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教信仰重要嗎?

信仰是對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等的選擇和持有的一種信念。為一種觀念的力量,不只局限於宗教。信仰、信念,因為「相信」而產生極大的力量。常在新聞媒體中看到因為錯誤的信仰、信念而衍生為社會新聞案件。如深信神明指示兒女是「惡魔元神附體」預言來日「惡魔元神出竅」會為害世人,遂將稚子親手推落大海,任其溺斃,為海吞噬。然後深信能施法術,用符令、法術,喚在殯儀館內冰冷的稚子屍體。此類新聞在報章媒體上不時可見:「自稱通神的XXX,以符水騙財騙色…」、「XXX自設神壇,佯稱能通靈,為人治病、解運,兼出明牌……」、「自稱具神力的XXX,利用神的意旨騙取被害人……」,利用此等手段詐財騙色的事件,幾乎遍布在社會各階層,出沒無常,害人無數。如何才能避免類似的悲劇不斷重演,實是值得我們正視的課題。

中國人對於宗教信仰,向來不求甚解,採取開放、含容的態度,因此也一直生活在命運捉弄、交易拜拜等不明就裡的混亂信仰中。古時,雖有「子不語怪力亂神」等排拒怪力亂神的主張,但在教育不普及的時代,怪力亂神的信仰,仍是歷來帝王、政客用以統治、教育人民的工具。各類鸞堂扶乩、迎神降鬼、乩童桌頭、鬼神附體遍布的結果,不持形成民間信仰多神崇拜的景觀。更由於各類鬼狐小說、神怪電影、電視、廣播劇暢行,鬼魅妖精幾已成為懲惡揚善、濟世救人的化身,一般人對於宗教,不論其是否有正確教義或正確知見,就以為:凡是宗教,都是「代天行道」,正可以補法律之不足,用以匡正民心,端正社會風氣。當人們對於鬼神等虛幻劇情習以為常之後,更遑論要客觀地,從構成宗教的要素——教主、教義、教史、教團、教規上,去仔細推究其真理的真實性!

於是乎精神異常者,一產生異常的幻覺、幻聽,非但不求醫治療,往往自我混淆是「通靈」、 「神啟」,誤認自己是超常能力者,能看宿世命運、濟世救人,相對地也引來了一大群正常人,圍著他團團轉;而別有居心者,更能堂而皇之假借神明意旨,詐財騙色,成為社會的亂源,犯罪的溫床!

從人類的宗教發展而言,多神崇拜的民間信仰屬於原始宗教,起源於先民畏懼天災人禍,以為是觸怒神明,只好阿諛崇拜,求得消解。從原始到現代,科學日新月異,大自然的奧祕已逐漸被揭開,人類自身種種現象,也由社會、心理、教育等學科獲得詮解。儘管宗教還是人性永恆的需求,人類的信仰卻已從附屬於神的存在,轉而肯定人是自己主宰。理性覺醒之後,宗教相對成為提供人生究竟意義與價值的認識判斷。綜觀今日世上歷久彌新的宗敎,其所以屹立不移,並不在於強權,也不在於其愚民的神化,皆是由於其博大精深的教理和並世濟度的慈悲,足以啟發人類智慧,牖導人類心靈。於今瀰漫在我們社會的「神化」、「信神不信人」、「信巫不信醫」的風氣,姑不論其是否引導人脫離現實的常態、常理,人因不正確信仰,以至於喪失人最尊貴的,研判事實的能力與信心,對於現代人而言,無異是文明開了倒車!

佛教主張的是,一切有情以人為本的智信。唯有認清人與宗教的主客關係,才可能建立起正確信仰的宗教態度。

一般人對「修行」的認識,也一向是眾說紛紜,莫衷一是,無可否認的,人類都具有「好奇心」,但是為得神祕經驗而修行,非但無助於人,還將會人引到充滿邪惡、不可知的境地。佛教的修行,雖應根機不同,開有多種法門,而其主旨終在於調伏、超脫煩惱,使人落實於現實生活中,明因果,修持不殺、盜、淫、妄、酒等五戒十善。唯有從穩定、踏實的身心中,生命的淨化,心靈的提昇才成為可!

