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光尼僧團113年浴佛法會‧活動

113birth※詳細行程請洽詢舉辦分院

【台北 印儀學苑】
5/8~5/22 開苑期間歡迎來苑香湯浴佛
5/18 慶祝佛誕暨護夏法會
5/18 皈依祝福大典

【桃園 香光山寺】
5/12 慶祝佛誕浴佛法會暨社區歡喜日

【苗栗 定慧學苑】
4/13 浴佛法會

【台中 養慧學苑】
5/12 慶祝佛誕暨護夏祈安浴佛法會

【嘉義 安慧學苑】
4/16~5/6 慶祝佛誕-遇佛•浴佛•育佛 歡迎來苑香湯浴佛

【嘉義 香光寺】
5/11~5/12 慶祝佛誕暨護夏祈安法會

【高雄 紫竹林精舍】
5/5~5/19 開門期間歡迎來寺香湯浴佛
5/12 慶祝佛誕浴佛祈安法會 [實體共修] [線上直播] [線上植福]

善的真義

1130331-10
一般人認為:心好、不害人、幫助人,就是「善」!
然而,佛法所說的「善」,動機與結果都要能自利、利他。
心好不一定是「善」,還要看結果能否幫助自己、他人;
判斷善行與否,不只是有利於現前,還要有利於未來。

行善龍天佑
線上閱讀:http://gaya.org.tw/dogood

《那先比丘經》釋165─佛法的「空」義

◎釋悟因

現代人注重健康,對生命品質的提升有很大的助益,尤其可喜的是提出身心靈全方位的重視,健康教導包括:身動、心靜、靈放空。

身心靈的健康,身動、心靜這兩者應不難了解,而「靈放空」,我們的心怎麼放空呢?什麼都不想嗎?有些人以為這就是「空」,其實「空」不是這樣的。

舉一個譬喻,我們仰頭看天空,你看到藍藍的天空,看到浮雲飄過、鳥兒飛過,然後又是藍藍的天空。此刻,空中有浮雲嗎?沒有。有鳥嗎?沒有。「沒有」,就是「空」的意思嗎?不是。「沒有」只是表面的現象。

什麼是空?在佛教有各種詮釋的說法,其中經常被提起的是「緣起」。

「緣起」是宇宙真理,釋迦牟尼佛證悟成佛,就是證悟這緣起真理。「緣起」的意思是說,世間一切存有的事物都是因緣所成,沒有自身實質的特性;而這種諸法自性了不可得的特質就稱為「空」或「空性」。這就是「緣起空義」的道理。

舉個例子,臺灣的夏天經常有颱風過境;颱風一來,滿天烏雲、風速很快,一下子風過去了、雲吹走了,可謂風捲殘雲。這風、這雲,如果你那時想:這風哪裡來?飛哪裡去?難說。氣象學是可預測颱風生成,也能指出它們的路線。為何?

分析颱風的生成與路線需要多方面的數據與科學運算,佛法沒做這分析,而直接指出,我們眼前所見的那風、那雲,它們的生起與消失都是「因緣際會」,剛好在那個時候,那個因緣,某種溫層、某種氣流波動、相互撞擊就形成了。緣生而生,緣滅而滅、無所從來、無所從去。

我們的「心」也是如此。你了解因緣際會、緣生緣滅,就能了解「空義」。「空義」怎麼掌握而能運用在日常生活之中呢?且從生活中發生的事來說明。

每天你會遇到很多的人與事,有的稀鬆平常,有的見怪不怪;如果你能以這樣中庸的心態去面對,那些人、那些事就像天空的浮雲與飛鳥,它們來去自在也礙不到你;但是,如果你的心不平靜,見到某個人心裡就來氣、想法翻動,怎麼「放空」呢?此時,內心就默念「因緣際會」,那些聲音、那些臉色也許針對我,也許不是針對我;即使針對我,像龍捲風一般平地起風波,那龍捲風會一直在那裡嗎?不會,它們是「緣生緣滅」,世間事物沒有一個是一成不變的。

佛法也用「八不」來說明「空義」:「不生、不滅、不常、不斷、不一、不異、不來、不去」。這裡面有很多的意味,可以一個一個慢慢地去體會。

文章出處:悟因法師談人生系列-8-那先比丘經的啟示-105.10(第12片光碟)VTS_02_01-12:53-14: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