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心培育
《那先比丘經》釋154─「心」的大用,「覺知」
◎釋悟因
人的組成有二類,一個是「身」,身體,一個是「心」,心識、精神、覺知。這兩者佛法稱為「色」與「心」。
我們在做事情的時候,儘管是身體在行動、身體不斷地新陳代謝,但是你所有的這些經歷,都會收納到你的「記憶」。深刻的記憶甚至貯藏到內心的深層,成為永久記憶的一部分。稍淺的記憶可能會淡化、淡忘,但它不會全部都不存在。佛教稱這個為「心法」。
當人老了、退化了,曾經的過往可能再也記不清,不過這是身體功能的老化,你過去所有的學習、經歷、累積的知識會沈澱、消融,成為你自己內心的一部分,這也是生命的精華、結晶。
所以《那先比丘經》說,「置故更受新身」,把故身放下,更受新身,「師」「續自知本經書耳」,「經書」就像生命裡所累積的精華、結晶,也像生生不息的燈火,能讓燈芯繼續燃燒。
如果從此生到來生,從此身到彼身,可以用一條線連接,那這個屬於物質,「心法」哪裡去了?「心」滅了嗎?不,心法不滅才能更受新身。
「色」與「心」的相攝相生是世間最奧祕的存在,唐朝香嚴禪師曾說破這一層祕密,說「身從無相中受生」,生命從「無相」脫胎而來,就像幻化一般。(1)
「無相」在此指的是「心」。禪宗祖師常形容「心」無形無相、非色非聲(2),又說心有很多作用,「在眼曰見,在耳曰聞,在手曰捉,在足曰奔」(3)佛法的核心教法講「五蘊」,色、受、想、行、識,兩者探討的是相同主題:身與心的依存關係。色蘊指色身,其餘四個就是「心法」。
「心」的作用,包括色身運作、感受、感知、思慮、意志、決意等多個層面。透過「蘊觀」,觀五蘊,你知道你當下所有的經歷,可以說「心」的大用是「覺知」。
自然界裡有一些東西也很難捉摸,例如光或電,但它們都可以計量,像家裡的用電,電錶測量可以得知每月使用的電量,我們也依用電度數去繳電費。
世界各大宗教稱其教主為「神」、「阿拉」,佛教則尊稱教主為「佛陀」──梵音 Buddha,意譯是「覺者」,「覺悟的人」。佛陀所教導、傳授世人的也是這個「覺」、「覺知」,佛陀示現人間就是要開啟我們的「覺知」、讓我們認識自己的「心」。
「心」無形無色、生生世世容受多少,難以測知;心的「覺知」有多少層次、範圍多廣,也是深不可測,惟有佛陀、大覺悟者,深知己心他心,堪稱「覺者」。
文章出處:悟因法師談人生系列-8-那先比丘經的啟示-105.10(第12片光碟)VTS_01_01-11:55-16:00。
(1) 《香嚴禪師語錄》卷1 「身從無相中受生,猶如幻出諸形象」(CBETA, J38, no. B424, p. 612)
(2) 同上,「聖上堂舉拂子云:只是者個非色非聲無形無相」 (CBETA, J38, no. B424, p. 612)
(3) 《大休珠禪師語錄》卷7,(CBETA, J27, no. B192, p. 202)
行不辭勞
修習慈悲觀要如何怨親平等?
我們很容易地對親人產生感恩的心情感同身受,但要對自己的怨敵,乃至所有的眾生產生親切感、慈悲心,便需要修煉調整了。修慈悲觀時要用平等和諧的心境對待所有的眾生,這亦是在禪修時我們一再提醒、修煉的心態。所以禪修後要修煉慈悲觀,禪修用功是清明不愚昧,並保持平等心,不在貪與瞋的兩極端間擺盪;現在修習慈悲感恩,更要秉持平等和諧的心境來對待一切。
如果還在禪堂,只有觀想所緣就無法把持平穩平等的心,一旦走出禪堂,怨親映現,心境將更是激盪而難以掌握;所以這種修煉是不可少的,在禪修後,要緊接著修煉心境的開展,這是回向心,開展心、發願心、分享心的修煉。
◎參考整理自《香光莊嚴》第77期《生活中的緣起:現觀智慧(上)》專欄<春風化雨>:「感恩發願:修慈悲觀」