宗教信仰不只重要,而且更重要的是正信的宗教信仰。宗教因人而有,且不離於人的正常生活,只有我們對於宗教具正確的信解,掙脫一味盲從的習慣,宗教之於人才有其積極、健康的意義,發揮其正向的功能!

◎節錄整理自《香光莊嚴》第27期 <正視宗教信仰>

074_class_cover

佛法為什麼總勸人要珍惜人身?

佛法以有情為主,有情以人為主。在六道有情之中可以修行、實踐佛法的,只有人而已。

經典指出,能夠出生在人道,是非常不容易的,在《雜阿含經》,有盲龜浮木的譬喻。說一隻在大海漂流的盲龜,它要遇到海上一塊漂流的浮木,並從浮木的孔洞中伸出頭來已經很難,有情眾生要生而為人,更難於盲龜遇浮木孔。這譬喻是在勸勉人道的眾生:生而為人是很珍貴的,要好好珍惜,不要輕易糟蹋。

再者,人為萬物之靈有三種殊勝,即憶念、梵行、勤勇等三種。佛教對於人生存的價值給予高度的肯定。珍惜人身也意謂著善用此人生資源的提醒:「此生不向今身度,更待何生度此身?」佛法要解決眾生的苦迫,它是在此生此世就可以踐行,可以得到的,不必等到來生來世,或者他方世界,透過親自實際的踐行,解脫就在今生。

◎節錄整理自《香光莊嚴》第91期 <春風化雨>單元:「佛法的踐行」

072_class_cover

修學佛法,正見很重要,要如何建立正見呢?

在佛法的修學中,建立正見為首要。無論是修止、修觀或修持任何法門,首先要建立正確的知見,正確的見解是踐行佛法的前導,而正觀緣起是建立正見的第一步。

什麼是緣起?「緣起」是佛陀教義的核心思想。是理論,也是實踐的根據。「因緣偈」簡明地揭示了緣起法:「諸法從緣起,如來說是因,彼法因緣盡,是大沙門說。」世間所有的存在或萬象,都從眾緣和合而生,這些存在或萬象,也因著眾緣的散盡而消失,這就是佛陀所揭示的,世間的生起與還滅的道理。有此故彼,有主因、助緣,有相互為因、相互為緣的因緣聚合起滅。

緣起,在生活中處處可見。在時間流裡,一個剎那接著一個剎那,每一個現在的剎那,也接著過去和未來的剎那。生命流即是如此,當下的心念、當下的因緣,成就了不同的身口意行為、作為和制度……,這一切都不是憑空而來。凡事都有因有果,而因果之間還有緣的介入。

了解緣起,深信因果,這是建立正見的首要。佛學佛法,要時時留意當下,看看自己的心念,造作了什麼因緣。現今得能聽聞佛法、修學佛法,是自他積聚眾多的因緣善果而成。但這也是無常法,唯有珍惜增上因緣,使其從種子到成熟至解脫,如此才不虛遇此因緣!

070_class_cover

◎節錄整理自《香光莊嚴》第91期 <春風化雨>單元:「佛法的踐行」

神秀與惠能二位大師所作的偈頌,修學時要以那一則為主呢?

問:神秀與惠能二位大師所作的偈頌,修學時要以那一則為主呢?

