。這種哲學問題需要探究嗎?太高深了不如問得近一些,例如生命能求得一路平安、順遂嗎?不、老、病是必然[1]

佛陀、那先比丘都講得明白「愚痴」是生命之源,由愚痴而有生命輪轉。而且如那先所說:「人生死如車輪展轉相生,無有絕時。」

相信佛陀不誑我們,何妨探究一下,我們有怎樣的愚痴與無明。也許不像鄭捷那樣嚴重,不過,我們對別人的存在、別人的感受通常也是沒有覺知的,這是不是也是一種愚痴?

[1]現代人的餘命年齡已來到八十歲,可是人在晚年或甚至年紀正值青壯,若不幸失智、失憶,生活不能自理,就苦了自己也苦了別人。

文章出處:悟因法師談人生系列-8-那先比丘經的啟示-印儀-105.10,影片VIDEO_TS-9(第9片光碟)VTS_01_1-05:16-11:19。

《那先比丘經》釋83──生命之源

◎釋悟因

《那先比丘經》提到一個問題:「三世以何為本?」過去、現在、未來這時間縱軸的開展是以什麼為根本?「本」這字,是「木」和一個「橫」組成。所以,「本」意思是樹木底下靠近根部的位置,也是樹木比較穩定的地方。「文字」很有意思,就像拆解英文或拉丁文的字源,拆解中文的字,有助於理解這字的意涵。

彌蘭王問那先比丘,「三世的事是怎麼發展起來的呢?」,其實彌蘭王是在問:生命輪轉三世,這發展的根源是什麼?生命之源為何?那個發展點是從哪裡生出來的呢?

每一棵樹都有根本,溯其根源是樹根,再探其根源,由小樹成長到大樹,原來只是一粒小小的種杍。連一棵樹都有根源,人類的生命也應該有本吧!它的本源在哪裡呢?

上文的這段問題,原經文如下[1]

王復問那先言:「諸以過去事當來事今見在事是三事何所為本者?」

那先回答彌蘭王::「已過去事、當來事、今見在事,愚癡者是其本也。愚癡生即生神,神生身,身生名,名生色,色生六知。」

「諸以過去事」,文中的「諸」,很多的意思。這所有種種的過去、現在、未來諸事,以何為本?源頭在哪裡?

那先比丘的回答其實就是在講「十二因緣」。由於《那先比丘經》翻譯得早,在東晉時期,文詞的表達跟我們認識的十二因緣有點不太一樣。不過它所說的內容是完全相同。

「愚痴是其本也。」生命之源的根本在「愚痴」。

我們現在認識的十二因緣,這生命之源的翻譯是什麼?「無明」。無明又叫愚痴,沒有智慧的意思。這是佛教的特殊語詞。

十二因緣的第一個,梵語:Avidyā,巴利語:avijjā,翻譯為「無明」的較多,翻譯為「愚痴」的較少。愚痴是生命之源。

[1]《那先比丘經》,大正藏第32冊,頁p 711

文章出處:悟因法師談人生系列-8-那先比丘經的啟示-印儀-105.10,影片VIDEO_TS-8(第8片光碟)VTS_05_1-18:30-22:03。

《那先比丘經》釋82──眾生

◎釋悟因

在世間,人與人是相互依存的關係,我們不是單獨一個人活在世間。也不可能單獨一個人住在世間。

每一個人的存在,有表有裡,隔著肚皮形成自然的界限,隔開你與我。人與人,一個一個不同的身體,好像是獨立的個體,其實不是的。

在輪迴的生命裡,我們可能活得很長、很久遠,或者個人可能有一些期許,有你的理想目標要完成。不過,生命除了這些之外,更重要的在於你看到生命存在的可貴。

一個很重要的基礎點,「眾生」,芸芸眾生,包括很多人、很多種類的生物、動物,飛禽鳥獸,以及眾生所依存的大自然、器世間,植物、山、河、海、空氣……這些與我們生存在同一個世界的眾生,有情與無情世間,我們怎麼來看待這樣的存在?

世間種種的存在,以及存在的樣態,是我們此生必需珍視、正視的。因為相互依存,形成互動,彼此達到一種和諧與平衡,進而構成宇宙的生生不息。

生生不息,所以能久、能遠。反過來說,生生不息能久能遠不是必然的,是很多因緣的成就。看到這些緣起,我們更多的是讚歎與感恩。

「眾生」、「假名」、「施設」,這幾個語詞,大家可以查一查佛光辭典。「假名」,名假,舉例來說,我的名字是假名,借用一個代號,讓別人可以稱呼我。同時,你的名字和我的名字不一樣,這是世間必要的施設,也是一種方便,這樣人們可以藉由「假名」辨識彼此。

活在世間,我們表面上各個不一樣,但是我們彼此息息相關、相互依存,相互滋潤,形成一個整體。

彼此相依,形成施與被施的關係,有時別人給予我的,可能比我給予別人的還要多;有時施受之間也產生矛盾、隔閡,其間生出了很多的無奈。縱然如此,這裡面也會有很多的福報。這種種的結果都是存在的。

文章出處:悟因法師談人生系列-8-那先比丘經的啟示-印儀-105.10,影片VIDEO_TS-8(第8片光碟)VTS_05_1-18:30-22:03。

《那先比丘經》釋81──世間是對等的嗎?

◎釋悟因

我們來人生這一遭可以做很多事。其中最值得做的一件事是「寬恕」、「仁慈」。

有人說:「他對我那麼壞,我為什麼還要對他好呢?」是的,以一般常理來說,那個人對我心跡不良、表現過份,我沒有以牙還牙已經是仁至義盡了。哪裡還需要反過來對他好呢?不過,對於想要修行的人而言,你要告訴自己:「我可以」。

世間本來存在不平等,要去衡量對等關係,立於長遠的生命來說,有時候是沒有辦法衡量、沒有辦法數算的。即使用盡世間的可能以求個對等,都是不可能的。

《那先比丘經》提到「孝於父母」,「父母」是概稱,也包括你的職員、鄰里、朋友……對於自己以外的人,為什麼可以做到「孝」呢?你是盡到自己的本分。做為一個人的本分,你告訴自己:「我可以」。

「於今世好布施,孝於父母」,一定要布施嗎?當然,「布施」是一種美德;一定要把家產全部施捨給別人嗎?隨人所好,但能垂手於人、拉他一把也是布施。為什麼要這麼做呢?當下的一念心,看他危急,自然的伸手去拉拔。這是隨順自己的本心、善盡自己本分的行為。

「於當來世當得其福」,將來你就可以得到這樣的福報。什麼福報呢?在無盡的輪迴裡,你有一點一滴的善業,付出善業的同時,你是在盡自己的本分,事實上,這是在輪迴中修行,「解脫道」也在這個地方完成。

解脫的梵語「涅槃」,是指貪瞋痴的止息;涅槃另一種說法「無生」,是本心無分別的體現。「無分別」,是超越對等、超越世間,寬恕、仁慈以及世間各種美德,自然法爾於中展現。

所以,善盡本分,你要告訴自己:「我可以」。

文章出處:悟因法師談人生系列-8-那先比丘經的啟示-印儀-105.10,影片VIDEO_TS-8(第8片光碟)VTS_05_1-12:00-14: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