回答這個問題前,我們先來看看神秀與惠能大師作偈的由來。此緣於五祖弘忍大師有意傳法,故命弟子作偈以呈,以檢驗他們的修為。

神秀身為上座,呈偈曰:「身是菩提樹,心如明鏡台,時時勤拂拭,莫使惹塵埃。」有一天,惠能舂米的時候,聽到大家在誦讀此偈,他不知道偈頌書寫在哪個地方,就請一位童子帶他到布告欄前面。惠能看著大家高興地讀著偈頌,就說:「我也想寫一個偈頌,你們可不可以幫我寫?」有人問:「你不會自己寫嗎?」惠能說:「我不認得字啊!你們幫我寫,好嗎?」有一位做過官的張先生說:「沒有關係,你唸,我來幫你寫。」惠能唸了一個偈頌:「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此與神秀的偈頌相對比,寫的東西是一樣的,只是一個「拭」;一個「無」。一個是從正面看的;一個是否定的。惠能的偈頌一寫上去,群情譁然。五祖弘忍大師從公布欄前走過,他一看就知道惠能偈頌的境界,與之前的有很大的不同。他拿起鞋子,直接在那上面一擦,說:「這個也沒有開悟,你們還是背先前的那個偈頌就好。」五祖弘忍大師就這樣處理完這件事了。

在同一時間,布告欄上面出現過兩種智慧的經典語言,供大家來對比。大家朗朗上口,也知道都是修行的方法。但是,對比之下,卻有很大的不同。

這兩個偈頌許多人會背,也看得懂。這是修行的心境問題,我們只有用功,才能夠知道。一個頓悟;一個漸修。頓悟,不是要得到什麼東西;漸修,要慢慢地勤拂拭。這兩個偈頌,一個都不能少。一個是「勿使惹塵埃」;一個是「何處惹塵埃」。塵埃,在哪裡出現?還是出現在我們的身心上面。我們修法,本來就是「理要頓悟,相要漸修」,其中戒定慧絕對不能少。戒律也不是懂就好了,要一步一步地按部就班來,絕對不能夠一步登天;禪修也是要按部就班。

這兩個偈頌都有他們的境界,也有他們語重心長的悲憫,這兩位大德,都是我們的楷範。要說哪一個境界高,哪一個境界低?神秀也是得法的高僧,他和六祖惠能,對佛教的發展來說,他們都有彼此的攝受對象和貢獻。這兩個偈頌,彌足珍貴,都要背下來,並好好去踐行。

◎節錄整理自《香光莊嚴》第130期<禪機4 惠能偈—本來無一物>

068_class_cover

佛陀傳記中提到佛陀由右脇而生,出生即能走七步,這有可能嗎?

不管在學術上或網路上都有人在討論有關佛陀誕生的問題:「佛陀為什麼是從摩耶夫人的右脇而生,你相信嗎?」「佛陀剛生下來,就會自己走七步,並說『天上天下唯我獨尊』,你相信這樣的事嗎?」

在佛陀的傳記中,有關誕生的這一段傳說,一般說來,很難讓人理解,其中尤其是佛陀從摩耶夫人右脇而生,且不需別人扶持便能於四方經行七步,說出「天上天下唯我獨尊」的名言,這種種描述,與我們現在的認知確有很大的差距。對於這個問題,若從科學的角度來看,一定無法解釋,甚至會讓人懷疑是否真有佛陀其人,但若要瞭解這個傳說的來由與箇中意義,就必須談到印度的歷史文化,從歷史文化的背景來看,就不難明白為何佛陀從一出生就有這麼「超凡」的能力了。

從印度的古文獻中可以看到,印度人深信自己是大梵天所創造的,但梵天所創造的人,因出生部位的差異而有四姓的差別,例如:從梵天的口出生的是婆羅門,從胸腔、脇下出生的是剎帝利,從腹腔出生的是吠舍,從膝蓋出生的是首陀羅。這種梵天的創造說及四姓階級的分別,至今仍為印度人民所深信與奉行著。其實四姓階級本來是社會的職業分工,傳說中悉達多從脇下而生,只是在表明他的父親是剎帝利──王族,是屬於統治階級,佛陀本身當然就是剎帝利階級。只因我們無法瞭解這一層歷史文化的背景,或因太聖化佛陀的偉大,反而把信仰與實際混淆在一起,以致引起懷疑與誤會了。

其次說到佛陀一出生就能經行七步,且說:「天上天下唯我獨尊」,這其中也隱含了印度人的信仰觀念。印度人相信生命是一場無窮無盡的輪迴,輪迴中有煩惱、業行、果報,它是一切苦迫的總和。輪迴有六道──地獄、餓鬼、畜生、人、修羅、天道,前三道是惡道,後三道是善道,因此每一個人要解脫輪迴就是要超越這六道。而「七」是「六」之外的數字,佛陀誕生後,經行七步,象徵他超越六道輪迴,從輪迴的苦迫中出離,是得到真正解脫自在的聖人。

佛陀揭櫫「天上天下唯我獨尊」的真理,是對階級制度的反省。因印度人深信「梵天創造說」,以為一切命運,不論吉凶禍福或蹇蹙亨達,一開始都已被註定,在宿命中,一切聽任神的安排。原是職業分工的四姓階級,到後來卻變成世襲的不平等規定,人的可能性完全被神權的信仰禁錮住了,如此的信仰抹煞了人現世的努力。

人本來就可由奮鬥、修善當中改變命運,因此佛陀成道後,提出他的宣言──「人的貴賤,並不在於出生如何,乃在於行為如何」,這是他對傳統「神權」高於一切的抗議,因此要說「天上天下唯我獨尊」。這句話在告訴我們:生命的尊嚴不在命定,不在神權,不在他造,而在於人可以透過自己的努力奮鬥、行善,能淨化身心、美化人生,來改善世間。

這句話也代表了對全人類的宣言,佛法不以天為本,不以鬼神、怪力亂神為本,而是以有情為本,以人為本,至於佛陀成道後的宣言,為何會把它變成出生時的召告?這是將聖人聖化的緣故,表示因為佛陀誕生人間,而揭開了「天上天下唯我獨尊」的生命尊嚴。

1J5A9463

◎節錄整理自《香光莊嚴》第042期<春風化雨.揭開佛陀「右脇而生」之謎>

念佛要怎麼念?

自古以來祖師大德教導了許多念佛方法,有十種常用方法:

  1. 十念法:
    吸進一口氣連續念佛,至下一次吸氣停。一口氣為一念,如是十次,名為十念。
     
  2. 十念記數法:
    念佛從一句至十句,再從一句至十句念;不要念到二十、三十,隨念隨記。若費力,或用三三三一制,或用三二三二制。
     
  3. 追頂念:
    一句頂一句,一聲追一聲,中間不留間隙。但要注意這種念佛法需善用,可於妄想極強時用,否則容易受病。
     
  4. 高聲念:
    神智昏沉或妄想紛起時,振作精神高聲念佛,有助專心去雜念。
     
  5. 金剛念:
    如果心氣不適或場合不方便,但動口唇,聲在唇齒間。數目不計多少,心憶而動於舌;舌動而返於心,綿綿密密,心念心聽。
     
  6. 隨息念佛:
    氣靜心平時,觀出入息,每一息念「南無阿彌陀佛」一聲(吸氣念「南無」,呼氣念「阿彌陀佛」),方便調息,不緩不急,心息相依,行住坐臥,皆可行之。
     
  7. 繫緣念:
    行住坐臥、語默動靜、穿衣吃飯,一切時一切處,皆繫念佛號。雖事務忙碌,內心亦不忘彌陀佛及憶念淨土。
     
  8. 觀字念:
    當徐徐稱念佛號時,隨每字音聲,內觀字形,或觀中文字形「南無阿彌陀佛」。念得清清楚楚;聽得清清楚楚;意根觀字形清清楚楚。聲與字相應不亂,以這種方式攝心,功效顯著。
     
  9. 持名與觀想合修:
    經行疲乏時,靜坐觀佛,坐久則經行稱名念佛。靜坐時,可觀想佛像與淨土莊嚴。觀想念佛略舉幾個:

    (1)    自坐蓮花想:
    觀想面前有一朵大蓮花,顏色不拘,如車輪一般大,花瓣樣狀分明,想自身坐在蓮花中,端然不動。作蓮花合想,作蓮花開想。當花開時,有五百光照身,見佛菩薩及淨土,聽聞妙法。

    (2)    白毫觀:
    觀想阿彌陀佛丈六金身,趺坐蓮花寶台,端正無比。兩眉之間,有白毫長一丈五尺,周圍五寸,柔軟如兜羅棉,白如雪,外有八稜,右旋宛轉,中則虛空,放淨光明。作此想時,停心住念,心內憶念「白毫相光」四字,愈久愈妙。

    (3)    阿彌陀佛觀:
    可觀想阿彌陀佛威德巍巍,相好光明,如黃金山,出於海面。亦可觀想西方極樂世界種種莊嚴,如妙香天樂、泉池流水、寶樹寶網,一一憶念,一境一幕,猶如神遊其境。

  10. 臨睡觀念法:
    準備入觀或臨睡前,一心合掌,正面西向,或坐或立或跪,十聲念阿彌陀佛、觀音、勢至、清淨海聖眾後,祈念:「弟子某甲,現是生死凡夫,罪障深重,輪迴六道,苦不可言。今遇知識,得聞彌陀名號、本願功德,一心稱念,求願往生,願佛慈悲不捨,哀憐攝受。弟子某甲,不識佛身相好光明,願佛示現,令我得見,及見觀音、勢至、諸菩薩眾,彼世界中清淨莊嚴、光明妙相等,令我了了得見。」(〈善導大師發願文〉)發願之後,便正念入觀,或是正念而睡,不可散心雜話。如此虔敬地做,可能會正在發願時或睡夢中,見到彌陀聖眾或極樂淨土,只要專注一心一意地實行,必定如你所願。

念佛方法眾多,無論採取哪樣念佛方法,基本精神態度為「誠敬專精」。以此原則,找到最適合自己的方式,持續精勤念佛即是最好的方法。

064_class_cover◎    參考整理自《香光莊嚴》第101期 <念佛怎麼念?>

禪修要以什麼為指南?

經上說:「是心是佛,是心作佛」,即使「是心是佛」,但是我們的心常陷在紛亂之流裡,心中糾纏著千千萬萬的煩惱結,不斷湧現,讓心陷入無盡的混亂之中,忘失了菩提心。要如何「是心作佛」?以禪修來說,禪修要修的是菩提心,即覺悟的心。禪修是以「菩提心」作為修因,從「因」下手,才能產生相應的「果」。

有則故事:有匹優秀的戰馬,因為時值太平盛世,主人只好讓牠去磨坊,將牠的眼睛遮起來去碾米。後來敵軍來了,牠因久遮眼睛,又長時間圍著石磨繞行,只會在原地打轉。這匹原地打轉的馬,就像我們久被煩惱妄想蒙蔽的心,早已忘失菩提心,忘失清淨本性。

菩提心在哪裡?有個故事說,小魚問大魚:「海是什麼樣子?」大魚說:「喔,你想看看大海呀!你左邊也是海,右邊也是海,往上看也是海,往下看也是海,你全部都在大海裡,你連肚子裡面的水都是海。」菩提心就像大海,我們就像海中的魚,我們自身之中即有菩提心。

菩提心並不是在我們身心之外的另一個東西,可以靠名聞、錢財等手段而獲得,它就具足於我們的本性之中,禪修時藉著身心的探觸,回到當下的每一念,把本來具足的菩提心喚醒。這是佛陀親證以後告訴我們的,照著佛陀、歷代賢聖、祖師大德告訴我們的方法,靜下心來實際體證,去除煩惱後,菩提妙果自能體見。

◎    參考整理自《香光莊嚴》第128期 <悟因法師說禪(一):覺知不住 回到當下>

062_epaper_cover

什麼是定力?

什麼是定力?用一句話來說:就是管理好自己的心。

每個人都有情緒波動的時候,我們生活在世間,不可能不遇到情境,如果一遇到情境,心情立刻受到波動,不斷擴散它,不知道自我管理,最後煩惱無限延續,這叫做沒有定力。

有定力的人是:情緒一有波動隨時覺察。就如古德所說的「不怕念起,只怕覺遲」,能夠有「覺」,就已具備了定力的基礎。覺察時,不是意謂著我們不要觸境或不再受波動。我們的心始終都有所緣,心不是對內攀緣,就是對外執取,緣境生心。

要知道什麼是定力,檢測自己是否有定力?可以時時去體察、覺照自己當下的言行舉止,尤其情緒波動時,你就會瞭解了。

◎    參考整理自《香光莊嚴》第65期

060_epaper_cover

「有事莫懼,無事莫尋」是什麼意思?

「有事莫懼,無事莫尋」出自《禪林寶訓》。這是我們在日常生活中,所要養成的一種修行態度。意思是遇到事情時,有因緣就處理因緣,如果因緣未成熟,心要安的住,回到當下,隨緣而不攀緣。

在生活中,一切經歷都可以是修道的資糧,端看我們用什麼心態去面對它。以爬山來說,不一定要攻頂才叫做爬山,爬到山腰,或到達某個知名的景點拍張照片,都是爬山。從山腳一直走到山頂,沿途所看到風景,每一顆石頭、每一粒土、每一棵樹、每一株小草,都屬於山的一部分。

爬山時,無論是迂迴而行或是走捷徑,步伐是前進或停頓,甚至是往回走,每一步都在山裡,每一時刻都是在爬山。修行也是如此,無論當下所面臨的是善法或是惡法,都可以把所經歷的一切順逆因緣都變成修道的營養。

「有事莫懼,無事莫尋」,將遇到的每一件事情,都用喜悅的心去面對它、體驗它。用這樣的態度,豐富自己的修行生命,由中去學習如何看待生命,找到生命的意義。

◎整理自 <悟因法師說禪(一):覺知不住 回到當下>,《香光莊嚴》第128期。

058_epaper_cover

「戒禁取見」是什麼意思?

056_class_cover香光講堂【香光答問集】

「戒禁取見」是什麼意思?

「取」是煩惱的異名。人無論所抓取的對象是物質的還是精神的,有所取著就有煩惱。「戒禁取見」是取戒律、禁制,目的是為了改善現況,卻妄持、奉行怪異歪謬的戒律規矩禁忌,「非因計因,非果計果」,以為它是導致解脫或能改善現況的原因。簡單來說,「戒禁取見」是一種錯謬的見解。

比如在印度,有外道沙門為了求生天趣或求解脫輪迴,就修煉苦行。據說雞、牛、狗往生後升天,就以為透過雞、牛、狗的生活方式可以升天,於是學著雞、牛、狗的方式生活,認為這是修行。

就佛法來說,人是隨業受報,往生時隨重(隨重大善業或惡業)、隨習(平時的習慣性)或隨憶念(臨終時所憶念的善行或惡行)而受報。因此若平時過著跟雞、牛、狗習性相應的生活,往生後將隨業習墮入雞、牛、狗等畜生道。

又如,有人以為下午以後不可以誦《地藏經》,因《地藏經》裡有很多鬼王,會把鬼王請到家裡來。內心設定鬼魔都在下午以後出現,因此不誦《地藏經》,這也是一種戒禁取見。

又有人以為自己工作一輩子,退休以後就要享清福,不要再工作了,再做就是「老歹命」,這是對工作定義的詮釋。享清福不一定與不工作劃上等號。如果年紀大了,但身體硬朗、經驗豐富,循著生命的自然狀況,投入他歡喜的工作,這樣的生命才會有意義,更相應於因果。

大家總期許生命能夠超越,生活可以過的更好,但是如果不循正道修行,因果不相應,以錯謬的見解過人生,不僅無法超越自我,也枉費難得的人身。

◎ 參考整理自《香光莊嚴》第84期 <四取:愛的追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